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高俅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要說升官提干從來都是個技術(shù)活,會表現(xiàn)懂鉆營的就能跟在領(lǐng)導(dǎo)身邊吃香喝辣,只知道埋頭苦干的也只能給人打個下手。其中北宋的高俅就是一個極會鉆營之人,靠著會蹴鞠又寫得一手好字,終于混成了徽宗趙佶身邊的紅人。
俗話說得好:沒有縫的蛋,蒼蠅也叮不進去。他趙佶也不是什么明君,憑借著運氣年紀輕輕就繼位稱帝,可卻把江山扔給寵臣去打理。自己一頭埋進書畫和古董堆里玩兒的那是一個忘乎所以,結(jié)果江山玩丟了連自己都成了俘虜,受盡侮辱最后魂歸異鄉(xiāng)。
一個北宋小吏的發(fā)家史,只要會鉆營,青云之路任我行
蘇軾的詩詞聞名于天下,而高俅就曾經(jīng)是他手下的一個“小文書”,誰能想到這個原本毫不起眼的人,最后卻官居高位深得皇帝寵信。由此可以看出高俅是一個觀察力極為敏銳的人,懂得在皇上面前投其所好,善于利用一切機會為自己謀福利。
有人說高俅之所以會受寵,是因為他非常會蹴鞠,陪著當(dāng)時的端王趙佶玩得非常開心,這也許只是其中條件之一,卻不是一個必要條件。畢竟在當(dāng)時蹴鞠玩得好的人可不止他高俅一個,也沒看趙佶待他們有多好。
都知道高俅特別會投其所好,特別是在趙佶當(dāng)上皇帝之后,高俅心中所想的并不是國家大事,而是如何討這個皇帝歡心。
徽宗對政務(wù)不上心,卻癡迷于繪畫書法,偏偏高俅寫得一手好字,也正因為如此徽宗對他另眼相看。
可是在當(dāng)時朝廷對于干部提拔有著很嚴謹?shù)倪^程,就算是貴為天子,也不可能隨隨便便就提拔一個人,最重要的是這個人的功勞要能夠服眾。
徽宗為了高俅也是煞費苦心,直接把他送到了邊關(guān)的劉仲武那里。
劉仲武也是個聰明人,他也深知朝中有人好說話的道理,如果高俅能夠扶搖直上,那么對于他這個邊關(guān)武將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于是在兩次小打小鬧的邊關(guān)戰(zhàn)事當(dāng)中,高俅都參與了其中,而且還打了勝仗于是提拔他的理由有了,高俅不但被調(diào)回了京城,還擔(dān)任了禁軍統(tǒng)領(lǐng)。
小人物的宮中要職,誰知玩兒丟了整個江山
此時的徽宗最是稱心如意之時,自己當(dāng)了皇帝可以為所欲為,身邊還有他以為的“能人”在幫著打理著江山,自己正好沉醉于最喜歡的書畫事業(yè)。
殊不知他的這種行為,已經(jīng)把整個江山甚至于自己的性命推上了風(fēng)口浪尖,如果早知道這樣的決定會令自己丟了尊嚴甚至丟了性命,他還會不會如此做呢?
高球在當(dāng)了禁軍統(tǒng)領(lǐng)之后,在其位卻不謀其政,每天只知道濫用手中的各種職權(quán),不知道抓緊時間操練士兵,卻讓這些士兵為自己干“私活”。比如說會一些手藝的士兵,可以憑著自己的手藝為高俅出力,然后這些士兵便可以免除訓(xùn)練。誰不知道訓(xùn)練又苦又累,如今可以輕松地混過去,還能溜須自己的頂頭上司,所有的士兵都想盡辦法在高俅面前露臉。
高俅又已經(jīng)摸透了徽宗的性格,知道他本人喜歡那種大場面大陣勢,于是所編排的士兵操練,也都是一些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與其說是操練不如說是雜戲??墒腔兆诳戳酥髤s大為贊賞,越發(fā)認為自己的眼光獨到,高俅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就這樣大內(nèi)禁軍疏于管理,成為了實打?qū)嵉幕茏?,在后來的金兵入京之時,連一絲抵抗的力氣都沒有,轉(zhuǎn)身這些士兵便丟盔卸甲逃命去了。也正因為如此徽宗最后被掠到了金國,后半輩子受盡了羞辱。
惡人可不見得有惡報,整件事情的罪魁禍首最后竟然壽終正寢
從高俅所做的事情可以看出,這個人頂多是一個左右逢源的小人,而并不是一個大奸大惡之徒。比如說他對于對自己有恩的人,一直都銘記于心,他發(fā)跡之后都得到了相應(yīng)的照顧。
例如劉仲武這個幫助他立軍功之人,高俅在京中對其家人都非常地照顧,而且在后來劉仲武吃了敗仗之后,也并沒有受到牽連,這多數(shù)都是高俅從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后世皆知的蘇軾在高俅身居高位之后,也得到了他很大的照顧,可見這個人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只不過是沒把自己的聰明用在正地方。
關(guān)于高俅后來的結(jié)局有很多版本,包括影視劇當(dāng)中戲說的那部分??蓺v史上真正的高俅是壽終正寢的,而且還有三個兒子。他死了之后徽宗還特意為他主持喪事,可見他當(dāng)時有多受寵,這種身份地位可不是旁人能及的。
高俅最后的結(jié)局是病死的。
高俅本來是蘇軾的貼身書童,蘇軾認為高俅是個人才,寫得一手好字,就把高俅推薦給了他的朋友,他的朋友是宋神宗的妹夫,也就是當(dāng)朝駙馬。有一次駙馬派高俅給端王送東西,高俅來到端王府,正好碰上端王在踢球,高俅站在一旁默不作聲,只是表現(xiàn)出了不屑的神情!
高俅在端王面前展現(xiàn)了高超的球技,端王喜出望外,就把高俅留在了自己身邊,沒過多久端王繼位,也就是宋徽宗,高俅自然是平步青云,跟著沾光了!
別看高俅是《水滸傳》中的大反派,不過他的結(jié)局還是很不錯,跟著宋徽宗逃難時,高俅沒有參與黨派之爭而逃過一難,最終病死在開封!
高俅文學(xué)形象
以北宋晚期社會生活為題材的歷史小說《水滸傳》里,朝廷中有一個殿前都太尉(掌管軍事的高官)高俅,這是個令人憎惡的反派人物。
他逼得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背井離鄉(xiāng),把另一位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弄得家破人亡。他時時出奸計與梁山好漢作對,最后還陷害宋江等人。
1126年(靖康元年)金兵南下,高俅隨徽宗南逃,金軍退,返京后,即病死。 詳解如下:金兵南渡黃河,宋徽宗匆忙將皇位傳給太子(宋欽宗)而后倉皇南逃,南逃途中高俅與童貫為爭寵而產(chǎn)生矛盾,高俅斗不過童貫,無奈稱病返回開封。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后來童貫、蔡攸相繼被欽宗皇帝處死,高俅因沒有參與徽宗集團與欽宗集團的斗爭而幸免。這里要說明一點,對于老皇帝集團與小皇帝集團之間的斗爭,高俅不是不想?yún)⑴c,而是被童貫排擠的沒有機會參與。這反倒使高俅免受了斬首之罪。高俅雖僥幸逃脫了斬首之罪,人終歸還是死了,是病死的。比之童貫、蔡攸之流的罪有應(yīng)得,高俅的下場要幸運許多。惡人未得惡報,不要說宋江、盧俊義、林沖他們不痛快,讀者心里也別扭,歷史就這樣留給了我們一個遺憾。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82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