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朱祁鎮(zhèn)。
明英宗朱祁鎮(zhèn)復辟當了皇帝以后,不久朱祁鈺就“暴斃而亡”。那么,朱祁鈺死后,明英宗是如何對待朱祁鈺的那些后妃的呢?
在歷史記載上,朱祁鈺的后妃非常少。朱祁鈺的后妃少,有兩種可能:一是朱祁鈺本身納妃很少,二是朱祁鈺畢竟是被廢黜的皇帝,因此歷史上對他后妃的記載就很少。
這兩種情況中,應該第二種情況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從明英宗廢朱祁鈺的時候,孫太后指責朱祁鈺的話中有一句“放縱地淫亂”可以看出,既然朱祁鈺是“淫亂”的,自然其后妃不可能很少。還有一個證明,朱祁鈺有個妃子叫李賢妃,是《明史》在講其它事情的時候,提到了她,因此我們才知道有這么一個人,但是對她的生平事跡我們全不知道。其實,既然叫“賢妃”,自然應該有一些事跡的。但恰恰是什么也沒有,顯然是被有意忽略了。
除了李賢妃以外,朱祁鈺的妃子中,有記載的還有汪皇后、杭皇后、唐貴妃、李惜兒。
孫太后之所以指責朱祁鈺“放縱地淫亂”,除了后妃可能不少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個李惜兒。這個李惜兒原本是一個妓女,卻被朱祁鈺領入宮中。這在孫太后看來,顯然是一種對皇宮的玷污。朱祁鎮(zhèn)上臺以后,立刻就把李惜兒逐出皇宮,在正史上,李惜兒就不知去向了。
不過,在民間“見”姓家譜上,曾記載李惜兒出宮的時候,已經懷了身孕,出宮一個月后就生下了兒子朱葆真。有些記載上甚至說,是兩個兒子,雙胞胎,一個是朱見葆,一個是朱見真。朱祁鎮(zhèn)當然不會放任不管,他沒有殺這兩個兒子(或者一個兒子),但是卻對外宣稱,這孩子不是朱祁鈺的,并把他們劃給建庶人,讓建庶人養(yǎng)著,并且把他們的姓改為“見”姓。這里的建庶人,是朱允炆的兒子的后人。而李惜兒的兒子,也就被稱為“見庶人”。
在這些家譜中,也沒有說李惜兒的情況。不過從她兒子的情況可以看出,她應該是跟著她的兒子,到了建庶人那里。
杭皇后原先是杭貴妃,朱見濟就是她的兒子。朱祁鈺把朱見濟立為太子,并且把汪皇后打入冷宮后,便把杭貴妃立為杭皇后??上У氖?,朱見濟在被立為太子,一年后就夭折了。過了三年,杭皇后也死了。應該說,杭皇后的死,與兒子的夭折,讓她傷感過度不無關系。
朱祁鎮(zhèn)復辟以后,因為朱見濟曾被立為太子,明英宗遷怒于杭皇后,廢了她皇后的稱號和朱祁鈺給她的謚號,搗毀了她的陵墓。后世的皇帝,也沒有一個承認過她的地位。由此可見,她的命運是極為悲慘的。
唐貴妃是朱祁鈺的貴妃,也是沒有生育。朱祁鎮(zhèn)上臺后,讓她隨朱祁鈺殉葬。命運也是極為悲慘的。
汪皇后是朱祁鈺的第一個皇后。她雖然是朱祁鈺的皇后,不過其命運卻還不錯,結局也很完美。之所以有這樣好的命運,全部的原因,都是因為他被朱祁鈺給廢了。
朱祁鈺之所以要廢汪皇后,首先一個原因是汪皇后沒有生育。明朝因為沒有生育,被皇帝給廢了的皇后不在少數(shù),也幾乎成了傳統(tǒng)。不過,朱祁鈺廢掉汪皇后,還不僅僅在于汪皇后沒有生育,而是因為她反對朱祁鈺廢黜朱見深,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
