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投降后蜀地百姓過得好嗎?從此蜀地大亂陷入奪權(quán)時代!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劉備稱帝后,為了籌集軍餉,雖然搞出了"值百錢"對蜀中百姓進行剝削,但不管怎么說,蜀中百姓還是能吃飽穿暖,后來諸葛亮能夠數(shù)次北伐,足見當時蜀中積累了不少財富,可惜鄧艾偷陰平奇襲成都,劉禪就直接投降了,從此蜀漢這篇區(qū)域,包括益州、漢中,全部貴為司馬氏的管轄。
西晉王朝建立后,因為有近百年的戰(zhàn)亂,所以當時社會動蕩不安,當初劉備奪取漢中時,曹操就強迫當?shù)匚迦f多氐人遷走,這些氐人中有個首領(lǐng),名叫李虎,頗具才能,后來被授予將軍之職,屬于少數(shù)民族,可惜西晉建立不久,又陷入了一篇戰(zhàn)亂,賈南風專權(quán),八王之亂紛紛崛起。
正在這種動蕩的時刻,李虎的后人再次進入巴蜀,李特,他是李虎的孫子,當他來到漢中與西蜀的劍門關(guān)時,說道:"劉禪有這樣的好地方,竟然直接投降,當真是個蠢貨啊!"這時的李特已經(jīng)有在蜀中自立的打算了。
公元300年,天下在司馬家族的統(tǒng)治下,簡直亂成一鍋粥,比三國時代還要亂,大批流民為了活命,進入蜀地紛紛搶奪事物,蜀中百姓惶惶不可終日,這時朝中趙王司馬倫正在跟賈南風斗法,賈南風被殺,八王之亂又開始了。
當時的益州刺史叫趙廞(xin),看到天下大亂時,他也想自立為王,然而他沒有兵權(quán),怎么辦呢?恰好李虎的后裔子孫來到川蜀,兩人一拍即合,成為合作關(guān)系,趙廞作出承諾:"李特幫自己拿下益州,就能得到穩(wěn)定的住所。"李特文武全才,很快拿下了益州,趙廞順利拿下益州,并且收編了成都五千多軍隊。
成功之后,趙廞做了一件傻事,他殺掉了李特的弟弟李庠,這樣一來李特怒了,原來李庠幫助趙廞打下江山,趙廞便學了劉邦殺功臣,本來他打算把李特一起殺了,可惜李特當時不在成都,逃得一命,于是他開始復仇計劃。
這些人爭權(quán)奪位過程中,蜀中百姓自然過得十分艱苦,興,百姓苦,亡百姓哭,李特一怒之下,帶兵殺入成都,很快趙廞南逃,在一陣亂哄哄中被殺了,成都有變?yōu)闊o主之城,城中的百姓終于緩過一口氣,李特率兵入城,開啟了燒殺擄掠模式,城中百姓慘不可言。
東晉王朝見蜀地亂成這樣,就重新派了羅尚來成都任命,羅尚果然有兩把刷子,他一來李特就被他干掉了,李特的三弟李流再次為哥哥報仇,于是李流跟羅尚打到一起,這一仗打了許多年,可憐了成都的百姓,一直身在戰(zhàn)禍當中。
李流死后,他的侄子李雄攻克成都,兩年后他稱帝,建立了新政權(quán),史稱成漢,李雄死后李班繼位,李班又被李期撒謊了,李壽又殺了李期,李壽死后,李勢繼位,李勢喜歡殺戮,到處殺人,搞得蜀地百姓痛不欲生,自從劉禪投降后,蜀中百姓都沒能過上安穩(wěn)日子,直到新中國成立。
劉禪被俘的余生,可以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那就是?樂不思蜀?。
劉禪表現(xiàn)出的就是一個沒心沒肺,胸無大志的糊涂人,因此司馬昭對于劉禪是不再提防,他想干嘛就讓他干嘛,如此劉禪也就幸幸福福地做他的安樂公,享盡齊人之福,直到老死,終年64歲。
蜀國滅亡后,劉禪過得很好啊,樂不思蜀啊。劉禪是爽歪歪了,可蜀國老百姓卻慘了。攻破蜀國都城以后,魏國軍隊在成都大肆燒殺劫掠,成都一時之間可以說變成了人間煉獄。
當魏軍攻進成都之后,第一件做的事就是進入到蜀國的皇宮中,大肆燒殺搶掠。其實,在劉禪被帶走之后,當時的皇宮中并不是空無一人的,蜀國的太子就還在皇宮中等待救援,但是殺紅了眼的魏軍并沒有在乎什么太子不太子,反倒是直接將其殘忍殺害。
除此之外,蜀國皇宮中的妃嬪婢女,魏軍也沒有放過,其荒淫無度的行為也被記載在歷史的資料中,真是叫人看過之后,唏噓不已。最后,魏軍還將宮中的金銀財寶搶奪一空,并將宮殿付之一炬。經(jīng)歷過這場浩劫后,蜀國皇宮中很多珍貴的寶物和典籍都就此消亡。
