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有多少水銀?古代的水銀是如何提煉的?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秦始皇陵有很多謎團至今沒有解開,有正是因為這些謎團,讓人們對秦始皇陵多了很多猜測,據(jù)探查,秦始皇陵地下存在有大量的水銀,目的一是要保護尸身,二是防止盜墓,水銀畢竟是含有劇毒,盜墓賊如果潛入的話,地底下常年空氣不流通,大量的水銀會讓空氣中充滿毒氣,也是一種很好的保護措施。只不過,兩千多年前,為什么就能提取出這么大量的水銀呢?
根據(jù)中國古代的風俗和習慣,每一個皇帝在自己仙去之后都會聚集自己生前所有的金銀財寶,還要給自己挖一個所謂的帝王陵墓來存放自己的“遺產(chǎn)”,寓意著自己死了之后也要和生前過上一樣富麗堂皇的生活,目前為止最神秘的秦始皇的陵墓,構(gòu)造更加復雜和奇特,而且還非常好的利用了一種化學元素——汞,而且數(shù)量還非常不少,究竟有多少呢?
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也很常見,它就是我們用在溫度計之中的水銀,純汞在常溫下呈液態(tài),而且流動性又很強,遇到溫度變化就會發(fā)生體積變化,可以說是溫度計的最佳選擇了,而秦始皇將這么多水銀封進自己的陵墓中,又究竟是為了什么呢?
秦始皇是我們中國歷史上一位非常有功績的皇帝,雖然晚年追求長生不死,又焚書坑儒,用百姓的血汗甚至是命建起了長城,可這些都是歷史上值得記憶的點,尤其是那巍峨的萬里長城,后來幫助我們中華民族抵御了多少外來民族的侵襲,所以說雖然秦始皇有過錯失,但是在整體上來看,仍舊是個值得我們敬畏的好皇帝。
那么秦始皇作為第一個統(tǒng)一全國的皇帝,身價背景自然也是非常燦爛的,不光是像兵馬俑這樣,動用了全國上下的力量去制造的東西,他們的占地面積和恢弘程度在這里不用多說,就算在照片上都能看出有多么的壯觀,更不用說去過西安的人,一定都看過這些兵馬俑吧,簡直堪稱神跡。
除了這些兵啊馬啊的,秦始皇想得很深遠,自己去了地下也是要征伐四方的,最好能再開辟一個王朝出來,而這樣的宏愿,僅僅有兵馬是不夠的,還要有足夠的金錢啊,于是就有了這座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帝王陵墓——驪山秦始皇陵。
在2002年,我國組建了專家團,對秦始皇的陵墓進行了第一次的考察,不看不要緊,一看大家就都會驚嘆于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在技術(shù)那么不發(fā)達的秦朝,為秦始皇開辟出的陵墓地宮竟然足足有30米深,而且地宮本身的高度也達到了15米,這個挑高可是不得了,差不多等于如今樓房的4層之高。
除了恢弘大氣、令人嘆為觀止以外,還有一處異常,讓專家們感到非常的奇怪,那就是在整個地宮的封土之中,檢測出了非常嚴重的汞異常,這是什么意思呢,就像我們現(xiàn)如今的鹽堿地一樣,就是土地里的鹽堿含量太多了。
而這塊陵墓上的封土,就是水銀的含量太高了,而且是高的讓人害怕,專家們根據(jù)已經(jīng)測出的數(shù)據(jù)推測,當年封墓的時候,灌注的水銀量,最少也有幾十噸,甚至上百噸也不是沒有可能的,所以這些水銀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首先從時代背景上來說,古代科技不發(fā)達,卻知道金銀都是好東西,這時候水銀橫空出世,用它來提煉黃金,在當時是非常好的選擇,于是水銀一時之間也成為了富貴的代表,那么作為全國上下最有錢的男人,當然也要在自己的墳墓里放上幾十噸,以此來顯示自己的身份地位之高、財富數(shù)量之驚人了。
