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這些人物也頗受爭議,其中張全義的一生是經(jīng)歷過人生百態(tài),也是人們議論的對象。他都有什么秘密呢,請聽我詳細道來。
在五代十國這個亂世之中,各路軍閥連年交戰(zhàn),烽煙四起,生靈涂炭。在亂世中,不僅老百姓的性命賤如螻蟻,有時候,達官貴人們也難以自保。后梁太祖朱溫手下的魏王、河陽節(jié)度使張全義,位高權(quán)重,地位顯赫,但當面對家人被侮辱的局面時,卻上演了叫人哭笑不得的一幕鬧劇。
張全義,出身貧寒,世代農(nóng)夫,長大后,在當?shù)乜h衙里做了一個小吏,勉強養(yǎng)家糊口。由于縣令數(shù)次侮辱于他,張全義忍無可忍之下,將縣令暴揍一頓,就去參加了黃巢的起義軍,最后在黃巢的義軍中混到了吏部尚書的位置。
隨著黃巢被趕出長安,節(jié)節(jié)敗退,張全義也改換門庭,投靠了唐朝的河陽三城節(jié)度使諸葛爽。諸葛爽死后,他的部將劉經(jīng)擁立諸葛爽之子諸葛仲方,與大將李罕之爭奪河陽的統(tǒng)治權(quán)。張全義當時隸屬于劉經(jīng)部下,卻暗地里與李罕之結(jié)盟。
張全義與李罕之引河東節(jié)度使李克用為援兵,驅(qū)逐了劉經(jīng)和諸葛仲方,二人聯(lián)手統(tǒng)治了河陽。蛋糕很快分完,李罕之兵強馬壯,擔任河陽三城節(jié)度使,張全義則擔任河南尹,駐守洛陽。
在河南尹任上,張全義顯示了自己出色的治理地方能力,將洛陽治理的倉充實。而李罕之卻是個窮兵贖武的人,頻頻向張全義討要錢糧,張全義對其恨之入骨,卻表面上對其虛與委蛇。終于有一天,張全義抓住機會,襲擊李罕之,李罕之毫無防備之下大敗,逃出洛陽,前往太原向李克用求救。
李克用揮兵攻打張全義,張全義哪里是沙陀騎兵的對手?節(jié)節(jié)敗退之下,困守洛陽城負隅頑抗。為了抵擋李克用,張全義想到了自己以前的一位同僚,這位同僚將讓張全義飛黃騰達,也將讓他無比恥辱。
這個人就是宣武節(jié)度使朱溫。朱溫,人稱朱三,原是芒一無賴子弟,后來參加黃巢義軍,在黃巢被趕出長安后投唐,被任命為宣武節(jié)度使,從而飛黃騰達。
朱溫當時剛剛擊敗淮西梟雄秦宗權(quán),是中原的一方實力強勁的軍閥。在朱溫的援助下,張全義最終守住了河南,李罕之敗走。就這樣,張全義坐上了河陽節(jié)度使的位置,也成了朱溫的屬下。張全義在朱溫帳下仕途順利,一路平步青云。朱溫篡唐自立后,張全義被封為魏王,可謂是位極人臣了。張全義雖然在后梁地位顯赫,但有一件事,卻是他一生的恥辱。
梁太祖朱溫非常好色,不僅與謀士敬翔的妻子有染,還與自己的兒媳私通,可謂是驚世駭俗。這一天,朱溫路過張全義家,見到張全義的妻女頗有姿色,竟然動起了歪主意。最終,張全義家的女人無一幸免,全部被朱溫侮辱。
張全義的兒子張繼祚,年輕氣盛,咽不下這口氣,當場拔出刀來,就要去殺朱溫。張全義一把拉住了兒子,面色凝重地對他說:“兒啊,我們不能殺陛下啊,他可是我家的大恩人哪。想當初,為父我被李罕之逼迫,眼看就要完蛋了,是陛下伸出了援助之手,救了我,我們不能忘了陛下的恩情啊!”
張全義這一番話可真是驚世駭俗。自己妻女被侮辱,卻口口聲聲稱侮辱妻女的人是自己的恩人,人的厚顏無恥,竟然可以到這個地步!但其實張全義是個聰明人,朱溫作為天子,怎么可能那么容易被你殺死?退一步說,即使殺死朱溫,弒君之罪,可是要誅九族的,殺了他,你張全義家必將滿門喋血。
張全義的忍耐最終收到了豐厚的回報。在后梁,他一直地位顯赫,位極人臣。后來,李存勖滅掉后梁,建立后唐政權(quán),張全義再次得到李存勖的禮遇,被任命為魏王、中書令、兼河陽節(jié)度使,同樣地位顯赫。
在后唐政權(quán),張全義手腕盡顯,八面玲瓏,人際關(guān)系搞的那是相當好,就連唐莊宗李存勖的皇后劉氏,都與張全義交情匪淺,甚至認了張全義為自己的義父,可見張全義的交際能力有多強。
直到后唐明宗李嗣源天成年間,張全義才去世,而此時的朱溫,早已被殺近20年了。張全義的忍耐,使得他收到了豐厚的回報,一生榮華富貴。
別看張全義在朱溫面前慫,其實他可不是個好脾氣的人。當年做小吏時,縣令對他不敬,他都敢暴揍上司。而后唐莊宗時期,有一次張全義在出行時,受到一名叫做羅貫的小官的沖撞,張全義竟然在劉皇后面前告了羅貫一狀,使得羅貫死于非命,可見張全義是個脾氣暴躁、心胸狹窄的人。
一個心胸如此狹窄,脾氣如此暴躁之人,竟然能在妻女被侮辱的情況下,選擇了忍氣吞聲,除了說他臉皮厚之外,此人演戲的功夫也是一絕,堪稱一位五代十國時期的影帝了。
當然了,事情要分兩個層面看,雖然人品不行,但張全義卻是個有能力的人。張全義剛剛?cè)温毢幽弦鼤r,由于長期的戰(zhàn)亂影響,洛陽早已民生凋敝、破敗不堪,生產(chǎn)力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是一座“爛城”。
張全義來到洛陽后,勸課農(nóng)桑,親自到田間地頭鼓勵百姓耕種,在他的努力下,流民大批的回歸河南,大片的荒地被開墾,洛陽成了一座倉廩充實的富裕之城。即使面臨李罕之的頻頻勒索,張全義也能拿出大量的錢糧來,可見洛陽當時的富裕程度。而張全義,他勸課農(nóng)桑的功績,證明了他是一位有能力的人。
張全義歷經(jīng)朱溫、朱友珪、朱友貞、李存勖、李嗣源前后兩朝五帝,長期鎮(zhèn)守洛陽,洛陽在他的治理下,也一直是五代十國時期最繁華的地區(qū)之一,整體上還是一位值得肯定的歷史人物。最后,讓我們看一下元代著名史學界馬端臨,在文獻通考中,對張全義的評價吧:
唐末盜賊之亂,振古所未有,洛陽四戰(zhàn)之地,受禍優(yōu)酷。全義本出郡盜,乃能勸農(nóng)力本、生聚教誨,使荒墟為富實。觀其規(guī)畫,雖五季之君號為有志於民者所不如也。賢哉!
對于張全義治理地方的政績,馬端臨做出了非常高的評價,應(yīng)該說,還是非常可觀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92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