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上英雄人物輩出,左良玉的故事大家聽過嗎?
在李自成向崇禎皇帝提條件的時候,其實還有另一個人,也向崇禎皇帝提了條件。這個人就是左良玉,雖然他打仗并不見得有多么的驍勇善戰(zhàn),但他手里的80萬大軍,卻是崇禎皇帝當時所急切渴盼的。因為他所倚仗的軍隊,這時都已經(jīng)調(diào)到關(guān)外作戰(zhàn)去了。
在崇禎皇帝看來,如果答應(yīng)封李自成的話,那對于他來說,算是一種恥辱;如果封左良玉就不一樣了,畢竟他這個時候還算是大明的肱骨之臣,這樣皇帝的尊嚴也得到了保全。然而左良玉為了得到更多的好處,就一直是在觀望,對于救駕一事并不熱心。
然而隨著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此前的世襲藩王以及地區(qū)高度自治等待遇,全部成為了泡影。很多人都覺得他是忠臣,主要表現(xiàn)就是,皇帝死了以后,他痛哭不已,事實上他哭的,是那些原本唾手可得的福利,然而他就這么白白地錯過了,為此才會吐血三升而死。
盡管崇禎把他當成了救兵,但他卻一直在權(quán)衡利弊得失。因為他雖然在對陣張獻忠時屢戰(zhàn)屢戰(zhàn),但在對陣李自成時,卻是屢戰(zhàn)屢敗。這也是他不敢輕易舉兵勤王的一個關(guān)鍵因素,畢竟他根本算不上什么常勝將軍,對于發(fā)兵北上能否獲勝,他心里很是發(fā)虛。
不過讓人大惑不解的是,雖然他碰到李自成就跑,手下的部隊卻越跑越多,后來竟然擁有了精兵80萬之眾。不過這時候他還是沒有安全感,因為他之所以有今天,很大程度上需要感恩侯恂,就是那個桃花扇男主的父親。為此他心里并不感激大明朝廷,只感激這位戶部尚書。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他就把手里的兵看得特別重,認為這就是他的資本,如果沒有這么多的兵,崇禎會低三下四地和他說好話嗎?為此他就緊緊的攥在手里、按兵不動,生怕打一場大仗,把自己的老底給賠光了。如果說這么多的軍隊,掌握著其它任何一個將領(lǐng)手里,估計都不會是這個樣子。
崇禎的悲哀就在于,這么多的兵,偏偏就被這樣一個奇葩給捏著,對這樣的人,他很是有點無奈,這時候只能以利益來觸動對方,然而他還是沒有等到大兵勤王的那一天,就城破殉國了。后人之所以說左良玉是忠臣,主要還是以他臨終前的悔恨交加做出的。那么他真的是忠臣嗎?相信每個人心里,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因為在崇禎自殺之后,左良玉連咳血三天,最終也死了,別人都認為他這是愛國的表現(xiàn),所以都稱他為忠臣。實際上,那些老百姓只是看到了表面功夫,在此之前,崇禎讓他回來救駕,他一直在推脫,還在和崇禎商量條件,在這方面浪費了不少的時間,所以最后左良玉才沒來得及解救崇禎。
其實崇禎當時還是有機會活著的,因為左良玉的手中還有一支大軍,可以抵擋得住李自成部隊的攻擊。但是當時李自成的部隊幾乎是所向披靡,左良玉在面對這樣的對手的時候,他還是害怕了。即使是左良玉手握八十萬大軍,他也不敢和李自成正面對陣。崇禎在危急的時候,想到的也是左良玉,所以他立馬下令讓左良玉回來救駕。
但是左良玉遲遲不來救駕,相反,他一直在和崇禎談條件,希望自己和兒子的官職能高一點,還有一些其他的要求。崇禎這時候沒有和左良玉計較什么,只希望左良玉能真的救了自己。只是沒有想到的是,就是在雙方談判的時候,李自成的大軍已經(jīng)兵臨城下,左良玉也錯過了最佳救援時間,最終崇禎為了不看到國家的滅亡,還是上吊自殺了。
只是崇禎去世后,左良玉得知了崇禎的死訊,知道自己最終還是救駕遲了。左良玉心中也有對崇禎的愧疚,他想為崇禎報仇,但是身不由己。自從左良玉得知崇禎死后,他就一直痛哭,不久他也去世了。在世人的眼中,左良玉這是在殉國,實際上他只是在懊悔,怪自己出兵遲了。左良玉手握八十萬大軍,所以他在面對其他的敵人時都毫不畏懼,但是一碰上李自成他就慌張了,他知道自己打不過李自成。
