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琳是怎么死的,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和珅是清朝乾隆、嘉慶時期著名的貪官,他的故事家喻戶曉,無須多說,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和珅有一個小3歲的弟弟和琳,這個和琳與和珅完全是兩種不同的人生道路:和琳在乾隆四十二年由文生員補吏部筆帖式,歷任內(nèi)閣學(xué)士兼禮部侍郎、兵部侍郎、工部尚書、鑲白旗漢軍都統(tǒng)、四川總督等職,曾被封為一等宣勇伯,加太子太保。
和琳之所以受到乾隆皇帝的重用,主要是因為他有過人的才能,他第一次被乾隆賞識是在乾隆五十三年,時和琳任湖廣道御史,受命巡視山東漕務(wù)。逢山東、河南旱,運河和衛(wèi)河水淺,漕船阻滯不前,急壞了乾隆帝。清朝決定從湖南、江西二省造船200只送山東備用。
和琳覺得此舉行不通,于是當(dāng)即上奏,認(rèn)為200只船不敷應(yīng)用,而且認(rèn)為,以前所造載重量300石的船,吃水深3尺有余,現(xiàn)因運河水淺,不能通航,“此次新造撥船,請較定制節(jié)減寬長,以二百石工料,造三百只,每船可裝二百石以外,牽挽既覺輕便,工價有減無增”。乾隆批準(zhǔn)了和琳建議,并降旨:凡“東省河道,有需勘浚之處,所有巡視東漕事務(wù),仍著和琳去”。
和琳在處理漕務(wù)方面的才干獲得了乾隆的認(rèn)可,此外他還十分聰慧,乾隆五十六年九月,和琳受命赴陜西潼關(guān),查勘潼關(guān)城垣修理的工料費用。原來陜西巡撫秦承恩核定的工料價是103萬兩銀。經(jīng)和琳核算,“減七十萬兩”,省了三分之二。
不過和琳最值得稱道的功績,應(yīng)屬他在抗擊廓爾喀斗爭中以及其后擔(dān)任駐藏大臣期間,對西藏改革作出的貢獻。乾隆五十六年廓爾喀再次入侵西藏,并洗劫了扎什倫布寺。乾隆五十七年二月,乾隆命兩廣總督??蛋猜时M藏反擊廓爾喀。
和琳去世后,受到了很多人的緬懷,著名詩人袁枚就曾作詩悼念他:“祭遵儒將人都愛,鄧禹英年事正長?!本瓦B和珅的政敵董誥,也作詞致祭。然而和琳終究是和珅的弟弟,古代十分講究“株連”,因此當(dāng)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嘉慶皇帝誅殺和珅時,也宣布革去和琳爵位,將和琳從配享太廟中撤出,并且抹殺了和琳生前的一切功績。
他們?nèi)齻€是戰(zhàn)友,就和鳴人、佐助和小櫻的關(guān)系一樣,卡卡西、帶土和琳是第四代的學(xué)生。
戰(zhàn)爭時期,四代帶領(lǐng)他三個執(zhí)行任務(wù),那時卡卡西剛剛晉升為上忍,按道理,朋友晉升上忍,都要送禮物,四代送給卡卡西一個特制苦無,琳送了他一個簡單小藥箱,而帶土什么也沒給他。戰(zhàn)斗中,琳被敵人俘虜,四代已經(jīng)自己單獨行動了,帶土要去就琳,而卡卡西堅持要執(zhí)行任務(wù),于是帶土自己去就琳,但他又不是敵人的對手,這時卡卡西神奇的出現(xiàn),救了帶土,左眼被敵人劃傷,再和敵人戰(zhàn)斗時,帶土為了救卡卡西和琳,自己被亂石砸在下面,只剩下一只左眼,于是帶土就讓琳把自己的左眼移植到卡卡西的眼上作為送給卡卡西的禮物~~然后四代也趕到,救了卡卡西和琳,而帶土卻死在了那里,從此之后木葉多了一位英雄—宇智波帶土,卡卡西也成為寫輪眼的擁有者,卡卡西常遲到的原因就是他每次在執(zhí)行任務(wù)之前都要到慰靈碑前悼念帶土。
中國古代漫長歷史之中,有一些非常有名的獎勵,這些獎勵的核心內(nèi)容就是“榮譽”。
歷代都有一些賞賜是特殊的,不是給“死人”就是給“超級功臣”。比如明代的“三公”里面的“太師”,整個明代除了快死的張居正以外無人獲得。再比如唐代的“尚書令”,由于李世民擔(dān)任過,所以郭子儀當(dāng)初被授予該職位的時候甚至嚇得叩頭拒絕。
歷代的最高榮譽都是非常令人振奮的,誰要是能夠獲得這些最高榮譽,自然也是光宗耀祖,甚至可以蔭庇子孫。而在清代,這份最高榮譽有兩種,第一種叫做:“鐵帽子王”第二種則是:“三眼花翎”。
那么到底在清代,誰才能獲得鐵帽子王和三眼花翎呢?這兩份榮譽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上圖_ 清朝大臣
鐵帽子王的名額
王爺是歷朝歷代都有的產(chǎn)物,清代也不例外,但是為了避免進入明朝那種全國上百萬宗室的倒霉局面(全部國家來養(yǎng))。清廷設(shè)立了一個特殊的制度——降級制度,根據(jù)清代的規(guī)則,所有的王爺們會經(jīng)歷一個必然階段——降級。
因為整個清代的宗室每過一代他們的子孫都會在原有的等級上下降一級,直到爵位降無可降就會直接給一個四品的虛銜,也就基本相當(dāng)于沒有爵位了,但是在整個清代有十二位王爺?shù)淖訉O后代是不會被降爵的,也就是說,所有承襲了他們爵位的人就一直是王爵。這樣的王爺就被稱為“鐵帽子王”。
