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費無忌。
公元前523年,楚平王派遣大臣費無忌前往秦國,為太子建迎娶秦哀公的妹妹孟嬴。這本是一次完美的政治聯(lián)姻,最終卻被費無忌引上了一條詭異的道路,國家的命運也就此改變,而起因,卻有些讓人哭笑不得。
其實,費無忌從前也想當個好人。他在楚國從事的是高尚的教育事業(yè),而且他教導(dǎo)的不是別人,而是尊貴無比的楚國儲君太子建。
費無忌本來是可以成為一個好老師、一個好園丁的??上г旎耍蛟S他教學水平太差,太子建更喜歡的是另一個老師伍奢。這讓費無忌很郁悶,這小孩兒怎么就不喜歡我呢,論學問,論帥氣,我哪點比伍奢差呀!當時,伍奢是太傅,屬于大學教授級別,費無忌是少傅,只能算個副教授。
這世上從來只有學生挑老師,沒有老師挑學生的,更何況這個學生還是當朝太子、日后的國家元首??墒琴M老師偏偏不服氣,既然這個學生已經(jīng)不待見自己了,干脆換一個學生教??扇绾尾拍軐崿F(xiàn)自己的目的呢?這簡單,換一個太子好了!
然而一國儲君,哪里可以隨隨便便就換掉。既然我換不掉,那就讓你老爹動手吧。于是,費無忌開始挑撥楚平王和太子建的關(guān)系—兩個本無矛盾的男人如何才能反目呢,最好的工具,就是女人。而孟嬴這種能引人發(fā)狂的超級大美女,正是費無忌夢寐以求的最佳人選。只要楚平王被引得發(fā)狂了,他的計劃就算完成了一半。
所以,當費無忌把新娘子從秦國接回來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楚平王說:“大王啊,可不得了,這個秦女長得美如天仙,留給太子太浪費了!大王干了一輩子工作,也該享享清福了,要不您自己娶了?”楚平王說:“這不太好吧,寡人可是正人君子,怎么能如此違背人倫呢?”費無忌說:“沒關(guān)系,婚禮不是還沒開始嗎?咱們給太子再找一個!”
只見楚平王看著剛剛送到眼前的大美女,哈喇子已經(jīng)流了二尺多長。許久,楚平王才回過神來,說:“好,就聽你的,寡人娶了也叫肥水不流外人田不是?太子這么孝順,應(yīng)該會理解他老爸我的?!?/p>
就這樣,太子建娶了一個暴丑的齊女當老婆;而孟嬴則被她未來的公公半路給截了下來,做了楚平王的寵妃。沒多久,她生了個大胖小子,楚平王愛如珍寶,故取名為珍,也就是后來的楚昭王。
楚平王已經(jīng)上鉤,剩下的事就好辦了。沒多久,費無忌又對楚平王說:“晉國為啥能稱霸諸侯,就是因為它接近中原諸國,咱楚國其實也不比它差,吃虧就吃虧在咱們地段不好!依我看不如擴大城父(今安徽亳州市,與陳邑城父為二地)的城墻,把太子安置在那里,以謀取北方的宋、鄭、魯、衛(wèi)等國,這樣大王就能專心安定南方的吳越,繼而稱霸天下了!”
楚平王明白費無忌的意思,說得好聽,其實就是要支開太子建!這樣也好,自己搶了他的老婆,心里老是不得勁,每天低頭不見抬頭見的,不如讓他待遠一點兒。
費無忌別提多開心了,這個臭學生終于被自己趕跑了,痛快!可他還是有點兒不放心,現(xiàn)在自己是挺快活,可一旦日后太子建做了楚王,自己可就要吃不了兜著走了。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徹底將太子建置于死地,費無忌就不能安心。
要打擊對手,最好的辦法就是誣陷他謀反。費無忌在焦急中熬了一年后,又找到了楚平王說:“太子因為自己的老婆被搶了,整日里怨氣沖天,大王你還是防著他點兒好。我聽說他自從駐守城父以后,就偷偷地勾結(jié)外敵,想攻進都城來造反呢!”
