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靖康之恥和五胡亂華,哪個更兇險?隋唐無純血,牽羊禮后無節(jié)操。
華夏文明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古老的文明之一,這個世界上比華夏文明要早的文明有不少,卻沒有哪個文明能和中華文明一般,一直傳承至今,盡管這期間有諸多磨難,許多文化也都遺失于歷史之中,但中華民族一路磕磕絆絆,步履維艱,終究還是將老祖宗的智慧傳承下來了,這才有了擁有五千年的文化底蘊的中華民族。
在文化傳承的過程中,中華民族的歷經(jīng)的磨難可真不少,五胡亂華、靖康之恥、蒙古崛起、侵華戰(zhàn)爭,這些著名的歷史事件,都是中華民族的劫難,也是最難度過的劫難。五胡亂華和靖康之恥是對中華民族來說最具代表性的毀滅性打擊事件,那這兩個歷史事件,哪一個更為兇險呢?對后世又有何影響呢?
五胡亂華的危險性無疑更高,這是中華民族的浩劫,從東漢末年一直到南北朝時期,常年不絕的戰(zhàn)爭,讓中華民族差點就此覆滅。八王之亂耗盡了中原最后一點積蓄,天下大亂,少數(shù)民族乘機發(fā)動叛亂,這是一段不忍細訴的慘痛歷史,中原大地哀鴻遍野,到處都在殺人,到處都是尸體,社會秩序被徹底破壞,少數(shù)民族內(nèi)戰(zhàn),漢族內(nèi)戰(zhàn),少數(shù)民族又和漢族混戰(zhàn),除了打仗還是打仗。
五胡亂華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后果,文化傳承出現(xiàn)斷代情況,人口損失巨大,財產(chǎn)損失不可計算,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五胡亂華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漢人血脈和少數(shù)民族的血脈出現(xiàn)部分融合現(xiàn)象,比如唐朝的皇室就有北方民族的血統(tǒng),并非純正的漢人血脈,此外各種文化也開始互相影響,當社會穩(wěn)定之后,出現(xiàn)文化大爆發(fā)現(xiàn)象。
五胡亂華時期的漢民族人口損失嚴重,這是一次對文化對社會對人口都有著巨大破壞的歷史事件,相比之下,靖康之恥對社會的破壞力便要輕一些,反而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意志受到了慘痛打擊,象征國家尊嚴的皇帝被敵人當成狗一樣對待,原本高高在上的宋朝皇族和當時的貴族階層成了階下囚,每時每刻都要接受精神上的羞辱。
宋徽宗和宋欽宗和諸多大臣以及后宮妃嬪被押送到金國祖廟,舉行了牽羊禮,不論男女都要脫去上衣,然后披上羊皮,雙手被捆綁,以表示臣服,許多重節(jié)的大臣不愿接受如此屈辱的儀式,當場自盡,宋欽宗的皇后在牽羊禮后不堪受辱,投水自盡,但宋徽宗的皇后并沒有勇氣自盡,其他的妃嬪和公主大多也都選擇活下來。
兩位皇帝和眾多身份高貴且特殊的漢族高層成了俘虜,這成了許多漢人心中的心頭刺,就算遙望北方也會不自覺的覺得屈辱,靖康之恥徹底打壓了宋朝的自信心,眾多女眷慘遭金人欺辱,這也成了漢人的心病,故此道德學家們舍棄了北宋時期重生存輕貞節(jié)的觀念,轉(zhuǎn)而大力提倡婦女舍生命保貞節(jié)。明清時期,社會上為節(jié)而死的婦女逐漸增多,經(jīng)過不斷的宣傳和引導,女性們只能選擇貞潔,為此可舍棄生命。
五胡亂華和靖康之恥都是漢民族的一場劫難,五胡亂華主要體現(xiàn)在于一個亂字,而靖康之恥主要體現(xiàn)在于恥,一個是消滅身軀,一個是摧毀意志。兩者都對中華民族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也都對社會進行了破壞,但將這些慘痛的歷史事件,放入中國的歷史長河之中,也不全是否定的,它的教育和借鑒意義對一個民族的傳承至關(guān)重要。
