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司馬昭為什么沒有實現(xiàn)稱帝,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三國時期,曹丕、劉備、孫權(quán)各自登基稱帝,分別建立了魏蜀吳三個政權(quán)。后來,司馬炎逼迫魏帝禪位,建立了晉朝,天下重新歸于一統(tǒng)。其實,在司馬炎登上帝位之前,他的父親的司馬昭對皇帝之位也是窺視已久,準(zhǔn)備自己坐上龍椅的。那么,司馬昭為什么最終沒有稱帝呢?
提到三國中最陰險隱忍的人,非司馬懿莫屬。曹操經(jīng)過自己二十多年的辛苦奮斗,打下一片江山,雖然位極人臣,已經(jīng)取得皇帝的實權(quán),但曹操始終沒有邁出最后一步,而是把機會留給了自己的兒子曹丕。
而作為曹操手下之臣的司馬懿,卻不動聲色地帶著自己的兒子司馬師、司馬昭在曹魏政權(quán)中逐漸取得主導(dǎo)地位。公元二四九年,裝病很久的司馬懿趁曹爽陪少帝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掃墳之際,突然發(fā)動政變,殺死了執(zhí)政大將軍曹爽和許多曹氏家族的人,曹魏政權(quán)由此完全落入司馬氏手中。
高平陵事變后,司馬懿真的掛了,他的大兒子司馬師接掌魏國大權(quán)。不久司馬師也意外去世,司馬昭獨攬大權(quán)。司馬昭能力、威望遠不如他的兄長司馬師,但是司馬昭的野心卻比司馬師大得多,他想自己當(dāng)皇帝。
從甘露元年開始,司馬昭就一直讓親信造勢,上書朝廷請曹髦冊封司馬昭為晉公、加九錫,而司馬昭還一直虛偽地推遲了九次都不肯接受,這讓身為皇帝的曹髦十分尷尬。別人想要都得不到,但你皇帝給我我還不要呢,此事象征著司馬昭的權(quán)力已經(jīng)凌駕于皇帝之上了。
公元二六零年四月,曹髦再次下詔命司馬昭為相國,封晉公,加九錫,這次司馬昭沒有拒絕,欣然接受了。接受加九錫的封賞,司馬昭已經(jīng)開始了稱帝的步伐了,王莽篡漢當(dāng)時就玩的這個套路。
但是,一個月后,司馬昭稱帝的步伐卻被打亂了。實在受不了司馬昭擺布欺凌的曹髦在準(zhǔn)備不足,實力嚴(yán)重懸殊的情況下,只帶了幾百人就想去討伐捉拿司馬昭。但還沒來得及動手,就被中護軍賈充包圍了。在賈充的暗示下,太子舍人成濟持戈刺死了曹髦。
司馬昭雖然想當(dāng)皇帝,但殺死曹髦卻不是他的本意。司馬氏權(quán)傾朝野,朝中大臣都明白司馬氏取代曹魏只不過是時間遲早的問題,但公然弒君在封建禮教中還是不能被接受的。為平息眾怒,司馬昭將殺害皇帝的罪責(zé)全部推到成濟頭上,將成濟滿門抄斬。
司馬昭非常清楚自己弒君所帶來的負(fù)面影響,不敢在此背景下強行登基稱帝,所以另立曹奐為帝。此時的司馬昭,想學(xué)魏文帝曹丕的樣子,通過禪讓的方式來成為皇帝。漢獻帝劉協(xié)將皇帝之位禪讓給了曹丕,曹丕稱帝建立了魏國。司馬昭想將來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由曹奐將皇位禪讓給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建立晉王朝了。
為了給自己獲取更多的政治資本和功勞,司馬昭派遣鐘會、鄧艾等人,發(fā)起了消滅蜀漢的戰(zhàn)役。滅蜀之后,魏元帝曹奐再次下詔拜司馬昭為相國,封為晉王,加九錫。此時的司馬昭距離稱帝,只有一步之遙了。
正當(dāng)司馬昭一只腳即將踏上龍椅時,可惜天命難料,一年后司馬昭病逝了。數(shù)月后,其子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晉朝,追尊司馬昭為文帝,廟號太祖。
如果司馬昭再多活一年半載的,晉國的開國皇帝可能就是司馬昭了。司馬昭一生兩次接受加九錫之禮卻沒有稱帝,中國歷史上僅此一人。曹操沒有稱帝,但他只加一次九錫之禮。其余的加九錫的王莽、孫權(quán)、劉裕、蕭道成、陳霸先、蕭衍、楊堅、李淵等人后來都登基做了皇帝。
司馬昭成了中國歷史上唯一兩次接受加九錫之禮而沒有稱帝的人,曹操不稱帝,是因為他自己不愿意。司馬昭倒是非常想做皇帝,可惜心愿未能實現(xiàn)就離開了人世,把開國之君的位子無奈地留給了自己的兒子司馬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79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晉惠公是個忘恩負(fù)義的人嗎背信棄義,誅···
下一篇: 晉哀公是什么地位你可能很難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