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碛赫墓适?,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p>
在漢朝以后,儒家思想被封為正統(tǒng)思想,尤其是經(jīng)過宋朝的發(fā)展以后,儒家思想更加成為科舉考試必考的內(nèi)容,儒家十分注重尊卑宗法。
因此,漢武帝之后,所有的有為君主必將注重自己的德行操守,尤其注重孝道;歷朝歷代繼位的皇帝對先皇的遺囑都是不敢有違的,但乾隆卻做了一件完全違背雍正遺囑的事情。
乾隆也不是一位昏君,他從小也是勤學苦修,才得以在眾位阿哥中脫穎而出,成為下任的皇位繼承人。他也是一直奉行著儒家禮義,遵循孝道,也對雍正十分孝敬。
但是卻在雍正駕崩之后,他卻立馬就將雍正千叮嚀萬囑咐不能殺的人殺死了。
這個人就是曾靜,那這位曾靜是何許人呢?
按照清朝的法律制度,曾靜的確是罪大惡極之人。大家都知道,封建專制主義君主最忌諱的事情就是謀反,清朝由于是滿族統(tǒng)治,在漢人居大多數(shù)的中國更是引起了極大的動亂,甚至到清朝統(tǒng)治已經(jīng)穩(wěn)定了,都一直有人明里暗里策劃各種謀反,而曾靜就是一位反清復明的典型代表人物。
曾靜只是一位普通秀才,勢單力薄是干不成謀反的大事的。他的謀反思想和呂留良的言論脫不了干系,還利用呂留良的言論拉攏了不少有反清思想的人。
曾靜一直苦等的機會也終于來了,雍正皇帝剛剛登基沒多久,就軟禁了他的弟弟,這可是天賜良機。
曾靜一行人得知這一件事情之后喜出望外,他們覺得這已經(jīng)是清朝要滅亡的征兆了,他們拉幫結(jié)派使用各種手段大肆宣傳說雍正皇帝的皇位是用不正當手段奪來的,滿人就是蠻夷之人,完全不懂禮法。
雍正皇帝大怒,他立即下令將呂留良一家老小全部逮捕,甚至對他本人進行鞭尸之刑,焚毀他所有的言論書籍,這也是清朝文字獄上最著名的一個慘案了。
得知呂留良一家的下場后,曾靜主動承認自己的罪行,并且表示悔過。雍正也沒有趕盡殺絕,最后將其釋放了,并且嚴格囑咐乾隆萬萬不得處死他。
雍正這樣的做法自然不是因為欣賞曾靜,更不可能是出于憐憫之心,而是為了清朝的統(tǒng)治考慮。滿清統(tǒng)治和漢人本來就是矛盾十分尖銳了,但是漢人又是占了絕大多數(shù)人口,要想穩(wěn)定統(tǒng)治根基,這一矛盾必須解決,尤其不能激化。
可惜乾隆或許不太能理解雍正的苦心,也或許出于其他原因;在上臺之后,就將曾靜斬首了!
雍正是一位非常有作為的皇帝,他的改革促進了清朝的發(fā)展,為康乾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而在此期間,出現(xiàn)一個叫做曾靜的人,他反清復明,被抓之后,雍正放過了他,但是到乾隆上位的時候,卻又第一個殺了他,這是為何呢?
雍正時期,呂留良寫了幾本煽動人們反清復明的書籍,被曾靜所看到,曾靜覺得清王朝的統(tǒng)治是殘暴的,因此心生推翻清王朝,復辟明朝的想法,但大僅僅是一書生,有沒有兵權(quán),怎么實施自己的想法呢?他想到了岳鐘琪,岳鐘琪是岳飛的后代,由于岳飛民族英雄的形象,讓這位腐朽書生心生策反岳鐘琪的想法,于是曾靜寫信給了岳鐘琪,煽動岳鐘琪起兵反清,岳鐘琪看到書信之后,很是驚訝,為了不惹麻煩,岳鐘琪將這封書信交給了雍正。
雍正看到這封書信之后,也是十分震怒,他命人將曾靜抓捕起來,但是并沒有殺死曾靜,而是將呂留良一家滿門抄斬,那么雍正為何不殺曾靜呢?其實,雍正并不是不想殺曾靜,而是想利用曾靜,不殺曾靜,可以宣揚自己的仁德,這對穩(wěn)固自己的統(tǒng)治非常有效,而如果殺了曾靜,那么有損自己的形象,鬧不好還會讓自己的政敵,老八一伙鉆了空子,到時候得不償失。
雍正死后,到了乾隆時期,乾隆跟雍正不一樣,乾隆登基的時候,沒有想雍正那么多的政敵,所以曾靜對乾隆來說,是沒有任何利用價值的,所以乾隆上位之后,就以誹謗先帝罪,處死了曾靜!
