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松(1549年-1598年5月8日 ),字子茂
,號仰城,遼東鐵嶺衛(wèi)(今遼寧省鐵嶺市)人。明朝時期名將,遼東總兵李成梁長子。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簡介
李如松驍勇善戰(zhàn),師從徐渭
。憑借父蔭,起家指揮同知,充任寧遠伯勛衛(wèi)。屢立戰(zhàn)功,遷都督僉事,為神機營右副將,升任山西總兵。萬歷二十年(1592年),出任寧夏提督,平定寧夏哱拜之亂。出任中軍都督府僉事,帶兵援助朝鮮。參加平壤之戰(zhàn),大破日軍小西行長等部?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
主要成就
萬歷二十年(1592年),李如松以提督陜西討逆軍務總兵官職率軍平定寧夏哱拜之亂
。萬歷二十年(1592年)十二月,提督薊
、遼、保定、山東諸軍入朝鮮,在平壤之戰(zhàn)中大破日軍小西行長等部,殲敵近萬,又火燒龍山大倉,破壞日軍糧食補給,至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十二月凱旋回國為止,為壬辰抗倭援朝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極大貢獻。個人作品
李如松曾作有《大明東征提督李如松贈朝鮮都休察使柳成龍》一詩:“提兵星夜到江干
,為說三韓國未安。 明主日懸旌節(jié)報,微臣夜釋酒杯歡。 春來殺氣心猶壯,此去妖氛骨已寒。 談笑敢言非勝算,夢中常憶跨征鞍?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人物評價
在明代
,以李如松為代表的李家和以麻貴為代表的麻家被并譽為“東李西麻”。萬歷三大征,李如松參與或指揮了其中兩場戰(zhàn)役。綜觀李如松一生用兵,深諳兵法陳懿典:今事將兩月
史孟麟:退虜之功
張廷玉:自俺答款宣
、大,薊門設守固,而遼獨被兵。成梁遂擅戰(zhàn)功,至剖符受封,震耀一時,倘亦有天幸歟!麻貴宣力東西后世遺跡
李如松墓位于遼寧省鐵嶺市鐵嶺縣催陣堡鄉(xiāng)小屯村
1958年
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升為遼東總兵
管他寫什么 365/33
在明朝,武將的地位很尷尬
現(xiàn)如今
,提到萬歷年間,大部分人肯定都會知道著名首輔張居正,抗倭名將戚繼光,剛正不阿的海青天海瑞,以及幾十年不上朝的皇帝明神宗。但是還有一位牛人卻被世人給忽視了,他就是在萬歷三大征中有兩個是他擔任統(tǒng)帥的軍二代----李如松。李如松歷史形象
李如松公元1549年出生
,卒于1598年5月8日(在戰(zhàn)場上陣亡的,達到了軍人的最高榮譽),字子茂,號仰城,是明遼東鐵嶺衛(wèi)人。祖上是唐末年間為了避亂跑去朝鮮半島的漢人。是當時遼東總兵李成梁的長子(將二代呀)。年少時便跟著他的將軍爸爸李成梁學習軍事(起跑線上就已經(jīng)沖在了普通人的前面),更厲害的是牛人徐渭也曾做過他的老師,教授他兵法韜略。后來可能是在徐渭那學的差不了,于是就跑去參加了武舉考試,輕松考上了明朝的武進士。在吏部官員政審(政治考察現(xiàn)在叫做政審)這位武進士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他父親為遼東將軍,政治上就加分了。于是李如松被授為部指揮同知,派去寧遠伯勛衛(wèi)鎮(zhèn)守。后來就開始慢慢憑借戰(zhàn)功升遷為署都督僉事,擔任了明朝王牌部隊神機營的右副將。時間來到了萬歷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592年
同年4月末
萬歷皇帝
12月
但是
同年12月,李如松回朝廷述職
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4月,韃靼土蠻進犯遼東
萬歷皇帝聞訊后“痛悼”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87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