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銑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武德三年(620年)十二月,蕭銑命齊王張繡進攻駐扎長沙的董景珍。
在梁國里,張繡應該算是軍事能力最高的將領(lǐng),最初巴陵起兵時,張繡也是骨干之一。不過,作為地理上靠近中原的沔陽人的他,可能和董景珍等不是同鄉(xiāng),因此在當初的巴陵軍官團中,他是比較獨立特行或者較為遭排斥的一位吧。
蕭銑稱帝后,張繡主要將精力放在南方,經(jīng)營梁國的大后方??梢?,張繡還是有很強的能力的。
要知道,在武德初的亂世里,張繡用鐵血手腕將蕭銑的梁政權(quán)的邊界從湖南一直開拓到越南,且他的履歷僅僅是一個隋朝末年的營連級干部。
或許也正因此,蕭銑才會首先派他“收拾”董景珍吧。
從南方回師北上,張繡很快就兵臨長沙。如果論用兵之道,董景珍真的不是張繡的對手,于是他打定主意準備說服張繡不要為蕭銑賣命。
他對張繡說:“兄弟啊,想當年你我一同起兵,共同推舉蕭銑為帝,而如今他卻反過來殺我。難道你沒見過西漢高祖‘去年彭越,往年殺韓信’這樣誅殺功臣的事情嗎?你我以前是兄弟,現(xiàn)在為什么要互相殺伐呢?”
結(jié)果張繡還是不聽,也不回答,下令將長沙圍了個水泄不通。
見張繡說不通,董景珍打算突圍,結(jié)果在路上被部下所殺。
作為蕭梁政權(quán)的巴陵軍官團的頂梁支柱,董景珍被殺,對于梁國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
張繡干掉了董景珍后,蕭銑封張繡為尚書令。梁國內(nèi)部的諸王分治的政治平衡再次被打破。
擔任梁國尚書令的張繡,開始在朝中大權(quán)獨攬。他自恃勞苦功高,企圖獨霸梁國的話語權(quán),培植心腹,過上了以上之下萬人之上的生活。
這又立即引起蕭銑的不滿。于是,蕭銑故技重施,利用朝中的反張繡勢力起兵殺掉張繡。
梁國似乎陷入了一個悲劇的死循環(huán),掌管軍政的重臣總是被君主利用反對派所殺掉,而反對派上臺之后成為掌權(quán)者的同時又是君主的下一個陰謀所要除掉的目標。就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內(nèi)耗中,支撐蕭梁國的骨干精英一個接一個地倒下了。
再說這蕭銑,原本就一書生,出點主意什么的還湊合,上陣沖鋒,攻城奪寨,他不行??涩F(xiàn)在好了,為了防止部下將領(lǐng)坐大,他將能打的晉王董景珍和齊王張繡都除掉了。
看不到希望,蕭銑干脆繼續(xù)推廣他的罷兵營農(nóng)政策,打發(fā)大量駐守江陵的士兵回后方洞庭湖平原種田——攘外必先安內(nèi),這也是無奈的選擇。
李唐或者王鄭的主力至少都在幾百公里之外,而若控制不了江陵城內(nèi)的將兵,那么搞不好腦袋搬家就是遲早的事情了。
“不殺大臣,亡己;殺大臣,亡國”對于蕭銑,這真是一個無奈的選擇。通過逐次的誅殺大臣和罷兵營農(nóng)政策,蕭銑最終鞏固了他作為梁國最高統(tǒng)治者的權(quán)威。
可是,缺少能征慣戰(zhàn)的大將,梁國一下子風雨飄搖,很多功臣和部將都產(chǎn)生了出走的念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91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