畢竟,一個民族總有輝煌的時候,也有低谷的時候,最重要的不是創(chuàng)造了多少輝煌,而是歷經(jīng)劫難還能留存生的希望,泯滅于歷史長河之中文明,不論曾經(jīng)多么輝煌,終究只是歷史,只不過這多浪花大一點,經(jīng)此而已。
中華民族是這個世界上傳承最久的民族之一,而且中華民族在歷史上的大多數(shù)時間里,總能用強者的姿態(tài)來掌管華夏大地,用強大的軍事實力來威懾周邊的小國,然而凡事都有兩端,中華民族強大的另一面是極度的弱小,在歷史上,中華民族曾多次面臨滅族危機,每一次都處在毀滅的邊緣,最慘的時期當屬五胡亂華,最讓人恥辱的當屬靖康之變。
靖康之恥究竟有多恥辱呢?宋欽宗和宋徽宗被俘,被人當成豬羊一般關(guān)在院子里,供人圍觀,而宋朝的大臣被貶為奴隸,被金國武將肆意羞辱,皇后公主也成為階下囚,任人凌辱。用概括性文字來描述靖康之恥,根本不足以展現(xiàn)靖康之變的羞恥程度,許多史學家在提到這段歷史的時候,都喜歡用春秋筆法,一筆帶過,不是不能詳細寫,主要是實在太讓人感到恥辱了。
岳飛在《滿江紅》里哀嘆“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當宋欽宗和宋微宗被人押送金國,身后還有朝廷大臣、皇親國戚、宮中宮女、后宮妃嬪、皇后公主,此外還有一些金國士兵從宋朝掠奪的良家女和壯丁,以及各類工匠,浩浩蕩蕩不下十萬人,一起被帶往金國。
金國幾乎將宋朝的上層貴族一擼而空,當時宋欽宗和宋徽宗是分別被押往金國京都會寧府,當兩支隊伍都到達會寧府的時候,金國在完顏阿骨打的廟前舉行了牽羊禮,牽羊禮是女真族的受降儀式,牽羊禮要求俘虜赤裸著上身,身披羊皮,脖子上系繩,像羊一樣被人牽著,也表示像羊一樣任人宰割。
對于宋朝眾人來說,牽羊禮是一件極具羞辱的儀式,故此許多人都在牽羊禮過程中選擇自盡,牽羊禮要求赤裸上身,這一要求對皇后和后宮妃嬪等女性來說,更具羞辱性質(zhì),當時宋欽宗的皇后朱璉因為受不了如此屈辱,牽羊禮結(jié)束之后的當日便投水自盡,宋徽宗的皇后忍辱偷生,當時并沒有自盡,其余妃嬪和公主以及宮女,雖然感到羞恥但為了活命,也都在苦苦掙扎。
宋徽宗見宋欽宗的皇后都自盡,自己的皇后卻沒有,心中憤恨難平,總是用話語刺激自己的皇后,宋徽宗皇后鄭氏雖然感到十分羞辱卻沒有勇氣自盡,每日都活的十分煎熬,牽羊禮之后,有名號的妃嬪都交由金太宗處置,其余女子全被分給金國武將,這些女子大多都和宋朝皇帝有關(guān)系,她們每多遭受一份屈辱,宋朝的顏面便要丟掉一點。
在牽羊禮上有勇氣自盡的人都獲得了解脫,而對于那些忍辱偷生的人來說,屈辱的日子才剛剛開始,鄭皇后貴為一國皇后,卻遭受了如此大折磨,然而偏偏自己又沒有勇氣自盡,每日都活得煎熬,宋微宗和宋欽宗也很煎熬,本是皇帝,如今卻像動物一樣,被人關(guān)在圈里任人參觀,而且自己的妃子和女兒還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身心都飽受摧殘。
北宋的這一干人等就如同一根刺,深深的扎在所有漢人的心口,一想起就是一陣刺痛。最讓人痛恨是,金國在漢人心口上插上一根刺不夠,還要再插上一根,秦檜就是這樣一根刺。靖康之變之后,秦檜也被押送到了金國京都,在其他大臣都選擇自盡一全忠義的情況下,唯有秦檜倒戈。
南宋政權(quán)穩(wěn)固之后,聞聽兒子上位之后,宋徽宗立馬寫了一份賣身契向金國表忠心,而傳信的使者就是秦檜,后來成為漢奸的秦檜又被金國假借宋微宗之手送回南宋,金國成功在南宋插了一根刺,而這根刺最后要了岳飛的命,既讓人感到憤怒,又無力。
靖康之恥最羞恥的地方在于,金國用種種手段逼迫出了人性的惡,將人性最丑惡的一面放在太陽底下暴曬,而且宋徽宗和宋欽宗是宋朝的皇帝,是儒家文化中最重要和最尊崇的人物,將代表性人物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腳,這是對整個中華文明的一次踐踏,故此后世的學者史學家提到靖康之變都咬牙切齒。
