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長河中,龐德可以說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龐德,自棄政從軍后,在弱肉強食、奸雄梟雄并立的年代里,注定是人生的一大悲劇,注定是要以“死”來換取“忠義”。
龐德,先是跟從馬騰征討羌族氐族叛亂,又伴隨馬騰投靠曹操討伐郭援高幹反叛,再跟隨馬騰平定張白騎作亂,然追隨馬超起兵反抗曹操,后隨同馬超投奔張魯,最后尾隨張魯投降曹操。龐德的最后一戰(zhàn),也是投降曹操后屈指可數(shù)的戰(zhàn)役之一,竟然是出現(xiàn)在故主馬超的間接對立面——襄樊戰(zhàn)役。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九月,曹操率大軍抵達長安,原本是準備西征增援夏侯淵。但是次月,襄樊發(fā)生侯音之亂,太守東里袞僥幸逃生,曹仁率軍南征。由于爆發(fā)侯音之亂的突發(fā)事件,曹操暫停西進的腳步,停留在長安觀望局勢,隨時增援漢中和襄樊中形勢更為迫切的一方。219年正月,曹仁攻克宛城,討平侯音。219年七月,關羽發(fā)動北伐,迎戰(zhàn)曹仁,襄樊攻伐戰(zhàn)役打響。曹操聽聞襄樊戰(zhàn)場形勢惡化,便以左將軍于禁領軍,督龐德、董衡等七軍增援襄樊戰(zhàn)場。在樊城駐扎期間,由于龐德的哥哥在漢中蜀軍而倍受樊城眾將的懷疑,懷疑龐德對曹操的忠誠度。對龐德而言,被人懷疑,是不可控;唯一可控只有個人的言語及行為,甚至是思想及舉止。
《三國志?魏書十八?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記載:德常曰:“我受國恩,義在效死。我欲身自擊羽。今年我不殺羽,羽當殺我?!饼嫷抡f這些對曹操感恩戴德的話,是駐扎在樊城期間,是面對于懷疑自己的將領。
龐德之所以要在言行舉止對曹操忠誠,原因有三。
即其一,漢中無恩,鄴城有恩。
漢中,終究是地方割據(jù),對龐德即無拜將也無封侯;鄴城,畢竟是中央王朝,對龐德即拜立義將軍也封關門亭侯。在漢中,龐德被馬超拋棄,被張魯猜忌,朝不保夕,擔驚受怕,整日惶恐不安,簡直是地獄般的茍活著;在鄴城,龐德被曹操信任,被朝延重用,安然無恙,坦然自若,天天泰然處之,幾乎是天堂式的生活著。
其二,故主無義,新主有義。
龐德自跟隨馬騰父子,忠心耿耿;特別是追隨馬超后,更是不離不棄。然而,當馬超脫離張魯而投靠劉備時,獨帶走馬岱等心腹,卻留下妻兒及龐德等人,造成馬超妾董氏被賜給張魯部下閻圃,兒子馬秋馬威被張魯殺死,龐德被迫投降曹操。為此,馬超對龐德無義在先,才有龐德無忠在后。投降曹操后,龐德不僅未被曹操追究渭河反抗之罪。還被拜將封侯之義。因此,曹操對龐德有義在先,才有龐德有忠在后。
其三,兄嫂無情,妻兒有情。
從兄龐柔之所以對龐德無情,根本原因是什么,在《三國志》等史料未見絲毫記載;而在《三國演義》里,由于龐柔之妻不賢,龐德就乘醉殺嫂,從而造成龐柔與龐德兄弟恩斷情絕。妻子兒女跟隨龐德東奔西走,天南地北,不離不棄,生死相隨。因而,兄嫂對龐德無情在先,而妻兒對龐德有情長伴。在漢中無恩、故主無義、兄嫂無情及鄴城有恩、新主有義、妻兒有情的情況下,龐德在走投無路時,為了自己及妻兒老小的性命前途,不得不隨張魯?shù)热艘煌督荡沓拥牟懿佟?/p>
為恩、為義、為情,龐德選擇放棄馬超而投降曹操,并以犧牲來換取忠義,是合法合理合情。
筆者按:明志,表明志向。龐德,作為一名降將,雖受曹操賞識,不僅被拜立義將軍,還被封關門亭侯;但因投降曹操較晚,不光未替曹操建立寸功,還未有光彩資歷及顯著戰(zhàn)績,甚至因故主及從兄因素而倍受猜忌。為此,在襄樊之戰(zhàn)中,龐德唯有心存死志,以死明志。正所謂:好馬全憑膂力,好漢全憑志氣。