汪皇后之所以要反對,顯然并不是覺得朱見深的太子之位不能廢,而是因為朱祁鈺所要立的這個太子朱見濟,并不是她的兒子,而是杭貴妃的兒子。在汪皇后看來,自己不是沒有生育,而是還沒來得及生,遲早她會生的。她反對的目的,是為了將來自己生下兒子后,好立為太子。
但朱祁鈺對汪皇后生孩子這事,顯然并沒有信心。同時對汪皇后反對這件事很不高興,因此,就把汪皇后打入冷宮。但是,誰知道風水輪流轉,后來朱祁鎮(zhèn)復辟了。朱祁鎮(zhèn)復辟以后,因為汪皇后曾為朱見深說過好話,立刻就把汪皇后從冷宮放了出來。朱祁鎮(zhèn)的母親孫太后、朱祁鎮(zhèn)的老婆錢皇后、朱見深的母親周貴妃都很感激這個汪氏,因此對她非常好,而汪氏也因此得以善終。明武宗以及南明弘光帝,還對她進行加封追謚,可以說死后哀榮不斷。
明朝多賢后,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從朱元璋的馬皇后、朱棣的徐皇后,再到朱高熾的張皇后、朱瞻基的胡皇后、孫皇后,接著朱祁鎮(zhèn)的錢皇后、朱祁鈺的汪皇后等等,都稱得上是一代賢后。
而今天要說的主人公,就是明代宗朱祁鈺的皇后,汪氏。
朱祁鈺僅當了八年皇帝,甚至去世后,還被明英宗廢掉了帝號,降為郕王,卻也不能否認,他的確是位好皇帝。而明代宗之所以受人稱贊,除了自身的功績外,也少不了他的賢內助,汪皇后的付出。
汪氏家族世代為金吾左衛(wèi)指揮使,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而朱祁鈺和生母吳賢妃,原本一直住在宮外,直到明宣宗朱瞻基臨終前,才將母子二人接進宮。明宣宗一共就只有兩個兒子,所以朱祁鈺進宮后,與哥哥朱祁鎮(zhèn)感情十分要好。
明英宗朱祁鎮(zhèn)即位后的第二年,朱祁鈺被冊封為郕王。正統(tǒng)十年,朱祁鎮(zhèn)親自為弟弟挑選王妃,最終汪氏脫穎而出,被冊封為郕王正妃。雖然這是明英宗指婚,但朱祁鈺與汪氏的感情,一直都很好。
正統(tǒng)十四年,明英宗親征瓦剌,結果被俘虜。當時皇長子朱見深年僅兩歲,沒辦法出來主持大局,于是孫太后任命郕王監(jiān)國。朱祁鈺臨危受命,重用于謙等能臣,成功擊退了瓦剌,保衛(wèi)了京師。
朱祁鈺在監(jiān)國期間,得到了滿朝文武的肯定,也獲得了明朝百姓的支持,于是在于謙等大臣的建議下,孫太后同意讓朱祁鈺登基,暫時替明英宗治理國家。不過為了保證皇位不會旁落,孫太后提出條件,必須冊立英宗兒子朱見深為太子。
就這樣,朱祁鈺登上了皇位,是為明代宗。郕王妃汪氏被冊立為皇后,明英宗的長子朱見深被立為皇太子。
汪皇后性格堅韌,當時明朝處于危難時期,她堅定信心,要與丈夫一起共渡難關,造福蒼生。同時汪皇后又心懷仁德,她見到戰(zhàn)爭過后,無數(shù)百姓家破人亡,很多尸首都無人認領,便派人去安葬了他們。
自明英宗被俘以后,他的嫡妻錢皇后整日以淚洗面,汪皇后見狀,常常去安慰皇嫂。在此期間,兩人建立了如親姐妹般的感情,也為汪皇后將來的生活,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景泰三年,明代宗突然下詔,要將汪皇后廢黜,改立杭氏為皇后,這一消息令人震驚。汪皇后是一代賢后,也深受明代宗喜愛,為何最終被廢黜呢?
