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項羽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劉邦奪取天下后,說:我自己沒什么能力,之所以擊敗項羽,都是大家的功勞。帶兵橫掃強敵,我不如韓信;籌措糧草物資,源遠不斷地給前線供應糧餉,我不如蕭何;坐在帳中,決勝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項羽呢?有一個范增還不好好用,結果被我打敗了。
縱觀楚漢戰(zhàn)爭4年,劉邦幾乎都是被壓著吊打,毫無還手之力,沒人想到他會擊敗不可一世的項羽,取得最后勝利。那么,劉邦為何能勝出,建立漢帝國呢?很簡單:人才都從項羽那里跑去劉邦陣營,助他一臂之力,否則劉邦不可能擊敗項羽。那么,脫離項羽,投奔劉邦的這些名將、名人,結果過得怎樣呢?
01、韓信:被竹簽刺死
韓信,江蘇淮陰人,早年窮困落魄,承受“胯下之辱”,丟盡了面子。因為不務正業(yè),整天佩劍晃悠悠,洗衣服婦人直言:給你吃飯是可憐你,不是要你報答;一個大男人,不去謀求生活,實在丟人。為此,韓信去投軍,成為項羽麾下一員小兵。
項羽,西楚霸王,勇猛無敵,麾下悍將如云,韓信沒表現(xiàn)機會。如此,韓信離開項羽,去投靠劉邦,謀求發(fā)展。有蕭何推薦、力保,韓信在劉邦陣營如同開掛,直接擔任大將軍。劉邦最終奪取天下,戰(zhàn)功第一就是韓信,國士無雙。
漢朝建立后,韓信被削職,軟禁在長安。前197年,韓信想起兵造反,結果被呂雉誘騙進宮,成了俘虜。呂雉很殘忍,讓一幫宮女將韓信放在麻袋里,然后用竹簽刺死。
02、彭越:被烹飪
彭越,山東菏澤人,早年聚眾為盜,稱霸一方。土匪生涯,彭越養(yǎng)成桀驁不馴之性格,不喜歡受人控制。此外,為躲避官兵追捕,彭越經(jīng)常流動作戰(zhàn),行蹤飄忽不定,這對其日后開展游擊戰(zhàn)有很大影響,人稱游擊戰(zhàn)專家。
起初,彭越率軍反秦,聚集1萬人馬。殺入關中后,項羽冊封諸侯,但彭越?jīng)]得到好處,心中很不滿意。楚漢戰(zhàn)爭期間,彭越干脆追隨劉邦,在項羽背后捅刀子。陣地戰(zhàn),彭越壓根就不行,每次都被項羽壓著打。但是,彭越擅長游擊戰(zhàn),經(jīng)常騷擾楚軍糧道,迫使項羽從前線返回,給劉邦喘息之機。
漢朝建立后,論軍功,彭越排第二,僅次于韓信。結果呢?劉邦借助呂雉之手,以謀反罪名逮捕彭越,下令將其烹飪,然后派人送去給各路諸侯食用,以示震懾。
03、英布:被剿滅
英布,安徽六安人,漢朝初期第三名將,僅次于韓信、彭越,地位非同一般。韓信、彭越離開項羽,可以理解,畢竟大伙要謀求發(fā)展,建功立業(yè)。英布呢?項羽麾下一流名將,秦朝滅亡后,項羽封他為王,封地在九江。
楚漢戰(zhàn)爭期間,項羽出兵攻打齊國,讓英布發(fā)兵前來增援,卻被拒絕。項羽不滿,派人去斥責英布,英布則跑去投靠劉邦,在背后捅刀子??梢哉f,英布是典型的背叛,不屬于謀求好發(fā)展,與韓信、彭越、陳平等不一樣。
漢朝建立后,英布受封淮南王,統(tǒng)治九江。彭越死后,英布惶惶不可終日,又因之前他托病不追隨劉邦征討陳豨,違抗圣旨,內(nèi)心更是惶恐。此時,劉邦又送來彭越“肉粥”,英布很害怕,于是起兵造反,結果戰(zhàn)敗被殺。
04、項伯:剝奪封地
