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在《史記》中極力貶低劉邦,可是還是沒能掩住他的光芒!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司馬遷為了給李廣的孫子求情,結(jié)果被漢武帝傷殘了身體,所以他對漢朝劉氏并無好感,司馬遷寫漢朝歷史時,就看得出來,他故意貶低劉邦,反而頌揚項羽,項羽作為一個悲情英雄,自然也有值得頌揚的地方,但在司馬遷筆下,劉邦被貶低得太多。
根據(jù)《史記·高祖本紀(jì)》中的記載,劉邦劣跡斑斑,四十多歲老婆也娶不起,整日在鄉(xiāng)間白吃白喝,還跟寡婦調(diào)情,去參加聚會不給錢,在芒碭山上如喪家之犬,起兵之初更是狼狽不堪,前有彭城之?dāng)?,后被項羽追殺,逃命時把老婆孩子踢下車,當(dāng)真是個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之人。
司馬遷這樣寫劉邦,很明顯有故意抹黑的意味,而抹黑劉邦的目的,在于抬高項羽的身價,其實從幾個角度來分析,可以看出劉邦比項羽更強(qiáng),比如說仁慈方面,項羽放過章邯,算仁義,鴻門宴放過劉邦,也算仁義,在《史記》中雖然沒有明確記載劉邦的仁義,但他也是有的。
比如劉邦進(jìn)入漢中后,就約法三章,對百姓施行仁政,后來他封王回到家鄉(xiāng),就給家鄉(xiāng)父老免去了賦稅,就連他曾經(jīng)調(diào)戲的那個寡婦,劉邦也并沒有始亂終棄,這樣的仁義是項羽無法比的,項羽的仁義是裝出來給世人看的,劉邦的仁義是實實在在給人帶來好處。
項羽在戰(zhàn)場上雖然所向無敵,勇冠三軍,但這些只能稱之為"匹夫之勇",劉邦雖然沒有項羽的勇武,但卻有超乎常人的勇氣,比如項羽懷疑他時,他敢去參加鴻門宴,明知道危機(jī)重重,為了消除后顧之憂,他還是義無反顧的去了,這跟重慶談判時主席的勇一樣。
楚漢之爭時期,劉邦年齡已經(jīng)很大,不如項羽那么年輕,可劉邦胸口中箭后,仍舊忍受劇痛出來勞軍,使得軍心不亂,鼓舞士氣,這種勇氣不僅需要身體上的煎熬,也需要忍受精神上的酷刑,可劉邦依舊做到了。
爭奪天下時,經(jīng)常需要做到一個"忍"字,這方面韓信是很厲害的,當(dāng)年受到胯下之辱,這是忍者中的上忍,后來韓信向劉邦討要假齊王稱號時,劉邦也是氣得七竅生煙,可他依舊忍住了,這份屈辱也不比韓信當(dāng)年低,反觀項羽在"忍"字方面,卻做得不夠好。
齊國造反時,項羽打齊國,殺掉天榮之后,章邯又再鬧毛病,項羽又處理章邯,跟著九江王英布叛變,項羽又去料理英布,項羽想打誰就打誰,完全不根據(jù)當(dāng)時天下形勢來操作,項羽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劉邦卻一步步強(qiáng)大起來。
說得直接點,項羽不能忍,誰得罪了他,他就要立馬把對方搞死,說得好聽點這叫年少氣盛,說得難聽點這叫沒腦子,忍不得一時之氣,最終兵敗被擒,也在意料當(dāng)中,雖然司馬遷極力貶劉贊項,可從結(jié)果來看,劉邦強(qiáng)于項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97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