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司馬氏“篡魏建晉”,涉及司馬懿和他的兩個兒子(長子司馬師、次子司馬昭)和一個孫子(司馬炎)祖孫三代四位人物。
曹操生前沒有稱帝,稱魏王。太子曹丕手下有位中庶子(官職名)司馬懿,深得曹丕信任。曹丕稱魏文帝后,司馬懿任撫軍將軍、錄尚書事。曹丕率軍出征時,常把司馬懿留在后方“看家”,負責“內(nèi)鎮(zhèn)百姓,外供軍資”。曹丕死后,司馬懿與曹真、陳群等奉詔輔佐太子曹睿繼位,是為魏明帝。魏明帝在位期間,司馬懿領(lǐng)軍平定了蜀國降將孟達的叛亂,攻滅了割據(jù)遼東的公孫淵,抵擋住了諸葛亮發(fā)動的一次次北伐,威望劇升,官至太尉。魏明帝曹睿沒有兒子,但有兩個男孩以他兒子的名義封王,一位是齊王曹芳,另一位是秦王曹詢。
魏明帝的這兩個“兒子”來歷不明,“宮省事秘,莫有知其所由來者”(《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估計是他同輩兄弟的兒子,掛在他名下。魏明帝臨終前將年僅八歲的齊王曹芳立為太子,同一天繼位(沒有確定帝號),有些書上稱他魏齊王。大將軍曹爽、太尉司馬懿奉詔輔政。司馬懿以太尉兼任侍中、持節(jié)、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權(quán)傾朝野。大將軍曹爽雖是皇帝本家,手中卻沒有多少實權(quán),對司馬懿不服、不滿,奏請魏齊王曹芳升遷司馬懿為太傅,明升暗降,剝奪了司馬懿的實權(quán)。司馬懿怨憤不已,稱病不出,在暗中窺測時機,準備反撲。
魏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大將軍曹爽和他的兩位弟弟曹義、曹訓陪同魏齊王曹芳到洛陽以南九十里的高平陵去祭奠魏明帝。司馬懿利用其長子中護軍司馬師掌握的兵權(quán),聯(lián)合太尉蔣濟發(fā)動軍事政變,關(guān)閉城門,控制了洛陽。然后,司馬懿和蔣濟領(lǐng)兵出城,守在洛水浮橋前,上奏魏齊王曹芳,列數(shù)曹爽兄弟罪狀,請求免除他們的一切職務(wù)。年少的魏齊王哪有什么判斷力、決策力?大將軍曹爽是個無能之輩,一時竟束手無策。大司農(nóng)桓范建議他挾持魏齊王南走許昌,召集各地曹姓王的軍隊前來勤王討伐司馬懿,他卻回答說,司馬懿不就是想剝奪我的權(quán)力嗎?我回去做個富家翁,落得一身輕,不也挺好嗎?于是,他主動請魏齊王下詔免掉了自己的大將軍職務(wù),然后護送魏齊王進了洛陽,回到宮中。
、
司馬懿甕中捉鱉,把曹爽兄弟三人及曹爽黨徒何晏、鄧飏、丁謐、桓范等人統(tǒng)統(tǒng)處死,夷三族。參與軍事政變的太尉蔣濟病死后,朝廷任命王凌為太尉。王凌不滿司馬懿篡奪魏國天下的陰謀活動,謀立楚王曹彪,策動曹彪在淮南舉兵反抗。司馬懿突襲逮捕王凌,逼他服毒自殺,并將楚王曹彪擒獲處死。然后,司馬懿把各地的曹姓王統(tǒng)統(tǒng)集中到鄴城,委派官員對他們嚴密監(jiān)視,不準他們互相交往聯(lián)絡(luò)。這樣,司馬懿實際上已把魏國政權(quán)篡奪到手,但他沒有來得及稱帝就病死了。
司馬懿死后,魏國的軍政大權(quán)落入他的長子司馬師手中。魏齊王曹芳當了十二年傀儡,連個帝號都沒有。魏嘉平六年(公元254年),司馬師再次下手,廢黜魏齊王,另立魏文帝的孫子、十四歲的曹髦繼位,同樣沒有帝號。據(jù)《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記載,曹髦幼年時封為郯縣高貴鄉(xiāng)公,繼位后仍稱高貴鄉(xiāng)公。這就叫名不正言不順,當個擺設(shè)而已。司馬師將中書令李豐、皇后的父親光祿大夫張緝、太常夏侯玄、仆射劉賢、黃門監(jiān)蘇鑠等擁魏派勢力統(tǒng)統(tǒng)處死,夷三族。