都說血濃于水,項伯之表現(xiàn)著實令人大跌眼鏡,因為他不幫項羽,而是站在劉邦陣營,專門坑自己侄子。漢朝建立,誰功勞最大?不是蕭何、張良、韓信,所謂的“漢初三杰”,而是項羽叔叔項伯,這典型的吃里扒外者。項伯人沒離開項羽,心卻離開了。
殺入關中后,項羽要出兵滅了劉邦,項伯去通風報信,讓劉邦前來請罪。鴻門宴上,項伯更是掩護劉邦撤退,放虎歸山,后患無窮。楚漢戰(zhàn)爭時,劉邦處在下風,便主動和解,范增讓項羽殺到底,項伯則建議和解,再次幫劉邦大忙。項羽要殺劉太公,劉邦無動于衷,項伯求情,劉太公躲過一劫。
漢朝建立后,劉邦礙于面子,赦免所有項氏人員,并冊封項伯為射陽侯。項伯死后,漢朝借口項伯后裔聚眾鬧事,于是廢除封地,并入郡縣管轄。
05、陳平:劉邦死前,還想借刀殺人
陳平,陽武人,漢初大功臣,“六出奇計”,為劉邦打江山立下汗馬功勞。早年陳平,家境貧困,不務正業(yè),連自己嫂子都嫌棄他。有意思的是,陳平還想娶富戶人家女子,對貧窮家庭女孩則看不上,后娶了富戶張氏孫女(嫁了五次),也算是奇聞了。
起初,陳平投奔項羽,充當門衛(wèi),沒啥表現(xiàn)機會。如此,陳平很不滿意,于是跑去給劉邦出謀劃策,成為漢朝核心智囊之一。劉邦被匈奴圍困白登山,陳平出奇謀,賄賂冒頓單于夫人閼氏,劉邦才得以脫離險境。就此而言,陳平對劉邦有救命之恩,功勞很大。
前195年,劉邦奄奄一息,讓陳平去處死呂雉妹夫樊噲。劉邦此舉,無異于“借刀殺人”,陳平要是殺了樊噲,呂雉一定會滅了他??上?,劉邦失算了,陳平押著樊噲一路慢慢走,劉邦死后,他才跑回來哭喪,“告知”呂雉樊噲沒死。如此,陳平躲過一劫。
綜上所述,韓信、彭越、英布、陳平等中途離開項羽,為漢朝立下赫赫戰(zhàn)功。結果,韓信、彭越、英布等漢初三大名將,兔死狗烹。陳平,謀略過人,用計躲過一劫;項伯,人在楚軍陣營,心已去了漢朝,得以善終,但死后封地就沒了。就此而言,追隨項羽混,雖然沒有機會表現(xiàn),卻也平平安安;追隨劉邦,建功立業(yè),結果兔死狗烹。對此,不知韓信、彭越、英布等作何感想,若是能重來,他們該如何選擇呢。
項羽手下的部將大多驍勇善戰(zhàn),當初劉邦沒少吃他們的苦頭,所以說不管是為公還是為私,劉邦都不可能放他們一條生路。項羽兵敗自殺后,劉邦對項羽的部下發(fā)出追殺令。讓人出乎意料的是,曾經(jīng)讓劉邦吃盡苦頭,還差點要了劉邦小命的大將季布,卻得到了劉邦的重用。反而是曾經(jīng)救過劉邦一命的丁公被殺。那么劉邦為什么會這么做?項羽手下部將的命運又如何呢?
第一位:季布
項羽兵敗自刎以后,首先被劉邦追殺的是大將季布,季布曾經(jīng)奉項羽之命多次追殺劉邦,讓劉邦吃盡苦頭。劉邦登基以后,懸賞千金通緝季布,而且下令窩藏季布者滅三族。
項羽兵敗后,季布逃到了周家藏了起來,朝廷大力搜捕季布,周家主人也知道很快就會查到周家。周家的主人很有智謀,他替季布出謀劃策,季布采納周家的建議將頭發(fā)剃光,在脖子上戴上鐵箍,穿上粗布短衣,裝扮成奴隸的樣子,跟著周家?guī)资畟€奴隸一起被送往魯?shù)睾蘸沼忻拇髠b朱家家中。
朱家見到季布以后,就猜出了他的身份,便花錢將季布買下,將他安排在田地里耕作,朱家叮囑他的兒子說:?田事聽此奴,必與同食?《史記.季布列傳》
意思就是田間耕作的事情,要聽從這位奴隸的吩咐,一日三餐要與他一起吃飯。朱家叮囑完兒子以后,便乘坐輕便車來到洛陽拜見劉邦的親信夏侯嬰,夏侯嬰早就知道朱家在江湖上的名氣。
朱家對夏侯嬰說:?季布犯了什么大錯,皇上必殺之?,夏侯嬰說:?季布當初為項羽部將時,多次追殺皇上,皇上對他恨之入骨。?