楚平王不知道自己兒子要造反的事情是不是真的,但他知道,在楚國,父子相殘從來就不是一件新鮮事兒,從前穆王就是殘忍地殺死了其父楚成王,才從太子當上國君的?,F(xiàn)如今這個可怕的命運又要降臨到他的頭上了。
這世上,有的錯誤可以挽回,有的錯誤卻無法回頭,錯了就錯了,唯一的辦法,就是繼續(xù)錯下去?;蛟S費無忌進的只是讒言,或許他的話全都是捕風捉影,但事到如今,楚平王只能搶先對自己的兒子下手了。
這下子費無忌原先的競爭對手伍奢伍老先生倒霉了,楚平王把他抓了起來,問他知不知道太子造反的事情。
伍老先生學問雖然好,但性子卻倔得很,他明白這都是費無忌搞的鬼,因而說道:“大王怎么能僅僅憑搬弄是非的小人的壞話,就疏遠骨肉至親呢?太子建是個乖孩子,他絕對不會這么做的?!?/p>
唉,知識分子書讀多了,有時候就是不知道變通。在這種情形下,楚平王明明已經(jīng)起了殺心,你再爭辯有什么用,這不是把自己也拖下水了嗎?費無忌大喜,嘿嘿,老家伙真是傻到家了,叫你以前跟我作對,這次我非徹底扳倒你!
“大王,他和太子是一伙的,現(xiàn)在不干掉這些人,他們的陰謀就要得逞,大王您反過來就要被干掉了!” 費無忌說。楚平王大怒,將伍奢打入天牢,擇日處死,同時命令城父警備司令部司令員奮揚去捕殺太子建,以絕后患。誰知奮司令是太子建的鐵哥們兒,他不僅通知太子建收拾東西逃命去了,還把自己綁了,跑回都城去見楚平王。
楚平王很生氣,揚言要降罪于奮司令。奮司令不慌不忙地說:“大王從前囑咐我,侍奉太子就像侍奉大王您本人,我可是聽了您的話才這么做的,您要殺就殺好了!”楚平王起了惻隱之心,放他回去上班了。
太子建跑了,楚平王于是改立他的心肝寶貝珍為太子,費無忌則頂替伍奢的位子做了太傅。太子建到死也沒明白,自己失去太子之位、楚國王權(quán)更迭竟是自己老師爭寵的結(jié)果。
伍子胥是春秋時期吳國著名軍事家、謀略家,曾率軍大破楚國、營造姑蘇城等。伍子胥生于楚國 伍子胥簡介 ,但他的父親和哥哥遭到楚平王的殺害,隨后他便逃到吳國,并且成為吳王重臣??梢哉f伍子胥對于楚國只剩下了恨,據(jù)說伍子胥破楚后,曾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為父親和兄長報仇。但伍子胥最后卻沒能收獲一個好的下場,吳王夫差聽信讒言以為伍子胥要反吳,于是將他賜死,伍子胥死后吳國便迎來了被滅亡的下場。
伍子胥的父親伍奢在楚國做太傅,當時與他一起當朝為官的費無忌是個心術(shù)不正的小人。他為了討好楚平王,把本來要給太子建迎娶的泰國美女轉(zhuǎn)而獻給了楚平王。費無忌做完這事有些后怕,他擔心太子建日后繼位報復(fù)自己,于是便向楚平王誣告太子建謀反。伍奢為人很正直,他對楚平王說:“大王,不是誰的話都能聽的,說太子謀反好像不合情理,他可是您定下來的接班人,有謀反的必要嗎?”
