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什么要弄死自己兒子的老婆,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曹植的第一任妻子崔氏,出身名門,是名士崔琰的侄女,竟然因為衣著華麗而被殺死,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要知道,曹植怎么說也是官家之子,老婆穿件漂亮的衣服再正常不過了
曹植之妻崔氏
而其父曹操呢,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下令殺了崔氏,真的很沒有人情味
于是,有就很多“專業(yè)人士”開始分析啦
曹操老奸巨猾,心思難猜,殺人如麻,火氣上頭等等,就把人殺了
當(dāng)然,這樣解釋雖然也不算錯,但小輪子認(rèn)為實在太廉價了,如果把一件事的發(fā)生單單歸咎于人性本身上,那就沒什么意義了
曹植之妻崔氏
雖然不愿意相信,但《魏晉世語》的確就是這樣記載的:
(曹)植妻衣繡,太祖登臺見之,以違制命,還家賜死
問題來了,曹操為什么一定要殺死曹植的妻子呢?
第一,打擊曹植嗎?
曹植的妻子崔氏,是當(dāng)時名士崔琰的侄女
曹植之妻崔氏
崔琰是誰?他在魏國的名氣可是非常的大
曹操在位居丞相后,曾東西曹掾?qū)?,東曹主管兩千石官員的人事任免
西曹掾負(fù)責(zé)丞相府官員任免,崔琰管的就是東曹,想想就知道由他手中過的官員有多少
曹操難道是想通過打擊崔氏來警告崔琰識時務(wù)嗎?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崔琰曾多次表示:“長子當(dāng)立為大義”
曹植
曹植完全不在崔琰考慮之列,所以也就不存在打擊曹植
第二,單純打擊崔氏家族嗎?
崔氏家族在魏國地位舉足輕重,由崔琰推舉的官員不在少數(shù),曹操有些忌憚崔琰,在位的官員其實都有這么一個死結(jié):
“為君主建功立業(yè),博得好名聲,君王猜忌,殺之”,想要不引起君王猜忌,最好就是不引起他的注意,但這個度很那把控
曹操
有一次,崔琰受了刑法,但去拜謁的人依然是門庭若市,完全沒有刑法的約束感
曹操為了防止崔氏繼續(xù)做大,想通過殺了曹操之妻來震懾崔氏家族
其實這個也不成立,崔琰雖然最后也被殺了,但終其曹丕、曹叡兩朝,崔琰之從弟崔林一直都是高官,且影響力很大
崔琰
最后,還是要回到《魏晉世語》中,理由及時那么赤裸裸,真相就是書中記載的那樣:
就是因為曹植之妻崔氏衣著光鮮華麗,被殺的
理由其實很簡單,曹操三令五申,曹家之人,要穿素衣,東西破了就縫補縫補,吃的住的,簡單就好
連自己的身后事,曹操也說:“帶著四個箱子就行了”
曹植
但曹植之妻,偏偏在這個時候撞槍口,曹操是誰,《求才三令》這樣的都敢發(fā),他要的就是當(dāng)時之名聲
只要對自己的現(xiàn)狀有利,就是付出代價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以后再有誰說曹家之人鋪張浪費,天下人都不答應(yīng),“連親兒媳都可以殺,還有什么是做不了的呢?”
曹操
這樣一來,那些王公貴族也會受到很大的感染力,也不敢大肆鋪張浪費了
妥妥的活廣告
到頭來,真是可憐了,曹植的妻子崔氏了.......