龐德的武藝和大致和老年的關羽相當,巔峰期的關羽相比還是要略有不如。龐德在《三國演義》里也是一員勇將,在馬超起兵為父報仇時,龐德在戰(zhàn)場上表現(xiàn)出色,所以曹操在攻打漢中遇到龐德時,就一心想收服龐德,特意命眾將和龐德緩斗,想用車輪大戰(zhàn)的方式消耗他的體力,然后再擒之。
不過這個計劃在實施時出了一些偏差,曹軍先后上陣了張郃、夏侯淵、徐晃、許褚四員大將,其中除許褚和龐德打了五十多個回合才退之外,其他三人都是數(shù)合就退。這樣加起來也不到七十合,在《三國演義》里勇將打上一兩百合那是常事,龐德和關羽之戰(zhàn)就打了一百多合還越來越精神,所以曹操打算消耗龐德體力然后捉拿的計劃無疑就泡湯了。當然,許褚等人這么快就被擊退,很大程度是因為曹操要收服龐德無疑限制了張郃等人的發(fā)揮,不過還是可以看出龐德的武藝不凡。綜合他后來在樊城和關羽大戰(zhàn)一百多合打平看,他的武藝在《三國演義》里也可以算超一流的高手。
不過樊城之戰(zhàn)時,關羽已經60歲了,年事已高。而且他使用的青龍偃月刀重達82斤,顯然他的武藝走的是剛猛線路,年紀大了體力下降,這武藝的發(fā)揮肯定也受到了影響。而且此時的赤兔馬在馬里面也已經算高齡,因此此時的關羽,和斬顏良誅文丑巔峰時期相比,已經有所不如。巔峰時的關羽可以三個回合就殺得曾經和趙云戰(zhàn)平的文丑心怯,這個水平可以說在《三國演義》里僅有呂布才可以相比,其他超一流武將和他相比都要差著一些。
因此綜合看的話,龐德和巔峰時的關羽相比要略遜一籌,但是和老年時的關羽則大致相當。
正史上龐德沒有打敗關羽,只是混戰(zhàn)中射中了關羽一箭,論武力正史上龐德武藝肯定不如關羽,但是也是一員勇將。在《三國志》中,斬殺敵方主將的戰(zhàn)例只有兩次,一是關羽白馬斬顏良,而第二次則是龐德在河東之戰(zhàn)斬殺郭援。很巧,兩人在關羽北伐襄樊時遭遇了,不過和《三國演義》不同的是,龐德并非是跟著于禁的援軍來的,而是一開始就在曹仁手下,跟曹仁討平了宛城之亂以后一起迎戰(zhàn)關羽。
因為龐德的哥哥龐柔在蜀漢當官,所以龐德因此也遭到了猜忌,所以龐德也賭氣要和關羽決一死戰(zhàn)。最后在戰(zhàn)斗中,龐德一箭射中關羽額頭,當然,從后來關羽根本沒停止北伐看,這一箭估計沒造成什么像樣的傷害。最后關羽水淹七軍,奉曹仁命駐扎城外的龐德和于禁都被大水圍困,龐德力戰(zhàn)以后因為小船覆沒,被關羽手下所捉,不肯投降被殺。
考慮到關羽此時年事已高,又是一軍統(tǒng)帥,不可能像年輕時那樣身先士卒,沖鋒陷陣,所以在襄樊之戰(zhàn)中龐德和關羽之間不大可能直接交手,除了這一箭之外,沒有證據(jù)說明龐德曾經擊敗過關羽。
如果單純從武藝角度比較,雖然兩人都有斬殺敵方主將的記錄,但是關羽是在萬軍之中看得到敵方主將,沖陣以后將他殺死。而龐德則是混戰(zhàn)中斬殺敵方主將,事后才知道殺死的誰。兩戰(zhàn)就難度來說,明顯關羽斬顏良難度更大,所以關羽表現(xiàn)優(yōu)于龐德。
此外關羽在三國時期以萬人敵和熊虎之將聞名,后世也以關張之勇來形容勇將,顯然關羽的名氣也遠大于龐德。因此綜合看,關羽的武藝應該高于龐德。但是龐德能斬將殺敵,武藝也是不錯了,在正史上也足以和張遼等人并列,算得上一員勇將。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82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