其次如果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水銀這種東西的化學性質(zhì)很不穩(wěn)定,殺菌性能很好,而且不透氣,這些特點組合在一起代表了什么呢,代表著的是可以給整個地宮做一套保險措施,厚厚的一層水銀覆蓋在表面,可以有效的防止空氣中的水分子進來,進一步控制地宮里的寶物的生銹還有腐爛的速度,還能讓秦始皇的尸體也潰爛的慢一些。
另外這一層水銀還是非常厲害的防護層,因為水銀是有劇毒的,還可以順著毛孔進入人類的身體里,試想如果有盜墓賊趕緊去,這層水銀也就讓他沒有命出來了。
還有一種說法就比較玄學了,據(jù)說當時有個寡婦,宣稱自己可以制作長生不老藥,這對于秦始皇來說可是莫大的吸引,于是就把她帶回了宮中,給了個妃位,讓她潛心研究長生不老藥,可惜直到秦始皇要死掉的時候,這寡婦才提出了用水銀能長生不老的想法。
但是這時候秦始皇已經(jīng)病入膏肓,沒過多久就撒手人寰了,這水銀也用不上了,于是只好把水銀加蓋在秦始皇的陵墓之上,也算是對他有個交代吧,但如果秦始皇知道水銀是有毒的,而且他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銀,不知道他會怎么想呢。
大概有100噸水銀,用朱砂煉制而成的。它是一種劇毒,在古代的黃金里也含有水銀。另外,水銀也用于外科,秦始皇晚年過于相信法術(shù)之人,只想找到永生不死藥,而水銀就是提取不死藥的材料之一?;柿曛械乃y與巴寡婦清的女子有關(guān)。她被稱為全世界最古老的女企業(yè)家,憑著采煉丹砂起家,巴寡婦清的丈夫死后,她并沒有再婚,而是守護著家族企業(yè)。
君王統(tǒng)一天下后,就派遣很多人去尋找不死藥,然后,用火爐做煉丹。他聽說巴寡婦清掌握了獨特的采礦和冶煉技術(shù),而且很擅長煉丹砂,就把她請進宮來。因為她為丈夫守節(jié),君王封她為貞婦,還給她建女懷清臺。此后,巴寡婦清的事業(yè)風生水起,成為當時的女富豪,但秦始皇卻沒有得到長生不老藥。在那之后,術(shù)士曾經(jīng)中傷過君王,秦始皇就把一些術(shù)士給處理了,再把用朱砂煉制的水銀放進了陵墓。
接著,君王又把一些人遷移到咸陽,巴寡婦清也包括在內(nèi),也就在咸陽去世了。這時,皇陵里已經(jīng)有很多水銀了。另一方面,他又在國內(nèi)修建了許多高大的建筑,比如萬里長城,這讓老百姓處于水深火熱。秦始皇陵的大小,歷代王朝都無法比擬。經(jīng)過勘察,專家發(fā)現(xiàn)了水銀的走向,是大秦帝國的領(lǐng)土版圖,預測至少有100噸的水銀。
另外,從樹就能看出出水銀的含量。因為水銀含有劇毒,所以那些樹是絕對不會結(jié)果的。就算開了少數(shù)的花,結(jié)了少數(shù)的果,那也是不能吃的,因為有劇毒。現(xiàn)在挖掘秦始皇陵十分困難,一方面是擔心現(xiàn)有的科學技術(shù)不能保護千年前的文化遺產(chǎn),另一方面是擔心水銀的危害。所以,秦始皇大部分還沒有被發(fā)掘出來。
根據(jù)筆者查閱的資料中介紹,整個秦始皇地宮中大概有100噸的水銀。
在筆者查閱的資料中,司馬遷曾經(jīng)說過,“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意思就是秦始皇陵中,水銀的分布位置,和渤海、黃海在中國的分布位置基本上一致。秦始皇在位的時候就開始著手修建他自己的陵墓,一直到死,秦二世上位的時候才差不多修完。因為秦二世的時候爆發(fā)的農(nóng)民起義,所以秦始皇陵被耽擱了好久,然后匆匆結(jié)尾。每個皇帝都希望自己能長生不老,同樣的,秦始皇也不例外,秦始皇一統(tǒng)了中國,他希望自己死后的安葬的地方,也必須得是萬世不朽,永久流傳的。
