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劉文靜的故事,歡迎關(guān)注哦。
劉文靜被殺是唐朝初起,政治上的一件大事。劉文靜作為李世民集團的核心人物,他的被殺是李世民集團與李建成集團斗爭即將公開化的標志,也成為玄武門之變的誘因。本文結(jié)合史料,為大家分析一下其中的利害關(guān)系。
《舊唐書·劉文靜傳》:文靜嘗與其弟通直散騎常侍文起酣宴,出言怨望,拔刀擊柱曰:“必當斬裴寂耳!”家中妖怪數(shù)見,文起憂之,遂召巫者于星下被發(fā)銜刀,為厭勝之法。時文靜有愛妾失寵,以狀告其兄,妾兄上變。高祖以之屬吏,遣裴寂、蕭瑀問狀。
因為劉文靜的小妾將這件事情,告訴了他的兄弟,讓他向皇帝告變劉文靜謀反,劉氏兄弟因此下獄,李世民也是極力保全劉文靜,經(jīng)過一番激烈的爭論后,武德二年(619年)劉文靜被殺,時年52歲。
劉文靜被殺的原因
關(guān)于劉文靜被殺的原因,《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都有記載,《資治通鑒》云:“寂言于上曰:‘文靜才略實冠時人,性復(fù)粗險,今天下未定,留之必貽后患?!纤赜H寂,低回久之,卒用寂言?!?/p>
《舊唐書·劉文靜傳》云:“高祖素忌之,寂又言曰:文靜才略,實冠時人,性復(fù)粗險,忿不思難,丑言悖逆,其狀已彰。當今天下未定,外有勍敵,今若赦之,必貽后患?!咦婢孤犉溲浴撵o臨刑,撫鷹嘆曰:‘高鳥逝,良弓藏,故不虛也?!懹^三年(629),追復(fù)官爵,以子樹義襲封魯國公,許尚公主。后與其兄樹藝怨其父被戮,又謀反,伏誅?!?/p>
《新唐書·劉文靜傳》云:“帝素忌之,寂又言:文靜多權(quán)詭,而性猜險、怠不顧難,丑言怪節(jié)已暴驗,今天下未靖,恐為后憂?!鬯鞖⒅宰訕淞x襲魯國公,詔尚主。然怨父不得死,謀反,誅。”
從這三條史料可以看出,《舊唐書》記載的最為詳細,對于劉文靜謀反被殺,裴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陳寅恪先生在《論唐高祖稱臣于突厥事》推斷:《新唐書》、《資治通鑒》武德二年殺劉文靜條,俱省略“外有勍敵,”推演出與突厥始畢可汗議訂稱臣之約者,實為劉文靜,其人與太宗關(guān)系密切,觀太宗往視文靜于獄中一事,即可推知,文靜即為李唐與突厥聯(lián)系之人。
從本傳及高祖、太宗本紀來看,對于劉文靜來說,最重要的是李世民并沒有被立為太子,大家都知道,劉文靜是李世民的心腹,裴寂傾向于李淵和李建成,當時李淵正當壯年,立嗣的事情也不會那么著急,實錄上加這些內(nèi)容,主要為了李世民奪位進行鋪墊,從而丑化李建成。
劉文靜被誅以前,李世民大肆籠絡(luò)人才,像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侯君集、秦叔寶、段志玄、屈突通、張士貴、公孫武達、李孟嘗等等。這些人都是幫助李世民奪取皇位的人,李世民招兵買馬就對李建成的太子集團構(gòu)成了巨大的威脅,劉文靜和裴寂的不和,就成了兩派的斗爭。
李建成被立為太子以后,李世民就和李建成有了矛盾,李建成為了保住儲君之位拉攏人才李世民憑借自己親總元戎的機會收兵降將,李世民發(fā)展自己實力的時候,李淵會預(yù)感到對自己確定的接班人的威脅,不得不拿李世民最忠誠的謀士劉文靜開刀,向李世民發(fā)出警告。
劉文靜被誅前,李建成集團和李淵本人主張殺劉文靜,李世民集團竭力營救劉文靜,太子集團在外朝的支持者和代言人就是裴寂,在李世民集團可以和裴寂抗衡的就是劉文靜,李世民集團很顯然處于下風,盡管李綱、蕭瑀為劉文靜求情辯解,卻只能堅定了李淵誅殺劉文靜的決心。
劉文靜作為唐朝的開國功臣,李淵為什么要處死這個功臣?鄙人所知這個問題的答案,大概是:
1,心理不平衡,怨毒寫臉上
眾所周知,每個人的性格中都有各自的弱點,有時在一定情況下,這種弱點就會無限放大,從而嚴重的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所以,劉文靜這個李淵起事時的,股肱之臣,就死在了這個性格弱點上。因為從劉文靜的角度看,他自認為自己的才華和能力,遠遠超過原本和他是好友兼戰(zhàn)友的裴寂。但是李淵在關(guān)中站穩(wěn)腳跟后,同樣都是股肱之臣的待遇,卻完全不同,
裴寂的相關(guān)待遇,都要高上這個厲害的劉文靜一頭,而這就讓劉文靜心理變的極不平衡。所以,劉文靜常在議論朝政時與裴寂對立,凡是裴寂贊同的都要加以反對。由此二人的友誼不但逐漸走到了盡頭,劉文靜對裴寂的怨毒,更是逐漸寫在了臉上。而對此李淵的難堪,可想而知,要知道劉,裴二人都是他的股肱大臣??!
