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項羽自刎后為什么還被亂刃分尸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該下,在突出沖圍后遭到漢軍追殺,最后逃到烏江岸邊,橫劍自刎。項羽的一生堪稱傳奇,死得也是轟轟烈烈,然而漢軍將士卻沒被項羽感動,他們在項羽死后,如同發(fā)瘋了一遍,居然一擁而上,將項羽亂刃分尸!漢軍將士到底為什么這么殘忍呢?
這件事說起來還得怪劉邦!常言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原來劉邦深知項羽武藝高強,為了激勵將士,徹底解決項羽,他特意頒布了極高的賞格,“賞千金、封萬戶侯”。所以項羽雖然在垓下突圍而去,但卻遭到了漢軍瘋狂的追擊,“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一路上將項羽手下的兵將斬殺殆盡。
來到烏江岸邊后,項羽率領(lǐng)余下的將士下馬步戰(zhàn),“獨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激戰(zhàn)過后,手下將士傷亡殆盡,項羽本人也已經(jīng)身負(fù)重傷了,“身亦被十馀創(chuàng)”。項羽明白,他最后的時刻到來了。這時候,項羽看到漢軍陣中有個熟人,名叫呂馬童,與項羽關(guān)系還算不錯,但此時已經(jīng)成為仇敵。
項羽大呼道:“若非吾故人乎?”呂馬童十分羞愧,不敢正視項羽,他指著項羽,對對自己身邊的王翳說道:“此項王也?!边@時候項羽已經(jīng)決定終結(jié)自己的生命,他大聲對呂馬童說道:“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然后自刎而死。這支漢軍的主將是王翳,他得到了項羽的首級。
接下來,其他漢軍為爭奪項羽尸首,不惜刀劍相向,自己人和自己人打起來了,“余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shù)十人”,畢竟項羽的尸首就是財富、爵位!到最后,“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也就是說項羽的尸首被分成為五份。五個人帶著項羽的尸首,歡歡喜喜的回歸軍營。
劉邦并沒有食言,不過為了公平起見,他將千金、萬戶分成了五份,封王翳為杜衍侯,楊喜為赤泉侯,楊武為吳防侯,呂勝為涅陽侯,呂馬童為中水侯。原本這五個人的官職并不高,戰(zhàn)功也不顯赫,按理說是沒有機會封侯的,不過因為他們奪得了項羽的尸首,所以成為西漢開國功臣。
我們在回顧下歷史,當(dāng)年劉邦在彭城之戰(zhàn)中遭到慘敗,劉邦的數(shù)十萬大軍被項羽一戰(zhàn)擊潰。當(dāng)時劉邦也遭到了項羽手下人的追殺,而且已經(jīng)追趕上了??墒琼椨鸩]有頒布賞格,結(jié)果劉邦一頓忽悠,那位名叫丁公的放了劉邦,結(jié)果導(dǎo)致項羽最終的失敗!后來丁公投靠劉邦,被漢高祖當(dāng)場殺死。
許多認(rèn)識項羽的人都對他做出了一個評價,這個人太吝嗇!比如說陳平,他說“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jié)好禮者多歸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韓信也說過,“至使人有功,當(dāng)封爵者,印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將士們在戰(zhàn)場上拼命,就是為了賞賜,但項羽卻摳摳索索。
參考資料:1.《史記》;2.《漢書》
在項羽烏江自刎之后,他的尸身也被他人給分尸了。原因也很簡單,當(dāng)時劉邦看到項羽被圍困之后,于是對自己身邊的士兵下令道:?殺死項羽賞金一千金,封萬戶侯?。而將項羽分尸的五個人也都成功的被封為了萬戶侯。
如果說誰能夠被稱得上是歷史上的第一武將,那么很多人在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就是西楚霸王項羽了。在個人武力方面自然是無人能擋,力能抗鼎,沒有任何一個大將是項羽的對手,不單單是他那個朝代,即使在之后的歷史之中也鮮有能夠項羽媲美的人物。
同時在統(tǒng)兵打仗這方面項羽依舊是頂尖的,當(dāng)年在巨鹿之戰(zhàn)一戰(zhàn)以五萬雜牌軍擊敗了四十萬的秦國正規(guī)軍。這一戰(zhàn)直接讓天下都為之側(cè)目,在此之前項羽在天下諸侯的地位都還不如劉邦,可是此戰(zhàn)之后天下的諸侯都得看項羽的臉色。
