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于于禁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英雄輩出,各路英雄豪杰經(jīng)過角逐,最終天下三分,魏蜀吳三國建立,形成割據(jù)狀態(tài)。而在所有的政權之中,當屬曹操所代表的魏國實力最為強大,而這一切,是曹操手下無數(shù)能人努力的結果。
當然,在這些人之中,也存在一些默默付出,但是卻沒有獲得好的名聲的人,比如于禁便是其中之一。于禁的功勞甚至比張遼還大,但是卻死得十分凄慘,并且晚節(jié)不保,被罵了1700年。
于禁,字文則,泰山鉅平(今山東泰安南)人,原本是為鮑信部將。在鮑信戰(zhàn)死之后,他被元朗引薦給了曹操。于禁個性堅毅,做事穩(wěn)重,對待部下也相當嚴厲。在“五子良將”中,于禁最受曹操器重。曹操曾經(jīng)評價他“古時名將”。
當然,剛開始的時候,于禁也沒有獲得很高的職位,他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從小軍官升上來的。到了后來,于禁已然成為了曹操手中的一把利刃,跟隨曹操南征北戰(zhàn),攻呂布,防張繡,拒袁紹,征劉備,每一次戰(zhàn)役都立下了不少的戰(zhàn)功。
于禁最讓曹操喜歡的地方在于他敢于攻擊不守軍紀的青州兵,且為了維護軍法不惜殺掉自己的故友,因為這個原因,于禁還被曹操稱贊勝過古代名將。
在公元216年之時,于禁成為了左將軍,并且擁有了假節(jié)鉞的特權,也就是說,他可以專殺兩千石以下官吏,可以自主發(fā)動戰(zhàn)爭,無需請命。能夠獲得這樣特權的人,自然是對曹操做出巨大貢獻人。
于禁的打仗能力也是不可小看的,在他從軍的三十多年中,幾乎很少有過敗績,唯一的缺憾便是在219年之時敗給了關羽,并且導致了士兵大量死亡的悲慘結局。也正是因為這場戰(zhàn)爭,人們才認為于禁的能力并不突出。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于禁前面的日子里,他可以稱得上是為曹操打下了半壁江山的人,征黃巾,平叛亂,北拒袁紹,每一場戰(zhàn)斗中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而于禁的功績,甚至遠在張遼之上。
然而,公元219年關羽水淹七軍之戰(zhàn),卻是于禁一生的痛,他的陣營幾乎全軍覆滅,而于禁也不得不選擇了投降。于禁的投降自然是讓人看不起的,因此他最終死于大臣和曹丕的羞辱之中。而這樣的死亡方式,對于軍人而言,是難以忍受的,甚至比夏侯淵被黃忠所殺還死得凄慘。
因此,很多時候,人們看待事情是不公平的,我們可能會因為一件事情而否定一個人的一生,這樣的做法,往往是很容易令人寒心的,就像北宋詩人孔平仲感慨的“英雄成敗皆偶然”,其實世間萬物盡皆如此,你們覺得是不是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018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