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愛新覺羅·永璇,大家都會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編為各位介紹一下此人的歷史故事。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賈誼的這句話道盡了世間福禍相依,人生變化無常。清朝乾隆皇帝一個兒子的經(jīng)歷,更是充分印證了這句名言,他就是乾隆皇帝的第八子,愛新覺羅·永璇。
乾隆皇帝,不但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風(fēng)流帝王,從他25歲繼承皇位到85歲退位,60年的帝王生涯,后宮一共有40多位妃子,這些妃子先后為乾隆生下了17位皇子,這其中最個性的恐怕非皇八子永璇莫屬。
乾隆皇帝一生長壽,活到了89歲,晚年自稱十全老人,足見他對自己一生極為滿意,然而乾隆的兒子們就沒有他這么幸福,兩位嫡皇子在年幼時就早早夭折,最屬意的皇子五阿哥永琪也英年早逝,最聰明的幾位皇子都沒能繼承乾隆皇帝長壽的基因。
即使是堅持到乾隆去世,終于繼承了皇位的嘉慶皇帝永琰也只活了60歲,反而是乾隆不太喜歡的皇八子永璇活到了87歲,成為乾隆最長壽的兒子。
那么永璇和其他皇子比起來,究竟勝在了哪里?其實他能活這么久,跟他本人的一個生理缺陷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永璇的生母為淑嘉皇貴妃金氏,本是包衣奴才出身,但深得乾隆皇帝喜愛。沒想到,這位金佳氏生下的兒子永璇卻有一個缺陷,那就是腿腳不太方便,是一個跛腳。
由于生理上的缺陷,永璇自幼便知道自己跟皇位無緣,其他的阿哥也知道他對自己構(gòu)不成威脅,都不把他放在眼里,而永璇自己卻抱著樂觀的心態(tài),雖然無緣皇位,但是作為大清最有權(quán)勢的人的兒子,作為皇天貴胄,隨隨便便就可以過上常人無法企及的生活。
永璇將一切看得都很開,總是及時行樂,甚至傳言他終日沉湎酒色,喜歡逛煙花之地,如此不思上進(jìn),曾經(jīng)遭到乾隆皇帝的嚴(yán)厲訓(xùn)斥,然而永璇依然我行我素,生活自由自在,又毫無壓力,沒有爭權(quán)奪利的血雨腥風(fēng),加上心態(tài)良好,他自然有很好的身體。
其實說永璇沉湎酒色并不屬實,雖然他及時行樂,喜愛玩樂,卻不是一個好色之徒,反而是一個極度專情的人,這一點跟他那個風(fēng)流成性的皇帝父親乾隆就一點也不像。
永璇平時喜歡游歷民間,16歲的時候,在民間遇到了一個民家女子王箬筠,永璇對王箬筠一見鐘情,可是由于王氏出身非常低微,乾隆并不愿意他做自己兒子的福晉,因此為永璇選擇了大學(xué)士的女兒章佳氏做福晉,章佳氏雖然長相不美,卻出身高貴,溫婉有禮,可是永璇卻對她不聞不問。
最終永璇終于如愿娶了王箬筠做侍妾,婚后永璇更是專寵王氏一人。而永璇對王氏的專寵恐怕才是他被別人說成沉湎酒色的原因。婚后王氏先后為永璇生下兩個兒子,母憑子貴,王氏終于憑著兒子坐上了側(cè)福晉的位置。
然而好景不長,在生第二個兒子的時候,身體出了很大問題,后來兒子早夭導(dǎo)致王氏郁郁寡歡,很快就撒手人寰。在王氏死后,永璇終生未再娶妻,也終生未再生育子嗣,足見他對王氏的鐘情。
乾隆帝死后,嘉慶皇帝對這位殘疾哥哥十分優(yōu)待,嘉慶死后,道光皇帝登基,對這位皇伯父也十分尊重,永璇直到道光十二年才去世,活到了87歲,是乾隆皇帝兒子中活的最長的。
永璇雖然身體有缺陷而無緣皇位,然而他一生沒有生活壓力,也沒有跟別人爭奪皇位的血雨腥風(fēng),在感情生活中更是鐘情一人,最終活到了87歲,也算非常幸福了。
愛新覺羅·永珹為什么會過繼給碩履懿親王? 首先碩履懿親王后繼無人,乾隆考慮皇室團(tuán)結(jié)問題,其次愛新覺羅·永珹相比不受寵。
和碩履懿親王胤裪生了6個兒子5個兒子都早逝了,只有五兒子活到了12歲也去世了,這樣一來和碩履懿親王胤裪就絕后了。為了碩履懿親王后繼有人,所以乾隆選擇把自己的一個兒子過繼給碩履懿親王。