朱家勸誡夏侯嬰說做臣子的都是各為其主,難道有什么錯嗎?而且季布是位賢人,建國之初,皇上僅為一己私仇而去追殺一位賢者,是不是顯得自己太過于心胸狹隘了呢?夏侯嬰聽后猜想季布一定藏在朱家家中。夏侯嬰便找了個機會勸劉邦赦免季布,就這樣季布被劉邦赦免,封其為郎中。到了漢文帝時期,季布做了河東郡守,也算是得以善終。
第二位:丁公
丁公是項羽手下的一員大將,是季布的親舅舅。彭城之戰(zhàn)劉邦慘敗,帶著兒子、女兒逃亡,項羽派丁公追殺劉邦,丁公追上劉邦以后,劉邦說了一句:?兩個好漢非要你死我亡嗎??丁公聽后便放了劉邦。
項羽烏江自刎以后,手下部將全部逃跑躲了起來,只有丁公胸有成竹地跑去見劉邦,他覺得自己曾經(jīng)救過劉邦一家三口的命,現(xiàn)在劉邦當皇帝了,怎么地也會給自己一官半職。讓他出乎意料的是,丁公見到劉邦以后,劉邦卻說:?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遂斬丁公?,劉邦說完就將丁公處死了,并以此來警告他手下的臣子要效忠自己的主人,不可效仿丁公。《史記.季布列傳》
第三位:鐘離眜
鐘離眜是項羽手下的一員猛將,驍勇善戰(zhàn),他在楚軍中的地位很高,是項羽最信任的武將。劉邦在滎陽被項羽打得無還手之力時,陳平使用反間計,離間鐘離眜和項羽,項羽中計開始不信任鐘離眜。在項羽第二次回兵打通糧道之時,由于鐘離眜不受信任,項羽沒有派他鎮(zhèn)守廣武,而是派了曹咎,鐘離眜只是帶了少量的軍隊協(xié)助曹咎。
曹咎不懂軍事而且情商又低,項羽走時叮囑他不要主動出擊,只要堅守15天即可,15天他就回來了??墒琼椨鹱吆螅瑒罹团扇舜罅R曹咎,罵得曹咎難以忍受,于是曹咎違背軍令主動率兵與劉邦交戰(zhàn),結果楚軍慘敗,曹咎戰(zhàn)死,當初只有鐘離眜一人帶著一支小分隊在堅守。所以說鐘離眜很能打,他在楚軍主力被擊潰以后,還能堅守,很不容易,而且鐘離眜對項羽很忠誠。
項羽兵敗以后,鐘離眜投靠了楚王韓信,鐘離眜先前與韓信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韓信便收留了他。劉邦知道鐘離眜是非常出色的軍事家,所以在他稱帝以后,對鐘離眜下了必殺令。
劉邦查來查去,最終查到鐘離眜逃往了楚地,劉邦命韓信派兵逮捕鐘離眜,韓信不但沒有殺鐘離眜,還派兵保護他。
可是好景不長,不久有人誣告韓信謀反,劉邦采納陳平的建議南下巡游,并在陳地會集天下諸侯,趁機秘密逮捕韓信。韓信自然不敢去陳地,他知道此去兇多吉少。此時有人向韓信出了一個餿主意,讓他把鐘離眜殺了,帶著他的頭去見劉邦,說不定劉邦一高興就不追究謀反一事。韓信便找到了鐘離眜商討,沒想到鐘離眜大罵韓信是賣友求榮的小人,說完自刎。
由此可見,劉邦對項羽部下的態(tài)度是截然不同的,他處死自己的恩人,卻重用自己的仇人,這便反映出,劉邦晚年是大力倡導忠誠的,他要在朝中樹立一種忠心為主的風氣。