費無忌卻從中調(diào)唆,楚平王剛得了美女,處處聽費無忌的,便把伍奢關(guān)進了監(jiān)牢。費無忌又說了:“大王您可別忘了,老伍可還有兩個兒子呀,如果不把他們殺掉,將來他們肯定要找您的麻煩,大王可以拿他們的父親做人質(zhì),召他們回來斬草除根?!背酵醣闩扇巳フ傥樽玉愫退母绺缥樯?,說只要他們回來就放了伍奢。
伍尚得知消息后,想立即趕回去。伍子胥說:“哥呀,只要我們哥倆一到都城,就會一起被殺。我們不如一起投奔到別的國家,借助他們的力量為父親報仇?!蔽樯姓f:“我也知道回去救不了父親,但我要陪父親一起死,不能讓人家說伍家的兒子不孝。你趕快逃吧,以后為我和父親報仇?!闭f完就走了。不久,楚平王便把伍奢和伍尚給殺了。
伍子胥由宋國輾轉(zhuǎn)跑到了吳國都城,見到了公子光。他看出來公子光懷有野心,想殺掉吳王僚自己當老大。要想早日借吳國的力量擺平楚國,必須幫助公子光當上國王。于是伍子胥就把一個叫專諸的勇士推薦給了公子光,讓他幫助公子光刺殺吳王鐐奪取王位。有了伍子胥的幫助,公子光的政變成功了,他登上了王位,即吳王闔間。
吳王闔間當然忘不了伍子胥的幫助,讓他參與國家政事。伍予胥幫助吳王改革政治,發(fā)展生產(chǎn),操練兵馬,勵精圖治,加強國力,并向闔間推薦精通兵法的孫武為兵馬大元帥。他與孫武統(tǒng)觀全局,為闔間制定了“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的爭霸方略。
吳王闔間九年(前506),伍子胥與孫武等率大軍攻破楚國郢都(今湖北江陵紀南城)。這時 伍子胥簡介 ,楚平王已經(jīng)死了,伍子胥派人挖掘了楚平王的墳?zāi)?,把楚平王的尸體拖出來,狼狽地鞭笞了300下才住手。
擺平了西方的強敵之后,吳國東邊的近鄰越國強大起來了。越國和吳國素來有仇,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間在一次和越國的戰(zhàn)斗中負傷而死,兩年后,吳王夫差帶兵伐越,大敗越軍。越王勾踐帶著5000殘兵敗將退到會稽山,派大夫文種帶著厚禮去請和,請求允許越柞為吳的屬國,伍予胥看出這是越國的緩兵之計,因此勸夫差不要答應(yīng)越國的請求。但夫差被勝利沖昏了頭腦,認為越國已經(jīng)被打服了,就答應(yīng)議和,率軍回國了。
伍子胥氣得說:“今后越國用10年的時間休養(yǎng)生息、聚斂財物,再用10年的時間對它的臣民進行教化并加以訓練,這樣20年之后,吳國就要被吃掉了!”
此后越王勾踐臥薪嘗膽,表面上在夫差面前點頭哈腰,暗地里卻不斷地發(fā)展自己的力量。而吳王夫差一點兒也沒有察覺,一心想向北攻占齊國,伍子胥多次勸說吳王注意勾踐,但吳王夫差仍不以為然。
此后4年,吳王準備攻打齊國。越王勾踐采用于貢的謀略率領(lǐng)軍隊援助吳國,并用寶物賄賂宰相伯嚭。伯嚭便一個動兒地在吳王面前替越王說好話。宰相伯嚭說:“大王,伍子胥可是個危險分子,我們必須防備他造反作亂。上次大王準備攻打齊國,他極力阻攔,還說大王是個糊涂的人,希望用吳國打敗仗來說明他是對的。如今大王要親率軍隊討伐齊國,伍子胥卻躲在家里裝病,恐怕他很快就要造反了。另外我發(fā)現(xiàn)他趁出使齊國時,把兒子托付給齊國人鮑牧。這樣的人大王應(yīng)該盡早芣馭措施啊!”
吳王夫差說:“是啊,這家伙鬼點子挺多的,我也早就懷疑他了?!庇谑牵瑓峭跖扇私o伍子胥送去一把劍,說:“你就用這把劍自裁吧!省得你看什么都不順眼?!?/p>
伍予胥接過寶劍,仰天長嘆道:“大王啊,我曾經(jīng)輔佐你父親成為諸侯中的霸主;當年是我在先王面前冒死保舉你。你當了吳王后,要把吳國分一部分給我,我都沒要。沒想到今天你聽信了奸臣挑撥要處死我,我死不瞑目啊!”臨死前,他告訴手下人說:“我死后,你們要在我的墳上種上梓樹,長大了可以給他們做棺材;把我的眼珠挖下來掛在吳國國都的東門上,我要親眼看到越國滅掉吳國?!闭f完揮劍自殺了。
后來的事就像伍子胥料想的那樣。公元前478年,越王勾踐率兵一舉殲滅吳軍主力,圍困姑蘇達三月之久。夫差派人請和,勾踐不允許,夫差不得不自殺。自殺前,他掩上臉說:“唉!我實在沒臉面去見伍子胥啊!”