雍正帝即位不久,軟禁其弟胤禩,并將其同黨發(fā)遣廣西。諸人路過湖南時,傳播雍正陰謀奪位事。曾殂聞悉,以清朝末運已至,遂籌劃推翻清廷。
聞川陜總督岳鐘琪擁有重兵,不為朝廷信任,深自危疑,因派張熙投書鐘琪,并列舉雍正帝罪狀,力勸鐘琪反清。鐘琪即具折上奏。
雍正帝派人拘訊曾靜,供認不諱,被解京師,張熙也同時解到。此為雍正六年(1728)事。
因曾靜供詞中,涉及呂留良著書事,雍正帝隨命搜查呂留良、嚴鴻逵、沈在寬各家書籍,連同案內(nèi)有關(guān)人員押解進京,親自審問,曾靜承認輕信流言,妄論國事,為留良等所誤。被免罪釋放。
這一謀逆大案因案情牽連諸多官員,雍正皇帝決定只當做普通的文字案件處理,只將呂留良全部遺著焚毀,呂留良戮尸,家人流放。乾隆即位后,將其罪名改定為“誹謗先帝”,與同伙張熙一同凌遲處死。
擴展資料:
“曾靜案”主要人員介紹:
1、曾靜
曾靜(1679—1735年),清永興縣人,號蒲潭先生??h學生員,授徒為業(yè),性迂闊,喜談道學,有反清思想。
曾靜應試靖州時,得讀呂留良所評點時文,中有論“夷夏之防”等語。派門人衡陽張熙專程去浙江呂家訪求書籍。時留良早死,其子毅中將乃父遺書全交張熙。
曾靜見留良書中多反清復明之意,愈加傾信。因與留良弟子嚴鴻逵及鴻逵弟子沈在寬等往來投契,每賦詩相贈答。
“曾靜案”后被釋放,雍正十三年冬(1735),乾隆即位,終以“泄臣民公憤”為由,將曾靜、張熙處死。
2、張熙
張熙,清雍正時期人物。衡陽人。與其師曾靜以清朝末運已至,遂籌劃推翻清廷。后受曾靜所派前往浙江呂家求書,呂毅中將其父呂留良遺書全部交與張熙。
雍正六年(1728年)受曾靜所使投書川陜總督岳鐘琪,并列舉雍正帝罪狀,力勸鐘琪反清。鐘琪即具折上奏。雍正帝派人拘訊曾靜,供認不諱,被解京師,張熙也同時解到。
其師曾靜承認輕信流言,妄論國事,為呂留良等所誤。 雍正七年(1729年)十月,與曾靜一同被釋放。
同時,大興文字獄,將呂留全部遺著焚毀,留良與其子葆中及鴻逵雖死,俱戮尸梟示,毅中、在寬皆斬決,族人俱誅,孫輩發(fā)往寧古塔為奴。
黃補庵常自稱呂留良私淑弟子,車鼎豐、鼎賁曾刊刻呂氏書籍,孫用克、敬輿等私人藏呂氏書,都遭株連坐罪,死者甚眾。雍正十三年冬(1735),乾隆即位,終以“泄臣民公憤”為由,將曾靜、張熙處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曾靜
乾隆和雍正看事情的角度不同。在雍正看來,曾靜和張熙的行為許是因為受到了蠱惑不了解的真相所以才做出了這樣的事情,因此只是把曾靜和張熙所看到書的作者一家人殺的殺,流放的流放,而留下了曾靜和張熙的命來替雍正洗白,并留下命令說這兩人不能殺。不過在乾隆開來,曾靜和張熙的行為是給皇族抹黑,絕對不能留著,因此不顧雍正的遺命把曾靜和張熙殺了。
?
