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孫公主劉細君是什么身份?劉細君的一生是怎么樣的?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說起歷史上的和親公主,可能很多朋友都會想到王昭君,實際上西漢還有一位著名的和親公主,她就是烏孫公主劉細君。劉細君是真正的皇親國戚,他是劉徹侄子劉建的女兒,后來是被漢武帝欽命為和親公主嫁給了烏孫王獵驕靡。等烏孫王死后,劉細君又改嫁獵驕靡之孫軍須靡,還為他生了一個女兒。實際上漢朝派出的和親公主,基本上都不算是真正的“公主”,劉細君算是和公主身份貼得最近的人,那她的一生到底是如何度過的呢?
和親,也叫“和戎”或者“和蕃”。和親習(xí)俗始于漢代,并于清代達到巔峰。這是一種“動機不純”的政治聯(lián)姻。如果中原王朝在政治上遇到了一位強大對手,那么“公主們”便要出馬了!“用愛發(fā)電”,單槍匹馬為父王搞定這個亂局。
西奇妹小課堂:和親為何始于漢代呢?其實很好理解。因為它有一個非常牛逼的鄰居,叫“匈奴大哥”,對!就是那個“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的匈奴。打又打不過,霍去病又去的早,那就送公主一枚,緩一緩唄。
“和親”這個行為,首先它動機不純。盡管目的是兩國之間為了和平相處而進行的政治活動,但作為當事人的“公主們”,日子未必好過。許多公主遠嫁異族,一路爬山涉水,幾年后才能到達目的地。此后她們發(fā)現(xiàn)盡管錦衣玉食,但自己語言不通,無法與丈夫交流,心中更為思念家鄉(xiāng)。而且這位“政治合伙人”未必待見自己,處境可想而知。有些“丈夫”還比較貪心,比如匈奴的冒頓單于,先后向漢朝要了三位公主(前200年,漢高祖宗女嫁匈奴冒頓單于、前192年,漢惠帝宗女嫁匈奴冒頓單于、前176年,漢文帝宗女嫁匈奴冒頓單于)。重點來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留意,史書上對于這些和親公主,甚至都未曾記錄下她們的名字,她們到達異邦后究竟過的如何,亦只字未提。
其實對于公主們來說,和親并不是多大的榮耀,而是一種“不得不接受的責(zé)任”。皇帝哥哥們常常也會舍不下自己親愛的妹妹們?nèi)ツ切U荒之地受苦,所以為了解決這個“面子和里子”的問題,皇帝們都打了擦邊球。比如我們最最熟悉的和親公主,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她原本只是一位普通民女,因漢元帝下詔征收天下美女而被收入后宮。當時的匈奴呼韓邪單于三次來長安,強烈要求要當漢元帝的女婿,而漢元帝根本不舍得讓妹妹們?nèi)ツ强嗪厥芸?,又實在無法拒絕這個小伙子的滿腔熱情,只得隨手將王昭君封為大漢的公主,送給呼韓邪單于,這才有了后頭的“昭君出塞”。
公主們“出塞”后,究竟過的如何呢?追溯歷史資料,如果姓名語焉不詳?shù)牟挥嫞髌婷冒l(fā)現(xiàn)第一位將名字留在史冊上的和親公主,名叫劉細君。劉?你猜對了,與王昭君不同,她是一位真正的金枝玉葉——漢朝公主。劉細君的祖父是漢武帝的親兄長,她是漢武帝的侄孫女。但不是皇帝寵愛的妹妹,她是一位出道日期比王昭君早了整整72年的罪臣之后。
劉細君(公元前121年——前101年間),時漢江都王(揚州)劉建之女。其父劉建于公元前121年企圖謀反,失敗后自縊。她的母親們都被棄市,而她因為年齡過小而幸免于難。公元前117年,劉胥被封為廣陵王,派人找到了流落民間的侄女劉細君養(yǎng)在身邊。
平時皇帝哥哥是想不到這位好妹妹的,但當時漢武帝遇到了一件相當棘手的問題。什么問題?你又猜對了,還是他那牛逼的鄰居——匈奴大哥。雖然衛(wèi)青與霍去病很給力,但也只是把匈奴逼退入了漠北,仍舊時不時會騷擾一下邊境。這教訓(xùn)都教訓(xùn)過了,送也送了一打公主了,仍舊沒能安撫住。漢武帝這次決定農(nóng)村包圍城市(使用遠交近攻策略),公主不送去匈奴大哥那兒了,拜拜了您吶。咱們公主改走“烏孫”道。
“烏孫”,是當時伊犁河流域最強大的游牧民族,屬哈薩克族祖先的一支。只有爭取到西域諸國的支持,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匈奴問題。在那個時期,爭取到“烏孫”的支持就顯的尤為重要。而為了表達誠意,漢武帝又使出“送公主”這一招,他首先想到的是那個被他遺忘在角落里的罪臣之女——劉細君。而據(jù)記載,她去往異邦后的生活過的相當凄慘。
那一紙詔書改變了劉細君的命運。漢武帝命她遠嫁“去長安八千九百里”的烏孫國。年僅16歲的劉細君被派往烏孫和親。送嫁那一天,漢武帝“賜乘輿服御物,為備官屬宦官侍御數(shù)百人,贈送甚盛”?!拔涞哿钆民R上作樂,以慰其鄉(xiāng)國之思”。到了烏孫之后,當時的烏孫王獵驕靡非常高興,雖然言語不通,但眼前這位小美人生的是纖弱嫻靜、白嫩艷麗,且能歌善舞,才貌雙全。猶如八音盒中會跳舞的精致小娃娃,與烏孫國那些糙女子簡直天壤之別。他稱細君為“柯木孜公主”(意思是“膚色白凈美麗像馬奶酒一樣的公主”),并封為“右夫人”,頗為寵愛。
有趣的是,匈奴在收到了漢王朝的一打“公主”之后,竟然也學(xué)會了這招。當時的匈奴單于一看:“這不對,漢室公主怎么跑去烏孫了?這是要亡我?”可他沒有未婚的妹妹,情急之下招來自己的女兒嫁給烏孫王。烏孫王一并收下。并以細君為右夫人,以匈奴女為左夫人。雖然漢文化以右為尊,但在烏孫的習(xí)俗中卻以左為尊。此后劉細君的地位便極為尷尬了,日子過的可想而知。
這剛沒緩過多久,劉細君又迎來了另一件改變她命運的大事——烏孫王獵驕靡死了。當時他已年過七旬,感到身體日漸不支時便決定要傳位給自己的孫子岑陬(軍須靡)。然而按照烏孫國的傳統(tǒng),新國王必須繼承老國王的一切,包括妻子!這種奇特的習(xí)俗被烏孫人稱為“轉(zhuǎn)房婚 ”。得知這個消息后,劉細君癱倒在地,她從小接受的教育都是儒家文化,斷斷無法忍受嫁給自己“孫子”這件事。劉細君抗爭了,她寫信給漢武帝請求歸國,但哥哥的回信很簡短:“從其國俗,欲與烏孫共滅胡?!备绺缯f了:“你得聽他們的,我要聯(lián)合烏孫共謀滅匈奴的大計呢,別影響我!”無奈之下,劉細君只得嫁予自己的孫子岑陬為妻。
劉細君在烏孫統(tǒng)共生活了四、五年,生了一個女兒,取名少夫。公元前87年,她因產(chǎn)后失調(diào),加之心緒難平、思鄉(xiāng)成疾,終于溘然長逝在烏孫這片陌生的土地上,年僅21歲。
認取來時路,似乎上天還欠她一些幸福。愿公主下輩子,只為自己而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95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