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砝钚l(wèi)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康熙二十六年,李衛(wèi)出生在江南銅山當地一富裕的大戶人家,而且還是家里的獨子,從小就備受溺愛導致李衛(wèi)自小便不愛學習,成年后也是斗大的字不識一個??滴跷迨?,已經已經30歲的李衛(wèi),整天無所事事,游手好閑,家里人便出巨資幫李衛(wèi)在京城買了一個從五品的員外郎,雖無實權,但多少也是個官,讓李衛(wèi)可以有點事做。在做了一段時間的兵部員外郎后,因為人圓滑人緣極好,在康熙五十八年被升為正五品的戶部郎中。
康熙朝時李衛(wèi)一直籍籍無名,直到雍正即位后,李衛(wèi)才迎來了自己人生的轉折。不過十年時間,李衛(wèi)像是開了掛一樣從一個從五品的員外郎,一路擔任各種要職,最終做到一品大員直隸總督,成為朝廷的封疆大吏。升遷速度不可謂不快。究竟是什么原因會讓雍正這么器重一個毫無家庭背景,大字不識一個的人李衛(wèi)呢?
李衛(wèi)從云南鹽驛道一直到浙江巡撫,一直主管或者監(jiān)管一方的鹽政工作,說明李衛(wèi)在管理鹽政、緝查私鹽方面還是很在行的。
在清代雖然劃分了十幾個鹽區(qū),但是浙江鹽區(qū)的鹽只能在浙、蘇、皖、贛四省銷售,浙鹽區(qū)靠近兩淮鹽區(qū)的地方,就不能就近買便宜的兩淮之鹽,只能買高價的浙鹽,就導致了跨區(qū)翻販私盛行,官鹽的銷路沒了,朝廷的收入也就少了。而李衛(wèi)加強緝私隊伍的建設,打掉當時的鹽梟沈氏,為朝廷挽回了損失。任浙江總督時,朝廷采納了李衛(wèi)修建海堤的方案,在政府財政不足的情況下,他自籌資金款項,以鹽務余錢補充,政績卓著。
雍正七年,李衛(wèi)偵破了以甘鳳池為首常年進行反清復明活動的勢力團伙。甘鳳池武藝高強,江湖之上名氣很大。他早在康熙時期曾在浙江參加過反對朝廷的“朱三太子案”。雍正時期,又聯系張云如等從事反清復明的活動,并準備于雍正八年秋天舉事。李衛(wèi)的偵破為朝廷除去了一大隱患,也間接穩(wěn)定了雍正朝。
雍正七年,李衛(wèi)被加封為兵部尚書,不久又加封太子少傅。雍正十年五月,又被任命為署理刑部尚書,不久后李衛(wèi)出任直隸總督。李衛(wèi)就是靠自己的才能以及剛直不阿的性格,一步步從一個從五品的員外郎升到一個一品的封疆大吏。乾隆三年,51歲的李衛(wèi)積勞成疾,因病去世,乾隆帝特命朝廷以總督例賜予祭葬,追謚號“敏達”。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88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