其實在清朝時期,因文字下獄的事情就開始嚴重,尤其是雍正乾隆時期尤其嚴重。曾靜是看過了呂留良的書,之后就沉迷其中。然后就照著書中的指引要蠱惑人為之行動反清復明,同時和張熙一起開始對雍正的上位提出質(zhì)疑,同時在各地開始宣傳。在曾靜和張熙被捕之后,雍正為了維護形象,只是把呂留良一家殺和流放,卻留下曾靜和張熙的命,讓他們根據(jù)修正的《大義覺迷錄》在各地宣傳雍正的正統(tǒng)之位。
?
不過到了乾隆時期,可能是由于早就看不慣曾靜和張熙的行為,認為這兩個人所做的事情其實是在給皇族抹黑。本來有些事情不說就會被淡忘,但是如果去辯解去解釋反而會適得其反,因此乾隆為了維護皇族的臉面,同時為了維護自己父親的形象問題,不顧雍正的遺命,還是殺了曾靜和張熙泄恨。
?
曾靜和張熙本來以為開始的時候被抓就會死,過的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結(jié)果被雍正辯駁而感激雍正,想辦法去維護雍正形象,還安心的活命??墒乔∈怯凶约褐饕姷娜?,看到這些抹黑皇族的人就不顧一切的殺掉。兩位皇帝的即位皇位時的情況不同,對待事情的看法就不同,因此曾靜和張熙的命運就不同了。
因為乾隆看了《大義覺迷錄》,里面全是寫的宮廷丑事,而這本書之所以出現(xiàn),始作俑者就是曾靜,因此乾隆才遷怒于他,乾隆是清朝史上出了名的大孝子,從來都是以德治理大清,但就是這樣一位大孝子卻違背了他父親雍正的意思,殺了他父親都要力保的人,而這件事的始末還得從一個叫曾靜的人說起,曾靜不是權(quán)貴士,只是個秀才,而且是鄉(xiāng)下的教書匠,但是他卻了雍正有過淵源。
都知道在古代如果造反,那肯定會被誅九族,但是曾靜造反不僅沒有被殺頭,還得到了雍正的保護,要說這曾靜不過時一個文人,既無權(quán)勢也無后臺,但是在大清入關(guān)都35年了,他依然做著反清復明的美夢,不過他也不傻,知道要想復明,必須要有兵力才行,于是他就想著去借別人的兵力,之后他打聽到遠在四川的岳鐘琪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將才,而且最關(guān)鍵的是他也是漢人,他天真的以為同是漢人的岳鐘琪一定會借兵給他,于是給岳鐘琪寫了一封信,大概意思就是說:滿清是門蠻夷之輩,霸占了我們?nèi)A夏的地盤,而你作為漢人應該反擊大清奪回屬于我們?nèi)A夏的地盤。
但是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岳鐘琪不僅沒有聽他的反清,還把這信交給雍正,當雍正看到這封信時,是非常憤怒的,他立馬就派人前去把增進抓進了宮里,當面質(zhì)問他為何會出現(xiàn)這種想法,這曾靜本來就是個文人,那見過這種陣勢,所以他也就竹筒倒豆子般告知雍正是看了呂留良的書才會出現(xiàn)這種想法的,接著雍正還問了他很多問題,他也全盤托出,并且還寫了一本《歸仁錄》來夸雍正,雍正一看這曾靜是受他人蠱惑,而且認罪態(tài)度好,于是也就放過了他,還口諭承諾不傷不殺曾家所有人,并且給增靜封了個宣傳員的官職去四處贊頌自己。
之后雍正又把他和曾靜的對話寫成了《大義覺迷錄》,也正是這本書激起了乾隆的憤怒,因為在這本書里,除了了雍正和曾靜對話時的各種辯解外,還有很多關(guān)于皇宮里的丑事,這相當于是把這些丑事公之于世,而乾隆本來就是好德之人,怎么可能忍受家丑外揚,所以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殺了曾靜以此泄憤,可能有些人會疑惑這書是自己的父親寫的,關(guān)曾靜什么事?要知道這本書之所以會出現(xiàn),全是因為曾靜挑起的,如果沒有曾靜的所作所為就不會有這本書,因此他一氣之下,便不顧其父親雍正的命令,毫不猶豫的就將曾靜給凌遲處死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82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