上圖_ 愛新覺羅·代善(1583年8月19日-1648年11月25日)
整個清代的十二位鐵帽子王就是
“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莊親王碩塞、克勤郡王岳托、順承郡王勒克德渾、怡親王胤祥、恭親王奕欣、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
這十二位鐵帽子王實際上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就是以軍功得爵,第二種情況則是恩封,當(dāng)然其實還可能存在第三種情況,比如說親王犯法,他們的爵位就會被剝奪然后轉(zhuǎn)給旁支繼承。
不過能夠繼承的旁支也不是普通人,比如杰書不僅是代善的孫子輩,更是在浙江打的耿精忠找不著北的大佬,并非一般的紈绔子弟可比。
上圖_ 和碩慶親王,即奕劻(1838年3月24日-1917年1月29日)
其實在這十二位鐵帽子王之中,慶親王奕劻靠的是自己和慈禧的特殊關(guān)系,怡親王胤祥則是靠自己對雍正奪位的巨大貢獻,醇親王奕譞主要是靠自己的兒子光緒登基沾光,恭親王奕欣則是洋務(wù)運動的巨大貢獻(對慈禧奪位的巨大貢獻)。這幾個人被封鐵帽子王多少都有點時代因素,其余的八位王爺則全部都是軍功上位,尤其是豪格和多爾袞。
不過對于清代的王爺們來說,被封了鐵帽子王也不是就高枕無憂了,比如說承襲了禮親王爵位的昭梿因為凌辱大臣,又在府內(nèi)對下人濫用刑罰,結(jié)果被廢了爵位。所以說即便有了這張超長期飯票也不意味著一輩子就可以不努力了,當(dāng)王爺也是得守規(guī)矩的。
超級功臣的三眼花翎
在電視劇中我們經(jīng)??梢钥吹角宕弁醺鞣N賞賜,其中黃馬褂和雙眼花翎十分常見,但是實際上在整個清代,雙眼花翎尤其是三眼花翎可是比鐵帽子王還要稀有的玩意。
縱觀整個清代,得到賞賜雙眼花翎的一共才20多人,三眼花翎更是一共就七個人,傅恒、??蛋病⒑土?、長齡、禧恩、李鴻章、徐桐。
上圖_ ??蛋玻?754年—1796年7月2日),富察氏
其中傅恒、福康安、和琳能夠獲得三眼花翎全是依靠軍功,傅恒是乾隆朝對外戰(zhàn)爭的總策劃之一,他主持了平定大小金川和準(zhǔn)格爾的全過程,和琳則是和珅的弟弟,同時也是對外戰(zhàn)爭的重要功臣,不過他的功勞大部分都是跟著福康安混的。至于說長齡、禧恩這兩位大家可能不太熟悉,長齡是平定道光時期張格爾之亂的主要功臣,禧恩也是因為戰(zhàn)功而獲得的三眼花翎,這里面最水的就是徐桐了,基本上算是未立寸功,但是他能夠獲得三眼花翎全靠慈禧太后。
所謂花翎有兩種,
第一種是孔雀的開屏羽毛
第二種是鹖雞的羽毛
這兩者的區(qū)別在于,孔雀的羽毛叫做花翎,而鹖雞的羽毛則是藍翎,在京城領(lǐng)侍衛(wèi)府官、護軍營、前鋒營、火器營、鑾儀衛(wèi)六品以下及王府二等護衛(wèi)以下官員都是佩戴藍翎的。但是花翎則是臣子們的專屬。自康熙時期以來,王爺們一般是不佩戴花翎的,除非有特殊需求,那得看皇帝的心情給不給,這玩意主要是大臣們的榮譽象征。
上圖_ 頭戴三眼花翎的清朝官員
花翎上面的眼數(shù)就是羽毛上面圓圈狀圖案的個數(shù),這玩意起源于明代,明武宗的寵臣江彬當(dāng)年就喜歡用花翎裝飾自己。到了清代,這個傳統(tǒng)被發(fā)揚光大,清帝大量使用花翎賞賜。
本來這玩意是不獎勵給漢臣的,但是從乾隆時期開始,漢臣在朝廷中的地位是越來越高,乾隆首先是在極端不情愿的情況下給了張廷玉配享太廟的禮節(jié),又給了于敏中以雙眼花翎的賞賜,可見乾隆時期漢臣的作用一直在提升,更別說清末的李鴻章張之洞等人直接架空了清廷的中央,畢竟八旗子弟日漸腐化,不依賴漢臣的力量可是難以為繼的。
上圖_ 清軍八旗兵
其實就算是王爺,清廷逼急了也不是不能封的,比如太平天國運動時期,咸豐帝面對強大的軍事壓力,不得不宣布:“誰拿下南京,就封王”,當(dāng)然這個前提條件是他在世,由于他死了,所以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拿下南京的曾國藩也并未能夠封王。
對于清廷來說,這些虛銜有必要的時候是可以給的,比如當(dāng)年的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人,確實是可以強行給他們實權(quán)的,不過到時候還是要收回的。畢竟臥榻之側(cè)豈容他人鼾睡,封建王朝說到底,關(guān)鍵還是在“封建”二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90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曹操有多疑心為了一句讖語殺了心腹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