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于朱元璋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位著名的殺功臣的開國皇帝,一位是漢高祖劉邦,另一位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朱元璋屠殺功臣就是7個字:一言不合就殺人。也正是因為這樣,只幾年光景,開國功臣或幾乎被他屠殺殆盡。
史書記載,朱元璋殺人的手段包括梟首、凌遲、族誅、剝皮、抽筋,僅用這些方法處死的人,就達一萬多例,用其他相對人道方法處死的,達十多萬人。他自己還恢復了“古代”的刑罰,比如黥刺、劓刑,無用不用其極。
而這其中,跟隨朱元璋的武將文臣都在劫難逃,拿文將來說吧,就連能算盡下下五百年的劉伯溫也難逃魔爪。而拿武將來說,隨朱元璋征南闖北,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徐達也遭遇“生死劫”。
徐達和朱元璋“似曾相識”,他們是老鄉(xiāng)——都是濠州(現(xiàn)安徽鳳陽)人,他們出身農(nóng)家——小時候都當過乞丐。他們都有超級才華。公元1353年,當時還是軍中將領的朱元璋奉郭子興的命令回鄉(xiāng)招募士兵,徐達知道后立即參軍,從此追隨朱元璋。后來朱元璋為成大事僅帶了24人離開濠單飛,徐達便是其中一個。隨后徐達憑著勇猛剛強和個人才能成為朱元璋的“第一心腹”。
朱元璋占據(jù)應天后,制定了個個擊破的戰(zhàn)略,先對付陳友諒,然后對付張士誠。結(jié)果徐達以和陳友諒的對攻中,只用離間計便占領了安慶,后被封為奉國大將軍。后又會合楊瓊攻克江陵、辰州、寶慶等地,肅清陳友諒殘余勢力。而對攻打張士誠中,徐達有設伏兵,攻城池,與常遇春一起滅掉張士誠。
1367年,徐達被任命為征虜大將,率25萬大軍北伐蒙元,一路上元軍或敗或降。1368年8月圍攻大都,元朝亡。元朝雖然滅亡,但蒙古殘軍眾多徐達又率軍作戰(zhàn),與當時擁兵10萬的王保保決戰(zhàn),王保保戰(zhàn)敗,僅攜帶親信數(shù)人北逃,之后,徐達又陸續(xù)滅掉其他的北元殘匪。
徐達可以說他幫助朱元璋為大明立下了汗馬功勞。也正是因為這樣,朱元璋不僅把徐達列為開國第一功臣,而且還把他的爵位弄得很高。
據(jù)野史有這樣的記載。平定天下后,朱元璋舉行了一次慶功宴。結(jié)果在宴席上,徐達喝醉了,在酒精的促使下,他端著一碗酒飄飄然的走到朱元璋面前,對朱元璋說:“請大哥,把這碗酒喝了?!敝煸霸诖蚪綍r和徐達、湯和等人以兄弟相稱,此時也不介意,但卻推脫說不能再喝了。徐達急了,便說:“大哥要是不喝的話,我就要倒酒了?!敝煸罢J為他只是開玩笑,于是說:“那你倒吧。”徐達手一抖,酒便潑在了朱元璋的身上。湯和和常遇春等人趕忙搶了徐達手中的酒碗。而徐達隨后便倒在地上睡著了。
隨即,朱元璋叫人來將喝得爛醉如泥的徐達抬到自己的龍床上睡下了。龍床是皇帝的特有之物,即便是重臣也不能享受到的。作為臣子如果貿(mào)然躺下的話,是要殺頭的。
而被徐達撒酒瘋丟了面子朱元璋,就是想等著在徐達酒醒之后看到這一幕會有怎樣的反應。
果然,當徐達醒了時,忽然看到自己身上開著明黃綢緞的龍被,嚇了一跳。
徐達酒意全無,后背還襲來一陣陣寒意,額頭上的汗珠也是止不住的往下流,他趕緊起身并跪倒在龍床邊一個勁地磕著頭說:“罪臣該死,罪臣該死……”
此時,躲在屏風后面的朱元璋看著徐達這番表現(xiàn),便沒有追究他,并將此事化解了。
當然,徐達最終能沒能逃脫朱元璋對他的“屠龍刀”。有史料記載,徐達當時背上患有背疽,也就是他的背上長有毒瘡。而且,當時有這樣的傳言,說是背上長毒瘡不能吃蒸鵝。但是,朱元璋卻賞賜了他一只燒鵝,徐達看見燒鵝,明白了一切,這是明顯的君要臣死啊。于是哭著吃掉了燒鵝,當天晚上就病逝了。
后人也都認為徐達是因為吃了燒鵝而死的,然而,《明史》中有相關徐達死去的記載,卻是這么說的,7個字:患背疽,病篤,遂卒。這7個字中,我們可以確定地知道徐達確實患有背疽。然而,卻沒提到燒鵝的事。
現(xiàn)代,有科學研究證明過,背疽這種病,并不會因為吃了一只燒鵝就變得病重以及病逝。換而言之就是,徐達患有背疽不假,但并不會因為吃了一只燒鵝而死。要知道背疽不過是背部發(fā)生了細菌感染導致化膿,只要派出膿液消消毒就會痊愈,而鵝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zhì)和脂肪,吃了不會致病情惡化。
而徐達去世之后,朱元璋悲痛欲絕,追封他為中山王,配享太廟,并親自為其撰寫碑文,徐達的墓碑高度高達8.95米,比朱元璋的還要高,這也從側(cè)面證明朱元璋和徐達之間的特殊關系。
同時,沒了兵權(quán),又身體有羌的徐達已不是極具危險人物,朱元璋顯然沒必要直接殺死這位最好的伙伴,而成為眾矢之的。
徐達究竟是怎么死的?病死的可能性極大,但還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定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90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