伍子胥的逃亡生活
伍子胥,名員,子胥是字,又稱申胥。楚國人,生年不詳,死于公元前
484 年。子胥的父親名伍奢,兄伍尚。其先人伍舉,以直諫事楚莊王,有顯
名。他的后人,因而在楚國也有名氣。
楚平王使楚大夫費無忌到秦國為太子建娶婦。婦美好。無忌先回楚,勸
說平王納秦女,為太子另娶婦。平王聽從了他的意見,后生子熊珍。無忌原
為少傅,而伍奢為太傅。無忌既以秦女獻媚于平王,因離太子而事平王。無
忌恐怕平王死而太子繼位,殺害自己,便設(shè)法陷害太子建。建的母親是蔡女,
平王不喜歡她。平王逐漸對建疏遠了,令守邊地的城父。無忌不斷向平王進
讒,說太子因為秦女,對王怨望,要王有些防備。還說太子居城父將兵,外
交諸侯,就要作亂了。平王召伍奢詢問。伍奢知無忌進了讒言,因說:王為
什么為讒賊小臣而疏骨肉之親?無忌對平王說:王如不制止,將要被擒了。
于是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馬奮揚往殺太子。奮揚使告太子,太子奔
宋。無忌對平王說:“伍奢有二子,都是賢能,不殺,將是楚國的憂患???
以伍奢為質(zhì)而召之?!蓖跏故箤ξ樯菡f:能招二子來你就能活著,不然則死。
伍奢說:“我有兩個兒子,長子為人慈溫仁信,若我叫他,他會來的。小兒
子固執(zhí)剛強,能成大事,他看到,來后也一定被捕,他是不會來的?!逼酵?
不聽,召公子,說:來吾生汝父。不來,今殺奢也?!蔽樯姓f:“我能見父
一面,雖死猶生?!彼焱透?,后與父俱被戮于市。平王復(fù)遣使追捕子胥,
使者追到野外。子胥對使者說:回去告訴你的王,要釋放我的父兄;不放,
楚國將為廢墟。使者還報平王,平王發(fā)兵追趕,不得而返。伍奢聽到伍員已
逃走,說:楚國的君臣將苦于兵了!
子胥在去宋尋找太子建的路上,遇好友申包胥。子胥說:父母之仇不與
戴天履地,兄弟之仇不與同域接壤,我將亡楚。申包胥說:你能亡之,我能
存之。子胥至宋時,有大夫華氏之亂,便同太子建由宋奔鄭,再由鄭到晉。
晉頃公想以太子建為內(nèi)應(yīng)而滅鄭,許以鄭封太子。事泄,鄭定公與子產(chǎn)誅太
子建。子胥同太子建的兒子勝奔吳。
相傳伍子胥行到昭關(guān)(今安徽含山北),幾為關(guān)吏所捕。隨后,楚兵又
追趕到來。正不得脫身時,見江上有個漁舟溯流而上。子胥呼渡。漁父歌著:
“日月昭昭乎寢已馳,與子期乎蘆之漪?!币幻婢桶汛拷J葦灣里。子胥
正向漁船走去,漁父又唱著:“日月夕兮,予心憂悲!月已馳兮,何不渡力?