因為左良玉雖然沒有就下崇禎帝但是因為他確實為當時的朝廷貢獻很多所以被稱為忠臣。實際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覺得左良玉是忠臣很多人都叫他“逃跑將軍”對他表示了嘲諷,因為他不救主的行為確實很難讓人接受所以對于他的評論是褒貶不一的。
左良玉本身出身貧寒但又一身猛勁而連連升官。左良玉從小沒受過什么教育,所以他只能去當兵,那是的左良玉血氣方剛初生牛犢不怕虎因此立下不少功勞,還因此連連升官。后來左良玉遇到了貴人,他的勢力越發(fā)展越強大,逐漸左良玉也擁有了一支強大的軍隊。
崇禎十五年是李自成來勢洶洶連孫傳庭都兵敗去世,所以崇禎能夠依靠的只有左良玉。當時的左良玉可以說是崇禎的救命稻草,所以為了能夠抓住這根救命稻草崇禎帝更是給了他很多好處。但是左良玉雖然擁有八十萬大軍但只是給了崇禎一份作戰(zhàn)計劃不原因出兵,最后無計可施的崇禎帝自殺而亡。很多人都覺得如果左良玉出兵或許國家就不會滅亡因為左良玉也因此背負罵名。
左良玉之所以不出兵是因為有很多顧忌。一方面他非常畏懼李自成,因為他曾經(jīng)和李自成交戰(zhàn)很多次但都戰(zhàn)敗因此不敢和李自成再交手。另一方面左良玉手下的士兵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招來的自然不愿意就這樣失去,而且還會讓自己失去勢利。另外左良玉對朝廷不放心覺得朝廷并不想給自己好處因此就不出兵。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左良玉也因為心中有愧在和袁繼對質(zhì)中嘔血而亡。
這個人就是左良玉,他一直效忠于崇禎,打了很多勝仗,所以被人稱為忠臣,但是卻非常膽小,在危急關(guān)頭也不敢出兵救駕。崇禎皇帝是個非常勤于朝政的好皇帝,但是他卻沒有趕上一個好時候,在他登基的時候明朝就已經(jīng)在滅亡的邊緣了,崇禎用盡了自身的全部力氣也沒能挽回這一局面,只好自殺離去。當時李自成帶兵攻打北京,崇禎皇帝孤立無援要求左良玉帶兵前來救駕。然而左良玉卻沒有來,這就使得崇禎沒辦法走上了自殺的道路。
左良玉雖然是忠臣但卻不敢及時救駕主要是因為之前他曾經(jīng)多次輸給李自成。左良玉是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將領(lǐng),他曾經(jīng)帶兵打過非常多的勝仗,一心為了崇禎,在打仗期間非常英勇,這也是他為什么被稱為忠臣,并且可以獲得各種獎賞的原因。然而,有一個人可以說是左良玉的死穴,這個人就是李自成。左良玉多次帶兵與李自成的軍隊進行戰(zhàn)斗,但卻從來沒從李自成這里撈到過什么便宜。
左良玉是個非常沒有安全感的人,他擔心士兵救駕后會有損失才沒有及時救駕。左良玉這個人可以說是聰明絕頂,他非常得有謀略,面對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但是他有一個特點就是貪吃,甚至還因為這個丟掉了官職。但是他在打仗上卻從來沒有含糊,不僅非常英勇,更是屢屢獲得成功。
受到貴人幫助重新拿回官職的左良玉變得非常的小心翼翼,眼看著他手里的士兵越來越多,明明可以為國效力做一番大事業(yè),他卻變得畏手畏腳,生怕對士兵有損失,這也是他沒有及時給崇禎救駕的原因。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96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揭秘,清朝皇太子的一天是怎么度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