2,小人報復(fù),就坡下驢
后來,劉文靜與他兄弟劉文起飲宴,醉后口依舊對裴寂,怨言不斷,醉酒下拔佩刀砍斫廳柱,聲稱定如此一般,斬殺裴寂。而恰巧劉家中鬧?鬼?的事情,劉文起便召來神漢,在夜間披發(fā)銜刀,作法驅(qū)除妖孽。
可是這件事,卻被劉文靜有個失寵的且報復(fù)心極強的小妾知道,于是這個小人,就將此事告訴其兄,讓他向皇帝告變,誣稱劉文靜謀反。而我們都知道,重量級的大臣,有殺宰相的表現(xiàn),以及在家請神漢,可是觸犯封建統(tǒng)治?潛規(guī)則?的,所以李淵將劉文靜,交給裴寂與蕭瑀刑訊后,基本上就給劉文靜判了死刑。盡管李世民出面相救也無濟于事,因為李淵可以就坡下驢,直接解決親突厥派的劉文靜給自己帶來的隱患,給自己當年被突厥所迫,出了惡氣。給自己曾經(jīng)尷尬,找回面子,讓李世民知道點害怕!
劉文靜是作為太原起兵的第三號功臣,最后卻落一個身首異處的結(jié)果,實在令人唏噓。劉文靜在押赴刑場的路上說出了那句經(jīng)典臺詞:?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按劉文靜的說法,李淵這是在屠殺有功之臣啊,但是為什么被殺的卻只有這一個呢?
嫉妒之心,迷失心志?
當時李淵身邊有三個非常信任的人:分別是立下汗馬功勞的李世民、宰相裴寂、劉文靜。當時裴寂是左仆射相當于宰相,劉文靜是納言相當于部長。同樣 是重臣待遇差別是很大的,裴寂可以躺李淵的龍床上,而劉文靜是絕對沒有這個待遇的。
這就要從兩個人的性格來分析了,劉文靜性格外向、膽子很大,很有才華,但是卻有一個最大的缺點恃才傲物。而裴寂性格沉穩(wěn)、善于觀察和揣測領(lǐng)導(dǎo) 的心思。兩個 人最初都是非常受李淵寵愛的,但是漸漸的兩個 人的地位開始出現(xiàn)變化了,裴寂一天天地獲得寵愛,這讓劉文靜心中非常 不爽,所以 上朝的時候,劉文靜經(jīng)常和裴寂唱反諷,弄得裴寂很沒有面子,這樣一來,雖然表面上滿足了自己的虛榮心,但是這一切李淵都看在眼里,裴寂的寬容不計較越發(fā)讓劉文靜顯得小氣、魯莽、幼稚。
?一個人最大的敵人是他自己,如果能戰(zhàn)勝自己的內(nèi)心,那他便是不可戰(zhàn)勝的。此時劉文靜的內(nèi)心卻充滿著嫉妒與怨恨。
山西危機,裴寂請戰(zhàn)
突厥可汗處羅帶兵進犯太原,而當時負責守衛(wèi)太原的是李淵的第4兒子,齊王李元吉。這個人是一個心理變態(tài)的人,平時 喜歡狩獵,喜歡看下人們玩軍事游戲,拿著武器互相對砍,對于這樣一個殘暴的兒子,讓他去保衛(wèi)太原,李淵是不放心的。更何況他確實也是一個草包將軍,沒有幾天,太原就陷入了危機之中,成了一個爛攤子。
爛攤子終歸是需要人去收拾的,按理說,打戰(zhàn)是武將的事,裴寂卻在此時請求出戰(zhàn)。裴寂作為李淵的寵臣,在朝中地位很高,但是指揮打仗的軍事水平,一個字形容--菜。
毫無軍事基礎(chǔ)的裴寂為什么要去帶兵平亂呢?這其實也是讓劉文靜擠兌逼迫所致。平時劉文靜在朝中、私下經(jīng)常說裴寂并沒有什么 真才實學,就會溜須拍馬,喝酒吃飯。這些話傳到裴寂的耳朵里,裴寂也只能打落牙齒往肚子里咽,畢竟 從起兵以來劉文靜隨李世民出征,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
都說沒有那個金剛鉆就不要攬瓷器活,裴寂畢竟不是打仗的材料,強行出征就屬于內(nèi)褲改西裝,不夠材料,果然山西之戰(zhàn)大敗而歸。而李淵對裴寂還是很寬容的,只是訓(xùn)斥了向句,并沒有什么實質(zhì)性的懲罰,這讓劉文靜更加心理不服了,自己當初打了敗仗就撤職,而裴寂卻只是罵幾句,同樣的慘敗,差別怎么那么大呢?最不該說的話,最不該做的事,一起做,好日子結(jié)束了。