事寢急兮,當奈何?”子胥上了船,漁父把他送過江。他看見子胥面有饑色,
為他去取飯。子胥懷疑有詐,深藏蘆葦之中。待到漁父回船,持飯再三尋找,
子胥慢慢出來,炮餐一頓,想以“百金之劍”相謝。漁父說:“楚國已出法
令,得伍員者,賜粟五萬石,爵能執(zhí)珪。我哪里圖你的百金呢!”子胥問其
姓名,答以“蘆中人”,希望富貴之后莫相忘!子胥走了幾步,再回顧時,
漁父已把漁船弄翻,自己沉到水中去了!子胥沉默悲哀良久,才又前行。到
了吳國,行乞于深陽市上。他在這里遇見了一個未嫁的女子,擊綿于瀨水之
上,他向她乞討到一筐米飯。子胥吃飽之后,囑她收拾碗盞,不要向外聲張。
女子說,“我獨與母居三十年,貞潔自守。今與丈夫飯食,是越禮行為,因
我不忍心而至此。您走吧!”當子胥前行幾步,回頭看時,女子已自投于瀨
水中。子胥既至吳都,披發(fā)赤足涂面行乞于市上。吳人見他象個貴族的后裔,
又不是本國人,猜想是逃亡出來的,便報告了吳王僚。
吳王僚問明情況,準備擢用子胥,相與論政。子胥勸吳代楚。當時公子
光圖謀奪取王位,深怕王僚伐楚有功,于己不利。便極力勸阻王僚,不要聽
信子胥,說子胥是為報私仇而說這些話的。子胥知道公子光的用意,推薦專
諸,于公子光,自己退野躬耕,等待時機。專諸,或作鱄設(shè)諸,堂邑人。伍
子胥在逃往吳的途中,遇見專諸與人斗,盛怒之下有萬夫莫當之勢,但其妻
一呼即還。子胥怪而問之。專諸說:“夫屈一人之下,必伸萬人之上。”子
胥從他的表面和言論上知他是勇士,便陰相結(jié)納。專諸被推薦于公子光后,
甚受光的禮遇。
伍子胥在吳的功業(yè)
公元前515 年,吳王僚乘楚平王之喪,派公子掩余、燭庸率師圍潛。又
派季札聘魯,觀察中原列國動向。楚派大軍在潛地夾攻,吳軍進退不得。公
子光認為時機已到,假意宴請王僚。在王僚的森嚴戒備下,專諸以進獻炙魚
為名,在魚腹中藏劍,乘間抽劍殺死王僚,專諸也當場被殺。公子光即位,
就是吳王闔廬。闔廬命專諸之子為卿,重用子胥,使知國政。
在伍子胥與聞吳國國政之初,闔廬就提出來立國大計。他說:“吾國僻
遠,顧在東南之地,險阻潤濕,又有江海之賓。君無守御,民無所依,倉庫
不設(shè),田疇不墾,為之奈何?”子胥說:“治國之道,安君理民是其上者?!?
而立城廓、設(shè)軍備,實倉廩、治兵庫則是安君理民的手段。子胥奉命把城郭
倉廩都建立起來。他所建吳都城姑蘇,周回四十七里,有陸門八,水門八,
是當時一座很大的城。他還奉命訓練兵卒習術(shù)戰(zhàn)騎射御之巧。所有這些,都
提高了吳國在軍事上進攻防守的水平,也是吳進一步接受中原文化的標志。
這是伍子胥入?yún)呛罅⑾碌牡谝患匾I(yè)。
公元前512 年,即闔廬四年,吳滅徐,準備伐楚。伍子胥提出了一個伐
楚的戰(zhàn)略方針。他說:“楚執(zhí)政眾而乖,莫適任患。若為三師以肄焉。一師
至,彼必皆出。彼出則歸,彼歸則出,楚必道敝。亟肄以之,多方以讒之,
既罷而后以三年繼之,必大克之?!边@大意是說,楚國掌權(quán)的人多,意見不
一致,也沒有一定的計劃。
公元前511 年,吳伐楚,攻夷(城父)、潛、六、弦(今河南潢川縣等
地),使楚國將士疲于奔命。公元前508 年,楚伐吳,軍隊駐在豫章。吳用
