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曾秉正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在皇帝眼里,官員比普通百姓好過多了,為此嫌他們的薪水太高,還將此一降再降。如此一來,就苦了那些正直清廉的官員,有很多連一家的溫飽都難以顧全。甚至還有一位官員,高居正三品,居然窮到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為此只好忍痛把4歲的女兒給賣了。
然而聽到這個消息后,皇帝雷霆大怒,直接就把這個臣子給處以了腐刑,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實這個官員名字叫做曾秉正,雖然他書讀得很好,能力也很不錯,偏偏為人和名字一樣,是那樣的剛正不阿。雖然他屢次向皇帝上書,但都得到朝廷的賞識,最后官做到了正三品。
然而他最終還是栽在了"秉直"這個性格上面,因為一件事和皇帝意見相左,他卻固執(zhí)己見,這讓皇帝也是勃然大怒,一揮手就把他的官職給罷免了。這個官員是南昌人,做官的地方又在遙遠的陜西,要知道古時候交通十分不便,回鄉(xiāng)肯定免不了要爬山涉水,為此他沒有錢,只好出此下策,賣掉女兒換路費。
按理說官員如此清廉,即使不讓他官復原職,起碼也應該給他充足的路費,讓他能夠回鄉(xiāng)過日子吧。然而朱元璋卻不這么看,他認為這個官員是在作秀,他覺得每個月35石的俸祿已經不少了。事實上他根本不知道,那些俸祿里面的水分很大,根本沒有他想像的那么多。
其中一部分是以實物形式下發(fā)的,比如大米之類的糧食,另一部分則是寶鈔。要知道寶鈔可不等同于真金白銀這樣的硬通貨,再加上皇帝不善于理財,導致寶鈔的價值,根本沒有規(guī)定的那么多,直接造成官員的購買力下降得很厲害。
然而皇帝卻罔顧這個事實,根本不考慮官員的苦衷,不問青紅皂白,直接抓來就施以腐刑。其實在皇帝的高壓政策下,很多謹小慎微的官員,其實都是很清白的。他們的冤屈,該向誰去訴說啊?像曾秉正遭遇這種經歷的,簡直就是今古奇聞了!
他后來受到了朱元璋的嚴懲,因為朱元璋認為他是在演戲給自己看。所以才對這樣一個大臣施以宮刑的處罰。雖然這個官員遭到了朱元璋的冤枉,但是他這種賣女兒的行為確實不值得提倡。因為朱元璋是貧窮百姓出身,朱元璋深知子女對于老百姓來說意味著什么,所以對于這種賣女兒的行為,朱元璋根本不可能原諒。
朱元璋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作為的君主,因為朱元璋完成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北伐成功。不得不說,這可以說是一次壯舉。朱元璋后來稱帝以后,也對老百姓實行了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因為當時常年戰(zhàn)亂的原因,使得老百姓的生活遭受到了非常大的破壞。所以朱元璋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對于一些比較困難的地區(qū)減免了非常多的稅款。
朱元璋對待貪官污吏的手段上也是非常殘忍的,但是在對待老百姓方面確實可以說做得非常盡心盡力。但是我們知道朱元璋在處理這些貪官污吏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誤判或者是判罰過重的情況。因為朱元璋出身貧寒老百姓家庭,經常會遭受這些貪官污吏的欺負,所以也使得朱元璋對于貪官污吏非常的深惡痛絕。
而作為一個清官卻總是處理不好同僚的關系,還把自己女兒賣了,因為在那個時候只有出現(xiàn)非?;靵y的局面或者是統(tǒng)治者非?;栌垢瘮〉臅r候,才會出現(xiàn)賣女兒的情況,所以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諷刺了朱元璋。
明朝最慘的清官,當時有很多。但是最后的結果被貶為太監(jiān)的,應該只有一個曾秉正了吧。
曾秉正起初就是海州的一個儒學教官,因為上奏給朱元璋一篇文章,很得朱元璋的歡心,于是就給他升了一個刑部主事的官職,后來又成為了陜西參政。從一個九品芝麻官兒到三品官,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從中也可以看出朱元璋對曾秉正這個人的賞識。
曾秉正的這個陜西參政還沒有干多長時間,就又被朱元璋提升官職。這是一個首創(chuàng)的機構,通政使司,專門負責幫助皇帝處理大臣的奏折,民間百姓伸冤舉報等事情。這個機構的最高長官稱通政使。而曾秉正就是明代第一任通政使。
慢慢地,這個叫曾秉正的,開始迷失在升官發(fā)財?shù)拿缐袅耍讨煸皩λ南矏?,對皇帝朱元璋也就喪失了敬畏之心,后來更是敢抗旨不尊。這下可惹惱了朱元璋,于是他一怒之下就將他罷官回鄉(xiāng)。如果曾秉正就這么灰溜溜地回去也還好,但是他非要作死。
臨走前,因為手中所剩銀兩不多,為了多賺點錢當路費,他就把自己的女兒賣了。后來朱元璋知道了這件事,沒想到自己一直以來很欣賞的人,竟然能夠做出這種荒謬的事情來,這下可完全惹惱了朱元璋,于是朱元璋就下令把曾秉正給抓了回來,心里想著,既然他不想要自己的女兒,干脆就讓他斷子絕孫好了。于是命人將曾秉正處以腐刑,就這樣,他從官員變成一個太監(jiān),可以說是最慘的清官了。
因為朱元璋對于他做的事情太上火了,他不相信做官這么多年會有那么窮,非要賣自己的女兒來換錢。
我們都知道朱元璋的出身,是一個放牛娃,曾經還要過飯、做過和尚、最后在機緣巧合下開創(chuàng)了大明朝,做了君王。就是因為自己出身和人生經歷的問題,導致朱元璋特別的痛恨貪官污吏。還專門成立了錦衣衛(wèi)來暗查貪官污吏,那個時期的官風都比較正派,很多的人都是不敢或者是私下進行交易。
當時有一個清官叫做曾秉正,由于苦讀詩書,成功進入官場,后來被分派到海州出任學正,在這個位置上任職七八年。后來因為過于嘮叨,被朱元璋貶為庶民,而他也沒有了收入只好收拾行李回家,而自己做官這么些年都是非常清廉,自己是沒有攢下半點銀兩。
為了能夠回到老家,曾秉正沒辦法只好將自己的女兒賣掉,來換取一點路費。沒想到這件事情被朱元璋知道,朱元璋知道后非常生氣,朱元璋認為曾秉正是一個朝廷三品官員,但是居然做出這種賣掉親生女兒的舉動。如果不加以嚴懲的話,怎么可能平息百姓們的憤怒呢?
于是朱元璋下令將曾秉正處以腐刑,腐刑就是閹割的意思,可憐的增秉正不但被罷官了,還遭受到了社會譴責,自己的命根子也被無情的奪走了,算是倒霉到家了。這下是無論如何都回不了自己的故鄉(xiāng)了,是和竇娥一樣的冤屈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96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盤點歷史上三大神箭手,誰最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