那么為什么非得是水銀呢?其他的金屬不可以嗎?哎,還真不可以。水銀是液體,水銀還可以防腐,可以防盜,可以緩慢揮發(fā),防止秦始皇陵中的物品腐爛、變質(zhì)、揮發(fā),而且水銀還可以揮發(fā),揮發(fā)的水銀有毒,還可以有效的防范盜墓者光顧。
給秦始皇貢獻秦始皇陵中所需水銀的是一個名叫巴寡婦清的女子,她的祖先在很早之前的時候就經(jīng)營丹砂礦業(yè),也就是水銀礦,家族勢力雄厚,她繼承家族產(chǎn)業(yè),擴大經(jīng)營,搞得風生水起,然后將自己家的水銀全部給了秦始皇。巴寡婦清的舉動非常明智,這也算是給自己的家族光宗耀祖的一件事了。
(圖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侵刪)
秦始皇陵墓當中的水銀其實是人為放進去的,而這些水銀則是一位叫懷清的寡婦所制作的。
?
秦始皇的陵墓規(guī)模相當?shù)暮甏?,里邊還有很多陪葬的奇珍異寶,為了防止后邊有人去盜墓,同時也是出于防腐的考慮,當時的人想到了放水銀到陵墓里。后來秦始皇的陵墓被發(fā)掘出來時,大家發(fā)現(xiàn)里邊的水銀量非常的大,足足有100噸,這讓大家感到非常的奇怪,當時的秦國為什么可以做出這么多水銀呢?
?
其實這些水銀當時都是一個寡婦做的,在古時候能掌握這項技術(shù)的人其實很少,而當時的水銀是從丹砂里提出來的。在秦朝,四川一代產(chǎn)的丹砂比較多,而當?shù)氐囊晃还褘D懷青則掌握了提煉水銀的技術(shù)。懷青的丈夫很早就死了,他不僅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守住了整份家業(yè),同時還很有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而他的能力和事跡最后甚至傳到了秦始皇的耳朵里,成為秦始皇很信任的一個女人。而懷青也為國家做出了很多的貢獻,像懷青這樣的女人在古代其實是很少的。
?
在水銀提煉方面,懷青在繼承先祖手藝的同時,創(chuàng)新技術(shù)開采丹砂來制作水銀。當?shù)氐牡ど百Y源十分豐富,再加上懷青有聰明的頭腦和比較先進的技術(shù),所以成了當時當之無愧的丹砂女王,再加上她有秦始皇的信任,所以后來成為秦始皇陵墓里水銀的制造和提供者。后世大多數(shù)人可能都不知道,讓秦始皇不腐和抵御盜墓者的水銀,其實是一個寡婦制作和提供的。
秦王嬴政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后,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所以采用三皇的?皇?、五帝的?帝?構(gòu)成?皇帝?這個稱號,嬴政成了第一個稱皇帝的君王,稱為秦始皇。
秦始皇完成如此大業(yè),對自己死后的歸宿當然馬虎不得,把自己身后陵寢選在了驪山,據(jù)說是因為?其陰多金,其陽多美玉,始皇貪其美名,因而葬焉?。
秦始皇選擇驪山北麓,有依晚輩居東的禮制,也有一墓獨尊的思想,畢竟自己完成了祖先那么多代沒完成的大業(yè),說起來牛逼多了,所以脫離其祖父和父親陵園另辟新園。
而且秦始皇對自己的陵墓規(guī)格要求也比他的父親、祖父高,其所占的地方之大、用工人數(shù)之多、持續(xù)時間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
秦始皇13歲登上王位的時候,就開始為自己選好了陵墓所在地派人營建陵寢,秦始皇陵修建工作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統(tǒng)一六國前、統(tǒng)一六國后。