一支兵在豫章迎擊,暗中轉(zhuǎn)移實力到巢邑,在豫章抗擊楚軍之后,集中兵力
圍住在巢邑的楚軍,大敗楚軍,俘獲了楚公子繁。
公元前507 年,蔡、唐跟晉、吳結(jié)盟,共同對付楚國。公元前506 年,
晉國在王室劉文公參加下,在召陵開了十八國諸侯的盛大盟會,共謀伐楚。
由于晉人索取蔡國的財賄不得,又出爾反爾,而會盟作罷。但是,因為伐楚
之勢畢竟無可扭轉(zhuǎn),這年夏天,蔡國滅了不參加盟會的沈國。冬天,蔡、吳、
唐伐楚的大戰(zhàn)爆發(fā)了。
在蔡、唐二國軍隊的引導(dǎo)下,吳國軍隊向楚國進發(fā),先是乘舟溯淮到蔡
地登陸,然后把戰(zhàn)船放在水灣處,和楚軍夾著漢水對峙。楚令尹囊瓦的軍隊
渡漢水進擊,從小別打到大別(均在漢陽縣北)和吳交鋒三仗,都沒有得手。
他自知不敵,即想逃走。這時,兩國軍隊已集中到柏舉(今湖北麻城縣)進
行決戰(zhàn)。闔廬之弟夫概王摸清了楚軍士氣低落,就帶領(lǐng)自己所屬五千兵士進
攻,把楚軍打得大敗,囊瓦奔鄭。吳軍跟蹤作長距離的追襲。在清發(fā)(今湖
北安陸縣)突擊半渡河水的楚軍,在雍澨(今湖北京山縣)又突擊正在開飯
的楚軍,一連打了五個勝仗,就長驅(qū)進入楚之郢都。楚昭王出逃。
伍子胥找尋不到楚王,掘了已故一王之墓,鞭尸三百,以報殺父之仇。
申包胥逃在山中,使人告伍子胥說:“子之報仇,其以甚乎?吾聞之,人眾
者勝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親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
此豈其無天道之極乎!”伍子胥說,“為我謝申包胥曰:吾日暮途遠,吾故
倒行而逆施之?!庇谑巧臧愕角貒蚯缶缺?,秦哀公表示要商議,請他先
在賓館住下。他說,我國君民正在受難。他靠在秦庭門外哀哭著,七天七夜,
哭聲不絕。秦哀公被感動了,說:“楚雖無道,有臣若是,可無存乎?”遂
決定發(fā)兵五百乘救楚,這已經(jīng)是第二年(前505 年)。秦楚聯(lián)軍打敗夫概王。
楚?射被吳俘虜,他的兒子跟從子西收集散兵游勇,又在軍祥(今湖北隨縣)
打敗吳軍。秦楚聯(lián)軍滅了唐國,吳軍又在公婿之溪和麇地(今湖北與陜西交
界)連吃敗仗。夫概王乘機回國想奪取王位,但被闔廬打敗,奔楚,楚封為
棠溪氏。這年越國也抄吳后路,向吳進攻。吳國自己也消耗不少,只好撤軍。
吳國回師的次年,公元前504 年,吳太子終累又用舟師打敗楚軍,俘虜
楚國兩個水軍將領(lǐng)和七個大夫,又在繁陽(今河南新蔡縣北)打敗楚子期的
陸軍。楚國元氣大傷,國內(nèi)人心惶惶,形勢緊張,于是把都城往北遠遷至都
(今湖北宜城縣東南)。史稱:“當是時,吳以伍子胥、孫武之謀,破強楚,
北威齊晉,南服越人”,可以說子胥在吳的功業(yè)達到了頂點。
伍子胥之死
公元前496 年,越王允常死,勾踐繼位。吳國乘喪伐越。越出兵抵御,
戰(zhàn)于槜李(今浙江紹興縣)。吳軍大敗,吳王闔廬傷指,在回師途中死去。
闔廬生前聽從子胥的意見,以兒子夫差接位。夫差決心報仇,使人站在宮門,
每當他出入,就喊:夫差,你忘了越國殺了你父親嗎?夫差就回答:不敢忘,
三年一定報仇!