其次,根據(jù)史料記載,魏軍在最開始來到成都的時候,其實百姓們是沒有受到魏軍的大肆攻擊的,但是后來隨著戰(zhàn)場情形的變化,魏軍將領(lǐng)死亡,導致軍隊綱紀渙散,群龍無首,在這個時候,魏軍對于蜀國百姓的摧殘才正式開始。
魏軍大肆屠殺蜀國百姓之后,由于對整個成都進行了規(guī)模巨大的掠奪活動,導致成都城內(nèi)燃起大火。此時此刻的成都,成為了一個現(xiàn)實版的“人間煉獄”,僥幸生存下來的百姓們,生活更是舉步維艱,苦不堪言。
除了皇宮貴族和平民百姓之外,蜀國的一些將領(lǐng)也逃不過悲慘的結(jié)局。比如我們耳熟能詳?shù)年P(guān)羽,就在戰(zhàn)亂中被滅掉了整個家族。除了關(guān)羽之外,很多蜀國中的名臣大將,最終也逃不過滿門淪陷的悲慘結(jié)局。而整個四川的人口,差不多減少了一半。
其實對于戰(zhàn)爭而言,在戰(zhàn)爭中最為悲慘的一個社會階層就是平民百姓了,他們既沒有強大軍隊的戰(zhàn)斗力,也沒有像貴族那樣,擁有能夠與敵人交換的籌碼,可以換取自己與家人的存活。面對戰(zhàn)爭的殘酷,大部分老百姓只能默默承受。
對于蜀國百姓而言,很多人都對諸葛亮有著崇敬之心,畢竟在諸葛亮輔佐皇帝之時,百姓們還能夠生活在有著強大軍隊保護的境況之中。當蜀國失去了諸葛亮,百姓們也就失去了一個生活的保障。
三國末期,魏國國力增長迅速,于是司馬昭派遣鐘會統(tǒng)領(lǐng)大軍伐蜀。在前期的交戰(zhàn)中,魏軍雖然勢大,但是姜維也不是庸才,成功鐘會大軍給阻擋在了劍閣之外。后來鄧艾兵行險招,從陰平小道進入蜀漢腹地,嚇得劉禪直接投降,蜀漢才快速滅亡。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劉禪投降后,蜀漢君臣雖然大多得以善終,但姜維卻遭到了滅門之禍,這是為何?
伐蜀之戰(zhàn)
在魏蜀吳三國中,其實魏國的國土面積最大,人口資源最多,所以魏國的綜合國力實際上是最強的。在三國前期,由于蜀漢有諸葛亮這個逆天的人物存在,還能勉強拉著魏國打一打,可隨著諸葛亮的去世,蜀漢再也沒能和魏國一較高下,尤其是到了后期,只能是處于戰(zhàn)略守勢了。
見蜀漢勢弱,魏國決定發(fā)動伐蜀之戰(zhàn),由鐘會、鄧艾率領(lǐng)大軍圍攻姜維。不過姜維警惕性很高,發(fā)現(xiàn)事情不對勁,果斷撤退,跳出了包圍圈,并在劍閣構(gòu)筑工事,成功的擋住了鐘會大軍。鄧艾見鐘會被阻擋在劍閣,不能前進,于是準備走陰平小道,饒過劍閣,進入蜀漢腹地。陰平小道是一條人跡罕至的小路,甚至算不上是路,根本沒有條件可供大軍經(jīng)過,可是鄧艾行動力極強,快速的穿過了陰平,進入了蜀漢,令大家十分震驚。
鄧艾大軍的突然出現(xiàn)嚇壞了蜀漢駐軍,許多蜀漢城池直接投降,剛開始的劉禪也認為鄧艾大軍不過是一偏師,命諸葛瞻統(tǒng)兵前去抵御,結(jié)果諸葛瞻的陣亡給了劉禪一個更大的打擊,讓劉禪產(chǎn)生了誤判,認為鄧艾大軍乃是魏軍主力,而成都附近再無可戰(zhàn)之兵,劉禪走投無路,只能開城投降,放棄了反抗的機會。
劉禪投降時,其實蜀漢國力尚在,大軍并未受到很大損失,尚有一戰(zhàn)之力,但隨著劉禪的一聲令下,所有人都只能放棄抵抗,投降了魏軍??墒橇钊似婀至耸?,蜀漢大多數(shù)人都得到了善終的結(jié)局,為何作為蜀漢大將軍的姜維卻遭了滅門之禍?實際上,這里面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姜維主戰(zhàn),并不想投降
姜維是諸葛亮挑選出來的繼承人,他繼承了諸葛亮的遺志,致力于北伐,所以說姜維是一直將魏國當作敵人看待的,他根本就不想投降魏國。姜維和魏國作戰(zhàn)這么多年,互有勝負,他本身對魏國是非常不服氣的,這一次要不是劉禪下令投降,他是肯定不愿意投降魏國的。
當時即便魏軍已經(jīng)打進了蜀漢,但姜維仍然想著反攻復國,投降只是表面現(xiàn)象,他真正的目的是尋找機會消滅魏軍,可以說,從始到終,姜維就壓根沒有打算真的投降魏國!
