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一條長河,它奔流向前,無止無息。今天小編為您講述王霸的故事。
王霸,字元伯,生年不詳,潁川潁陽(今屬河南許昌襄城縣)人,東漢著名將領,“云臺二十八將”之一。
年輕時喜歡研究律法,最初任職監(jiān)獄官員。
王莽篡位時期,宗室劉秀路過潁陽,王霸就選擇歸附了劉秀,追隨他征討新朝的王尋、王邑所部。
玄漢更始元年(公元23年),劉秀任大司馬,以王霸為功曹令史,次年以斬殺王郎有功,受封王鄉(xiāng)侯。
建武元年(24年),劉秀稱帝,建立東漢,王霸升任偏將軍,改封為富波侯。
建武六年(28年)開始,數年間,王霸大敗蘇茂、周建等叛軍,攻克榮陽、中牟等地的盜賊,升任上谷太守。
建武十三年(37年),王霸被朝廷改封為向侯,當時,叛將盧芳勾結匈奴、烏桓人,頻頻騷擾邊疆的百姓。
王霸奉詔防御期間,多次向朝廷諫言與匈奴人講和,得到了朝廷的準許。
后來,南匈奴單于、烏桓先后投降了東漢,邊境安定下來。
建武三十年(54年),王霸改封為淮陵侯。
永平二年(59年),王霸病重后辭去官職,數月后病逝。
王霸是個意志堅定的人,光武帝劉秀落魄的時候,一些追隨他的門客逐漸離去,而唯獨王霸對劉秀始終不離不棄,劉秀感嘆說:“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始驗疾風知勁草!”
更始二年(24年),邯鄲人王郎冒充漢朝宗室,起兵征討劉秀。
劉秀帶領部眾向南逃竄至曲陽,即將抵達虖沱河的時候,前面的偵察人員回來稟報,稱滹沱河沒有封凍,又無船只,無法渡河。
劉秀的部眾大為驚恐,慌作一團,劉秀派王霸代替?zhèn)刹烊藛T再次到前方打探。
王霸到了河邊,發(fā)現河水依然水流湍急,回到軍中,他竟詐稱:“冰堅可度!”——滹沱河已經封凍結實,人馬可以通過。
眾將士異常欣喜,劉秀笑著說:前面的偵察人員果然說謊了!
于是指揮將士向前進發(fā),等到大軍抵達滹沱河的時候,詭異的一幕出現了,滹沱河果真封凍了。
劉秀命王霸保護將士渡河,只剩下幾匹馬沒有過河的時候,滹沱河又詭異地解封了。
劉秀稱贊王霸說:“令我等得以免于追兵攻殺,都是你的功勞啊!”
王霸謙遜地說:“這是明公您的德行感動了神靈的緣故!”
劉秀悄悄對身邊的親信說:“王霸以詐言能成就大事,這真是天降祥瑞啊!”
劉秀及其部眾能夠得以逃離險境,王霸的功勞確實不小,而他能夠詐言穩(wěn)住軍心,不能不說是一種大智大勇,至于河水果然封凍,則屬于一種不幸之中的萬幸。
劉秀發(fā)現偵察人員報稱無法渡河,導致將士軍心不穩(wěn),他派遣王霸再次去觀察,也許這就是君臣之間的一種默契,劉秀最希望聽到的消息就是河水封凍。
劉秀部眾成功渡過河水,奔向信都,途中和老戰(zhàn)友戎郡太守邳彤部眾相遇,兩人合兵一處,不久攻占邯鄲,王霸將王郎斬首,平定了一場叛亂,自此,劉秀勢力逐步強大起來。
班超是東漢著名軍事家,班超一生最有名的成就便是他投筆從戎,出使北匈奴和西域,在31年中收復了50多個國家。實際上班超并非出生于將領世家,他的父親班彪是當時顯貴和儒學之家,班超也是博覽群書,口齒辯給。但他為了家國選擇從武,并且立下如此成就,實在令人敬佩。歷史上和班超有關的典故也很多,這次就為大家來介紹下這位具有傳奇經歷的人物,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投筆從戎
兩漢時期有一個大學問家叫班彪,扶風郡平陵縣(今陜西咸陽東北)人,是歷史上著名的史學家,系統地整理纂寫西漢的歷史,得到東漢光武帝劉秀的賞識。
班彪有兩個兒子,一個叫班固,一個叫班超,還有一個寶貝女兒班昭,人稱曹大家,他們自小受父親的耳濡目染,打下極好的文學與史學的基礎,都有著豐厚的學問。
班超,字仲升,孝敬恭謹,生來聰穎又仗義,博學強記,卻天生好動尚武,雖然擅長辭令,知識面豐富,卻不甘于做一個文人。
班超的父親去世,他們兄弟回到鄉(xiāng)下的故居,其兄班固開始整理父親班超留下來沒有完成的書稿,潛心研究修改,打算完成父親未竟的事業(yè)。
然而,世間總有居心不良的小人誹謗攻擊,被人誣告成班固“私改國史”,這罪名一下就大了,立刻就被逮捕下獄,就是有口難辯。
情況危急,自小仗義的班超唯恐兄長蒙受恥辱,連夜就起行奔往京城,求見皇上,得到召見。
班超憑著雄辯的口才力陳事情的真?zhèn)?,使得皇帝明白班固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漢書》的完善,對統治者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于是,班固不僅被無罪釋放,還被授予蘭臺令,成了皇帝敕命的史官。
不久,班超攜母親也來到京城洛陽,由于家境相對貧困,班超就當“寫手”,給官府抄寫文書來嫌錢供奉母親的生活。
班超不是那種安于平庸的人,胸間激蕩著報效國家的壯志,在抄寫之余,感慨地說:“大丈夫怎能沒什么遠大的志向,至少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為國開拓疆域,建立功勛,封侯成將,這才不枉為人生一世,怎么能自甘平庸,埋頭在筆墨之間呢?”
