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穆王姬滿(前1026年?—前922年?),姬姓,名滿,又稱“穆天子”,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位君主。一說在位55年,是西周在位時間最長的周王。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周穆王富于傳奇色彩,在位期間,曾征犬戎(一作畎戎)、伐徐戎、作甫刑(亦稱《呂刑》)。此外,史料中還有關于穆王西游見西王母的記載,其中以《穆天子傳》為詳細。
臩命刑書
周穆王統(tǒng)治初期,沒有像昭王那樣靠武力征伐四方,平息國內各種矛盾,而是認為是統(tǒng)治階層內部出現了問題。他命令大臣伯臩向朝廷官員重申執(zhí)政規(guī)范,并發(fā)布《臩命》;又用呂侯(亦作甫侯)為司寇,命作《呂刑》,告四方,以正天下。刑書制定墨、劓、臏、宮、大辟5刑,其細則達3000條之多。
在周穆王的勵精圖治下,天下再度安寧,保持了昭王盛世的延續(xù)。
兩伐犬戎
從周武王始,周王朝開拓經營的重點是東方,其次是東南。到周昭王時,強盛國力,又向南開拓發(fā)展,對北方戎族采取守勢。周昭王雖死在第二次南征途中,但周仍達到向南擴張的目的。周穆王時繼續(xù)保持向外擴展的態(tài)勢,并開始對北方犬戎采取主動攻勢。
《國語·周語》記載,王朝西方邊遠地帶的犬戎屬于周的“荒服”,常向周王室進貢方物特產。周穆王十二年,犬戎沒有及時進貢,周穆王以此為由,親自領兵對犬戎征伐。大臣祭公謀父曾提出不同意出征的意見,主張實行文王時“耀德不觀兵”的政策,即以政治手段求得犬戎的“荒服”(只按時來朝拜周王,無其他義務),但穆王不接受建議,執(zhí)意西征。
穆王十二年(前964年)春,周穆王西征,進兵陽紆,周軍大勝。但是由于史料缺乏,戰(zhàn)爭經過不詳。從戰(zhàn)果來看,此次戰(zhàn)爭的軍事勝利并不大,僅僅“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而且由于穆王對邊疆少數民族采取高壓的政策,導致的后果對周極為不利。《史記·周本紀》謂:“自始荒服者不至”,邊遠國家不再朝見周穆王,說明周王朝在周邊外族中失去了威信。
邊夷不朝,更加劇了矛盾,穆王重整人馬二次討伐,“廣獲其五王”,并把部分戎人遷到太原(今甘肅鎮(zhèn)原一帶)。此次征戰(zhàn)以周大獲全勝告終,但卻加劇了與犬戎的對立。
歷史評價
《左傳·昭公十三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將皆必有車轍馬跡焉?!?/p>
《列子·周穆王》:“不恤國事,不樂臣妾,肆意遠游?!?/p>
史墻盤銘文載:“只顯穆王,刑帥宇誨......”。
在周代史官筆下的穆王滿是一個充滿智慧,而又能統(tǒng)御四方,威震宇內的君王。
春秋楚大夫伍子胥祖父伍舉在勸說楚國國君時,把周穆王與商湯、周武王以及齊桓公、晉文公等一代雄主相提并論;管仲對齊桓公說周穆王效法文王、武王的治國理念,取得功績而成就其美名。這些都肯定了周穆王的歷史功績。
周穆王在位期間東征西伐,王朝疆土不斷擴大,有力地鞏固了周王朝的統(tǒng)治。然而,常年征討,天子不在朝堂,導致朝政松弛,自穆王之后,周王朝開始由盛而衰。
人物爭議
關于周穆王的歲數,根據《史記》“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穆王立五十五年,崩”,被定論為105歲。而《竹書紀年》則說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王百歲。因此,周穆王究竟年歲幾何,各有見解。即使在認同周穆王在位五十五年的情況下,關于此55年究竟處于哪一時段,亦存爭議,其中夏商周斷代工程所制作的《夏商周年表》認為系前976年-前922年。
迄今為止,出土的周穆王時期青銅器有紀年的只到34年,尚未發(fā)現40年以上紀年。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80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