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安帝劉祜是怎么導致朝中無人可用的,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漢安帝劉祜(hù)是漢和帝劉肇哥哥清河孝王劉慶的兒子,漢和帝英年早逝后即位的兒子是一個出生只有百日的嬰兒劉隆,誰知道沒到一年劉隆就早夭了。
當時掌握朝政大權的是鄧綏鄧太后和鄧騭,為了維護東漢王朝的穩(wěn)定,急需從諸侯王孫中挑選一個為帝,13歲的劉祜就是這樣被選中當了皇帝。
鄧太后也是一個奇女子,漢和帝去世時,她也只有25歲,面對皇帝小,國內外矛盾突出的局面,她臨朝稱制,在她執(zhí)政期間幫助東漢度過了“水旱十年”的艱難局面,派兵鎮(zhèn)壓了西羌叛亂??赡苁菆?zhí)政時間長了,在漢和帝成長起來之后不愿意放權,因此后人對此也比較有爭議。
劉祜二十六歲都沒能掌握政權,因此對鄧太后和鄧氏家族有了仇怨。
鄧太后去世后,劉祜能掌權之后就開始對鄧氏家族進行清理。鄧氏家族在整個漢朝的外戚家族中評價是比較好的,沒有向竇氏、丁氏、傅氏等外戚家族一樣為己謀權,或是擾亂朝政等。鄧太后要給他們加薪他們都不接受,平時也是小心謹慎、奉公守法,勤政為民。
漢安帝
劉祜上臺之前一直活在鄧太后的陰影下,身邊都是信任的是自己乳母王圣和李閏、江京為首的宦官集團。鄧太后在世時不敢對鄧氏家族如何,鄧太后過世后,劉祜和他身邊的親信就不滿鄧氏家族。
一些受過鄧太后處罰的宮人誣告鄧太后的兄弟兄弟鄧悝、鄧弘、鄧閭要廢了漢安帝,這給了劉祜清理鄧氏的一個借口,當下就以謀反罪處死了他們。而鄧氏中最出名的能臣鄧騭也被免官回到郡縣,被郡縣的官吏逼迫而死。
葉祖新版劉祜
鄧氏外戚被除之后就是官僚和宦官的斗爭了。劉祜一直受自己乳母的照顧,在掌政之后乳母王圣和她女兒更受寵愛,仗著這份寵信,可謂是無惡不作。貪污受賄、隨意出入宮廷、干預朝政,不僅如此到了地方之后,郡縣的官員夾道迎送,甚至有點郡守和王侯還對她們的車子叩首行禮。
這是一些名臣賢士對這種情況上書勸諫劉祜,要劉祜約束和懲戒這些宦官,但劉祜都是置之不理,使得宦官的氣焰更加囂張,而朝廷中敢說話的人也越來越少。
劉祜在一次和皇后、貴戚南下游玩時,忽然得病,在返回途中已不能說話,慢慢死在車里。死后隨行人員都不敢對外宣布,怕引起朝政動蕩,回宮之后才發(fā)喪,這時的劉祜三十二歲。
為了對付鄧太后,劉祜斬斷了和官僚、宦官制衡的外戚,后期又專寵宦官,導致朝中無人可用。不僅政局亂七八糟,國內也是災害不斷,最后出現(xiàn)了“人相食”的局面,東漢也更加衰落。
天上掉下個皇帝位說到漢安帝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他身邊有個極為出名的人改進造紙術的蔡倫。提到蔡倫大家應該對漢安帝所處時代有了大致概念。
漢安帝劉祜是漢章帝劉炟之孫,清河孝王劉慶之子。本來他是沒機會當皇帝的,但是他遇到了中國歷史上最短命的皇帝漢殤帝劉隆和權力欲極強的皇太后鄧綏(就是蔡倫的后臺)。
劉隆死后,鄧太后在宗室里面看上了只有12歲的劉祜,將其扶上了皇位,是為漢安帝。
劉祜當皇帝純粹是聾子的耳朵擺設,一切軍機要事全部由以鄧太后為首的外戚做主。
漢安帝劉祜即位時,東漢朝廷是內憂外患,百事多艱。
劉祜任內,內有歷史上著名的大災難?水旱十年?,民不聊生;外有西域叛漢、羌族起義,邊疆不穩(wěn)。
好在有鄧太后這個政治女強人,她雖然專權,信任外戚,但對于東漢王朝來說,鄧太后算得上續(xù)命之人,被一些史學家被譽為?興滅國,繼絕世?。
想不到的是鄧太后也是個短命的人,專權16年后,年僅40歲就死了。
鄧太后死后,27歲的漢安帝劉祜開始親政,這也拉開了后宮爭位的大戲。
后宮之亂一、宦官亂政
鄧太后雖然靠娘家專權,但她在世時對后宮管理極嚴,后妃、外戚及宦官均被收拾的服服帖帖,沒人敢越雷池一步。
劉祜早就不滿鄧太后的專權,他親政后,除了追封自己的父母(他的帝位法統(tǒng)來自漢和帝劉肇,也就是劉隆的父親,因此不能追封父母),還提拔重用自己的乳母王圣和一眾親近宦官。
宦官得勢后,血洗了威望極高的鄧氏一族,這造成了宦官集團和官僚集團的嚴重對立。
二、后宮爭寵
漢安帝的皇后閻姬多年不孕,劉祜只有和宮女李氏所生的劉保一個兒子。但閻姬專寵妒忌,鴆殺了李氏。
劉保幼年喪母,雖然命苦,倒也爭氣?!稏|觀漢記》載:?上幼有簡厚之質,體有敦愨之性,寬仁溫惠。始入小學,誦孝經(jīng)章句,和熹皇后(鄧太后)甚嘉之,以為宜奉大統(tǒng)。?
