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韓信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首先,韓信是肯定活不成的。
韓信是個性情中人,英雄本色,但不諳權(quán)術(shù);功高蓋主,但不懂自保。如今乾坤定矣,鐘鼓共樂之。眼前要解決的,就是韓信們的問題了。因為鏟除異姓王是劉邦既定的立國之策。
陳平,這家伙是不會站出來說話的。
陳平是劉邦的重要謀士,六出奇謀,協(xié)助劉邦建立漢室王朝。雖智謀過人,但詭計多端,全在玩弄權(quán)術(shù)上用心,而且招招陰毒。其人生哲學(xué)就是依附權(quán)貴而生存。
通過“云澤夢事件”,陳平就嗅出味道來了。對于皇帝所猜忌的人,還是躲遠(yuǎn)一點為好。
陳平的人品也不怎么樣。楚漢爭霸時期,陳平經(jīng)魏無知的引薦,投奔漢王劉邦。有人不服,說陳平與嫂嫂通奸,且有受賄行為。劉邦責(zé)問魏無知,魏無知說“我所薦是才能,陛下所問的是品行?!?/p>
陳平明哲保身,慣于見風(fēng)使舵。曾出陰招“智擒韓信”。
正像他自己說的那樣,他的計謀太損陰德了,恐怕是后代子孫是很難沾光的。陳平死后,其子孫均被革除了爵位,后人再也沒有獲得過封號。
此時因為“韓王信”遷都晉陽而與匈奴勾搭的問題(也不知是真是假)正受到劉邦的懷疑,再出頭,還有好結(jié)果嗎?
想指望陳平站出來幫韓信說話,幾乎不可能。
對于蕭何,確實有太多的為什么。
其實,韓信被殺的第一責(zé)任人就是蕭何。當(dāng)初力薦韓信時,想必是為他說了不少好話的。后又連夜把悄悄離開的韓信追回來,肯定是珍惜人才方如此的。到如今,卻又與呂后共謀殺掉韓信。實在是令人費解,真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蕭何,是一個合格的大管家。位極人臣,左右逢源,因而得以善終。
老大的疑心病加重了,自己又貪戀官場,不愿像張良那樣功成身退、歸隱江湖。那就只能“自污名節(jié)”,明哲保身了。
為了保住官位,蕭何甚至連做人的底線也放棄了。于是,蕭何就開始干些強買強賣、囤積居奇的勾當(dāng),這就是蕭何“自污名節(jié)”而保官的絕招,何其憐也!
處處以劉邦呂雉馬首是瞻,老大高興了我就高興;老大不喜歡誰了,我就整誰。這就是蕭何的為官之道。何其憎也!
所以,韓信被殺,對于劉邦來說是殺了才可以睡個安穩(wěn)覺的;對于韓信來說早就應(yīng)該報個培訓(xùn)班補補課的;對于陳平來說是不應(yīng)該有什么指望的;對于蕭何來說就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說的:“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明哲保身,少說為佳”!
一
楚漢爭霸當(dāng)中有一位將領(lǐng)不得不提,他就是韓信,如果劉邦沒有韓信,打敗項羽至少要推遲數(shù)年甚至無望,韓信最初是在項羽部隊的,一身軍事才能無人識,我們都知道,西楚霸王項羽一向自負(fù),除了范增的意見之外,別人的意見基本上聽不進(jìn)去,韓信連連碰壁,這才投奔劉邦。
韓信到了劉邦這邊依舊一樣,一直得不到劉邦的重用,悶悶不樂連夜出逃。話說韓信連夜逃離漢營的消息讓蕭何知道了,他跨上馬背就去追趕韓信。韓信是私自離開軍營的,按軍法應(yīng)當(dāng)斬首。但是蕭何去追韓信,決不是要抓他歸案,而是要向劉邦推薦重用這個人。
蕭何慧眼識英杰,對韓信的政治、軍事才能十分欽佩,多次向劉邦推薦要重用韓信,劉邦未肯明確表態(tài),韓信耐不得寂寞。才偷偷逃離漢軍的。
二
蕭何一邊想著韓信的往事,一邊策馬奔馳,追了兩天兩夜,才追上韓信,好言好語地把韓信勸回軍營。劉邦卻大罵蕭何:
蕭何卻萬萬沒有想到,辛苦把韓信追回來卻被劉邦這個流氓臭罵一頓,心里雖然有氣但是也不敢發(fā)作出來,耐心和劉邦講起了韓信的作用無可替代。