司馬師的篡權(quán)行為激起擁魏派的極大憤怒,魏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正月,鎮(zhèn)東將軍毋丘儉、揚州刺史文欽,在壽春起兵討伐司馬師。司馬師率軍東征,揚州軍兵敗,毋丘儉被殺,文欽與兒子文鴦逃往吳國。司馬師命豫州都督諸葛誕鎮(zhèn)守壽春。司馬師平定揚州軍反叛后就病死了,也沒來得及稱帝。
司馬師死后,其弟司馬昭以大將軍、錄尚書事的身份接掌魏國軍政大權(quán)。魏甘露二年(公元257年)春,諸葛誕在揚州起兵投吳,反抗司馬昭。司馬昭挾持高貴鄉(xiāng)公曹髦及太后一同出征,討伐諸葛誕。吳國派兵前來增援,不敵。諸葛誕堅守到第二年二月,壽春被司馬昭攻克,諸葛誕被殺。
至此,擁魏派的三次反抗均告失敗,大勢已去。高貴鄉(xiāng)公曹髦逐漸長大,對左右說:“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資治通鑒·魏紀九》)他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親自發(fā)動了最后一次反抗。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五月七日深夜,曹髦命令殿中宿衛(wèi)士兵和侍從官童拿起武器,在他親自帶領(lǐng)下沖向相國府討伐司馬昭。途中遇到司馬昭的親信、中護軍賈充帶領(lǐng)的一隊禁軍,雙方交火。跟隨賈充的太子舍人成濟,看到高貴鄉(xiāng)公親自在指揮,急問賈充怎么辦?賈充怒斥道:“司馬公養(yǎng)著你們,還問什么?”成濟上前一劍刺死了高貴鄉(xiāng)公曹髦。
這一突發(fā)事件,司馬昭也毫無思想準備,只得召集百官入朝商議,先把事態(tài)平息下去,把局面穩(wěn)住再說。尚書陳泰說,只有殺掉賈充,才能平息眾怒。但賈充是司馬昭的忠實走狗,司馬昭決不肯殺他。于是把刺死曹髦的成濟當成替罪羊,推出斬首。成濟臨刑前大喊大罵,把司馬昭的篡國野心揭露無遺。
司馬昭為了遮人耳目,另立曹操的孫子陳留王曹奐為少帝,這一次給了一個帝號,稱魏元帝,實際上也是被他抓在手里當傀儡。魏元帝封司馬昭為晉公,“加九錫之禮”(《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這是皇帝賞賜給大臣的最高榮譽。
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馬昭調(diào)集十八萬大軍,兵分三路進攻蜀國,魏國大將鄧艾出奇兵攻克成都,劉禪投降,蜀國滅亡。司馬昭自恃功高,上奏魏元帝把他由晉公晉爵為晉王,封地增至二十郡;追封其父司馬懿為晉宣王,追封其兄司馬師為晉景王(《資治通鑒·魏紀十》注)。司馬昭的這一舉動,是他準備篡位稱帝的前奏,但他也沒來得及稱帝就病死了。
司馬昭死后,魏國的軍政大權(quán)全部落入了他兒子司馬炎手中。司馬炎上任僅四個月,就預(yù)先設(shè)好圈套,逼迫魏元帝同意“禪讓”皇位,自己假意“推辭”,他的親信大臣們竭力“勸進”,一臺假戲就演成了真戲。曹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十二月,魏元帝遜位,司馬炎當上了西晉第一位皇帝,是為晉武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92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