曹操雄才大略,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被譽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堪稱一代梟雄。但是,曹操貪戀美色的程度也鮮有人能夠匹敵。據(jù)說,曹操有一句口頭禪——“汝妻吾自養(yǎng)之”。由此可見,曹操是十足的“人妻控”。
根據(jù)《三國志》的記載,曹操曾多次納他人的老婆為妾,其他史料和書籍也多有記載。比如:曹操的杜夫人(生曹林、曹袞二子)原來呂布部將秦宜祿的妻子,而尹夫人(生曹矩)則是東漢大將軍何進的兒媳。
不過,話說回來,曹操從不惦記有婦之夫,他惦記的一般都是寡婦,既為了滿足自己,也為了給那些寡婦一個強有力的依靠??墒?,有一個寡婦卻讓曹操“吃不了兜著走”。此人就是東漢末年軍閥張濟的遺孀、張繡的嬸嬸鄒氏。
公元197年正月,宛城之戰(zhàn)(又稱“淯水之戰(zhàn)”)中,曹操親率大軍討伐張繡,后者抵擋不過,于是率眾投降。
收降張繡之后,曹操非常高興,于是大擺酒宴,宴請張繡及其部將?!度龂尽酚涊d,曹操起身行酒時,他手下的大將典韋就一直手持“刃徑有尺余”的大斧立于其后。曹操每到一個人面前,典韋都“舉斧迫視”。因此,一直到酒宴結(jié)束,張繡及其部將都不敢仰視曹操。
但是,后來發(fā)生了一個小插曲,導(dǎo)致事情瞬間就發(fā)生了反轉(zhuǎn)。
酒宴過后,曹操對張濟遺孀鄒氏的美貌垂涎欲滴,而鄒氏也心甘情愿被曹操納為妾室。于是,兩人當(dāng)晚就在軍帳中共度良宵、纏綿悱惻。張繡得知此事后,感覺受到了奇恥大辱,十分抑郁、非常惱怒。本來已經(jīng)歸降的他在謀士賈詡的建議下決定“造反”,于是帶領(lǐng)士兵偷襲曹操。
曹操根本沒想到張繡會突然造反,毫無準(zhǔn)備和提防,因此被張繡打了個措手不及。危急時刻,曹操率輕騎逃走。大將典韋則留下斷后,阻止張繡率軍追殺。雖然典韋號稱“古之惡來”,勇猛異常,但是畢竟雙拳難敵眾手,因此身被數(shù)十創(chuàng)。最終,典韋因傷創(chuàng)重發(fā)、怒目大罵而死。
典韋死后,張繡率眾瘋狂追殺曹操。逃跑過程中,曹操的坐騎絕影被亂箭擊中,卻仍然頑強奔跑,但是終因失血過多、力竭而死。千鈞一發(fā)之際,曹操長子曹昂將自己的坐騎戰(zhàn)馬給了曹操,自己則步行保護父親并負(fù)責(zé)斷后。最終,曹操得以乘馬僥幸逃脫,而長子曹昂卻戰(zhàn)死在宛城。
這次敗仗本可避免,但是因為曹操好色、睡了張繡的嬸嬸,逼著張繡反水偷襲。結(jié)果,害死了大將典韋和自己的長子曹昂以及侄子曹安民,讓曹操很受傷。但是,受傷歸受傷,這次慘痛的教訓(xùn)并沒有讓曹操改掉“人妻控”的這個臭毛病。
官渡之戰(zhàn)后,曹操還曾對袁紹的兒媳、絕色美人甄宓(袁紹次子袁熙之妻)垂涎欲滴,但是后來被他的兒子曹丕捷足先登,所以只好作罷,遂將甄宓賜給了曹丕。
所謂“色字頭上一把刀”,曹操因貪戀美色害死了自己的兒子曹昂和大將典韋卻不知悔改。我想,這就是俗話說的“狗改不了吃屎”(文明點兒的說法叫“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吧!
一、雖然很多人都說曹操是一個特別好色的人,但是曹操對于自己兒子來說卻是特別大方的,那么曹丕第一眼就看中了甄姬,所以說他是特別喜歡他的,那么對于一個父親來說,他知道自己兒子喜歡,所以說他不會和自己的兒子爭奪。這也就是為什么曹操會將甄姬賜給自己的兒子,實際上這就是作為父親對兒子的愛而已。
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曹丕是一個特別有能力的人,那么是曹操非常想要重用的人,那么對于繼承位置來說,他是特別鐘情于曹丕的,所以說他會把好的東西給曹丕。也就是為了讓他更加的努力去輔佐自己。希望他不要有篡位的心理。所以說他才會把一個絕世美女主動讓給曹丕。這也是為了他的事業(yè)著想。
三、曹丕是一個特別小心眼的人,是一個有仇必報的人,不管對方是誰,那么如果他特別記恨他的話,肯定會想辦法去對付這個人,那么曹操對于兒子這一點性格是特別了解的,他不會去和兒子爭搶,畢竟他已經(jīng)老了,所以說他怕曹培以后會把他當(dāng)敵人一樣,那為了穩(wěn)定曹丕不讓曹培當(dāng)自己的敵人,所以說他就會這么慷慨大方。
所以說曹操愿意把美人讓給自己的兒子,并不是說他并不想得到這個美人,只是因為他怕自己的兒子對他做出不利的事情,所以說才會選擇把這個美人讓給自己的兒子。這也就是說曹操是一個比較會審時奪勢的人。
曹操家族三代女人,為何多命運凄苦,不得善終?