秦始皇三十五年到秦二世二年冬,整整花了39年時間,而為了修建秦始皇陵,共征集了72萬人力,修陵人數(shù)最多時接近80萬,秦始皇陵有內(nèi)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征帝都咸陽的皇城和宮城。
秦始皇陵里還有各式宮殿,秦始皇的目的是要將生前的一切帶到地下世界,在另一個世界繼續(xù)享受生前的一切,所以不僅建了各種宮殿,還弄了江河山川,以水銀為流水。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
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於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這里就記載了用水銀做成百川江河大海,用機器遞相灌注輸送,而考古學家在秦始皇陵附近的土壤中都檢測到了汞超標,說明秦始皇陵確實有水銀的存在。
不過題目中所說深度達35米深,并不是說水銀的深度達35米深,而是說地宮中心點的深度約35米,根據(jù)考古學家探測,地宮面積約18萬平方米,這個只是估測,畢竟秦始皇陵有多深,沒挖開誰也不知道。
在《漢舊儀》里記載了李斯跟秦始皇的對話,李斯向秦始皇匯報說自己帶了72萬人修筑陵墓,已經(jīng)挖的很深,好象到了地底一樣,秦始皇想了想,說?再旁行三百丈乃至?,這里沒有具體說多深,我們就按考古學家推測的算,如果說35米深都是水銀。
那時候的生產(chǎn)力根本是達不到的,而據(jù)專家推算秦始皇陵里水銀大約100頓到120頓,也就是秦始皇陵地宮鋪滿水銀的話,只有幾厘米,按當時生產(chǎn)力來說,這個量也是相當可觀了。
那么這么多水銀哪里來的?這個就要說到朱砂了,水銀這種東西主要來自朱砂,朱砂也叫硫化汞,是提煉汞的重要礦石,所以得到朱砂也就能得到水銀,而秦始皇得到朱砂應該是有兩個主要的地方,一個是在陜西南部的旬陽,一個則是在四川。
旬陽縣蘊藏了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縣內(nèi)已探明的礦產(chǎn)資源達39種,汞銻礦為全國特大型礦床,現(xiàn)在這些汞礦群依然在開采。
而考古學家在旬陽找到了大量的古礦洞,大小有一百多個,最深的幾百米,這些古礦洞說明旬陽縣開采汞礦歷史久遠,在秦始皇時期也被開采過,旬陽縣距離秦始皇陵是最近的汞礦基地,所以這里曾經(jīng)為秦始皇陵提供了大量的水銀。
而另一個水銀來源就要說到秦始皇時期的女首富,她是生活在四川一個叫清的寡婦,《漢書》這樣記載:
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shù)世,家亦不訾。
寡婦清的家族數(shù)代都是從事丹穴業(yè),也就是采煉丹砂,因為掌握了獨特的開采和冶煉技術(shù),從而積聚了大量財富,也壟斷了丹砂開采的生意,寡婦清年紀輕輕就死了老公,再也未嫁。
以一介女流接管了家族生意,不僅守住了先人的家業(yè),生意還越作越大,以雄厚的財力躋身戰(zhàn)國七大富豪之一,而且寡婦清養(yǎng)了一支私人武裝,以保護其遍及全國的商業(yè)網(wǎng)絡。
秦始皇對她卻是禮遇非常,譽其為?貞婦?,為其筑?懷清臺?,司馬遷在《史記》中寫了八個字:禮抗萬乘,名顯天下?。
秦始皇對寡婦清這么好,很可能是寡婦清為秦始皇提供了大量水銀,畢竟寡婦清家族就是做這種生意的,以此看來,秦始皇陵中水銀的來源主要是這兩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92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