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個弒父殺君的人是誰,小編為大家?guī)硐嚓P(guān)內(nèi)容,感興趣的小伙伴快來看看吧。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講究儒家學(xué)說,倡導(dǎo)三綱五常,這三綱指的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人們意在通過三綱五常的學(xué)說來穩(wěn)定統(tǒng)治,但總會有一些人不服教化,做出有違三綱之事,劉劭便是這樣一個人。
他不服教化,在他人的唆使之下做出弒父殺君這種大逆不道之事。好在他最后惡有惡報,僅做了三個月的皇帝便被自己的親弟弟討伐,成了弟弟登基路上的墊腳石。他就是宋文帝長子劉劭,后被親弟弟劉駿當(dāng)街?jǐn)貧ⅰ?/p>
劉駿弒殺劉劭可以說是替父報仇,那么劉劭弒父是為何?他是蓄謀已久還是迫不得已的呢?
劉劭是宋文帝劉義隆與皇后袁齊媯多生,出生之世正直國喪,因此秘而不宣,一直到兩歲那年其父才將其出世的消息公之于眾。元嘉六年,年僅六歲的劉劭被立為太子,從此以后在太子位上做了二十幾年,直到元嘉三十年他與同父異母弟劉濬合謀弒父篡位。
這劉濬是文帝寵妃潘淑妃所生,劉劭之母袁皇后,因嫉妒潘淑妃得寵而郁郁而終,因而劉劭一直以來對潘淑妃懷恨在心。但劉濬明知道劉劭對自己有敵意,還故意與他套近乎,就為了自己以后的路好走一些,時日一久這兩個本是死對頭的人成了死黨。
劉濬和劉劭能成為死黨是有原因的,因為倆人都不得劉義隆待見,有了共同的敵人的二人自然能沆壑一氣。后來劉劭因北伐之事與劉義武起了爭執(zhí),劉劭和劉濬也因為平時多有閃失害怕被責(zé)罰對劉義隆動了殺心。
但那時的兩人畢竟膽小,不敢公然帶兵闖宮,只是在女巫嚴(yán)道育的唆使之下,將一個文帝模樣的小玉人埋在含章殿前,意在用巫蠱之術(shù)讓文帝病發(fā)身亡。不久后二人使用巫蠱之術(shù)的事情被告發(fā),他們不斷的向劉義隆磕頭認(rèn)罪,劉義隆也念及骨肉情深原諒了他們。
巫蠱之事后,劉義隆對太子的所作所為十分傷心,于是他下定決心廢太子,但他與一群大臣在新太子的人選之上一直捉摸不定。
就是這次猶豫,讓劉義隆被自己的親兒子殺死,當(dāng)時他將自己廢太子的心意告訴了得寵的潘淑妃,潘淑妃又告訴了自己的兒子劉濬,一來二去劉劭也知道了劉義隆欲廢太子的事情。
為了不讓自己的權(quán)力外泄,劉劭決定先發(fā)制人,于是劉劭在元嘉三十年二月這一天,率領(lǐng)眾人闖宮,殺了自己的父親劉義隆并自立新帝。三月之后,劉劭的親弟弟,江州刺史劉駿率領(lǐng)兵馬討伐劉劭這個不忠不孝的人,劉劭也因戰(zhàn)敗被斬。
這劉劭作為第一個弒父殺君的人,一直以來也不被歷史所承認(rèn),甚至有些史學(xué)家根本不承認(rèn)他做過皇帝。
說到劉劭謀反的原因,筆者認(rèn)為他是蓄謀已久,并不是有些史書中記載的那種臨時起意,畢竟臨時起意難以在時間內(nèi)召集大量士兵,也不能將事情安排的事無巨細(xì)。至于他為何要手刃生父,還不是為了那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可以攥在自己手中。
不要總把雍正帝的即位說成是弒君篡位,不要總把野史小說當(dāng)正史.
我說幾個不存在疑問的弒君例子吧!
秦朝 宦官趙高弒殺秦二世
漢朝 王莽弒西漢平帝,梁冀弒東漢質(zhì)帝,
匈奴 冒頓單于弒父頭曼單于
三國 (魏)成濟軾高貴鄉(xiāng)公
晉朝 西晉惠帝被毒殺,東晉孝武帝被貴妃弒殺,
十六國 (前涼)昭公被閻沙弒殺,沖公被張?zhí)戾a弒殺.(后燕)惠愍帝被件難弒殺(西燕)威帝被韓延弒殺.
南朝 (宋)文帝被太子劉劭弒殺,(梁)元帝被宣帝弒殺
北朝 (魏)道武帝被二兒子弒殺,太武帝被宗愛弒殺,隱王被宗愛弒殺.
以上是群雄割據(jù)的亂世時期,所以被殺的國君有很多,這里只列幾個主要的
隋朝 文帝楊堅被兒子隋煬帝楊廣弒殺
唐朝 中宗李顯被女兒安樂公主毒殺,憲宗被宦官陳弘志弒殺,敬宗酒宴中被弒殺,昭宗被朱友恭殺害
五代 (梁)太祖朱溫被兒子朱友硅弒殺
十國 也是亂世,被殺的太多,不寫了
遼朝 世宗被貴族察割弒殺
晉朝 熙宗被海陵王完顏亮殺害,
西夏 景宗李元昊被太子寧令哥發(fā)動政變砍掉鼻子后次日死去
元朝 英宗被貴族鐵失弒殺,明宗被弟弟文宗毒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84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