文/張秀陽
有人說三國時期是一個男人的世界,在《三國演義》里,女人要么連名字也沒有留下,只是男人的點綴;要么紅顏薄命,命運凄苦?!度龂萘x》是文學(xué)作品,那么,真實的三國時代的女人們,她們的命運又如何呢?
現(xiàn)在說說曹操家族三代女人的故事,它告訴我們,在那個亂世,男人建功立業(yè)、爭權(quán)奪利、視人如草芥的背后,隱藏著女人們一言難盡的凄苦與悲涼,即使是達官顯貴、皇家宮闕里的女人亦然如此。
曹操妻妾眾多,可考證的大約有十五六人。丁夫人嫁給曹操時,曹操另有劉夫人,生長子曹昂和清河長公主,劉夫人死得早,兒子曹昂由丁夫人撫養(yǎng)。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帶著兒子討伐張繡,張繡投降。本來戰(zhàn)事已經(jīng)結(jié)束,但好色的老曹看中了張繡的寡嬸,納為侍妾。這一下,張繡不干了,又舉兵反曹。
曹操大兒子曹昂、侄子以及大將典韋在宛城戰(zhàn)死。因為自己的好色讓兒子白白丟了性命,丁夫人常常說:“你殺了我兒子,都不懷念他!”曹操很憤怒,把她打發(fā)回了娘家。
后來曹操到丁夫人娘家里去見她,丁夫人正在織布,外人傳達:“曹操來了?!倍》蛉诉€是像之前那樣織布。曹操到了,拍著她的背說:“跟我一起坐車回家吧!”丁夫人不回頭也不作答。曹操準(zhǔn)備離開,走到外面,又問:“真的不行嗎?”還是沒回應(yīng)。曹操說:“這可就是真的是訣別了。”于是和她正式離婚,要丁家改嫁她,丁家不敢,也沒有什么男人敢要曹操的女人。
不久丁夫人去世了,卞夫人請求曹操安葬她,被允許葬在許城南。曹操去世時,感到自己很對不起丁夫人:“我死了,九泉之下,碰見兒子,他要是問我,媽媽被你弄到哪里去了,我該怎么回答呀?”真是其人將死,其言也善。可惜晚了。?
武宣皇后卞氏,瑯邪開陽(今山東臨沂)人,曹操的正妻(繼室)。原本是倡家,即漢代專門從事音樂歌舞表演的樂人家庭出身,后來與曹操成婚。建安初年,原配丁夫人被廢,卞夫人成為曹操的正妻。曹丕繼位后尊其為皇太后,曹叡繼位后尊其為太皇太后。卞后在太和四年去世,與曹操合葬高陵。
曹操長子曹昂死于亂軍,原配丁夫人被棄,卞夫人所生曹丕便成了長子。卞夫人還相繼生下曹彰、曹植、曹熊三子。于是,曹操便將卞氏扶立為正妻。成為正室的卞夫人仍然一如既往地輔助丈夫、教養(yǎng)兒女、善待姬妾。
卞夫人節(jié)儉、大度、明理,又聰明低調(diào),直到孫子繼位,成為太皇太后,算是得到善終。但她看著親生兒子為爭皇位,豆箕相燃,做為母親,她的內(nèi)心不苦嗎?