剛到第三個年頭,夫差就發(fā)兵要報仇。公元前494 年,吳軍在夫椒(今
太湖椒山),一舉打敗越軍,并一直攻進越境。勾踐只剩下五千甲士,保守
會嵇,眼看無力較量,為了免于亡國,只好接受文種“卑辭厚禮”向吳請和
的建議,派大夫到吳軍中,卑辭下氣,向吳請罪,勾踐愿為吳王臣仆,夫人
為奴妾、大夫士及其妻女為吳服役,越國的寶器獻給吳王。夫差打算答應(yīng),
伍子胥不同意。他講了個夏少康怎樣從危險中求生存,發(fā)展壯大終滅政敵寒
浞,中興夏朝的故事,并分析吳越兩國同處三江之地,不能并存的形勢。他
說:遠方敵國,即使吳能降服,但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車;而占有越國,
我能居其地,能乘其車,這是一個不能或失的時機。又說:勾踐是個能人,
加上范蠡、文種這班良臣,一旦他們歸國圖強,那會長期為患于吳國的。
正當吳國君臣爭議未決之際,越裝飾美女八人,送給吳太宰伯噽。太宰
伯噽接受了賄賂,就對夫差說:古來攻人國家,無非是使人家降服而已,現(xiàn)
在越國請降,納貢稱臣,還有什么要求呢?他又引文種朝見吳王,一面說好
話,一面委婉地威脅,說越國萬一得不到吳王的寬宥,勾踐將會殺妻滅子,
銷毀寶器,用這剩有的五千甲兵和貴國拼個死活。說這樣,吳國再強,也不
會有什么利益,只有損失吧?這樣軟硬兼施,使已經(jīng)開始驕奢自滿的夫差終
于首肯了這個和議。子胥嘆道:“姬姓應(yīng)該衰敗了。這是養(yǎng)虎貽患。越國將
會發(fā)展國力,訓練軍民,二十年之后,吳國就變成池沼廢墟了!”
夫差認為越國小,這次會一蹶不振,不足為患的。同時,他也被越國人
的甘辭厚賂所迷醉。他一心向中原地區(qū)進取,當年伐陳,次年入蔡,把蔡遷
于州來。公元前489 年,再次伐陳。公元前488 年,向魯征取百牢的獻禮。
公元前487 年,助邾伐魯。公元前486 年,成邗溝,通江淮,作北進的準備。
公元前485 年,聯(lián)合魯、邾、郯伐齊,從海道進兵。這是中國最早的海軍,
不過卻被齊國打敗。公元前484 年,又跟齊戰(zhàn)于艾陵(今山東萊蕪縣東北),
與魯聯(lián)合敗齊,俘虜齊國中軍將領(lǐng)國書等五大夫,繳獲革車八百乘,甲首三
千,將這些戰(zhàn)利物都給了魯國。
就在公元前484 年,早已歸國勵精圖治的越國君臣入?yún)浅R吳國代齊的
勝利。吳舉朝上下皆大歡喜,獨有子胥心情沉重。他說:“這是越國存心豢
養(yǎng)吳國而已。這個心腹之患一天不除,即使得了齊國,也不過是塊石田,不
能種植莊稼。”他斷定:“越不為沼,吳其泯矣!”①他見吳王如此,趁為使
者去齊之便,把自己的兒子寄托給齊國鮑氏,改姓王孫氏。伍子胥沒完沒了
的諫諍,吳王夫差越來越聽不進去。加上伯噽的讒言,夫差早就對子胥越發(fā)
不滿。他伐齊得勝回國時,得知子胥寄予齊國的事,立即以私通敵國,懷有
二心的罪名,賜子胥以屬鏤之劍,迫使自殺。伍子胥認定自己的見解是正確
的,堅持他的滅越主張,始終不渝地抗爭至死。死前,他對夫差說:“請把
我一雙眼睛掛在姑蘇城東門,讓我總有一天看見越國大軍從這門進來”。事
實證明,他是最清醒的,只是夫差沒有為他辦理這件后事,而是恨及枯骨,
把他的尸首包在皮革里,拋在江中,名曰“鴟夷浮江”,使之葬于魚腹。此
后十二年,公元前471 年,越滅吳?!稘h書·藝文志》,兵書有“伍子胥十
篇,圖一卷”,久佚。
伍子胥乃春秋時期著名的謀臣,曾經(jīng)幫助吳國走向鼎盛時期。就是這樣一位有大才之人,家鄉(xiāng)卻在楚國,在被逼無奈之下,只能逃往吳國,成為一位“叛國”之人。伍子胥年紀輕輕便剛毅勇敢,有大將之風,按理說這樣的人才應(yīng)該是君王最喜歡的臣子,應(yīng)得到重用。但是偏偏歷史喜歡和我們開玩笑,伍子胥居然跑到其他國家,幫助其他國家的人攻打本國,是伍子胥有“叛逆之心”,還是另有隱情呢?其實這一切的締造者,都歸咎于當時楚國的大佞臣——費無忌。