蕭何認(rèn)為劉邦想要戰(zhàn)勝項羽,軍中少了韓信還真不行,這里不得不贊一個,蕭何慧眼識英雄,如果沒有蕭何,或許劉邦就會成為項羽的劍下亡魂。
劉邦聽著蕭何這么一說,才高興地說:
結(jié)果劉邦都照著蕭何說的去辦了,果然不出蕭何之所望,在劉邦與項羽爭奪天下的楚漢戰(zhàn)爭中屢戰(zhàn)屢勝,為建立西漢政權(quán)建立了卓越的功勛。后來,蕭何、韓信和張良,被稱之為“漢之三杰”。
三
楚漢爭霸劉邦和韓信誰更厲害?記得劉邦說過帶兵打仗他不如韓信,蕭何評價韓信國士無雙,張良說韓信可以獨當(dāng)一面,能得到漢初三杰里二人如此肯定,論軍事才能領(lǐng)兵打仗,韓信是毫無疑問勝劉邦。
當(dāng)年彭城之戰(zhàn),劉邦56萬諸侯聯(lián)軍被項羽以3萬楚軍在彭城打了一仗,死了十幾萬人,劉邦被楚軍追得急,把他的兒子女兒幾次踢下車,最后劉邦還是拍了丁公的馬屁,才讓丁公放過了他。
劉邦知道憑自己確實打不過項羽,于是問張良,張良向他推薦了韓信彭越等人。后面滎陽鏖戰(zhàn)時,劉邦幾次被項羽打得逃出滎陽,還用兩千女人吸引楚軍的注意力,自己偷偷溜走。讓部下紀(jì)信假扮自己,結(jié)果紀(jì)信被項羽烹殺,后面扛不住了幾次抽調(diào)韓信的精兵,可見在和項羽的對戰(zhàn)中劉邦始終是處于下風(fēng)的。
劉邦是打不死的小強,項羽輸了就自盡戰(zhàn)敗的項羽劉邦猶如打不死的“小強”立馬又可以恢復(fù)元氣,數(shù)萬兵馬瞬間又可以接著干,反觀項羽,一次失敗就要自盡,這一點比起劉邦就弱爆了,項羽的腦子里就沒有失敗二字,而劉邦則是越打越強,這也是劉邦為什么可以擊敗項羽的緣故。
劉邦鴻溝議和卻出爾反爾,帶領(lǐng)二十萬人追擊項羽十萬人,結(jié)果被項羽一個反殺十萬楚軍把二十萬漢軍打得大敗。劉邦龜縮固陵不敢出去。去找韓信彭越英布,后面是韓信來才在垓下之戰(zhàn)中擊敗項羽。
劉邦的軍事能力,韓信評價過,他最多能帶十萬人,十萬人已經(jīng)是他的上限了。劉邦抓韓信的時候,陳平問劉邦自己打仗能打得過韓信嗎?劉邦聽到不說話了。他啞巴了,劉邦心里清楚打不過韓信所以不說話了劉邦不說話默認(rèn)韓信強于自己,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我覺得劉邦打敗項羽是遲早的事!因為項羽在戰(zhàn)略方針上明顯錯誤,人馬和友軍越打越少,失敗是遲早的。劉邦沒有韓信,換個稍弱的代替,打敗項羽也就是晚幾年而已!帶兵打仗劉邦還是不及韓信的,劉邦勝在越敗越強
四
韓信為何沒能笑到最后?韓信自己有其原因的,韓信就像廁所里點燈“找死”主要有以下四點,韓信非死不可。
第一
韓信間接害死了劉邦的親信酈食其,酈當(dāng)時已游說得到齊的支持,韓信為了戰(zhàn)功不顧道義強行攻齊,害酈被殺泄憤。
第二
劉邦分兵被項羽圍困,韓信沒有第一時間救援還以封王作為出兵條件,這一點最主要,或許就是由于這一點才讓劉邦痛下殺手。
第三
戰(zhàn)后劉邦并無杰出繼承人,宗室羸弱。韓信仍是盛年,軍中聲望一呼百應(yīng),還深得蕭何 張良兩位大佬的支持,且軍事能力天下第一,要反輕而易舉,劉邦為了后代的將來考慮必須清楚最大的絆腳石。
第四
韓信自己到處發(fā)泄不滿給了漢室殺他的把柄。他被貶淮陰侯以后,去軍中舊部家里喝酒,甚至說如果要造反需要什么進(jìn)軍方略,說得煞有其事,其實他就是不爽被貶,想要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韓信這個人,典型的鬼才性格,能力100分,情商0分。加上他早年懷才不遇,讓他很自卑,所以功成名就后更喜歡裝,有些事他其實沒惡意,但在有心人眼里就是要反,加上項羽已死,卸磨殺驢,整天提心吊膽地防著韓信還不如把他殺了,可以說劉邦也是迫不得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94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