父親雍正和自己兄弟關(guān)系鬧得很僵,乾隆即位之后,為了緩和這樣的局面,做了很多事情,其中一件事情就是將自己的兒子過繼給無后的親王。乾隆為了撫平前兩朝所留下的政治傷痕,把大家團(tuán)結(jié)一致,他不得不這么做。
相比當(dāng)時的幾個成年兒子,愛新覺羅·永珹不出彩,沒有優(yōu)秀的作為,也沒有母妃坐后盾,所以成了過繼人選。
擴(kuò)展資料:
皇子
皇長子,永璜(1728-1750),母哲憫皇貴妃。追封定親王,謚曰安。子二,綿德、綿恩。
皇次子,永璉(1730-1738),母孝賢純皇后。雍正帝賜名,隱示承宗器之意,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乾隆帝密定皇儲緘其名于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后。乾隆三年(1738年)薨,冊贈皇太子,謚端慧。
皇三子,永璋(1735-1760),母純惠皇貴妃,追封循郡王。
皇四子,永珹(1739-1777),封履親王,母淑嘉皇貴妃。
皇五子,永琪(1741-1766),封榮親王,母愉貴妃,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薨,年二十六。
皇六子,永瑢(1743-1790),封質(zhì)郡王,母純惠皇貴妃。
皇七子,永琮(1746-1747),母孝賢純皇后,弘歷欲立為太子。乾隆十二年以痘殤,年二歲。嘉慶四年(1799年)三月,追封哲親王。
皇八子,永璇(1746-1832),封儀親王,母淑嘉皇貴妃。
皇九子,未命名(1748-1749)幼殤,未封,母淑嘉皇貴妃金佳氏。[140]
皇十子,未命名(1751-1753)幼殤,未封,母舒妃葉赫那拉氏。
皇十一子,永瑆(1752-1823),字鏡泉,號少廠,別號詒晉齋主人,封成親王,母淑嘉皇貴妃,與劉墉、翁方綱、鐵保并稱清中期四大書家。
皇十二子,永璂(1752-1776),母繼皇后。
皇十三子,永璟,幼殤,未封,母繼皇后。
皇十四子,永璐(1757-1760),幼殤,未封,母孝儀純皇后。
皇十五子,永琰(1760-1820),即嘉慶帝,母孝儀純皇后,在此不予贅述。
皇十六子,未命名(1762-1765),幼殤,未封,母為孝儀純皇后。
皇十七子,永璘(1766-1820),母孝儀純皇后。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愛新覺羅·弘歷
愛新覺羅·永珹的介紹 愛新覺羅·永珹(1739~1777年),滿洲正黃旗人。乾隆帝第四子,母為淑嘉皇貴妃金佳氏。
乾隆四年正月十四日,卯時生。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奉旨出繼和碩履懿親王胤裪后。四十二年二月二日辰時薨逝,終年三十九歲,謚號為"端"。嘉慶四年三月,追贈親王。
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諭前命皇四子嗣履親王后著即襲封履郡王。以承王祀于明年就府。
乾隆四十二年二月,甲子。上臨西花園。視皇四子履郡王永珹疾。
皇四子履郡王永珹薨。諭曰、皇四子履郡王永珹、秉性醇良。持躬端謹(jǐn)。朕諸子中次序最長。昨因遘疾。竟至不起。著派八阿哥永璇穿孝。與金簡辦理喪儀。所有一切典禮。加恩照親王儀注行。
擴(kuò)展資料:
永珹的母妃金氏,原是朝鮮族人?;侍珮O即位后,金氏的祖父三達(dá)理前來歸順?;侍珮O親征朝鮮的時候,把俘獲的朝鮮人編為包衣,從此,金氏的家族就成了愛新覺羅的包衣奴才。
在皇宮大院里,與那些母親出身滿洲八大氏族(瓜爾佳氏、鈕鈷祿氏、舒穆祿氏、納蘭氏、董鄂氏、輝發(fā)氏、伊爾根覺羅氏、馬佳氏)的阿哥相比,永珹的家族背景很弱。他的出身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高度。
金氏早在乾隆即位以前,就入侍藩邸了。乾隆即位后,金氏被封為嘉嬪。即使到了此刻,金氏成了名正言順的主子,她仍然沒有脫離奴藉。
