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小編一起走進了解努爾哈赤的故事。
努爾哈赤是個怎么樣的人物呢?在我們漢的族人看來,努爾哈赤是魔鬼,是屠夫,可在滿人心目中,他是偉大的英雄!為什么努爾哈赤拼了命的也要入關?他如何不清楚明朝的強大?如果沒有李自成等人的叛變,可能他一萬年都只能在關外老實待著,事實上他是為了給自己的族人闖出條活路!
稍微歷史好點的同學,可能都知道,明朝末年碰到了小冰河期,各種天災人禍,氣溫越來越冷,北方待不下去了,怎么辦?要么死,要么就往南方溫暖的地方跑,是他幫助了這些人。所以,努爾哈赤是滿人的英雄,中國歷史上清朝的開國皇帝,但同時也確實是漢的族人的侵略者!就是這樣。努爾哈赤又是一個足智多謀的英雄人物,25歲時就已經統(tǒng)一了女真族,統(tǒng)一了女真族以后,頒布了一系列強兵強國的政策,征服蒙古,建立后金,做好了進攻明朝,逐鹿中原,實現霸業(yè)的準備。
努爾哈赤隱忍而有智謀,善于利用漢的族人,看得透局勢,懂得韜光養(yǎng)晦,是一代梟雄。明萬歷十一年,努爾哈赤為戍邊明軍服務的祖父滿福和父親覺長安在明軍與女真人交戰(zhàn)時被明軍誤殺。努爾哈赤與弟弟舒爾哈齊去找明軍統(tǒng)領理論無果,還被扣押和責罰,這讓年輕氣盛的努爾哈赤心中充滿了憤恕和屈辱,他發(fā)誓一定要為祖父、父親和自己討回公道。
回到家后找出祖父遺留下的十三具甲胄及部分兵器,召集家族子弟親友三十多人,正式起兵,但努爾哈赤也明白,光靠自己這幾十號人去找明軍的麻煩無疑是找死,還是先從弱小點的部落發(fā)難吧。努爾哈赤成功的以帝國權利的形式取代了原始封建的部落制,為了盡快統(tǒng)-女直各部,多措并舉,除使用軍事手段外還運用一些其它方法來拉攏和脅迫別人,在對抗強大的明軍時,以少勝多,以弱變強,在戰(zhàn)爭中逐步壯大自己。
反觀努爾哈赤為了自己的汗位,將與自己并肩戰(zhàn)斗的親弟弟斬殺,可見其陰狠毒辣,全是他優(yōu)撫的貴賓。滿族,這個民族也就是那時才有的。他創(chuàng)立了八旗制度,定都遼陽,今天的遼寧省遼陽市,當時也挺輝煌,一步步反抗大名,進攻盛京。他為后金打下了堅實基礎是密不可分的。努爾哈赤是一個雄才謀略的軍事家,政治家,清朝的奠基人,作為草莽出身,能從他的部落中脫穎而出,然后征服其他部落,建立后金,雄霸東北。
在與大明的恩怨中,斗智斗勇,壯大了后金,作為清朝的奠基人,他一生能征善戰(zhàn),在戰(zhàn)爭中學習戰(zhàn)爭,在管理上又有著恩威并用的手段,在歷史的契合點上,上天眷顧了他,為滿清的開啟打下了基礎。他是一個頂天立地、叱詫風云的英雄,一個視人命如草芥的屠夫,一個從野蠻到文明進化過程中的匆匆過客。
努爾哈赤那是相當牛逼啊,他起兵的時候,他的宗族,他的大爺,叔伯的宗族基本上都反對他,他的女真民族,基本上都在剿滅他,結果呢都被他剿滅了,這種沒有什么人支持也能成功的,連自己的親人都不支持自己,中國歷史上能跟他媲美的人只有唐太宗李世民了,我覺得唐太宗都不如他,因為唐太宗還有自己的關龍貴族根基。一個人的干翻所有人,統(tǒng)一女真族,然后接著后來后世子孫干翻大明朝,所以我就說么,一個人的力量到底有多強大,時間能夠證明一切,是這個時代賦予他的。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年2月21日 -1626年9月30日),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滿語和漢語,喜讀《三國演義》。二十五歲時起兵統(tǒng)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國關東部,明神宗萬歷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據遼東,建元天命。薩爾滸之役后,遷都沈陽。之后席卷遼東,攻下明朝在遼七十余城。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兵敗寧遠城之役,同年四月,努爾哈赤又親率大軍,征蒙古喀爾喀,七月中旬,努爾哈赤去世,葬于沈陽清福陵。清朝建立后,尊為清太祖,謚曰承天廣運圣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yè)高皇帝。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二月二十一日,努爾哈赤出生在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建州左衛(wèi)一個小部酋長的家里。