因為靖康之變,儒家對女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在程朱理學的倡導下,貞節(jié)牌坊成了封建時代女性最高的精神寄托,這還只是靖康之變所產(chǎn)生的一部分影響。中華民族跨越千年,一路走到現(xiàn)在,真的非常不容易。
大宋歷時三百多年,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18個帝王。宋朝雖然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經(jīng)濟、文化、科技高度繁榮的時代,可正是這個沒有內(nèi)亂皆因外擾的王朝,出現(xiàn)了一段恥辱的歷史,這就是為大眾所熟知的?靖康之恥(靖康之難)?,靖康之恥直接導致北宋滅亡。我們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一、從燕云十六州說起。
從公元936年后晉開國皇帝石敬瑭反唐以來,他為了增強自己的實力,不斷向北方契丹求援。契丹國當然不會白白相助,無奈之下,石敬瑭將北方燕云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來作為求援的代價。我們知道,在歷史上,燕云十六州一直是北方邊防險要之地,易守難攻,石敬瑭把這方要塞拱手相讓,無疑將我華夏中原的大門赤裸裸地展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鐵蹄之下。
直到宋朝開國以后,大宋與契丹歷經(jīng)多次艱難戰(zhàn)役,仍不得燕、云之地。25年征戰(zhàn)之后,宋、遼簽訂?檀淵之盟?,燕云十六州仍然被契丹?和諧?地占據(jù),而且每年還要向契丹繳納30萬兩的歲幣。燕云十六州自此成了大宋各位帝王的念念心結(jié),直至朱元璋時期,才被終結(jié)。
檀淵之盟之后的百年時間里,北宋和契丹?相安無事?。那么有人不禁要問,宋太祖趙匡胤文韜武略,為什么對付不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為什么一個燕云十六州就是收不回來呢。
我們知道,大宋經(jīng)過唐朝繁華治國之后,出現(xiàn)了高度的繁榮局面,人們生活水平很高,國家也很富足,所以自宋太祖杯酒釋兵權(quán)之后,他就認為,兵權(quán)不能有武將獨自把持,必須由文官牽頭。所以,自北宋以來,朝廷重文輕武,在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略的時候,便一直處于下風,戰(zhàn)事上始終處于被動局面。而且,外出打仗的時候,兵符始終由文官把持,武將指揮戰(zhàn)斗,可想而知,這等奇葩作戰(zhàn)制度,不論在效率上還是靈活應變程度上,都很掣肘。此狀態(tài)不但影響了戰(zhàn)斗力,文武官員也矛盾百出,向心力、凝聚力急劇下降,不團結(jié)、起內(nèi)訌。所以面對北方游牧民族的強大鐵騎,宋軍注定一潰千里。
二、靖康之難。
這種攪局且奇葩的治國理政思想,導致了北宋政治、軍事上的腐敗和不作為,也為靖康之變埋下隱患。
靖康之難也叫靖康之變,又叫靖康之恥。宋徽宗時期,他們與女真族(金國)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遼國。大宋知道女真飽受遼國欺負,他們也看到金國很弱,于是宋太祖主動漂洋過海去金國,協(xié)同商議共討契丹遼國,這就是有名的?海上之盟?。雙方約定,二者共同攻遼,金兵攻取遼國的中京,宋軍攻取遼國的燕京,金兵幫助宋朝收復失地,滅遼以后,燕云十六州歸還宋,而宋將給遼國的50萬兩歲幣轉(zhuǎn)給金國。
