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長河不停的流淌,歷史在不停的發(fā)展,讓小編帶大家撥開歷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看看汪皇后的故事。
提起命運,總會想起茅盾的一句話“命運,不過是失敗者無聊的自慰,不過是懦怯者的解嘲?!边@句話用在汪皇后與杭皇后身上,是再合適不過了。命運總會適時地和你開玩笑,當你沾沾自喜覺得自己在頂峰時,殊不知自己將跌落到低谷。
汪皇后與杭皇后皆是明代宗朱祁鈺在位時所立,但她們的命運實在是太過戲劇化。先是汪皇后被廢,繼而杭氏被扶上了皇后的寶座。杭皇后以為自己可以風光一世,不料卻只是風光一時,朱祁鎮(zhèn)重新當上皇帝后,兩人的命運發(fā)生了大反轉(zhuǎn)。
那這汪皇后為何被朱祁鈺廢黜?在這后宮中,嬪妃們又都靠什么立足與抗衡呢?
首當其沖的便是子嗣,有了孩子便有了底氣。如果一位妃子再怎么得寵,深受皇恩卻沒有孩子,自然會是皇帝的一大心病。普通嬪妃尚且如此,何況母儀天下的皇后?
不過,汪皇后作為發(fā)妻,雖然沒有子嗣,但還不足以讓朱祁鈺果斷將其廢黜。不能生育只是一條導火索,真正讓朱祁鈺狠心與之決裂的原因,主要與當時還是貴妃的杭氏有關(guān)。
其實有關(guān)杭氏的資料在史書中并沒有太多記載。杭貴妃杭氏,也就是后來的杭皇后,雖為第二任皇后,但是她是平民出身,從一開始便尊為貴妃,可以說是平步青云了。更為重要的是,杭氏育有一子,名為朱見濟。
朱見濟是朱祁鈺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孩子,足以體現(xiàn)其地位的尊貴。朱祁鈺對這孩子喜歡得不得了,對其寄以厚望,視其為未來的儲君,自然而然就有了立他為太子的打算。
1452年,汪皇后見朱祁鈺有廢太子的打算,堅決反對。因為她知道,朱祁鈺能坐在皇帝的位置上實屬偶然,所以廢立太子的決定,斷不可草率。
明英宗朱祁鎮(zhèn)因土木堡之變被瓦剌擄去,弟弟朱祁鈺受命監(jiān)國,兒子朱見深被立為太子。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當時的大臣于謙和皇太后商議,扶朱祁鈺上位當皇帝。同時,立三歲左右的朱見深為皇太子。
每個人都有私心,從表面上看,汪皇后反對改立朱見濟為太子是為朱祁鈺著想,其實也有為保自己皇后之位的嫌疑。假如汪皇后不反對,朱見濟順利當上太子,其生母杭皇后極有可能順位成為皇后,這杭皇后斷然會將她壓在下面。
在這種情況下,她倒不如奮力一搏,賭一把來讓代宗回心轉(zhuǎn)意。細細想來,也不是沒有可能。
可是汪皇后的苦心勸諫,并沒有打動朱祁鈺,這一舉動也沒有保住朱見深的太子之位。相反,還讓她自己丟掉了皇后之位。朱祁鈺也是愛子心切,把這獨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認為朱見深不可不廢,并認為汪皇后忤逆君上,于是勃然大怒,廢了她的皇后之位。取而代之的,自然就是杭皇后了。
汪廢后的悲慘生活開始,杭皇后的幸福時刻到來。杭皇后是何其幸運,并沒有經(jīng)歷后宮的腥風血雨,就從卑賤貧民變成了高貴皇后。但天道有輪回,在杭皇后度過她最為風光的幾年之后,命運就給了她當頭一棒。
兒子朱見濟被封為太子的第二年,便夭折了,年僅五歲。或許是喪子之痛,沒過三年,杭皇后也香消玉殞,僅當了四年的皇后。不過話說回來,即使她沒死,也沒有幾天好日子過了。
在杭皇后去世后的一年,也就是1457年,代宗朱祁鈺因病去世。關(guān)于代宗去世有種說法,一說是朱祁鈺的哥哥朱祁鎮(zhèn),為了報復搶奪自己皇位的弟弟,故意阻撓太醫(yī)為病重的朱祁鈺看病,使得朱祁鈺錯過治療良機,進而導致身亡。
還有一說是朱祁鈺的病痊愈的差不多了,但被人為害死。
清朝的查繼佐在《罪惟錄》 中記載:“是月十有九日,郕王(朱祁鈺)病己愈。太監(jiān)蔣安希旨,以帛扼殺王,報郕王薨?!?/p>
總之朱祁鈺死后,朱祁鎮(zhèn)終于又坐上了皇位。在朱祁鎮(zhèn)的心里,斷然是憎恨搶奪自己皇位的弟弟。因此,他也同樣忌恨被改立太子的侄子朱見濟,還有與朱祁鈺有關(guān)的人。
如此說來,他又怎么會放過朱祁鈺一家?