曹丕、曹植豆箕相燃,七步作詩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就不去說它了。曹丕除了迫害陳思王以外,相傳,另一個弟弟曹彰也是死在他手里。
曹彰,字子文,沛國譙縣人,為曹操與卞氏所生次子。彰膂力過人,武藝熟,能徒手與猛獸搏斗。自小立志為大將,為曹操所欣賞。建安二十一年,封為鄢陵侯。兩年后,代北烏桓無(能)臣氐等造反,曹彰拜北中郎將,行驍騎將軍,引軍往討,大捷而歸。后來曹彰奉命往漢中助曹操攻劉備,然而到了長安的時候,曹操已引軍回來。于是曹彰行越騎將軍,便留守于長安。曹操回到洛陽后得病,遠(yuǎn)召曹彰,然而彰未至而操先死。
曹丕即位后,黃初二年,曹彰進爵為公。次年,又被立為任城王。黃初四年,曹彰入京都朝覲,卻忽然暴斃于府邸中,享年約35歲,謚曰威王。
關(guān)于曹彰之死,南朝劉宋的劉義慶《世說新語》載:
魏文帝忌任城王驍壯。因在卞太后閣共圍棋,并噉棗。文帝以毒置諸棗蒂中:自選可食者而進,王弗悟,遂雜進之。既中毒,太后索水救之,帝預(yù)敕左右毀瓶罐,太后徒跣趨井,無以汲,須臾,遂卒。
親生兒子讓另一個親生兒子毒死,母親就在旁邊,“太后索水救之,帝預(yù)敕左右毀瓶罐,太后徒跣趨井,無以汲。”這是一個多么悲痛的人倫慘劇。卞夫人的此后歲月,是不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兒子慘死的一幕?
魏文帝曹丕文昭甄皇后,相傳名為甄宓,實則無記載。史稱甄夫人。中山無極(今河北省無極縣)人,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明帝曹叡的生母。
甄氏三歲喪父。建安中期,袁紹為次子袁熙納之為妻。建安四年(199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氏留在冀州侍奉袁紹的妻子劉氏。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率軍攻下鄴城,甄氏因為姿貌絕倫,被曹丕所納,甚得寵愛,生下兒子曹叡和女兒曹氏(即東鄉(xiāng)公主)。
甄氏婚后,對婆婆極為孝敬,是難得的成功處理婆媳關(guān)系的典范。
建安十六年(211年)七月,曹操西征,隨行的卞夫人途中生病留在孟津,曹丕和甄氏留守于鄴城。當(dāng)時卞夫人身體抱恙,甄氏不能及時照顧問候,急得寢食難安,時常偷偷哭泣。身邊下人告訴她說卞夫人病好了,甄氏仍然不信,說:“夫人在家,老毛病常犯,每次都得很久痊愈,這次怎么好的這么快?你們一定是想要安慰我?!彼愿討n心。之后得卞夫人回信,說身體已經(jīng)恢復(fù),甄氏才放心起來。?
建安十七年(212年)正月,大軍回鄴,甄氏去迎接,看到卞夫人時悲喜交加,周圍的人看了都感動不已。卞夫人見甄氏這么關(guān)心自己,也忍不住流淚,還說:“媳婦怕我上次生病也會象以前那樣反復(fù)難愈嗎?我只是有點不舒服,小病而已,十幾天就好了。你看看我的氣色很好呢。”然后嘆道:“真是孝順的媳婦??!”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東征孫權(quán),卞夫人、曹丕及曹叡、東鄉(xiāng)公主都跟隨,當(dāng)時甄氏因為生病所以留在鄴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九月,大軍返回鄴城,卞夫人的左右侍婢們看到甄氏容顏更勝以往,便奇怪地問她:“夫人您跟兩個孩子分別那么久,難道不想念他們,反而臉色這么好,為什么呢?”甄氏笑著回答:“曹叡和東鄉(xiāng)公主跟隨卞夫人,我還有什么可擔(dān)心的?!?/p>
即便這樣,甄氏仍然沒有美好的人生結(jié)局。
盧弼在《三國志集解》中寫道:《資治通鑒》里說,丁卯,夫人甄氏卒。當(dāng)初曹操攻入鄴城,文帝見袁熙的妻子中山甄氏貌美而心悅于她,曹操便為文帝聘為妻,生有兒子曹叡。等到文帝即位,安平郭貴嬪得寵,甄夫人留在鄴城不得見,失意而有怨言。郭貴嬪譖于文帝,文帝大怒。六月丁卯,遣使賜死甄夫人。
黃初七年(226),甄氏的兒子魏明帝曹叡即位,追尊甄氏為文昭皇后。
曹叡原配虞氏,明悼毛皇后是他的第一位皇后。
毛皇后,河內(nèi)郡人。黃初年間,毛氏選入平原王府,很受曹叡寵愛,進出常同乘一副輦同車。黃初七年(226年),曹叡即位,封毛氏為貴嬪。太和元年(227年),立為皇后。
當(dāng)初曹叡還是平原王的時候,曾先納河內(nèi)人虞氏為王妃,到其即位,虞氏卻沒能被立為皇后,為此她很是傷感和不平。太皇太后卞氏因此而安慰和勸撫她,虞氏對著太皇太后說:“曹氏從來好立賤人為后,沒有過以德取人的時候。然而皇后管理六宮內(nèi)事,皇帝執(zhí)掌天下大政,兩人的職責(zé)本是相輔相承的。如今皇上沒有一個好的開端,也很難說會有好的結(jié)果。也許在他們身上會發(fā)生亡國喪祀,斷送祖宗創(chuàng)立的江山社稷之災(zāi)呢!”