原來朱祁鈺剛開始,并不想當什么皇帝,然而國家危難,他不得不挺身而出??僧斔硎艿綑嗔Φ暮锰幒?,便覺得當皇帝并沒什么不好,于是想方設法,要將皇權穩(wěn)穩(wěn)握在手中。
因此當明英宗被放回來后,朱祁鈺便將皇兄一家幽禁起來。景泰三年,他打算廢掉侄兒朱見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汪皇后知道后,極力反對易儲。
朱見濟并不是汪皇后所生,而是妃子杭氏所生。但汪皇后之所以反對,不是因為朱見濟非她所生,而是她認為,明代宗能夠登上皇位,完全是僥幸,因此萬不可將名正言順的太子廢掉。
但此時的明代宗,已經嚴重被權力所腐蝕,他根本聽不進汪皇后的話,一怒之下,決定廢掉皇后。
就這樣,賢德的汪皇后被廢黜,杭氏成為明代宗第二任皇后,朱見濟被立為皇太子。誰知被立為太子的第二年,朱見濟就夭折了。杭皇后承受不了喪子之痛,隨即也病逝了。
景泰八年,明代宗病重,明英宗通過奪門之變復位,之后明代宗病逝。朱祁鎮(zhèn)對弟弟恨之入骨,復位之后,就將其降為郕王,汪氏又變回郕王妃。朱祁鎮(zhèn)還下令,讓朱祁鈺的后妃殉葬,甚至派人去搗毀了杭皇后的陵墓。
這時,朱祁鎮(zhèn)不知該如何處置廢后汪氏,便找來大臣商議。大學士李賢認為,汪氏已經被廢黜,且被幽禁在宮中,她兩個女兒還年幼,所以不該殉葬。錢皇后深知汪氏賢德,也向丈夫求情,明英宗本就疼愛妻子,于是決定不讓汪氏殉葬。
之后,汪氏從宮中搬回郕王府居住,錢皇后很是照顧她,讓她將宮中的所有私產,以及侍候她的宮女太監(jiān),都帶回郕王府。
有一天,明英宗想起一件玉玲瓏,得知原來被汪氏帶出了宮,便派人去取。下人向汪氏說明來由之后,汪氏憤怒地將玉玲瓏丟進井里,并且說道:
?七年天子,不堪消受此數(shù)片玉耶!?
明英宗隨即派人沒收了汪氏的財產。
明英宗去世后,太子朱見深即位,是為明憲宗。朱見深知道當年朱祁鈺想廢太子,而汪氏選擇極力維護他,因此心懷感恩,對汪氏十分尊敬。所以在明憲宗時期,汪氏的生活過得很好。
直到正德元年,汪氏壽終正寢,享年八十歲,算是極其高壽了。明武宗下令,將汪氏與朱祁鈺合葬于景泰陵,并為其上尊謚曰?貞惠安和景皇后?。
在明朝的歷史上,不知道為什么,總是出現(xiàn)兄弟兩個互相爭奪皇位的事件。兩兄弟爭奪皇位,最為出名的就是明朝的明英宗和明代宗兩兄弟了。他們的皇位之爭,起源于“土木堡之變”。本來穩(wěn)坐皇位的朱祁鎮(zhèn)卻淪為階下囚,性命危在旦夕,為了拯救大明江山,朱祁鈺臨危受命,登上皇位。朱祁鈺登上皇位后,本來一切都將歸于平靜。為何看似平靜的朝廷,卻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這到底是是怎么回事呢?
