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于魯肅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赤壁之戰(zhàn)大家都很熟悉,是孫劉聯(lián)盟共抗曹操的經(jīng)典戰(zhàn)役。諸葛亮作為劉備的代表過江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與孫權(quán)見面,勸孫權(quán)聯(lián)合劉備。
但實際上首先提出孫劉聯(lián)合的人是魯肅,魯肅在替孫權(quán)前往江夏見劉備時,就提出了這個建議。
諸葛亮和魯肅來到柴桑后,諸葛亮提出的建議,魯肅都同意了,并且還積極配合。
那么魯肅為什么這么支持諸葛亮呢?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
1.魯肅的為人
魯肅的為人很淳樸、性格豪放,喜歡與人結(jié)交,而且他心存大志。他出生在東吳的富豪家庭,但卻有一顆悲天憫人之心,一直四處接濟窮人。
后來周瑜缺糧,向他借糧,他也慷慨地把糧食給了周瑜。后來魯肅去逃難,遇到了周瑜,于是周瑜把魯肅引薦給了孫權(quán)。
曹操占領荊州后,威脅孫權(quán),揚言要攻打東吳。孫權(quán)因此十分擔心,東吳的大臣們也建議投降曹操。只有魯肅不同意,向?qū)O權(quán)分析了利害關系,并提出與劉備聯(lián)合抗曹操的策略。
為了盡快促成此事,魯肅還主動去見劉備,因此他也見到了諸葛亮。他對諸葛亮說,自己和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是朋友,諸葛亮也就成了魯肅的朋友。
諸葛亮聽了魯肅的建議后,感覺英雄所見略同,十分高興。于是劉備立即派諸葛亮出使東吳,以便促成兩家聯(lián)盟。
魯肅對朋友一向大方康概,信任有加,自然他也會如此對待諸葛亮。所以魯肅的為人和性格,使得他必須信任諸葛亮,和諸葛亮配合好。
2.諸葛亮的能力
諸葛亮的能力毋庸置疑,他在隆中時就提出“三分天下”的構(gòu)想。劉備聽了后,欣喜萬分,力邀諸葛亮出山。劉備對于諸葛亮的欣賞,相信大家在《三國演義》的電視劇中也看到了。
諸葛亮還有兩個好宣傳員,水鏡先生和徐庶,他們大勢宣傳諸葛亮的能力和水平。再加上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在東吳與魯肅關系很好,諸葛瑾肯定會給魯肅介紹諸葛亮。
所以魯肅在見劉備前對諸葛亮的能力也有所耳聞。諸葛亮在新野,博望坡的兩把火也證明了他的能力。諸葛亮來到柴桑后,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孫權(quán),讓孫權(quán)決定聯(lián)劉抗曹。
以上這些事都是魯肅親耳聽到,親眼看到的,魯肅當然相信諸葛亮的能力,肯定要配合諸葛亮完成既定目標。
3.孫劉各自的利益
魯肅配合諸葛亮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孫劉兩家有共同的敵人曹操,也有各自的利益。
曹操占了荊州后,要攻打東吳,這也威脅到了劉備。劉備正在著急時,魯肅來了,提出聯(lián)合抗曹的建議,對劉備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求之不得的事。
只有這樣孫劉兩家才能都生存下來,為三足鼎立奠定了基礎。
那么如何聯(lián)合作戰(zhàn)呢?當然是派諸葛亮出使東吳,幫助東吳出主意。作為劉備的代表,諸葛亮肯定會盡心盡力幫助吳國,因為幫助吳國其實也是幫助劉備。
