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太平天國的故事,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guān)內(nèi)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與其他農(nóng)民起義不同之一點是,太平天國是舉家入教,全家“鬧革命”,所有成員按照性別、年齡、特長分入各營、各館,分功明確。成年男性入“男營”,女人與10歲以下孩子入“女營”,10歲到15歲左右的少年則編入“童子軍”,承擔后勤運輸之同時必要可當“敢死隊”。張德堅在《賊情匯纂》中如是記載:“且手足輕便,往往登高涉險如履平地,更有捷如猿之童子,倏忽至前,為人所不防,轉(zhuǎn)瞬而去,為人所不及追……或我兵稍挫,童子率眾窮追,馳逐甚急……青少年喜動,膂力方剛,久經(jīng)戰(zhàn)斗,數(shù)見不驚。”對“童子軍”之戰(zhàn)斗力十分肯定。事實的確如此,所謂是英雄出少年,這些“童子軍”充滿活力,許多人后來成為獨當一面之悍將,個個驍勇絕倫,其中一人死于飯局。
譚體元,廣西象州人,15歲那年參加本地拜上帝教,后參與金田起義,被編入“童子軍”戰(zhàn)斗序列,一路攻伐到天京。由于年紀尚小,且人脈資源不得力,譚體元并沒啥表現(xiàn)機會?!疤炀┦伦儭焙?,翼王石達開憤怒外出玩單干,譚體元追隨翼王,成為翼殿將士,后見石達開屢戰(zhàn)屢敗,并非做大事的料,于是追隨童容海等六十余位將士北上天京,脫離翼殿,加入侍王李世賢麾下。從此,譚體元開始嶄露頭角,在東征蘇常戰(zhàn)斗中,每每身先士卒,立下赫赫戰(zhàn)功,被封為偕王。天京陷落后,譚體元率部轉(zhuǎn)戰(zhàn)江西,在射獵坳設下伏兵,引誘左宗棠部“楚軍”追擊,然后殺個回馬槍,陣斬總兵丁得勝,全殲湘軍精銳六營2000余人,一時名聲大噪。1866年初,汪海洋因叛徒出賣被爆頭而亡,譚體元擔任主帥,指揮大軍突圍,因叛徒黃十四出賣,譚體元作戰(zhàn)失利,為避免被俘虜,縱馬跳下山崖。
范汝增,廣東惠陽人,11歲參加拜上帝教,入金田團營,編入“童子軍”戰(zhàn)斗序列,后則劃入李世賢部。1860年,由于平時作戰(zhàn)驍勇絕倫,遇戰(zhàn)當先,范汝增被授予討逆主將,率軍東征浙江,拿下嚴州。同年10月,范汝增率兵參與祁門之戰(zhàn),圍攻曾國藩,因李秀成情報工作不得力,不知曾國藩就在大營中,否則大軍強攻,曾氏難逃一死。1862年初,范汝增受封為首王,與黃呈忠率大軍繼續(xù)東征,拿下寧波,打通出海口。在寧波,范汝增堅持主權(quán)原則,拒絕列強各種無理要求,后來中外反動勢力圍攻下撤出。9月,參與慈溪戰(zhàn)斗,重創(chuàng)“洋槍隊”統(tǒng)領(lǐng)戈登。天京陷落后,范汝增渡江北上,參加任柱、賴文光部“捻軍”,繼續(xù)與清軍作戰(zhàn)。1865年5月,范汝增參加高樓寨之戰(zhàn),自領(lǐng)一軍追殺僧格林沁蒙古馬隊,將其逼入麥田,僧后來被小兵張皮綆殺死。12月,范汝增在山東壽光與淮軍交戰(zhàn),四面受伏,以少擊多,力戰(zhàn)而亡。