但劉保越優(yōu)秀,閻姬越害怕,后官的宦官既得利益者越害怕。
漢安帝親政后,閻姬也想學老前輩鄧太后們專權,于是聯(lián)絡王圣、太監(jiān)李閏、江京、樊豐等人,構陷太子劉保,向漢安帝進讒言,說劉保行為過惡,不宜處太子之位。
雖然,諸多大臣據(jù)理力爭,可是漢安帝仍然廢黜了劉保,另封他為濟陰王。
閻皇后爭位成功,計劃效法鄧后,?欲久專國政?。
暴病而亡延光四年(125年),漢安帝攜閻皇后和貴戚南下游玩。三月,行抵宛城,劉祜忽然得病,病勢沉重,只好下令回京。到達葉縣(今河南省葉縣南)時,劉祜已是彌留。他想囑咐后事,但已經(jīng)說不出話來,只能睜眼盯視著皇后,慢慢死于車中,終年三十二歲。
皇位之爭漢安帝突然暴斃,閻皇后也就成了閻太后。她秘不發(fā)喪,直到到了京城才宣布劉祜死訊,一時間大臣們手忙腳亂。
閻太后聯(lián)合自家早已封侯拜相的兄弟趁亂在宗室里面找到了年幼的漢章帝之孫、濟北惠王劉壽之子北鄉(xiāng)侯劉懿為帝,史稱少帝。(后來還有個漢少帝劉辯,少帝指的是被廢的皇帝)
閻太后的前途似乎一片光明,閻家的未來似乎一條坦途。
然而天不助閻氏,劉懿只當了不足七個月的皇帝就一命嗚呼了。
閻太后等人又得重新篩選傀儡。
劉懿去世后,閻太后等人又是秘不發(fā)喪,緊急征調濟北王、河間王等人之子。
劉保得知消息后,緊閉宮門,屯兵自守。
這時候,詭異的事情發(fā)生了。濟北王、河間王之子還沒有來到京城,皇宮內孫程、王康等十九名宦官合力斬殺江京等人,迎立11歲的劉保繼位,是為漢順帝。
劉保當了皇帝后,閻氏兄弟及其黨羽都被誅殺,閻姬被遷到離宮居住。
第二年閻姬去世,謚號安思皇后,與漢安帝合葬恭陵。
漢安帝廢太子之謎按說,劉保是唯一的兒子,皇后又不能生育,劉祜為何要廢掉劉保太子之位呢?難道他想著皇位旁落?
其實仔細推敲一下,我們就能看出這也許是劉祜的可以安排。
劉保被廢是延光三年(124年)末,此時劉祜可能意識到自己快不行了。當時外戚閻氏、宦官集團又全部將火力對準了太子劉保。如果劉保還身處明處,他能不能活下去都是問題。
劉祜將劉保廢為濟陰王,調離朝廷斗爭漩渦,不失為明智之舉。
同時,從后來孫程、王康的舉動來看,他們一定是受人指使,不然的話,身為利益即得者,局勢還未明朗的情況下在皇宮發(fā)動叛亂,無異于飛蛾撲火。
那么安排這件事的會是誰呢?
另一個?傀儡?皇帝劉保幼年即位,既無母后幫襯,又無托孤重臣,只能將大權交給擁立自己的宦官,孫程等十九位宦官全部封侯。
后來,劉保封大將軍梁商之女梁妠為皇后,新的龐大的外戚勢力隨即產(chǎn)生。著名的跋扈將軍梁冀正是梁妠的哥哥。
新的外戚勢力形成后,宦官與梁氏勾結,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梁氏專權。
宦官、外戚互相勾結,弄權專橫,漢朝政治更加腐敗,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百姓怨聲載道,簡直是民不聊生。
東漢皇嗣為何總出幺蛾子?東漢一朝,整個政治生態(tài)都是畸形的。
從第五位皇帝開始,一直到漢獻帝,全部是幼年即位(真的全部是),他們要么依靠母親娘家勢力,要么依靠皇后娘家勢力,要么依靠宦官勢力。
當皇帝有能力掌權的時候,這種情況當然是可以改變的。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東漢這些幼兒皇帝個個短命,即使有能力,但還沒施展,人先沒了,這游戲還怎么玩?只能等著滅亡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95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