朱祁鈺死后,朱祁鎮(zhèn)下詔,斥責朱祁鈺“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憤”。并廢其帝號,賜謚號為“戾”。
這個謚號,就是一個惡名,表示朱祁鈺終身為惡。除此之外,還以親王禮儀,將朱祁鈺葬在北京西山。朱祁鈺也因此成為明朝遷都北京之后,僅有的一個沒有被葬入帝王陵寢的明朝皇帝。
而對朱祁鈺的兒子,朱祁鎮(zhèn)稍微沒有那么過分,只是將朱見濟由“懷獻太子”,降為“懷獻世子”。
還有杭皇后,中國有句俗話,叫“蓋棺定論”。可憐的杭皇后雖然入土了,但并沒有安。除了“肅孝皇后”的謚號被廢,還有陵墓被毀,尸骨也不知去向,皇后地位也不被明朝所承認。
而另一邊汪廢后還在忍辱負重,我們不知道汪皇后被廢的幾年,在冷宮里她是如何度過的?但是在朱祁鎮(zhèn)登基之后,她作為朱祁鈺的皇后,卻活得好好地,甚至得到善終,活到明武宗時期,終年80歲。
為什么同樣作為朱祁鈺的皇后,汪皇后和杭皇后的命運卻相差如此之大?
當時朱祁鎮(zhèn)也考慮到汪皇后膝下沒有子嗣,不會對他和兒子造成威脅,因此雖然說不上善待,但也并不為難她。何況朱祁鎮(zhèn)的發(fā)妻錢皇后,與汪皇后的關(guān)系并不錯,甚至多次照顧汪皇后。
當然,汪皇后的幸運,不僅僅是在與杭皇后的比較之下得以凸顯的,朱祁鈺后宮還有其他妃子。按照明朝當時的傳統(tǒng),皇帝死后要有妃嬪殉葬,于是朱祁鎮(zhèn)便讓其后宮唐貴妃等人殉葬。
朱祁鈺后宮的妃子,史書上記載的并不多。其中勉強能叫得上名的還有一位叫李惜兒的妃子。
這李惜兒本是江南一帶的青樓女子,后來流落到京師,不久入了宮,成了朱祁鈺的妃子。奪門之變,朱祁鎮(zhèn)重新登上皇位,李惜兒卻如同人間蒸發(fā),沒有人知道她的去向。
不過以朱祁鎮(zhèn)的性格,斷然不會讓她留在宮里。好一點的結(jié)局,可能就是被朱祁鎮(zhèn)趕出宮。但更大的可能性也是殉葬了。
而討論到汪皇后是否也要殉葬的時候,當時就有大臣表示異議。覺得汪皇后已經(jīng)被廢,而且一直被幽禁在后宮,還有兩個年幼的女兒,應該不予殉葬。朱祁鎮(zhèn)覺得此言有理,便答應了。
俗話說,今日的因就是明日中下的果。汪皇后反對代宗廢立太子,雖然丟了中宮之位,卻陰差陽錯地也救了自己一命。
1464年,朱見深繼位后,得知當年汪氏反對朱祁鈺廢他的太子之位,因而對汪氏相當孝敬。而汪皇后和她的兩個女兒,也最后都得到善終。
正德元年,汪皇后去世,終年80歲。明武宗將她與朱祁鈺合葬于景泰陵。并且上尊謚曰貞惠安和景皇后,承認她的皇后地位。
不得不說,汪皇后的一生可謂曲折,也甚為傳奇。本是王妃,意外當上皇后,被廢后幽禁深宮,后來又被追封皇后。歷經(jīng)五帝六朝,前后六十二年,活到80歲,終究還是和明代宗朱祁鈺合葬在一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87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