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噶爾丹失敗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康熙作為中國千古一帝,他一生有許多卓越的功績,其中最值得一提的,當屬三定準格爾,準格爾位于內(nèi)蒙古西南部,隨著噶爾丹勢力的崛起,加上當時沙俄的支持,噶爾丹的叛亂幾乎勢在必行,他想得到中國北方邊境的國土,最終發(fā)動了進攻喀爾喀蒙古的戰(zhàn)斗。
當時的蒙古還屬于清朝管轄領(lǐng)土,聽說噶爾丹要造反,康熙便御駕親征,當時形勢比較危急,噶爾丹不分青紅皂白,直接從大興安嶺南下,似乎要直接進攻北京,于是康熙派出10萬兵馬迎戰(zhàn)噶爾丹,還派出沈陽、吉林的兵力,從兩翼協(xié)助作戰(zhàn),康熙自己則率兵駐扎在內(nèi)蒙古掠陣。
當時清軍因為地勢不熟,加上準備不充分,結(jié)果被噶爾丹的軍隊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就在康熙危機時刻,他當機立斷,命令右路軍阻擊噶爾丹,自己則秘密逃跑,同時派出福全找到噶爾丹行軍的路線,便通過火器和弓箭的掃射,逼的噶爾丹只好正面迎戰(zhàn)。
這是清軍又從左右兩翼包抄過來,噶爾丹見大勢不妙,便打算跟清軍講和,使用緩兵之計,不過當時清軍自身糧草已經(jīng)不多,所以福全沒有請示康熙,便直接班師回朝了,也相當于跟噶爾丹講和了,從這一系列軍事行動來看,噶爾丹的確是個勁敵,不下于當年的成吉思汗。
噶爾丹的雄心壯志跟鐵木真也差不多,他再度整裝后,重新召集人馬,打算再次南下,康熙為了抵御噶爾丹的進攻,在邊境上增加了許多武裝,還設(shè)立了驛站和火器營,康熙三十三年,噶爾丹再次舉兵南下,不過這次康熙作好了充分準備,調(diào)集兵馬,征召熟悉路線的向?qū)?,決定跟噶爾丹一決雌雄。
康熙跟每位清兵都配備了一個游牧民和一匹馬,單單是運輸糧食的大車就有六千臺,同時隨軍的防雨衣服,御寒設(shè)備都有,清軍穿越沙漠,打算一次性解決噶爾丹,不過噶爾丹實力也不弱,他有三萬精兵,還有沙俄的鳥槍六萬把,康熙則坐鎮(zhèn)巴蘭烏,親自指揮這次戰(zhàn)斗。
康熙畢竟是千古一帝,軍事才能十分卓越,噶爾丹最終還是敗了,他一路逃到烏蘭巴托,最終被清兵包圍,不過他運氣也真好,最終還是讓他給逃脫了,自己身邊的親信、老婆都被炸死了,可他自己卻逃得一名,康熙雖然打贏了他,可還是讓他給逃掉了。
康熙知道噶爾丹不是尋常之輩,假如斬草不除根的話,日后必會招致大患,所以第二年他又再次率領(lǐng)大軍橫渡黃河,這時候準格爾內(nèi)部出現(xiàn)了動亂,原來噶爾丹的舊部投靠了政敵,而噶爾丹的親信聽說清兵再次來襲,也直接投降給清軍當向?qū)Я?,噶爾丹見大勢已去,只好服毒自殺了?/p>
康熙在黃河邊上,聽說噶爾丹自殺的消息,立刻下跪拜謝蒼天,這是他一生最強大的對手,終于死掉了,康熙之所以能戰(zhàn)勝噶爾丹,并非是文治武功比對方強,只能說是康熙運氣比噶爾丹好而已,你覺得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90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