逼迫伍子胥的起源
當時的楚王為了和秦國交好,便和秦王商量,為自己的兒子子建在秦國找一位賢妻,以此來達成兩國交好的心愿。但是好巧不巧,派去秦國接人的臣子,居然是費無忌——誰讓費無忌是君王的心腹呢。費無忌將這位佳人帶到楚國境內(nèi)后,突然停了下來。他這是為何呢?原來這位“大臣”自己想快馬加鞭趕回了國都面見楚王,然后在其身旁笑嘻嘻的說:“國君,這位佳人長得甚是俏麗,太子建現(xiàn)在還小,享受不了這樣的福分。不然您將她娶了,再為太子建重新找一位佳人?”要是碰見英明一點的君主,說這樣話的大臣估計活不過一集,可惜楚平王這個人吧從《史記·伍子胥列傳》中記載的“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絕愛幸之,生子軫?!?/strong>可以看出楚平王真的將本來應(yīng)該嫁于他兒子子建的妃子給占為了己有,可以說這個位君王貪戀美色,而且他扭曲到了可以“忘乎倫理”的地步,也只有這樣的帝王,能夠得到費無忌這樣的“愛臣”了。
費無忌進言陷害伍奢入獄
當時風華正茂的伍子胥是楚國太子健師傅伍奢的兒子,按理說這件事情應(yīng)該不會影響到伍子胥。但是偏偏他父親伍奢知道之后,便以忠臣之心向楚王進言。本來楚平王念在父子之情以及盡忠直言的份上,是有點動搖的。但是我們的費無忌按耐不住自己的內(nèi)心了,便再次向楚王“進言”說:“大王,你想想看,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將秦女納為后妃,你兒子子建要是知道了,說不定會懷恨在心,以后報復(fù)你。所以你現(xiàn)在不如將他和他師傅一起抓住以除后患。”楚平王一聽,心想“有道理呀”于是便聽從了這個“良好的建議”。等到伍奢下牢獄之后,這位“盡忠職守”臣子在補一刀,說:“聽說他的兩個兒子,都很有能力和才華。不如現(xiàn)在就將他們招來王宮救父親,順便將他們也殺掉,這樣才能解決后患?!?/p>
子胥出逃
雖然我認為這樣的說法很不人道(殺人父子,相當于滅他全家呀),可惜最后楚平王還是聽從他的建議,讓伍子胥兩兄弟上來救父親。不過這次出現(xiàn)了意外,沒有按照費無忌的計劃了。因為伍子胥知道了他們的想法,于是便想和哥哥一道逃出楚國,但是他哥哥太過“愚孝”想要跟父親同生死,最后伍子胥只能自己一個人逃走。從后面的發(fā)展來看,伍子胥當時的做法是正確的,也正是因為伍子胥看清了時局,把握住了機會逃脫升天。如果他當時腦子一熱同哥哥一同赴死,那后面就沒有故事了。
為父報仇
《史記·伍子胥列傳》中曾記載“及吳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br>
伍子胥逃出之后,忍辱負重,瀝盡心血,最終幫助吳國打得楚國丟盔棄甲,遷移都城。伍子胥進入楚國王都之后,更是將已經(jīng)死掉的楚平王墳?zāi)雇陂_,鞭打其尸體三百余下。我認為這樣的做法,合情但是不合理。楚平王與伍子胥有殺父之仇,懲罰他是應(yīng)該的。但是作為曾經(jīng)侍奉過的君主,如今將他挖墳掘尺,還鞭打尸體,這樣做是有違人臣之道,更是與中國從古至今的道德觀相抵觸。而且,伍子胥已經(jīng)幫助吳國打敗了楚國,但是還做出如此行進,難免給后世留下口舌。
總結(jié):像費無忌這樣的佞臣,同樣得不到什么好下場,雖然在楚平王短暫的統(tǒng)治時光里得到了些許好處,但是名聲已經(jīng)遺臭萬年,最后還落的一個死無葬身之地的下場。所以說在中國歷代的價值觀當中,一直流傳著“寧做忠誠亡,不當佞臣生”的思想。
不過時過千年,每個人對歷史的看法都有所不同,我們也不能對所有的事情一概而論,我們能做的就是以此為戒而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77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