?聯(lián)金滅遼?不得不說,是我們的?藝術(shù)皇帝?宋徽宗的一廂情愿,他根本不知道金國早把大宋看成一塊大肥肉。而宋朝皇室卻始終夢想著,能在自己的手上奪回先人宋太祖、宋太宗都沒能完成了的心愿。然而,他的愿望終究沒能實現(xiàn),非但燕云十六州沒有收回來,而且還?賠了夫人又折兵?,不但?造就?了靖康之恥,還把北宋親手葬送。
?靖康之恥?在我國封建歷史上是八恥之一,其造成的影響和帶來的人道災難是空前的。
《南征錄匯》載:原定犒軍費金一百萬錠、銀五百萬,須于十日內(nèi)輪解無闕。如不敷數(shù),以帝姬、王妃一人準金一千錠,宗姬一人準金五百錠,族姬一人準金二百錠,宗婦一人準銀五百錠,族婦一人準銀二百錠,貴戚女一人準銀一百錠
《永樂大典》:靖康之變,恥莫大焉。仇雪恥,今其時矣。
①民族范圍。靖康之變是古代歷史上胡虜異族對漢王朝的再次入侵,是異族與漢族之間的較量,跟晉朝?五胡亂華?有相似之處,都一度造成了中原政治中心的南移,但五胡亂華之后,進入隋唐興盛時期,可靖康之恥以后,臨安王朝偏居一隅,極度弱勢之后造成了蒙元入侵,催生了崖山之悲。
②人數(shù)、規(guī)模。靖康二年(1127年),隨著宋徽宗、宋欽宗二帝被俘,其皇后、親王、駙馬、嬪妃、太子等3000余人分兩路被羈押北行。由于路途遙遠,加上被各種折磨,等他們到達金國時,人數(shù)已經(jīng)不到1500人。
③非人虐待。宋徽宗、宋欽宗被金人?量身定做?了恥辱的?牽羊禮?。即帝王、嬪妃脫掉衣服跪在地上,雙手幫上繩子,披上羊皮,視作被宰的?羊羔?,他們被金兵牽著在地上緩慢地爬行、跪拜。另外,帝姬、嬪妃、公主還被迫穿上暴露的舞衣,供金軍玩樂,他們的待遇甚至不如軍妓、娼妓。宋欽宗的皇后朱氏就因受不了這樣的屈辱,而投井自殺。宋徽宗還被辱稱為?昏德公?。
三、不思進、受侮辱、茍存世。
岳飛《滿江紅》: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宋徽宗的藝術(shù)造詣可圈可點,可他的舞文弄墨治國思想直接斷送了北宋命脈。軍備廢弛、饞臣攪政、不思進取、心存幻想。
靖康之恥帶來的影響是一代王朝的衰弱和一蹶不振,也為蒙元入侵提供了可能。北宋王室也許從一開始就沒有認真地審視北方異族的敵視與覬覦,在自身實力不允許的情況下,心存幻想,最終釀成難以挽回之大錯,遺憾存世。
錯亂時局、放松了警惕、無厘頭的指揮、埋葬了江山與社稷。
呂思勉:宋朝的滅亡,可以說是我國民族的文化,一時未能急劇轉(zhuǎn)變,以適應于競爭之故。原來游牧民族以掠奪為生產(chǎn),而其生活又極適宜于戰(zhàn)斗,所以其勢甚強,文明民族,往往為其所乘,羅馬的見軛于蠻族,和中國的見軛于五胡和遼、金、元、清,正是一個道理。試看宋朝南渡以后,軍政的腐敗,人民的困苦,而一部份士大夫反溺于晏安酖毒,歌舞湖山可知。
胡繩:當金兵南下時,一路經(jīng)過險關(guān)要津,全無宋兵抵御,使金人都嘆息說,宋朝太無人了。足見當時宋朝軍隊的無能了。
雖然這是中國歷史上最長期的分裂狀態(tài),但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幾個時期之一,可惜歷來被人忽視。為何?因為西晉的破滅導致五胡亂華,漢人精英第一次大規(guī)模遷至東南,而中國北方進行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這個階段讓中國從古代時期進入了中古時期,也是中華民族從原本單一漢民族向多民族共同體轉(zhuǎn)變的一個重要時間點。同時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中心第一次向東南遷移。雖然隋唐時又回到了長安,但給了之后后世遷都的基礎(chǔ)。在這個混亂時期,中國的文化和政治觀也得到了極大改造,并最終孕育出開明的大唐盛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92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