在清朝,包衣奴才如果表現(xiàn)好了,是可以脫離奴藉,加入旗籍的。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就是雍正在藩邸時的包衣,后來由于當(dāng)了大將軍,立下軍功而被抬旗。這在當(dāng)時,是很榮耀的事。
乾隆四年(1739年),嘉嬪生下了皇四子永珹。后宮佳麗三千人,永珹的母妃是很平凡的一個。在他幼小的心靈中,很早就認(rèn)清了這一現(xiàn)實。
之后,她的母妃相繼生下了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乾隆十四年的時候,嘉嬪的職稱又上升了一個檔次,被封為嘉貴妃。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愛新覺羅·永珹
為什么歷史上關(guān)于愛新覺羅永珹的記載很少 其實不少,只是年代不同。很簡單,因為現(xiàn)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了~~(你在清朝的時候記載的全部是愛新覺羅)
愛新覺羅.永腥歷史上怎么樣了? 愛新覺羅·永瑆(1752年3月22日-1823年5月10日),號少廠,一號鏡泉,別號詒晉齋主人,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第十一子,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異母兄。
乾隆十七年(1752)二月初七辰時出生,生母淑嘉皇貴妃金佳氏,封和碩成親王,嫡福晉為富察氏,大學(xué)士傅恒之女,嫡母孝賢純皇后親侄女。
嘉慶四年(1799年),在軍機(jī)處行走,親王總領(lǐng)軍機(jī)自永瑆始,總理戶部三庫。二十四年(1819年),以永瑆年老多病,罷黜一切差使,毋庸在內(nèi)廷行走。道光三年三月三十日午時薨,年七十二,謚曰哲,是為成哲親王。
擴(kuò)展資料
家族成員
父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母淑嘉皇貴妃金佳氏。
長子愛新覺羅綿懃,襲親王爵。(奕綬、奕綸、奕維、奕繁、奕繩、奕繻、奕綽、奕編、奕綍等)
次子愛新覺羅綿懿,過繼三阿哥永璋,襲其貝勒爵。(奕緒等)
三子愛新覺羅綿聰,追封不入八分輔國公。(奕繡等)
四子愛新覺羅綿偲,過繼十二阿哥永璂,襲其貝勒爵。(奕縉、奕絟、奕繕等)
五子愛新覺羅綿恪,早夭。
六子 早夭,未取名。
七子愛新覺羅綿儐,封鎮(zhèn)國將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愛新覺羅·永瑆
歷史上四阿哥永珹是怎么出嗣的? 乾隆第四子愛新覺羅·永珹,生于乾隆四年。他的母親一路從嘉嬪升妃又為嘉貴妃,有個貴妃母親,永珹的日子算是比較好過的。
不過可惜的是,永珹后來因為皇帝的一道旨意,徹底失去了繼承皇位的資格。因為他后來被過繼給了和碩履懿親王胤裪,康熙十二子。 胤裪母妃為定妃,出生不久被抱給孝莊貼身婢女蘇麻喇姑撫養(yǎng)。因為這樣,胤裪受到康熙加倍寵愛。而他沒有參與奪嫡,所以雍正朝也平安度過,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成康熙最長壽皇子。 不過胤裪雖然活的長壽,但是他的兒子們卻都大多早夭?;畹淖铋L的也不過十二歲,所以百年之后后繼無人。 乾隆二十八年,乾隆下旨將永珹過繼給胤裪為嗣孫。此后永珹繼承的是胤裪的爵位,而與皇位無緣。 永珹成年之后,娶嫡福晉和碩額駙富僧額之女伊爾根覺羅氏,側(cè)福晉內(nèi)務(wù)大臣公義之女完顏氏。除此之外,還有三位妾室分別為高氏、夏氏和張氏。永珹生有六子,卻只有完顏氏所生長子綿惠活到成年。 乾隆四十二年,永珹去世,享年三十九歲。 乾隆皇帝的四兒子永成的人生介紹 (1739~1777年)乾隆四年正月十四日,金佳氏生下皇四子愛新覺羅·永珹,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奉旨出繼和碩履懿親王胤裪后。滿洲正黃旗人,乾隆帝第四子,母為淑嘉皇貴妃金佳氏。
永珹有好多個老婆,這些老婆里面,正房的姓王。永成很喜歡她,但是同時,小王是個很有心思又比較殘忍的人,永珹娶了她這幾年,沒生下兒子。