比如韓信臨死前說了一句,他最后悔沒有聽蒯通之言,蒯通是韓信的謀士,當初他勸韓信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可是韓信誓死不背叛劉邦。韓信死后,劉邦便召見了蒯通,欲處死蒯通。蒯通辯解說,當初韓信是他的主人,各為其主,為主子辦事,他有什么錯?一條狗不咬他的主人,專咬陌生人,難道能夠說明這條狗不好嗎?劉邦聽后便赦免了蒯通。
所以說劉邦晚年是非常尊敬忠臣的,他處死丁公可以殺一儆百,言外之意警告他手下的臣子要對他忠誠。而不殺季布還可以安撫項羽部下,項羽手下那么多的部將,劉邦能殺完嗎?如果逼得太緊,他們聯(lián)合起來反漢,或者是逃亡他國,那么便將成為大敵。
秦末亂世楚漢爭霸,在那場戰(zhàn)爭中涌現(xiàn)了一大批能征善戰(zhàn)的名將,比如項羽韓信英布等人。
當時有一位名將在秦末起兵后依附劉邦,他率領軍隊幫助劉邦襲擾項羽,是劉邦擊敗項羽的大功臣,而他的戰(zhàn)術類似于我們今天的游擊戰(zhàn),此人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大規(guī)模游擊戰(zhàn)的鼻祖。
此人為劉邦立下大功被封為王,但是漢朝建立以后,他就被劉邦和呂后聯(lián)手坑害,被剁成肉醬。
這個人就是梁王彭越。
彭越是今天山東巨野人,秦末大亂,群雄并起,彭越出身漁夫,他氣力過人又頗有謀略,因此被眾人推為首領起兵反秦。
彭越后來依附于劉邦,劉邦入關滅,彭越留在中原與秦軍周旋。
秦朝滅亡后,楚漢爭霸開始,彭越跟隨齊王田榮反楚,和項羽軍隊屢次作戰(zhàn),擊敗項羽大將蕭公角。
在彭城之戰(zhàn)之前,彭越與劉邦會合,幫助劉邦攻取了中原大片土地。
然而之后不久劉邦在彭城之戰(zhàn)被項羽擊敗,狼狽向西逃竄。
楚軍開始收復失地,彭越被迫放棄所得,城池向北撤退,但他并沒有因此驚慌失措。
劉邦和項羽形成對峙,雙方陷入僵持。
彭越則趁機南下襲擾項羽的補給線,使得項羽首尾難顧,十分狼狽,史稱“彭越撓楚。”
我們看彭越的戰(zhàn)術和現(xiàn)代游擊戰(zhàn)頗為相似,他的部隊經(jīng)?;麨榱銤摲饋恚娭髁^去他們便忽然殺出,襲擾楚軍的運輸隊伍。楚軍來圍剿,他們便四散離去。楚軍一旦撤離,他們又重新集結起來,攻取楚國城池。
項羽失敗,彭越的騷擾起到的關鍵作用。
后來韓信大軍掃蕩河北齊國,項羽陷入了被戰(zhàn)略合圍的窘境。
劉邦本想一口吃掉項羽,然而卻碰了釘子,無奈之下劉邦向韓信和彭越發(fā)出召喚,希望他們率領軍隊和自己一起合圍項羽。
然而彭越和韓信都遲遲不肯派兵,劉邦無奈之下封二人為王,彭越和韓信這才率領軍隊前來與劉邦一起將項羽合圍,最終將其擊敗。
彭越是漢初三大名將之一,他被封為梁王,與齊王韓信九江王英布齊名。
但是與韓信英布一樣,彭越的下場也十分悲慘。
劉邦統(tǒng)一天下后開始對異姓王采取措施,他不容許自己的疆域內(nèi)有異姓王的存在。
有人勸彭越先下手為強反抗劉邦,但彭越?jīng)]有這么做。
但劉邦沒有放過他,采取突然襲擊將其捉拿,然后貶為庶人。這時十分“湊巧”呂后出現(xiàn)了,她重新將彭越捉拿,并要求劉邦將其處死,以除后患。
劉邦聽從妻子的建議,將彭越定為謀反罪剁成肉醬,并將他的肉送給九江王英布。
英布曾是項羽的左膀右臂,最后的結局如何?