兩家利益綁定了,魯肅還有什么不放心呢?基于這一點,魯肅就放心大膽地讓諸葛亮干,他全力配合諸葛亮,至少要使三足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
魯肅為人豁達,有遠見,心胸也很寬廣,在周瑜的引薦下輔佐了孫權(quán)。曹操要攻打東吳,而孫權(quán)的實力不夠抵抗曹操,魯肅急中生智,請求聯(lián)劉抗曹。
魯肅對盟友也十分友好。他基于兩家的利益和諸葛亮的能力,對諸葛亮十分推崇,完全配合諸葛亮的工作,使得最后在赤壁之戰(zhàn)大勝曹操,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從魯肅對諸葛亮的信任來看,魯肅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當自己能力有限時,就借助他人的力量。當要啟用人才時,他會多方打聽此人的信息,并親自考察此人,最后才決定是否信任此人。
從魯肅身上我們可以學習到:在用人時,事先要做好對這個人的基本了解,然后加以考察,再決定是否用這個人。而且一旦決定用這個人,就不要再猶豫徘徊。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當吳太夫人談到時?;疾〉闹荑?,好與諸葛亮比較,容易動怒,擔心年壽不永,影響江東發(fā)展時,同樣也為周瑜擔心的孫權(quán)則對吳太夫人說,子敬(魯肅)之才不亞于公瑾(周瑜)。有此人在,可安江東20年。這是一句中肯的評價,充分體現(xiàn)出了青年孫權(quán)的慧眼識人。
魯肅是東吳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倡導者。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了劉備興復漢室的路線圖,而實際上諸葛亮也清晰地看到了漢室的氣數(shù)終將耗盡。赤壁之戰(zhàn)之后,曹操勢力削減,而劉備在迅速崛起,孫權(quán)固有江東后,勢力也得到了發(fā)展。三足鼎立的雛形已經(jīng)形成。
孫權(quán)是魯肅的知己,魯肅也是孫權(quán)的知己,二人對天下形勢和吳國策略的談論終于捅破了最后一層窗戶紙,魯肅單獨對孫權(quán)說,主公可望在將來稱帝。立即被孫權(quán)痛斥。孫權(quán)說,如今天子還在許昌,漢室是天下之主,怎么能夠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呢?魯肅立即跪下,點破曹操和劉備都有這種心思。孫權(quán)這才說,他是深知時機不到啊。魯肅立即喜上眉頭,說原來主公早有天下之志啊。
魯肅與孫權(quán)的對話,是新版《三國》中最大的看點之一。當周瑜與曹仁打得難解難分,兩敗俱傷時,諸葛亮派趙云乘虛而入,取了南郡,坐收漁利。氣得周瑜落于馬下,周瑜發(fā)誓要與劉備血戰(zhàn),奪回南郡,這勢必會破壞脆弱的孫劉聯(lián)盟。而一旦孫劉兩家火拼,兩敗俱傷,曹操必定是漁人得利。魯肅為孫權(quán)出謀劃策,堅決阻止周瑜攻打南郡的趙云。而且魯肅對孫權(quán)曾說了這樣一句眼光獨到的話,孫劉兩家在30年之內(nèi)結(jié)成聯(lián)盟,江東基業(yè)大事可成。
魯肅看到的不是一年,兩年,而是長達30年之久的聯(lián)盟策略。這在當時曹、孫、劉還都屬于割據(jù)勢力的時候,就看的如此長遠,而且被后來的事實證明是正確的戰(zhàn)略謀劃,的確是令人由衷欽佩的。
魯肅謀事議事的眼點主要是東吳發(fā)展的戰(zhàn)略問題,這是輔佐年輕的孫權(quán)善始善終地做正確的事,而不是正確地做事的關鍵所在。例如,周瑜對諸葛亮屢動殺機,看似為東吳除掉一個強勁的對手是正確的,但卻是害人害己的行為。因為當時的江東離不開與劉備的聯(lián)合。