歷史上其實對于投降者的處置其實大多是分為兩派的,投降派受到優(yōu)待,而主戰(zhàn)派則堅決打擊,尤其是那些死硬分子。雖然這些主戰(zhàn)派通常會受到歌頌,但對付他們,通常都是選擇殺戮,因為這些人根本不會投降。很明顯的,姜維就是這種人,所以他必死!
二、姜維能力強
在三國后期,姜維的軍事能力算是非常不錯的,蜀軍正是在他的統(tǒng)領(lǐng)下,才支持了這么久。他甚至是可以和鐘會、鄧艾互相扳手腕的存在,這種能力超強的人,實際上作為當權(quán)者都是非常喜歡的,希望可以收服他們以為己用,幫助自己建功立業(yè)。可是,姜維是一個堅定反對魏國的主戰(zhàn)派,能力這么強,又是一個不可同化的敵人,那么對付他最好的辦法就是消滅他!
三、姜維鼓動參與鐘會的謀反
鐘會本是司馬昭的心腹,之前沒有軍職,這次司馬昭直接讓他統(tǒng)領(lǐng)大軍伐吳,足見對鐘會的信任??墒晴姇?,在攻下蜀漢后,日漸驕縱,竟然起了小心思,想割據(jù)自立,這就讓司馬昭完全不可以容忍了!
剛開始的時候,鐘會雖有異心,但并無賊膽,結(jié)果姜維一鼓動,鐘會就受不了了,認為有姜維相助,必定能夠成事。為了拉攏姜維,鐘會是出則同車,入則同寢,在姜維的建議下,鐘會成功的除掉了鄧艾,掃除了一大障礙,入蜀曹軍全部落入鐘會之手。
可是起兵討伐司馬昭時,魏軍眾將卻猶豫了,不愿加入鐘會,因為他們的家人都在魏國,一旦動手,必定是家破人亡。這可惹怒了鐘會,于是在姜維的建議下,鐘會把這些將領(lǐng)都關(guān)了起來,并準備處死他們,結(jié)果消息走漏,各營士兵在有心之人的組織下,對鐘會發(fā)動了反攻,救出了各自的主將,擊殺了鐘會。
而作為策劃和參與者,姜維自然是不能幸免,遭到屠戮。解決了姜維和鐘會之后,曹軍的怒火被徹底點燃,屠戮了整個成都,姜維家族自然是重點打擊對象,遭到了滅門之禍。實際上,細細推敲,為何這些士兵敢于圍攻鐘會這個主帥,又為何會失去軍紀,屠戮成都,會發(fā)現(xiàn)很多問題。
結(jié)語
劉禪投降后,雖然大多數(shù)蜀漢大臣受到了優(yōu)待,但姜維卻遭到了滅門之禍,主要是因為姜維謀劃參與了鐘會之亂,而且姜維能力強,是一個堅定的主戰(zhàn)派,不愿意投降魏國,這就注定姜維只能被殺掉。事實上,當時蜀漢的主戰(zhàn)派,大多數(shù)都遭到了魏軍的屠戮。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97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諸葛亮生平兩次看走眼,看錯了哪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