在影視劇中,朱祁鎮(zhèn)和朱祁鈺兩人反目成仇是因為一個醫(yī)女,可見,影視劇中的情節(jié)是不能完全相信的。在真實的歷史上,這兄弟兩個反目,是因為皇位和權力。這件事的起因,就是前面提到的土木堡之變。在公元1449年,蒙古大軍進犯大明,朱祁鎮(zhèn)御駕親征,結果因為指揮不當,在土木堡被圍困,全軍覆沒,朱祁鎮(zhèn)被俘。國不可一日無君,所以,在大臣的擁護下,朱祁鈺順利稱帝。遠在瓦剌的朱祁鎮(zhèn)就這么一夜之間成為了太上皇。
如果,當時的朱祁鎮(zhèn)死在瓦剌,也許朱祁鈺會像大家希望的那樣,成為一名明君??上?,造化弄人,朱祁鎮(zhèn)非但沒死,還順利的回到了大明。此時的朱祁鈺,一改往日的和顏悅色,他自私、冷酷、多疑、殘忍的一面就暴露了出來。貪戀權位的朱祁鈺,軟禁朱祁鎮(zhèn),廢黜了自己的侄子朱見深。處死反對他的大臣,最終上演了一場“奪門之變”的歷史悲劇。
朱祁鎮(zhèn)在大臣石亨等人的幫助下,重新登上帝位。我們不可否認朱祁鈺受命于危難之際,重用于謙等賢臣清除閹黨勢力,吏治為之一新,國勢蒸蒸日上,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朝野清明,這一切都是不可抹煞的功績。然而他貪戀權位,冷酷的對待朱祁鎮(zhèn)和侄子朱見深,可以說是非常薄情寡義。最后,他因病得不到醫(yī)治去世。死后,也沒有被葬入皇陵。
《女醫(yī)明妃傳》朱祁鈺:黃軒飾演結局:癡愛談允賢英年早逝
角色背景介紹當中說他英年早逝,朱祁鈺大約40幾集的時候領的飯盒。
《女醫(yī)明妃傳》黃軒飾演的朱祁鈺真實歷史原型是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鈺(1428年-1457年),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鎮(zhèn)異母弟。母賢妃吳氏,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1457年在位)。
朱祁鈺的生母,是個獲罪之人。宣德年間,明宣宗御駕親征,生擒漢王朱高煦父子,并將漢王府的女眷充入后宮為奴。侍女吳氏也在其中。
回京途中,明宣宗邂逅了吳氏。然而罪人身份,不能封為嬪妃。宣宗就把她安排在緊靠宮墻的大宅院,時時臨幸。終于,吳氏產下一子,就是朱祁鈺
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爆發(fā)土木堡之變,英宗皇帝被俘,瓦剌咄咄逼人。為免主少國疑,于謙等大臣勸服孫太后,立郕王朱祁鈺為皇帝。次年改元景泰。因此又稱景泰帝。
景泰八年正月,奪門之變爆發(fā),明英宗復位,改元天順。二月,英宗廢景泰帝為郕王,軟禁于西苑。郕王薨,享年三十。英宗謚曰戾。
明憲宗追認其皇帝之位,謚曰恭仁康定景皇帝。史稱明景帝。南明時期,明安宗朱由崧加謚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崇孝景皇帝,廟號代宗。
朱祁鈺死后,朱祁鎮(zhèn)復位,和錢皇后微服出巡時遠遠看見了懸壺濟世的允賢,最后帶著愛和祝福離開,朱祁鈺英年早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死后沒有葬在黃陵的皇帝。
在明朝歷史上有一位身份非常特殊的皇帝,他便是景泰帝朱祁鈺。為什么說朱祁鈺身份特殊呢?這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他死后沒有廟號(代宗廟號是在南明弘光時期才加上的);二是他死后葬在北京西山,而其他死于北京的明朝皇帝均葬在天壽山麓的明十三陵。那么問題來了,朱祁鈺為什么就比其他明朝皇帝矮了一截呢?這還得從他登基即位開始說起。
明朝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發(fā)生了一件天大的變故,明英宗朱祁鎮(zhèn)在御駕親征瓦剌的時候被打敗,朱祁鎮(zhèn)自己也成了瓦剌人的俘虜,這便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土木堡之變”。
