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春公主,是中國唐朝第六代皇帝唐玄宗李隆基之女。唐玄宗李隆基對她疼愛有加,小小年紀(jì)便被父皇視為掌上明珠,獲得格外恩寵,并成為后宮中的一位活躍人物。而其母親卻時常遭唐玄宗的冷落。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為什么萬春公主能夠擺脫她母親受冷落的陰影而被唐玄宗喜歡呢?原因全在于她自己,這小姑娘從小就聰明伶俐,相貌甜美,蘋果似的小臉兒因為好動總是紅彤彤的,水汪汪的大眼睛滴溜溜地轉(zhuǎn)個不停,生性活潑,愛唱愛跳,皇帝父親常戲說她是番邦進貢來的“洋乖囝’,閑暇時總愛把她抱在膝上,逗她說笑取樂。
正因為她深受父皇寵愛,所以活潑好動的性格更加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常常肆無顧忌地在宮中到處亂問,旁人看了覺得太失檢點,但既然唐玄宗都不管束她,其他人誰又敢說半個不字。
萬春公主天資穎慧,跟著老師讀書,很善于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人們都稱她是“女才子”,十二三歲的年紀(jì),她便能作一手絕妙的詩文。除了讀書外,她似乎更喜歡音樂歌舞,曾跟從當(dāng)時的琵琶圣手張野狐研習(xí)音樂,又隨宮中著名的舞伎謝阿蠻學(xué)習(xí)舞蹈,都能很快地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萬春公主的青春年華正值唐玄宗開元盛世的頂峰時期,唐玄宗喜文學(xué)歌舞,因此在宮中設(shè)置了左右教坊,專門教習(xí)和演奏器樂歌舞;還設(shè)有麗正書院,廣聚文學(xué)之士,作詩論文,宮廷內(nèi)外文學(xué)和音樂氣氛極濃。這種氣氛正合萬春公主的心意,她時常隨父皇出入教坊和書院中,參加音樂演奏和歌舞,與知名文人切磋詩文。長安城中誰都知道有這么一位美慧而多才多藝的公主,雖然傾慕者甚多,但竟沒有人膽敢攀折,因此已到婚嫁年齡的萬春公主的親事竟耽擱了下來。
天寶四年秋天,原為壽王妃的楊玉環(huán),在經(jīng)過了一段短暫的女道士生活之后,終于被老當(dāng)益壯的唐玄宗冊封為貴妃,楊貴妃也是一個慧黠的女子,通曉音律,擅長舞蹈,除了學(xué)問稍遜之外,其他方面大致都和萬春公主相似。
雖說論輩份楊貴妃要長一輩,但實際上兩人年歲相仿,加之愛好和性情相近,所以成了宮中的一對密友。她們一起彈奏樂器,一起嬉笑玩樂,象是在后宮中刮起了陣陣清新爽朗的春風(fēng)。據(jù)說流傳后世著名的“霓裳羽衣曲”與“霓裳羽衣舞”就是根據(jù)唐玄宗的構(gòu)思,由楊貴妃和萬春公主揣摩編排而成的,后世多把它們作為楊貴妃的功勞,其實里面也包含了萬春公主的不少智慧和心力呢!
深得唐玄宗恩寵的楊貴妃,自然忘不了一直無人敢折的名花萬春公主,由她引線撮合,二十三歲的萬春公主終于嫁給了二十五歲的楊炪。楊炪是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的次子,在一門顯貴的楊氏家族中,楊炪的風(fēng)儀絕佳,不但氣度雍容,而且才情橫溢,算得上是頂尖的人物,所以楊貴妃認(rèn)準(zhǔn)了只有他才配得上萬春公主。
天寶年間的楊家風(fēng)光已不復(fù)見,前代的恩恩怨怨也逐漸被時光沖淡。
楊锜雖與楊國忠是堂兄弟,但關(guān)系并不親密,所以大亂之時得以保住了一條性命。中間賦閑了一段時間,如今朝代更替,他又被任命為太仆寺卿,掌管了朝廷要務(wù),生活又可以恢復(fù)往日的繁華。
經(jīng)過了世事的滄桑,年逾不惑的楊炪與將近四旬的萬春公主,性情已由熱烈歸于平靜,彼此互相關(guān)懷著,沒有激越的情興,也沒有無聊的猜忌與怨尤,只是平平淡淡地生活著,一如極平凡的一對夫妻。
大約萬春公主始終抹不掉與楊炪當(dāng)年恩愛火熱的記憶,楊锜也忘不了昔日的風(fēng)光與繁華,兩人不免各懷心思,雖然彼此盡量地加以掩飾,但終究解不開心中的那一個結(jié)。
只不過五年時間,萬春公主便在悒郁中去世了。第二次花開,畢竟沒有了第一次的沖動與激情,淡淡地來,又淡淡地去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88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郭子儀為什么會被挖祖墳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