大家聽了,不由得都譏笑他,認為他是胡思亂想,想出人頭地想瘋了。
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東漢明帝劉莊欲效法漢武帝劉徹,出兵擊匈奴,打通西域。
西域最初有三十六國,在匈奴以西,烏孫以南,東接漢土,扼以玉門關、陽關,西限蔥嶺(帕米爾高原),一開始西域在匈奴控制之下,漢武帝劉徹擊敗匈奴,張騫三次出使西域,絲綢之路開通。西漢宣帝時設立西域都護,管理西域。
到了王莽篡權,西域諸國怨叛,北匈奴趁機又控制了西域。
東漢立國之初,西域諸國面對匈奴的壓迫,遣眾國王子到洛陽請求重新設置西域都護。當時光武帝劉秀國內初定,無瑕顧及西域。
漢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漢明帝命竇固、祭肜、耿秉、來苗兵分四路出擊北匈奴。
班超果然實現了理想,投筆從戎,被封為假司馬,隨奉車都尉竇固軍至天山。
班超率一哨人馬攻打伊吾(今新疆哈密一帶),在蒲類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大勝,隨后被竇固派出與文官從事郭恂率三十六人出使鄯善國。
鄯善國原來就是我們熟知的樓蘭,是西域古國之一,位于塔里木盆地最東,接敦煌,是漢王朝通往西域諸國的第一站,也是必經之地。
當年傅介子斬殺樓蘭王,更名為鄯善。
當他到達鄯善國后,發(fā)現鄯善王對待漢朝使節(jié)的態(tài)度前后不一樣,先是熱情接待,噓寒問暖,隨后冷落了他們,班固便悄悄一打聽,原來是匈奴使者來了,讓鄯善王對漢使改變了態(tài)度。
班超不由心生一念,除掉這些匈奴使者,隨行的人很多都認為這行動太冒險,因為匈奴使團人數比較多。
班超召集手下這三十六人喝酒,酒酣之際,班超慷慨激昂地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今我們沒有退路,大丈夫應建功立業(yè),做驚天動地的大事,只有一舉殲滅匈奴使者,震懾鄯善王,才能絕處逢生!”
大家聽了,愿意聽命,經過周密安排,班超令十個人攜鼔藏于匈奴使者駐地后面,見到火光便擂鼓吶喊。
這夜恰好風起,班超順風縱火,隨后殺了進去,這些匈奴人還沒明白怎么回事,幾十人做了刀下鬼,余下的大部分葬身火海。
天亮后,郭恂聽了,著實嚇得不輕,小臉慘白。
班超把匈奴的首級送給鄯善王看,鄯善王不由心服口服,這也太猛了,表示愿意歸附漢朝,還把王子送到朝廷為人質。
漢明帝聞知,龍顏大喜,賞識班超的膽識與能力,便任命他為軍司馬,正式出使西域諸國,還想給他增加人馬。
班超說:“人多反而是累贅,有這三十六人足夠縱橫西域!”
班超的第二站便是于闐,當時是西域比較強大的小國,于闐王廣德剛剛攻破了莎車國,有點看不起東漢使臣,不冷不熱。
該國風俗崇信巫術,其巫師對于闐王廣德說:“神怒何故欲向漢?漢使有黑嘴的黃馬,應取來祭祀天神!”
于闐王廣德聽了,就派人向班超索要。
班超探知事情起因,就假意答應給馬,讓巫師來取。
巫師得意而來,還沒明白怎么回事,刀光一閃,他的人頭落地。
班超派人把巫師的頭顱送給于闐王。
于闐王一見人頭,驚出一身冷汗,先前他就聽說班超在鄯善誅殺了一二百匈奴使者,是一個狠角色,今天又殺了巫師,看來真的是狠呀,便徹底服軟了。
周邊小國見于闐臣服了,都紛紛遣子到洛陽入質歸降,間斷了六十余年的西域絲綢之路又開通了。
東漢又在西域設立了西域都護,派陳睦為都護,駐扎烏壘王國(今新疆輪臺東北)。
三、一己之力縱橫西域
漢明帝去世,西域諸國趁火打劫,焉耆國聯合匈奴攻陷了東漢駐西域的都護駐地,殺了都護陳睦等人,讓出使西域的班超處于困境。
漢章帝劉炟即位后,決定放棄經營西域,召回所有使節(jié)和協防軍隊。
無奈之中,班超只好收撿行囊準備回國。
西域各國臣民與班超結下深厚的感情,舍不得他離去,疏勒國一位將軍聽到消息,來見班超,乞求班超留下來,說完拔刀自刎。
班超揮淚起程,到達于闐國,于闐國王帶著所有大臣,抱住班超的馬腿請求:“我們依靠大漢,跟嬰兒依靠父母一樣,班使節(jié)不能舍下我們而走!”
