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橋兵變?yōu)楹魏笾軣o人敢動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960年正月初一,后周京師開封城內(nèi)到處都流傳著遼國大軍南下進犯的消息。范質(zhì)、王溥、魏仁浦三位當朝宰相經(jīng)過一番商議后,一致認為應(yīng)當立即派殿前都點檢(后周禁衛(wèi)親軍最高指揮官,軍中一把手)趙匡胤率軍出征,迎戰(zhàn)勁敵。
在得到朝廷的命令后,趙匡胤沒有耽誤片刻功夫,他立即升帳調(diào)兵,僅用半天時間就完成了軍事部署。然而,正當趙匡胤準備率軍出發(fā)的時候,開封城內(nèi)卻流言四起,朝野上下都在談?wù)撝粋€話題,那就是:趙匡胤要反!
作為京城百姓,開封人都是見過世面的,趙匡胤一連串動作很快就讓他們產(chǎn)生了一段不太美好的回憶:十年前,本朝太祖郭威當時還是后漢的樞密使。當時開封城內(nèi)也是到處流傳著遼國入侵的消息,之后便是郭威率軍出征。然而沒過多久,郭威就帶著原班人馬返回京師,但他的身份卻從后漢樞密使變成為了后周的開國皇帝。更令大家感到難忘的是,郭威為了激勵全軍將士,曾讓他們大肆洗劫開封城,無數(shù)家庭在此巨變中支離破碎。如今又是滿城傳言遼國入侵,趙匡胤會不會成為第二個郭威呢?
除了“同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之外,半年前在后周軍中還發(fā)生過一件離奇的事情,更是強化了開封百姓的憂慮。當時,皇帝柴榮正帶兵御駕親征遼國,就在后周大軍勢如破竹之際,柴榮卻突發(fā)重病,后周的北伐行動被迫中止。就在大軍班師回朝途中,柴榮御帳中卻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塊木板,上面赫然寫著五個大字:“點檢做天子”?!包c檢”自然就是指殿前都點檢,當時擔任這一職務(wù)的人叫張永德,他是柴榮的姐夫。
張永德為人厚道,對皇帝忠誠,對下屬謙遜,柴榮對他信任有加,然而這塊神秘木板卻讓柴榮的心中感到非常不快。柴榮是一位非常英明的帝王,以他的睿智,自然知道這件事情肯定是個陰謀。但考慮到自己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張永德在朝野上下又有很高的威望。萬一自己撒手人寰,恐怕柴家的天下就要改姓張了。
為了消除安全隱患,柴榮以明升暗降的方式奪走了張永德手中的兵權(quán),并任命軍中二號人物、殿前都指揮使趙匡胤擔任殿前都點檢一職。在做完這一系列安排后不久,柴榮就去世了,時年三十九歲。柴榮七歲的兒子柴宗訓成為后周的新皇帝。如今時間僅僅過去了半年,“遼國入侵”、“主少國疑”、“點檢做天子”這一系列的證據(jù)似乎都在證明一件事情:趙匡胤要反了!
面對滿城的流言,趙匡胤心中自然是忐忑不安,他處心積慮地策劃了這一切,眼看之差臨門一腳,結(jié)果卻好像大家都看穿了他的陰謀。無奈之下,他只好回到家中躲了起來。然而,經(jīng)典的一幕出現(xiàn)了。趙匡胤的妹妹突然沖了出來“面如鐵色,引搟面杖逐太祖,擊之,并喝罵:大丈夫臨大事,可否當自決,來家內(nèi)恐怖婦女何為耶”,堂堂的未來大宋開國皇帝,竟然被自己妹妹追著打,這恐怕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事情。
另一方面,后周的幾位宰相和掌管京師防衛(wèi)任務(wù)的侍衛(wèi)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韓通自然也都聽聞到了這一傳言。這幾人個個都是“老江湖”,不可能毫無察覺其中的危險信號。但令人頗感意外的是,他們對趙匡胤沒有采取任何行動,眼睜睜看著趙匡胤帶著主力部隊離開京師,北上“御敵”去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后周這些重臣產(chǎn)生如此嚴重的誤判呢?
其實究其根源,并非是范質(zhì)、韓通等人太過愚昧,而是在當時的情況下,他們根本沒有更好的選擇。當初柴榮任命趙匡胤擔任殿前都點檢一職,主要是因為趙匡胤還年輕,在朝廷中根基尚淺,由他擔任要職可以平衡朝廷各方勢力。然而柴榮萬萬沒想到,趙匡胤的成長速度遠遠超過了他的想象。短短半年時間,后周軍界就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個關(guān)鍵職位都換成了趙匡胤的親信,唯一可以在軍中制衡趙匡胤的侍衛(wèi)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韓通此時已經(jīng)成了孤家寡人。
范質(zhì)、韓通等人位高權(quán)重,他們要想在開封城內(nèi)殺死一個趙匡胤自然不成問題??扇绱艘粊恚切┖挖w匡胤綁在一根繩上的同黨們勢必要血洗開封。當年太祖皇帝郭威反漢,就是因為后漢皇帝劉承佑疑心郭威要反,誅殺了郭威的家人,結(jié)果逼的郭威真就造反了。因此,為了不至于使悲劇重演,范質(zhì)、韓通等人也只能選擇相信趙匡胤是個講原則,講良心的好人。然而后來的事實證明,他們的期望并沒有實現(xiàn)。
當趙匡胤帶著大軍至陳橋驛后,發(fā)動了歷史上著名的“陳橋兵變”。在全軍將士的“逼迫”下,趙匡胤黃袍加身并率軍返回京師。負責京師防衛(wèi)任務(wù)的韓通驚聞趙匡胤造反的消息后,飛馬奔赴軍營欲組織抵抗,結(jié)果卻被趙匡胤早已安排在京師的心腹王彥升給殺死,趙匡胤輕而易舉占領(lǐng)開封,奪取了后周政權(quán)。自此,中國歷史進入了大宋王朝統(tǒng)治的時代。
參考文獻:《宋史》、《舊五代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94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