這還不算啥還是運氣,那么之后和劉邦的的彭城之戰(zhàn)則是真正體現(xiàn)出了項羽的實力。在彭城之戰(zhàn)項羽成功靠著自己的三萬軍隊擊敗了劉邦的五十萬大軍,而且這還是項羽主動出擊,并且在劉邦占據(jù)了巨大優(yōu)勢的前提之下,可見項羽的領(lǐng)兵能力之強。
但是即便是這樣,項羽本身卻是一個高傲,自大之人,最后天下民心導(dǎo)向了劉邦一方,得民心者得天下,最后西楚霸王還是失敗了。在最后的烏江之圍之中,項羽放棄了逃亡江東的想法,而劉邦看到這個曾經(jīng)需要自己仰望的存在,也是開心之極。
并下達(dá)了?殺死項羽賞金一千金,封萬戶侯?的命令,可是卻沒有人能夠殺得死項羽,項羽最后選擇了自刎,當(dāng)然這些人連項羽的尸體也不放過,馬童,王翳,楊喜,楊武還有呂勝五人將項羽分尸,最后這五人也被劉邦封為了?侯?。
項羽烏江自刎是怎么回事為什么這樣做
項羽烏江自刎是怎么回事為什么這樣做,烏江自刎的故事向來讓人津津樂道,指的是當(dāng)年楚漢爭霸時,項羽窮途末路,退無可退,還經(jīng)歷了“四面楚歌”的事情,他非常無奈,只能自刎于烏江,那么,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呢,肯定是有原因的。
項羽烏江自刎是怎么回事為什么這樣做1 烏江自刎大體故事脈絡(luò)
垓下之戰(zhàn)時,項羽四面楚歌,被迫率領(lǐng)八百精兵連夜向南突圍。
劉邦知道后,便派遣五千騎兵追擊項羽。又因項羽迷路耽誤了時間,所以楚軍很快就被漢軍追上。
等到項羽突圍到東城時,手下僅剩二十八人。項羽指揮這二十八人,再次殺開一條血路突圍了出來。
被漢軍逼到烏江邊上后,項羽從馬上下來,以短兵器和漢軍搏殺,殺死漢軍數(shù)百人,眼見漢軍越來越多,無奈的項羽只好來到江邊自刎而死。
至此,歷時4年半之久的楚漢戰(zhàn)爭終以劉邦的勝利而告終。
項羽烏江自刎是怎么回事為什么這樣做2 項羽烏江自刎的原因
第一、誰都可以投降,唯有項羽不可以
這是每一個王者的宿命和尊嚴(yán)。所以后來三國時期周瑜才會對孫權(quán)說你不可以投降。
第二、項羽是真正的大愛
霸王知道,項羽與劉邦只有一個人死,天下才可以太平。而劉邦是個小人,絕不會有這樣的勇氣和擔(dān)當(dāng),再打下去,殺了劉邦也會生靈涂炭。項羽是個君子,也是一個仁愛的君主,連士兵受傷,項羽也哭泣,說項羽暴只不過是抹黑罷了。
第三、項羽想成全大勢
成全天下,項羽是敗給時勢,并不是敗給劉邦,項羽乃英雄造時勢,而劉邦是時勢造英雄。自秦統(tǒng)一天下之后,人們已經(jīng)不想再回到春秋戰(zhàn)國時代了,因為春秋戰(zhàn)國時代年年打仗,每年數(shù)以百萬計人民或死亡或流離失所,天下一統(tǒng)便是大勢所趨。而秦二世太急于求成,民只不過想另選一位皇帝罷了。那什么勢力不想一統(tǒng)?唯六國貴族,而項羽便是代表,他不可以選稱帝,只能選霸業(yè),這是項羽的宿命,也是他的無奈。項羽作為一個軍事家,不可能不明白勝敗乃兵家常事的.道理,他太明白了,何況他并不是窮途末路,江南之地有著他的死忠。霸王死后,江東人依然奮起反抗,久攻不下,不得以劉邦命人把項首級拿與守城官兵看,所有官民哭泣并投降。但他選擇了天下太平,這是他偉大的地方。
第四、項羽知道人生的真諦
劉邦雖然贏得了天下,但他永遠(yuǎn)贏不了項羽。項羽贏得了愛情,親情,友情,名聲,榮譽。而劉邦只贏得天下,其他什么也沒有。所以劉邦是孤獨的,也是可憐的。幸好劉邦有個好孫子,漢武帝,不然后世再寫劉邦時一定會寫得一文不值。直到死,劉邦才明白:一個快要死的人,他需要的不是江山美人,而是一雙溫曖的手。贏了天下又如何?漢王與大漢皇帝吃的一樣好,死后一樣也帶不走。區(qū)別在于漢王可以有和項羽一樣,而大漢皇帝卻只有江山。
第五、氣節(jié)
項羽無疑是一位英雄,戰(zhàn)神,勇士,又有著貴族的驕傲。勇士怎么可以投降,不可以!就像李陵被圍投降匈奴一樣,漢武帝氣得大罵!氣節(jié)!這是勇士的尊嚴(yán)。劉邦的小人行徑最終害了他的子孫,因為很多炎黃子孫都以劉邦為榜樣。所以河邊的佳人才哭泣:生當(dāng)為人杰,死亦為鬼雄,至少憶項羽,不肯過江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97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揭秘,關(guān)羽為什么整天拿著一本《春秋》···
下一篇: 揭秘,劉伯溫真的是被謀殺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