而后,永珹又娶了一個妻子,然后又很幸運的生了個兒子。過了不久之后,這個孩子也不小心死了。
永珹四十二年二月二日辰時薨逝,終年三十九歲,謚號為"端",嘉慶四年三月,追封為親王。
擴(kuò)展資料:
乾隆的兒子:
愛新覺羅·永璜,長子,定安親王。母哲憫皇貴妃富察氏(時為寶親王側(cè)妃)
愛新覺羅·永璉,次子,端慧太子。母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時為寶親王嫡妃)
愛新覺羅·永璋,三子,循郡王。母寶親王側(cè)妃蘇佳氏。
愛新覺羅·永珹,四子,履端親王,出為履懿親王愛新覺羅允祹后。母嘉嬪金佳氏。
愛新覺羅·永琪,五子,榮純親王。母愉貴人珂里葉特氏。
愛新覺羅·永瑢,六子,質(zhì)莊親王,出為慎靖郡王愛新覺羅允禧后。母純妃蘇佳氏。
愛新覺羅·永琮,七子,哲親王。母孝賢純皇后富察氏
愛新覺羅·永璇,八子,儀慎親王。母嘉妃金佳氏。
愛新覺羅·永瑜,第九子,早殤。母嘉妃金佳氏。
愛新覺羅·永玥,第十子,早殤。母舒妃葉赫那拉氏。
愛新覺羅·永瑆,十一子,成哲親王。母嘉貴妃金佳氏。
愛新覺羅·永璂,十二子,貝勒。母繼皇后烏喇那拉氏。
愛新覺羅·永璟,早殤。母繼皇后烏喇那拉氏。
愛新覺羅·永璐,早殤。母令貴妃魏佳氏。
愛新覺羅·颙琰,十五子,清仁宗,嘉慶帝。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
未 命 名,第十六子,早殤。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
愛新覺羅·永璘,十七子,慶僖親王。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愛新覺羅·永珹
延禧攻略中的永誠的生母是誰 在延禧攻略里永珹的生母是嘉嬪,繼后為了讓永珹永遠(yuǎn)當(dāng)自己的兒子在冷宮勒死了嘉嬪。嘉嬪死后嘉嬪的娘家為了搶回四阿哥的撫養(yǎng)權(quán),將嘉嬪的妹妹小嘉嬪送入宮中,但仍然無法在繼后手上搶回?fù)狃B(yǎng)權(quán)。
歷史上永珹的生母是淑嘉皇貴妃(1713年-1755年)金佳氏,乾隆帝妃嬪,算是比較得寵的妃嬪,與乾隆葬在一起。
原為金氏,初隸內(nèi)務(wù)府包衣,后奉旨出包衣,改為金佳氏。上駟院卿三寶女,其兄為官至吏部尚書的金簡,乾隆為皇子時,入侍高宗潛邸,雍正十三年,乾隆帝即位。
金氏初入宮為金貴人,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晉嘉嬪,四年生皇四子愛新覺羅·永珹,六年二月十三晉嘉妃,十一年生皇八子愛新覺羅·永璇,十三年七月初一晉嘉貴妃,同年七月初九生皇九子。十七年生皇十一子愛新覺羅·永瑆。
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十五日,金佳氏病逝,享年四十二歲。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十七日賜謚為淑嘉皇貴妃,棺槨暫安于靜安莊殯宮。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二葬入裕陵地宮。
擴(kuò)展資料:
淑嘉皇貴妃——人物生平
淑嘉皇貴妃,金佳氏,武備院卿三保之女,原為金氏,初隸內(nèi)務(wù)府漢軍包衣。
后奉旨出包衣,入滿洲正黃旗,改金佳氏。
康熙五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出生。雍正年間入侍乾隆帝潛邸。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初封金貴人。
乾隆二年五月十一日晉嘉嬪。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行嘉嬪冊封禮。
乾隆四年正月十四日,生皇四子愛新覺羅·永珹。
乾隆六年二月十三日,晉嘉妃;