陳坤書,廣西桂平人,13歲參加拜上帝教,入金田團營,作為“童子軍”一枚,后隸屬忠王李秀成麾下,并成為忠殿首席大將。1858年秋,李秀成讓陳坤書充當前鋒,聯(lián)合陳玉成猛攻勝保、德興阿部清軍,第二次摧毀“江北大營”。1860年5月,“江南大營”第二次被摧毀后,陳坤書再次任前鋒,率忠殿將士東征蘇常,攻下蘇州,而后鎮(zhèn)守該城。陳坤書為人心狠手辣,對敵人、叛徒等絕不手下留情,在蘇州就處理多起叛降事件。然而,李秀成大發(fā)假慈悲,認為陳坤書做得太過分,破壞了“團結(jié)”,心中不滿。陳坤書害怕李秀成治罪,于是連夜逃離蘇州,去常州鎮(zhèn)守,李也不追究。此時,洪秀全看準時機,封陳坤書為護王,常州為封地,分割了李秀成權(quán)力,挑起倆人之間的矛盾,這也是后來蘇南戰(zhàn)局陷入被動之原因。1864年5月,李鴻章請來“洋槍隊”,用開花大炮轟破常州,陳坤書拒絕投降,被凌遲而死。
譚紹光,廣西象州人,15歲參加拜上帝教,入金田團營,編入“童子軍”,后隸屬忠王李秀成麾下,是二號戰(zhàn)將,陳坤書脫離陣營后,譚紹光成為首席大將,受封為慕王。對于譚紹光,有兩件事值得一說,一是他迎娶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美女狀元傅善祥,但后世有人質(zhì)疑,認為倆人在一起之可能性不大;二是譚紹光堅守蘇州城,拒絕李秀成撤離之建議,與城池共存亡。1863年12月,譚紹光在幕王府宴請郜永寬、汪安鈞等四王四天將,向其曉以大義,不要做清妖之走狗,出賣自己靈魂。但是,八大將叛投淮軍之意已決,又害怕被譚紹光處死,于是決定先下手為強。趁著譚紹光不注意,飯局上,康王汪安鈞從席位上一躍而起,拿出匕首朝慕王腹部刺去,而后眾人紛紛上前,割下譚紹光首級,作為叛降江蘇巡撫李鴻章之“投名狀”。不過,李鴻章也不地道,假裝設宴席犒賞八大將,而后將其一一殺害,同時殺掉蘇州城內(nèi)太平軍4萬。
陳玉成,廣西藤縣人,14歲那年追隨叔叔陳承瑢參加太平軍。由于陳承瑢深得楊秀清賞識,再加上陳玉成作戰(zhàn)勇猛無敵,悍不畏死,很快他就成為“童子軍”首領(lǐng),承擔起籌集、護衛(wèi)軍糧之重任,被授予“左四軍正典圣糧”一職。1853年1月,陳玉成遵從林鳳祥之命,率50“童子軍”冒著被地雷炸飛之危險,闖入武昌城缺口,拿下城池。1855年初,陳玉成遵韋俊之命,率500“敢死隊”攀上武昌城,第三次拿下武昌。1856年初,時為丞相的陳玉成遵照燕王秦日綱之命,獨自駕馭孤舟,冒著被清軍射成刺猬之危險,沖入鎮(zhèn)江城與吳如孝商議內(nèi)外夾攻之計,大破吉爾杭阿軍團,解除了鎮(zhèn)江之圍。天京事變后,翼王石達開又率部外出單干,陳玉成承擔起中興太平天國之重任,率所部將士南征北戰(zhàn),東征西討,在三河一戰(zhàn)中擊斃湘軍悍將李續(xù)賓,全殲老湘軍6000余人,威震敵膽。1862年5月,陳玉成年輕單純,輕信奏王苗沛霖,被誘捕,因拒絕投降,受凌遲而死,年僅26歲。
從上述可知,陳玉成、譚紹光、陳坤書、范汝增、譚體元等幾位從“童子軍”成長起來的悍將確實夠厲害、夠勇猛,意志也十分堅定,是不可多得之將才。雖然他們最終敗亡,但其戰(zhàn)斗力之彪悍、意志力之頑強值得肯定。對此,各位又是如何看待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82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