武德二年,劉文靜和他弟弟劉文起喝酒,本來喝酒是一個高興的事,但是一個失意的人,喝酒之后容易將自己的苦悶之事全部說與他人聽,來發(fā)泄自己心中的不快。酒后吐真言,喝多了的劉文靜向他弟弟訴說著自己心中的苦悶,說著說著就激動了,完全忘記了分寸,說了一句他一生中最不應(yīng)該說的話:?裴寂,你給老子等著,老子早晚有一天要宰了你。
言者無心而聽者有意,這話恰好被劉文靜的小妾聽到了,還是一個失寵的小妾, 一個失寵的女人滿心嫉妒,充滿怨恨,便 將這話告訴了他哥哥,并且讓他哥哥去舉報劉文靜謀反。
也許劉文靜是命里該絕,他在酒后胡言或許 不至于入罪,但是他偏偏在酒后進行了?厭盛?這種迷信活動,而?厭盛?在當時 是明令禁止的活動。這典型屬于挑戰(zhàn)當朝法律,膽大妄為。李淵得知這一消息后,馬上就組織成立了調(diào)查 小組,要把這件事查清楚。成小組成員是蕭瑀、李綱、裴寂。這個專案小組中裴寂的出現(xiàn)就注定了劉文靜的命運了,他們二人是久結(jié)下的梁子。
整個審案過程是非常簡單的,劉文靜承認自己有怨言,但是絕對不承認自己謀反。這話看起來似乎是沒有什么問題的,但是仔細分析一下,會發(fā)現(xiàn),這存在態(tài)度問題啊。有怨言,對誰有怨言,從表現(xiàn)上看,這是劉文靜和裴寂兩個 人在爭寵,而從深層次分析,這是劉文靜對李淵不滿啊。其實劉文靜如果 想自救,只需要態(tài)度堅決的矢口否認這一切就可以 了,這樣很快就結(jié)案了。但是他承認了自己有不滿情緒,這個不滿就太有深意了。
蕭瑀、李綱這兩位都是隋朝的老臣,后投奔李淵的,都是以敢說真話而著稱。他們二人都認為劉文靜是絕對不會謀反的。兩個 大臣都說劉文靜不會謀反,以李淵對他們的信任度,肯定是相信他們的判斷的。而裴寂好不容易 逮住這樣一個機會,又怎么會輕易放過。裴寂說:劉文靜確實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但是這個人性格粗魯跋扈,敢于冒險,而他做出這樣的事情來,我覺得他一個危險分子。危險分子這個詞殺傷力滿分,裴寂直接指出劉文靜存在德和才的問題。他認為劉文靜是有才無德,屬于才高而德很差,這樣的人做好事很出色,做壞事同樣也很出色,屬于典型的危險分子。
這樣的評論,讓李淵左右為難,畢竟劉文靜是開國功臣,在朝中的威望很高的,如果 處理不好,會引起很大的負責情緒的,所以李淵決定問一下李世民的意見,畢竟從起兵開始,劉文靜就一直在秦王手下做事,而事實上李世民和蕭瑀、李綱犯了同一個錯誤,都沒有意識到問題的本質(zhì),李淵介意的根本不是劉文靜有沒有謀反,而的他的態(tài)度問題。
劉文靜口無遮攔的發(fā)表著對朝廷的不同意見,這就是公然的對李淵表示不滿,一個大臣可以肆無忌憚地對朝政品頭論足,而作為皇帝,是不是覺得很可怕?最可怕的是,這個肆無忌憚對朝政品頭論足的人,還有那么多人支持。而這樣一個人,李世民、蕭瑀、李綱三個人都還力保劉文靜,其實是害了劉文靜,因為在李淵看來,劉文靜的背后似乎有一股很龐大的勢力。
而自古以來,皇權(quán)都是至高無上的,絕不允許任何人侵犯,敢于威脅皇權(quán)的人,一個字:殺!所以劉文靜必死無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839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南朝劉子業(yè)有多殘暴上梁不正下梁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