班超望著跪在他面前的老百姓,他感動得不行,決定抗命留下。
于是,班超開啟了漫漫經營西域的征途,憑一己之力,又恢復了西域五十余國的臣服,這其中的甘苦,決非三言兩語所能表述。
一位西方史學家說:“班超對中亞的影響幾乎無所不在,而他進行的征戰(zhàn)又幾乎是常勝不敗的?!?br>
班超作為大漢的外交使節(jié),足跡踏遍了西域,讓西域諸小國與漢王朝建立友好的關系,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與經貿往來。
班超一直在西域地區(qū)奮斗了二十余年,從意志風發(fā)的壯年到白發(fā)蒼蒼的暮年,班超深知該是落葉歸根的時候了,他寫下人生最后一道奏折:“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門關……”
漢和帝看到奏章大慟,立召班超回國直。
班超于漢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回到京城洛陽,一個月后便去世了,享年71歲。
班超一介書生,投筆從戎,踐行了自己的誓言,愿為輔弼濟天下,體現了可貴的浩然正氣與家國情懷,赍志報國,書劍從軍,擔任外交使臣,溝通了漢王朝與西域的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班超也成就了功業(yè),官至西域都護,封定遠侯,因此,人們稱呼班超為“班定遠”。
作者:陳二虎
劉邦生于戰(zhàn)國時期魏國豐邑中陽里(今江蘇豐縣),父母為劉太公和劉媼(野史記載名為:王含始),劉邦有兩位哥哥、一位姐姐和一個弟弟(《史記》記載:大哥劉伯。二哥劉仲,漢朝建立后改名劉喜。四弟劉交。)劉邦為老三,故名字為季,人稱劉季。 公元前221年庚辰歲,秦國統一六國,建立強大的秦帝國,之后劉邦試吏為秦國泗水郡的泗水亭長。縱觀古今,皇帝這個稱謂讓很多人垂涎三尺,后宮佳麗三千,吃遍天下美食,享盡人間之福。說到大漢王朝的開國皇帝,那便是劉邦,市井小巷的一個小混混,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打敗了項羽,一統江山,建立漢朝。
開國皇帝劉邦,是中國史上以平民身份建立王朝的人之一,說起另外一個大家也很熟悉,那就是朱元璋。要把劉邦跟朱元璋做個比較的話,劉邦的基礎跟朱元璋差的那可不是一點半點了,劉邦是從最底層做起,逐漸發(fā)展壯大。
雖說劉邦的成王之路很勵志,但是后世人對他可各持己見。在他登基為王之前,雖然當了一個小小的亭長,但他的行為舉止,做事風格跟地痞流氓沒什么區(qū)別,每天無所事事,吊兒郎當沒個正型,時不時的得罪家人。還有一點是建國之后,殺死了很多助他登基的功臣,最有爭議的就是皇后殺韓信這件事。
劉邦這個人,雖然行事草率流氓,但是對兄弟還是很仗義的,有一群愿意為他兩肋插刀的兄弟,再加上自己的聰明才智,籠絡了眾多人才的心。劉邦殺害了那些功臣,在他那首流芳百世的詩歌中,流露出了內心深處的那種無奈與豪情:“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這首《大風歌》創(chuàng)作于劉邦平定英布叛亂之后,路過沛縣時心生靈感寫下的,詩句當中表達了劉邦一統天下的壯志豪情,也體現了他憂國憂民的焦慮情緒。本是一起匡扶大業(yè)的好哥們,沒想到卻密謀造反,對他打擊很大,從此他很是忌憚那些功臣,生怕再生禍亂。
漢十二年十月,劉邦回到了自己故鄉(xiāng)沛縣,他把父老鄉(xiāng)親們全部召集起來,擺上了盛宴招待他們,酒過三巡,劉邦也拔劍起舞,吟唱了那首著名的大風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然后劉邦領唱,縣里面的子弟們和之,唱了一遍又一遍,泣數行下,劉邦熱淚一行一行的從眼睛里流出來。所以他也是一個有感情的人。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這幾句詩出自項羽的《垓下歌》,跟劉邦的《大風歌》是完全兩種狀態(tài),項羽是一個失敗者的訴苦,而劉邦則是勝利者的訴苦。作完這首詩過了沒多久,在平叛英布叛亂的時候,被箭射中身亡了,詩中能看出劉邦極度渴求生命,對自己建立的大漢王朝之后的道路充滿憂慮。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85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仁政愛民的東漢大臣,傅燮最終結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