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王承恩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自古以來,皇陵里面埋葬的都是歷朝皇帝和后妃,就連皇子都沒資格進入皇陵,但是,在明十三陵里,卻埋葬了一位太監(jiān),他的名字叫王承恩。
說起明朝的太監(jiān),大家更熟悉是魏忠賢,是東廠與西廠,對于王承恩好像沒什么印象,他憑什么能葬入皇陵呢?
這個王承恩可在當時可不是一般的小太監(jiān),他是明朝司禮監(jiān)的秉筆太監(jiān)。
司禮監(jiān),是明朝的一個非常特殊的機構(gòu),類似于清朝的軍機處,但是性質(zhì)又不太一樣。它由一群太監(jiān)組成,主要職責就是代替皇帝批閱奏折,司禮監(jiān)有兩個重要的頭目,一個是秉筆太監(jiān),負責替皇帝批閱,下達命令,另一個是掌印太監(jiān),負責蓋章。
司禮監(jiān)的權(quán)力非常的大,大到足以和當朝輔臣相抗衡。再大的軍國大事,也得通過司禮監(jiān)批準蓋章之后,才能生效,即便你是首輔大臣,也不行。
所以說,這個司禮監(jiān)秉筆太監(jiān),就相當于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聽名字像一個跑腿打雜的,其實是妥妥的高管。
明末的太監(jiān),大多專權(quán)禍國、結(jié)黨營私,囂張跋扈,但是,王承恩絕對是太監(jiān)隊伍里的一股清流,他性格忠厚,對主忠誠,因此得到了崇禎皇帝的信任。
王承恩,出生在河北邢臺白岸村的一戶農(nóng)家,自幼父母雙亡,被人給賣到了皇宮里當太監(jiān)。老實忠厚的王承恩被魏忠賢看中了,派他到崇禎皇帝身邊,監(jiān)視崇禎皇帝的一舉一動。
隨著年齡的增長,王承恩越來越討厭自己臥底的身份,終于有一天向崇禎皇帝坦白了一切,并幫助崇禎皇帝收集魏忠賢的種種罪證,協(xié)助崇禎皇帝除掉了魏忠賢一黨。
崇禎皇帝是和好同志,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工作,無奈,大明王朝這艘大船已經(jīng)是千瘡百孔,文武百官中飽私囊,各奔前程,沉船,是早晚的事情。
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立大順政權(quán),隨后,李自成便率領(lǐng)大軍向北京進發(fā),僅僅2個月的時間便攻克了山西諸多城池,一直打到了北京城下。李自成所到之處,明軍將領(lǐng)紛紛開城門主動投降,所以,這2個月的時間,李自成并沒有付出多大的代價。
3月17日,李自成向崇禎皇帝提出條件:“給我100萬的軍費,封我為陜西王,不受明朝中央的管轄,我就退軍,并且還幫你去消滅東北的滿清,怎么樣?”。
面對李自成的條件,崇禎皇帝還是很有骨氣的:“逆賊,你居然和朕談起了條件,朕絕不答應”。
談判破裂,李自成向北京城發(fā)起了進攻。明軍將領(lǐng)大多棄城投降或者直接逃跑,崇禎皇帝身邊居然無人可用。于是,王承恩被崇禎任命為提督,負責守衛(wèi)北京城。
王承恩親自到城門上督戰(zhàn),發(fā)現(xiàn)城外李自成的軍隊成千上萬,紛紛搭起了云梯,準備攻城,王承恩指揮炮兵開炮,打傷敵軍無數(shù)。但是,其他地方負責守衛(wèi)的太監(jiān)害怕了,紛紛逃跑,讓李自成的大軍攻上了城門,明軍一潰千里。
關(guān)于這一點,明史上是這樣記載的:
李自成犯闕,帝命承恩提督京營。是時,事勢已去,城陴守卒寥寥,賊架飛梯攻西直、平則、德勝三門。恩見賊坎墻,急發(fā)炮擊之,連斃數(shù)人,而諸珰泄泄自如......夜分,內(nèi)城陷。
3月19日早上,崇禎皇帝跑到煤山上觀望,發(fā)現(xiàn)了大批的敵軍,他急忙回到大殿內(nèi),準備找群臣商量對策,卻發(fā)現(xiàn)大殿內(nèi)空空如也,文武大臣都逃命去了,只有王承恩一個人孤零零的站在大殿之內(nèi)。
崇禎皇帝絕望了,為了不讓自己的妻女受到李自成軍的侮辱,崇禎皇帝讓自己的皇后,妃嬪們統(tǒng)統(tǒng)自殺了,還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女兒昭仁公主,砍傷了長平公主,隨后踉踉蹌蹌的走上煤山(景山)。
而王承恩,則一直跟在崇禎皇帝的身后。
在煤山上,崇禎皇帝看著山下的一片狼煙,包含眼淚的說:
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德薄匪躬,然皆諸臣誤朕,致死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發(fā)覆面,任賊分裂朕尸,勿傷百姓一人。
可惜啊,崇禎皇帝的話,李自成是聽不見的,“勿傷百姓”也是一句空言。
隨后,崇禎皇帝吊死在一顆歪脖子老槐樹上,右腳上穿著一只紅鞋,左腳光著。王承恩看見后,悲痛的哭出聲來,對著崇禎皇帝磕了幾個頭,隨后在旁邊的海棠樹上吊死,以身殉國,忠貞不二。
李自成進入北京后,懸賞萬兩黃金尋找崇禎皇帝,三天后,有人在煤山上發(fā)現(xiàn)崇禎皇帝,此時,崇禎皇帝還在樹上吊著。
李自成將崇禎皇帝草草的葬在了田貴妃的墓地,后來被改為思陵。但是,李自成的屁股在紫禁城里也沒有坐穩(wěn),很快就退出了北京,因為,清軍入關(guān)了。
清軍入關(guān)后,順治皇帝聽說了王承恩對主忠貞不二,以身殉國的事情后,特意把王承恩給葬在崇禎的旁邊,并修墳立碑,順治皇帝還親手為王承恩寫了碑文,康熙皇帝后來還曾經(jīng)到思陵祭拜了王承恩,并為王承恩立傳。
有句話叫“辦死人的事,演給活人看”。清朝之所以大張旗鼓的把王承恩葬入皇陵,還極力的宣傳,一方面,是宣揚他們“仰承天命,吊民伐罪”的主張,極力證明明朝不是他們推翻的,他們是幫助明朝皇帝來消滅李自成的。另一方面,也是宣揚這種忠孝精神,讓大清的官員和子民都對大清國效忠。
這是明朝滅亡了,如果明朝沒有滅亡,恐怕王承恩有天大的功勞,也不會被葬入皇陵。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8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