他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兒,原是元朝斡朵里萬戶府的萬戶,明永樂三年(1405年)應明成祖朱棣的招撫,入京朝貢,封授建州衛(wèi)指揮使,后掌建州左衛(wèi),晉升至右都督。宣德八年(1433年),因教授明都指揮僉事裴俊,被阿速江等衛(wèi)“野人女真”殺死。其子董山是努爾哈赤的五世祖,初授指揮使,后晉升右都督,與叔父凡察分掌建州左衛(wèi)、建州右衛(wèi),成化三年(1467年)以屢掠遼東人畜,被明朝斬殺。建州三衛(wèi)遭到明軍殘酷征剿。董山的長子脫羅及其子妥義謨,先后襲職,多次進京朝拜明帝,貢獻方物。董山的第三子愛新覺羅·錫寶齊篇古,是努爾哈赤的四世祖。錫寶齊之子福滿,后被清朝追尊為興祖直皇帝。福滿第四子覺昌安是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第四子塔克世娶妻喜塔喇·厄墨氣,生三子,長為努爾哈赤,次為舒爾哈齊,幼為雅爾哈齊。
喜塔臘氏在努爾哈赤十歲時去世,繼母那拉氏為王臺族女,對其很刻薄。努爾哈赤十九歲時不得不分家生活,僅獲得少量家產。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等人以挖人參、采松子、摘榛子、拾蘑菇、撿木耳等方式為生。他常至撫順關馬市與漢人、蒙古人進行貿易活動。在此期間,努爾哈赤習得蒙古語,對漢語也有了基本的認知。努爾哈赤喜歡讀《三國演義》和《水滸傳》,自謂有謀略。據一些史集記載,努爾哈赤在撫順期間,曾被遼東總兵李成梁收養(yǎng),成為其麾下侍從。
在當時的東北地區(qū),最主要的軍事力量是遼東總兵李成梁的部隊。他利用女真各部落之間以及和其他民族部落之間的矛盾縱橫捭闔,以控制局勢。明朝建州右衛(wèi)指揮使王杲(努爾哈赤的外祖父)于萬歷二年(1574年)叛明被李成梁誅殺。王杲的兒子阿臺章京得以逃脫,回到古勒寨(今新賓上夾河鎮(zhèn)古樓村)。阿臺之妻是覺昌安的孫女。
努爾哈赤建立政權后,對漢人進行殘忍的屠殺和奴役,而且還增加稅收,增加平民百姓的生活壓力。
在努爾哈赤攻克沈陽和遼陽后,建立了穩(wěn)固的政權。于是,努爾哈赤本性暴露,在大街上公然掠奪平民百姓的錢財,甚至還到平民百姓的家中,將值錢的物件都收入囊中。
努爾哈赤對漢人有一個政策,就是“拒敵者殺之,不與敵者勿妄殺”,這個政策大概意思就是,堅決抵抗并且拒絕努爾哈赤的漢人,努爾哈赤會格殺勿論,但是投降的漢人努爾哈赤不會殺害,但是到了后期,這個政策形同虛設。
努爾哈赤還規(guī)定漢人的發(fā)型,凡是看到沒有按照他們的規(guī)定剪頭發(fā)的人,他們都會殘忍地殺害,甚至還讓很多人當兵,如果這個家庭有五個人,努爾哈赤要求三個人必須參軍,如果一個家庭只有三個人,那么兩個人必須參軍。
努爾哈赤的行為強烈引起漢人的不滿,于是明朝將領和漢人組建起一支軍隊攻打努爾哈赤,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消滅了一部分的努爾哈赤,但是這件事情引起了努爾哈赤的強烈報復。
努爾哈赤先是中重兵攻打鎮(zhèn)江,瘋狂屠殺鎮(zhèn)江漢民,其次,將所有幸存的鎮(zhèn)江漢民全部奴役,努爾哈赤讓剩余的漢民跪在箭上,然后他們把漢民當作箭靶子練箭術,一箭不死,就把箭從身上拔掉跪著送到士兵前,直到死亡。
努爾哈赤還通過增加稅收來增加漢人的生活壓力,漢人苦不堪言,所以對努爾哈赤恨之入骨。
努爾哈赤作為明太祖也是非常不容易的,當時的情況十分的兇險。其實我們反觀努爾哈赤的一生,就可以看出努爾哈赤還是為什么要等到李成梁死的時候才敢出兵,努爾哈赤在我們大家的眼里都是殺人如麻的,對待漢人都是趕盡殺絕,
為什么努爾哈赤作為明朝的皇帝,還要對漢人趕盡殺絕呢,其實努爾哈赤本人并不是漢人,他的祖先是朝鮮人,努爾哈赤和李成梁之間,其實是不友好的,他們之間是有仇恨的,但是努爾哈赤為了自己的大業(yè),在很小的時候,就投靠了李成梁,當時的李成梁是大明遼東總兵,是大明帝國真正的英雄,努爾哈赤和李成梁之間的恩怨糾葛錯綜復雜,
極其詭異,到現在還沒有人能夠完全知曉他們之間的關系,早期的努爾哈赤遠不像后來人們所愿意相信的那樣強大和傳奇。但是早期的李成梁是一個真正富有傳奇色彩的英雄,因為出身貧寒,但是曾經百戰(zhàn)百勝的英雄,可惜在明朝日益強大起來的時候,
這位英雄卻在明朝萬歷十年之后的政局中走向了末路,就是因為有這樣的一個人存在。努爾哈赤想達到自己的目的還是非常困難的,他只有等到李成梁死后才敢有所做為,不然李成梁在的時候,他肯定沒有很多人支持,也沒有很多出路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81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