當皇帝被俘的消息傳至京城時,朝野震驚,人人自危。關鍵時刻,于謙、王文等大臣決定擁立朱祁鎮(zhèn)的異母弟弟、郕王朱祁鈺為帝,并遙尊朱祁鎮(zhèn)為太上皇。在當時的情況下,這可以說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大明王朝有了新的天子后,前線明軍將士們就能放開手腳與瓦剌人火拼,而不用顧忌皇帝還拽在對方手里。
朱祁鈺上臺后極大鼓舞了京城軍民的士氣。在隨后展開的“北京保衛(wèi)戰(zhàn)”中,明軍將士出生入死,奮勇殺敵,在極不利的條件下逐漸扭轉了局勢,最終打敗了入侵的瓦剌大軍。
一年后,瓦剌人覺得朱祁鎮(zhèn)如今已是沒什么價值的太上皇,留在手上反而是個燙手山芋,于是就將他放了回來。這事情對朱祁鈺來說,顯然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
為了防止朱祁鎮(zhèn)回歸會對皇位造成威脅,朱祁鈺下令將太上皇安排到南宮,并命錦衣衛(wèi)嚴加看守。在此后七年時間里,朱祁鎮(zhèn)就如同一個不帶枷鎖的囚徒,一直被困在南宮之中。
朱祁鎮(zhèn)、朱祁鈺在從前情同手足,可是皇位之爭卻讓兩人變得形同陌路,甚至彼此仇視。朱祁鈺在登基之初曾冊封朱祁鎮(zhèn)的長子朱見深為皇太子,并約定在自己百年后傳位于朱見深。然而沒過多久他就將朱見深貶為沂王,改立自己的獨子朱見濟為皇太子。此舉嚴重損害了朱祁鈺的威望,也使朝廷內部出現(xiàn)派系分裂。更郁悶的是,朱見濟在景泰四年(1453年)就死掉了,朱祁鈺費盡心思想留住皇位,結果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朱祁鈺突患重病,無法上朝處理政務。于是,幾位對朱祁鈺心懷不滿的大臣聯(lián)手發(fā)動政變。他們前往南宮將被軟禁了七年之久的朱祁鎮(zhèn)接出,并擁立朱祁鎮(zhèn)重新登上皇帝寶座。在寢宮中養(yǎng)病的朱祁鈺聽到外面的鐘鼓聲問周圍人是怎么回事,周圍人回答說:“是太上皇帝?!敝炱钼曇宦牼兔靼资窃趺椿厥铝耍缓脽o奈地說:“哥哥做,好!”
朱祁鎮(zhèn)復辟后,朱祁鈺被安排到西苑(今中南海)居住。不過僅一個月后,朱祁鈺就莫名其妙死去了,終年二十九歲。按照明朝官方公布的死因,朱祁鈺是病逝。然而通過歷史文獻以及當時諸多事情的前因后果來推斷,事情卻并沒有那么簡單。
第一,朱祁鎮(zhèn)對朱祁鈺的憎恨是毋庸置疑的。他復辟后第一件事就是下詔痛斥朱祁鈺“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憤”。后來朱祁鈺去世,朱祁鎮(zhèn)下令按親王禮將他葬于北京西山,并賜一個惡謚“戾”,時稱“郕戾王”。
第二,朱祁鎮(zhèn)有加害朱祁鈺的理由。朱祁鈺在位八年,在此期間他勵精圖治,重用賢能,在軍事防務、水患治理方面都取得了矚目的成就,因此朱祁鈺在朝廷上也有不少追隨者。朱祁鎮(zhèn)復辟后雖然“清洗”了一批朱祁鈺的心腹大臣,但這種事情肯定是有漏網之魚。朱祁鎮(zhèn)自己通過政變復辟,他必然明白死灰也能復燃的道理。所以要防范威脅的最好方法就是讓威脅徹底不存在。
第三,根據(jù)明朝官員楊瑄在《復辟錄》中的記載:“上(朱祁鎮(zhèn))復寶位二三日間,諸文臣首功之人,列侍文華殿。上喜見眉宇,呼諸臣曰:弟弟好矣,吃粥矣”從這里可以看出,在朱祁鎮(zhèn)復辟后,朱祁鈺病情并沒有惡化,而是在逐漸好轉。考慮到當時朱祁鈺才29歲,正是生命力最旺盛的年齡,如果沒有什么特別變故,一般不至于突然病死。
另一位叫陸釴的明朝官員則在《病逸漫記》中直接指出:“景泰帝之崩,為宦者蔣安以帛勒死?!标戔N是明朝人,如果沒有確鑿證據(jù),他有幾個腦袋敢去詆毀皇帝?所以他的記載可信度應該很高。
綜上所述,朱祁鈺之死雖說是個謎,但其實答案卻已昭然若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79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