曹叡聞知此言大怒,遂將虞氏廢還鄴宮,永遠(yuǎn)不再相見。
毛皇后日益得寵,然而皇帝的恩寵哪能長久?曹叡后來又寵幸西平人郭夫人(明元郭皇后),對毛皇后日益淡漠。
景初元年(237年)九月十五日,曹叡賞游后園,召后宮才人以上嬪妃參加飲宴娛樂。郭夫人對曹叡說:“應(yīng)該把皇后請來吧?”曹叡不同意,并且告知隨從不得宣請毛皇后。第二天,曹叡和毛皇后見面時,毛皇后問他:“昨日宴游北園,玩得開心嗎?”曹叡以為是左右侍從們給毛皇后泄的密,因而下令殺掉了十幾個隨從。又將毛皇后賜死。不過在毛皇后死后仍給她加了謚號“悼皇后”,并將她安葬于愍陵。
在《三國演義》第一百零六回時,曹睿在宮中,夜見毛皇后引數(shù)十個宮人哭至座前索命,因此得病,最終不得已臨終托孤。
丁夫人之所以會跟曹操決裂,主要是因為曹操在帶兵打仗的時候沒有保護好曹昂,致使曹昂戰(zhàn)死,丁夫人因此而非常埋怨曹操。
雖然丁夫人是曹操的原配妻子,兩個人的感情非常好,可是丁夫人一直沒有為曹操生下兒子,所以她心中感到非常的遺憾。曹操的長子曹昂的母親去世以后,曹操就將這個沒有娘的可憐孩子交給了丁夫人撫養(yǎng),丁夫人對這個孩子一直視如己出,非常的愛護。由于曹操非常寵愛他們母子,所以他一直對曹昂寄予厚望,希望曹昂可以跟隨自己多出去打仗,這樣的話也可以多建立一些軍功,將來讓他繼承自己位置的時候他也可以服眾。
可是曹操在帶領(lǐng)曹昂出去攻打劉秀的時候遭遇到了突襲,不僅曹操手下的大將典韋戰(zhàn)死,他的長子曹昂也被敵軍殺害。丁夫人知道這件事情以后整天在家里嚎哭,他認(rèn)為如果不是曹操非要帶自己的兒子出去打仗的話,兒子也不會死。曹操聽了丁夫人的抱怨以后非常的心煩,所以就命人將丁夫人送回了娘家。過了一段時間以后,曹操親自去岳母家接自己的妻子回家,丁夫人的娘家人得知曹操來了以后都非常的高興,趕緊去門口迎接他。
可是丁夫人自始至終卻一直坐在織布機旁邊織布,沒有理會曹操。曹操一直在丁夫人的身后耐心的安慰她,希望她可以跟自己回去。曹操耐心的勸解了很長時間,丁夫人依然不搭理他,曹操也就只好走掉了。他臨走的時候還叮囑自己的岳父,不要讓丁夫人一直在家里守寡,可以讓她重新嫁一個男人。可是由于曹操的權(quán)勢太大,岳父生怕會遭到報復(fù),所以并沒有將丁夫人嫁出去,而是讓她一直在娘家生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92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