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晚清敗亡時的國庫有多少錢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眾所周知,清朝是我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在1912年,隨著末代皇帝溥儀宣告退位,清朝正式結束了長達268年的統(tǒng)治。在整個清朝統(tǒng)治時期,前期的帝王勵精圖治曾開創(chuàng)出康雍乾盛世,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然而清朝晚期可謂是我國一段屈辱的歷史,最高統(tǒng)治者委曲求全,不斷向列強割地賠款。最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國庫空虛,百姓生活窮困潦倒。這也讓不少人好奇,晚清敗亡之際,國庫里究竟還有多少銀兩。
在鴉片戰(zhàn)爭中,向英國賠償2100萬銀元。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達到2億兩白銀,最后在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中賠款連本帶利更是達到9.8億兩白銀??梢娫谕砬宓臅r候,清王朝國庫的開支壓力與日俱增。然而這些巨額開支僅僅只是清朝開支的一部分,皇室成員的吃喝住行也是一筆不菲的開支。所以當時晚清可謂是內外交困,盡管統(tǒng)治者開展洋務運動想方設法進行國富民強,可是清朝的國庫依舊是非常空虛的。
提到國庫,它是國家金庫的簡稱,顧名思義就是國家錢財全部聚集在一起的地方。清朝的國庫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個叫做內府庫,它屬于皇帝一個人的,皇帝可以在里面自由支配所有的財產。另一個叫做戶部庫,這個則屬于整個國家,一旦國家發(fā)生洪澇災害,邊關打仗等等都統(tǒng)一往這里面撥錢籌款。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初期還是非常有錢的。據(jù)統(tǒng)計,在雍正繼位的時候,國庫里有800萬白銀,但是在他13年的統(tǒng)治期間,清朝國庫里白銀達到將近7000萬輛,短短數(shù)十年國庫的財產將近增加了10倍。正所謂盛極必衰,雍正留下的豐厚家產也讓乾隆在位期間缺乏拼搏的動力,不但國庫里沒有增加銀兩,反而大肆揮霍,光是下江南就去了6次,來回路上折騰也花費了不少銀兩。
正是從乾隆后期開始,清朝國庫里面的錢也就越來越少,之后的皇帝更是不知節(jié)儉,開銷有恃無恐,他們認為國庫里面的錢財是永遠也用不完的。當時西方國家正在進行工業(yè)革命,而中國閉關鎖國進行原始的農耕模式,經(jīng)濟發(fā)展緩慢也成為晚清的現(xiàn)狀。而此時中國已經(jīng)完全落后于西方,列強之后更是不斷侵略。因而國庫空虛成為了晚清不爭的事實,也讓清朝逐漸走向敗亡。
特別是在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繼死后,舉全國之財大興葬禮也花費不少,甚至慈禧的陪葬品比國庫里的錢還要多。在溥儀退位的時候,國庫可以說是一無所有,國庫里最多的就是各種賠款條約,一些大臣在最后之際還不忘大撈一筆中飽私囊。在之后的接收人員打開清朝國庫一看,完全被里面的場景驚住了,里面完全就像廢墟一樣,到處尋找才發(fā)現(xiàn)10個銀元,這就是最后清朝國庫里最大的財產。
有關文章如下:
先說說國庫和皇室的私房錢,在過去皇帝一人獨大的時代,按說國庫和皇室的小金庫都是屬于皇帝的,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只要稍微有點人品的皇帝,是不敢把國庫的錢說成是自己的,以前皇帝想動用國庫的錢,那必須得經(jīng)過戶部和一些大臣的同意,如果他們不同意,那皇帝是不敢動的,這也是為什么歷史上很多朝代的皇帝都喜歡私設小金庫的原因,只有自己的私房錢才能隨便用,當然如果遇到那些昏庸無道的皇帝,那國庫也就是自己的私人財產了,比如慈禧,海軍軍費都敢動用。
下面進入正題,先說說國庫,晚清時代的清政府和各國列強不斷打仗賠款,國庫的錢基本上是入不敷出,加上慈禧的昏庸無道,把國庫的錢當成自己的一樣隨便浪費,所以清朝滅亡后的國庫基本上是沒有錢了,據(jù)記載,辛亥革命爆發(fā)后,宣統(tǒng)帝下詔退位,而此時的政府就成了民國政府,革命軍嚴重缺乏軍餉,孫中山讓人去民國的財政部拿錢,發(fā)現(xiàn)國庫之內只剩下10枚銀元,這簡直讓人難以相信,不過這事實,清政府給民國留的是一個爛攤子而已。
在古代皇帝的權利是非常大的,他們可以隨意處置一個人的生死,同時也擁有大量的金銀珠寶,尤其是皇帝的國庫,里面的稀世珍寶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也正是因為這樣,古代皇帝才可以養(yǎng)活那么多的人,那么在清朝滅亡以后,大清的國庫還剩下多少銀子呢?
想要知道這個問題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清朝最鼎盛時期,國庫里有多少銀子,在公元1644年的時候,大清奪得了天下,經(jīng)過長時間的統(tǒng)治,雖然有些人依然想要反清復明,但是大多數(shù)人還是愿意歸順清朝的,對于老百姓來說,誰成為皇帝都不重要,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生活。
所以在康熙時期,大清朝還是非常太平的,百姓的生活也是越來越好,從歷史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到雍正帝登上皇位后,當時清朝國庫已經(jīng)有800多萬兩了,但這并不是最多的,國庫最多的時期是在乾隆年代,不過這些錢都是雍正努力存起來了,雍正在登位后,對于國庫空虛這件事情十分重視,為了讓國庫充盈起來,他成為了清朝皇帝最勤懇的一位,最后還因為積勞成疾去世了。
不過雍正皇帝的努力并沒有白費,在雍正去世以后,清朝國庫的銀子已經(jīng)達到了六千萬兩,之后到乾隆執(zhí)政前期,更是達到了八千萬兩,可惜乾隆皇帝是個敗家子,他在看到國庫有錢了以后就開始四處征戰(zhàn),擴大清朝的政治版圖,可是戰(zhàn)爭是非常燒錢的,再加上乾隆皇帝不喜歡待在皇宮,總是下江南,于是國庫里面的錢越來越少。
等到嘉慶皇帝登位后,他不敢跟自己的父皇學,但也許是因為嘉慶皇帝不會理財,所以他留給道光皇帝只有2700萬兩銀子,這點錢,道光皇帝更是不敢隨便亂花了,于是他成為了清朝皇帝中最摳門的一個,但是因為鴉片戰(zhàn)爭,導致在道光十年的時候,國庫只剩下800萬兩白銀了。
而在咸豐年間更慘,因為到處都是戰(zhàn)亂,導致國庫入不敷出,在咸豐三年,國庫就只有170萬兩不到了,后來慈禧掌控了朝中大權,慈禧是不會在意國庫里有多少銀子的,她只要自己過得好就可以了,于是在慈禧的各種鋪張浪費之下,國庫里面是徹底沒有錢了,等到大清朝徹底滅亡以后,國民政府的工作人員去國庫清點時徹底傻眼了,因為國庫里面只有10枚銀元,這筆錢連慈禧的一頓飯錢都不夠。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92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