這位將領名叫英布,他是項羽軍中十分重要的將領,因為每一次作戰(zhàn)都很勇猛,因此積累了軍功,被項羽視為左膀右臂,被項羽封為九江王,這可是項羽軍中其他將領從來沒有享受過的待遇,從此便可看出項羽對此人的看重以及此人的功勞了。人最容易在獲得巨大權力后開始發(fā)飄,這位英布雖然作戰(zhàn)勇猛,可是心性卻不到家,沒想到成為九江王之后就開始飄了,連項羽的命令都不聽了。楚漢戰(zhàn)爭開始后,項羽帶兵攻打齊國,便向英布征調(diào)軍隊,可是英布卻說自己身體不適去不了,只是派了幾千人應付了事。還有一次劉邦在彭城大敗項羽,項羽派人去求援,英布竟然還敢托辭不來。
英布連續(xù)兩次不聽命令,而且都是最為關鍵的時候,項羽為此非常憤怒,對英布更是十分的怨恨,因此屢次派人去向英布表達自己的憤怒和不滿,見項羽憤怒了,英布這下可就慌了,畢竟是項羽的部下,而且若是項羽想要報復自己,自己還真就打不過,最終恐怕也就只能是等死了。就在此時,劉邦看準時機派人前去拉攏英布,英布起初不以為意,不過后來還是投靠劉邦了,畢竟怕死嘛,后來英布背叛項羽和劉邦聯(lián)手圍攻項羽,最終導致項羽兵敗自殺。
劉邦得到天下后,自然要對功臣進行賞賜,英布自然也少不了,這賞賜,英布少不了,劉邦要除掉功臣的名單上的名字,自然也少不了英布的名字。英布見劉邦先后處死韓信等有功之臣,心中對此十分明白,劉邦這是要開始除掉那些有功之臣和對王朝有著威脅的人,英布甚至自己也逃不掉,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起兵謀反。
因此英布開始集結部隊準備造反,英布選擇造反也是有底氣的,因為他認為韓信等將領已死,能勝過他的人都沒有了,至于年邁的劉邦完全沒被他放在眼里,可是卻沒想到,最終還真就被年邁的劉邦給打敗了,而他最終慘敗而死了。
英布作為項羽最器重的人,卻因為得到權力后開始發(fā)飄,連項羽的命令都不聽了,這也許就是權力使人滅亡啊。得到權力后,覺得自己行了,可以自己做主了,等到大禍臨頭之時瞬間醒悟,自己竟然打不過,于是乎叛變,這樣的人若是成為權力的代言人,最終只會帶領人們走向滅亡。
對于楚漢相爭這段歷史,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尤其有關是霸王項羽的。其身上凄美的愛情故事,至今仍感動無數(shù)人。但是我們對項羽麾下的五大猛將又了解多少呢?他們在項羽烏江自刎后,各自的遭遇如何?項羽自刎后,驍勇善戰(zhàn),戰(zhàn)功赫赫的五大猛將,為自己選擇了怎樣的后路?
一、龍且
公元前203年,韓信趁齊國放松警惕、毫無防備之際,對齊國發(fā)動突然襲擊,從歷下一路打到齊國都城臨淄。韓信攻下臨淄后,又趁勢向東追趕齊王田廣。田廣向項羽求救,項羽派龍且統(tǒng)兵救援齊國。于是,龍且與韓信在濰水爆發(fā)大戰(zhàn)。這一戰(zhàn),史稱濰水之戰(zhàn)。濰水之戰(zhàn),韓信的兵力只有五萬,而龍且的兵力有二十萬,結果龍且在兵力四倍于韓信的情況下,被韓信打得大敗,戰(zhàn)死。龍且驕傲輕敵,貪功冒進,如果遇到一個不知兵法、不懂謀略的酒囊飯袋對手,或許還能憑借兵力優(yōu)勢與勇猛之力打敗對手,但遺憾的是,韓信不是酒囊飯袋,他不僅深知兵法謀略,作戰(zhàn)的策略還神出鬼沒、十分靈活。
二、季布