魯肅是孫劉聯(lián)盟的策劃者和實踐者。在赤壁之戰(zhàn)之前,了解諸葛亮事事比自己高明的周瑜心里十分嫉妒,讓諸葛亮造箭,以及祈東南風,這都是無法完成的任務,周瑜就想以此使諸葛亮伏法,除掉這個眼中釘。是魯肅處處周旋,事事協(xié)調(diào),彌合兩人之間的關系。
其實,大智大慧的諸葛亮又何必總是顯露自己,總是將自己看穿周瑜心事的聰明透露給魯肅,又使周瑜知道呢?當然諸葛亮得到了周瑜“此人有神鬼莫測之術”的高度評價,但是也得到了周瑜無論如何也要除掉諸葛亮的殺機。
羅貫中這樣的寫法是合情合理的,因為歷史的真實是,楊修總是能夠提前看穿曹操的心事,但最終死于曹操的刀下。
古人說,察見淵魚者不祥??偸强雌扑?,尤其是看破上級,看破大人物心事,而且還要顯示是自己一眼就看穿了,這決不是一件好事。而智慧如諸葛亮者恰恰在這里犯了智者的大忌。這不能不令人遺憾。
而且這里的關鍵在于,諸葛亮的顯露聰明,導致周瑜的嫉妒,兩人都是各自集團中影響最終決策的中樞人物,兩人關系的惡化與諸葛亮的太聰明是息息相關的,這又成為破壞兩大集團聯(lián)盟的一個重要的不利因素。
在這里我們不得不說,魯肅從不在他人面前顯露聰明,而只是在自己的主公孫權(quán)需要的時候,顯露自己的超凡眼光和高超策略,這是真正的智慧。
人都渴望聰明,羨慕聰明,渴望自己是天底下最聰明的人,渴望自己是太陽底下無人不知的聰明人。而其實這種想法就是再也愚蠢不過的了。假如一個人真的達到了這個世俗之人人人期盼的目標,那么其悲劇就必將遲早上演,結(jié)果是什么呢?《三國》中早慧的神童孔融父子包括曹操的兒子曹沖無不死于非命。蘇東坡則一針見血地說,生個兒子一定不要太聰明,方能“無災無難到公卿”。而司馬懿作為曹操親自為曹沖選的師傅則感嘆,曹沖公子是死于自己之手啊,他太聰明了,超過了所有的兄長,所以他早晚不得不死。
當然,諸葛亮的光輝形象以及他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是無可撼動的,但是如果要從諸葛亮和魯肅這些歷史人物身上汲取智慧,學到策略,那么我們在學習諸葛亮的智慧的同時,也不妨學學魯肅的“愚”商,二者互補會更有效果。
而在我們廣泛地剖析古今中外關于合作、和諧、和平策略的案例中,魯肅這個人物就是三國之中十分有代表性,對今天的和平外交智慧有著深刻啟迪的人物。后來的司馬氏集團中的羊祜也是一個善于將和諧與和平用為謀略,而為司馬炎一統(tǒng)天下打下堅實基礎的重要人物。
歷史的真實是,先是有了魯肅對周瑜的慧眼識人,贊助初出茅廬的周瑜,兩人結(jié)為好友,后來周瑜將魯肅引薦給東吳。于是,就有了東吳版的“隆中對策”。魯肅像諸葛亮一樣預見了天下三分的形勢并對孫權(quán)做了分析,他更是堅定不移地推行孫劉聯(lián)盟的戰(zhàn)略決策,并將之視為生死存亡的命脈。正是這樣,所以孫策在去世之前,對孫權(quán)說,子敬(魯肅)之才不亞于公瑾(周瑜)。孫權(quán)則說,有此人可安我江東20年。
是人才重要還是戰(zhàn)略重要?柯林斯說,人才比戰(zhàn)略更重要。因為有了一等一的人才,就必然會有一等一的戰(zhàn)略。而即使有了一等一的戰(zhàn)略,卻沒有一等一的人才去貫徹和執(zhí)行戰(zhàn)略,那么好的戰(zhàn)略也大打折扣了。所以,無論是孫權(quán)之有魯肅還是劉備之有孔明,都驗證了這個道理。而曹操陣營的人才濟濟就更是如此了。
人才比戰(zhàn)略更重要。大智大慧的諸葛亮是人才,大智若愚的魯肅也是人才。有時候,“愚商”比“智商”更重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99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