乾隆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行嘉妃晉封禮。
乾隆十一年七月十五日,生皇八子愛新覺羅·永璇。
乾隆十三年七月初一,晉嘉貴妃;
乾隆十三年七月初九日生皇九子。
乾隆十四年四月初五,行嘉貴妃晉封禮。
乾隆十七年二月初七,生皇十一子愛新覺羅·永瑆。
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十五日薨;享年42歲。
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十六日追晉皇貴妃。
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十七日冊謚淑嘉皇貴妃。
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二葬入清東陵裕陵地宮。
嘉慶四年三月乙酉其氏族抬入正黃旗滿洲旗分。
淑嘉皇貴妃的神牌,安設(shè)在裕陵隆恩殿的西暖閣,居于慧賢皇貴妃的西側(c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延禧攻略
四阿哥愛新覺羅·永珹,乾隆和他"斷絕"了父子關(guān)系,他再也沒有機(jī)會繼承大統(tǒng)。乾隆給了他生命,也徹底改變了他的生命。真相如何?是福是禍?
永珹的母妃金氏,原是朝鮮族人。皇太極即位后,金氏的祖父三達(dá)理前來歸順。皇太極親征朝鮮的時候,把俘獲的朝鮮人編為包衣,從此,金氏的家族就成了愛新覺羅的包衣奴才。
在皇宮大院里,與那些母親出身滿洲八大氏族(瓜爾佳氏、鈕鈷祿氏、舒穆祿氏、納蘭氏、董鄂氏、輝發(fā)氏、伊爾根覺羅氏、馬佳氏)的阿哥相比,永珹的家族背景很弱。他的出身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高度。
金氏早在乾隆即位以前,就入侍藩邸了。乾隆即位后,金氏被封為嘉嬪。即使到了此刻,金氏成了名正言順的主子,她仍然沒有脫離奴藉。
在清朝,包衣奴才如果表現(xiàn)好了,是可以脫離奴藉,加入旗籍的。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就是雍正在藩邸時的包衣,后來由于當(dāng)了大將軍,立下軍功而被抬旗。這在當(dāng)時,是很榮耀的事。
乾隆四年(1739年),嘉嬪生下了皇四子永珹。后宮佳麗三千人,永珹的母妃是很平凡的一個。在他幼小的心靈中,很早就認(rèn)清了這一現(xiàn)實。
之后,她的母妃相繼生下了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乾隆十四年的時候,嘉嬪的職稱又上升了一個檔次,被封為嘉貴妃。
也許是后宮生活長年累月的壓抑,年紀(jì)輕輕的嘉貴妃,在乾隆二十年就去世了。這時,永珹才16歲,尚未成年。母親地位原本就不高,如今又撒手而去,在偌大的皇宮里,永珹仿佛成了浮萍。他越發(fā)不如其他阿哥了。他對自身處境的認(rèn)識,更加深刻了。
就算不討喜,永珹還是可以安安穩(wěn)穩(wěn)地當(dāng)他一輩子的阿哥的??墒?,突然有一天,他的親阿瑪乾隆,要和他"斷絕"父子關(guān)系。
永珹出身卑微,沒有政績,表現(xiàn)平庸,正是因為如此,才被乾隆選中,過繼了出去。即便身為天潢貴胄,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格格們要和親,皇子們也要為皇室和睦等其他利益犧牲自己。禍福兩相依。對永珹來說,就算不能當(dāng)"龍的傳人",做一郡王,遠(yuǎn)離皇位爭斗漩渦,現(xiàn)世安穩(wěn),也許是福分。
乾隆(104)阿哥(17)包衣(6)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79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歷史上真實的藺相如是什么樣的智勇雙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