太史公司馬遷說:以項羽那種氣概,季布靠勇敢在楚地揚名,他親身消滅敵軍,拔取敵人軍旗多次,可算得上是好漢了。然而他遭受刑罰,給人做奴仆不肯死去,顯得多么卑下啊!他一定是自負有才能,這才蒙受屈辱而不以為羞恥,以期發(fā)揮他未曾施展的才干,所以終于成了漢朝的名將。賢能的人真正能夠看重他的死,至于奴婢、姬妾這些低賤的人因為感憤而自殺的,算不得勇敢,那是因為他們認為再也沒有別的辦法了。欒布痛哭彭越,把赴湯鑊就死看得如同回家一樣,他真正曉得要死得其所,而不是吝惜自己的生命。即使古代重義輕生的人,又怎么能超過他呢!項羽敗亡后,被漢高祖劉邦懸賞緝拿。后在夏侯嬰說情下,劉邦饒赦了他,并拜他為郎中。漢惠帝時,官至中郎將。漢文帝時,任河東郡守。是項羽麾下猛將中,唯一壽終正寢的一個。
三、英布
英布初屬項梁,項梁死后成為項羽麾下的一名將領。英布,這個人打起仗來不要命,非常勇猛,所立戰(zhàn)功無數(shù),被項羽封為九江王,是眾多將領中唯一一個被封王的。楚漢戰(zhàn)爭后期,英布看到項羽快不行了,轉投劉邦,幫助劉邦打擊項羽。劉邦建立漢朝后,封他為“淮南王”。公元前196年,英布害怕劉邦誅殺他,起兵謀反,英布原來和番縣令通婚,因此,長沙哀王吳回(吳芮之孫)派人誘騙英布,謊稱和英布一同逃亡,誘騙他逃到南越,所以英布相信他,就隨他到了番陽,番陽人在茲鄉(xiāng)百姓的民宅里殺死了英布。
四、鐘離昧
鐘離昧是項羽麾下數(shù)一數(shù)二的猛將,曾多次率軍大敗漢軍。公元前202年,項羽在垓下(今河南省鹿邑縣境)敗死,劉邦稱帝,楚漢戰(zhàn)爭結束。項羽大將鐘離昧,投奔到舊友、楚王的韓信帳下。不久被漢王劉邦知道,劉邦曾是鐘離昧手下敗將,耿耿于懷,十分痛恨鐘離昧,漢謀士陳平獻計,偽游云夢。韓信得知信息,心中十分恐懼,想去見劉邦,又怕被捉。有人告訴韓信,劉邦假游云夢,意在捕捉躲藏在你府中的鐘離昧。只要你把鐘離昧交出去,不就沒有你的事了嗎?韓信果然召鐘離昧計事,可他并未識破劉邦“醉翁之意不在酒”,鐘離昧卻知道事已至此,不僅自己在劫難逃,韓信亦身陷險境,便對韓信說:“漢之所以不敢貿(mào)然擊楚,還不是因為我在你這里。你如果把我抓起來,獻媚劉邦,我今日死,你明天就會亡!”并十分遺憾地說:“看來你也不是一個有情有義靠得住的人啊!”說完拔刀自剄。
五、虞子期
虞子期是項羽寵妾虞姬的哥哥,驍勇善戰(zhàn),深得項羽的寵信,同時也是項羽最堅定的追隨者。據(jù)書中的內(nèi)容推斷,虞子期應該最后跟隨者項羽戰(zhàn)死的。虞子期原本是以鍛造劍為生的,在那個時代,兵器對于一個統(tǒng)治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就這樣虞子期認識了項羽。項羽和虞子期可以說是不打不相識,虞子期被項羽打敗了,但是虞子期一點都沒有感到不開心,他看的出來項羽是個真漢子。就這樣虞子期就開始跟隨著項羽。虞子期想要殺自己的仇人,項羽就幫忙,最終虞子期大仇得報。虞子期不僅擅長打戰(zhàn),在謀略方面也是很不錯的,值得受到項羽的器重。在項羽最艱難的時候也是虞子期掌握了大部分的兵權,幫助項羽一直成就楚王霸業(yè),雖然最終失敗了,但是虞子期的威名卻留了下來。據(jù)說虞子期一直跟隨項羽南征北戰(zhàn),為項羽立下了汗馬功勞,更是將自己的妹妹虞姬嫁給了項羽。最終在烏江旁邊的時候,虞子期也一直保護著項羽,最終項羽自刎,虞姬離世,虞子期也在這場戰(zhàn)役中失去了生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80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曹魏的因兵授官制度具體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