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皇武則天,自十四歲被唐太宗召入宮中,從才人(唐宮廷嬪妃中很低的一個等級)做起。公元674年,加號“天后”,與唐高宗并稱“二圣”。唐高宗駕崩后,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通過自己手段和些許運氣,終于在公元690年,拿掉了傀儡皇帝唐睿宗,昭告天下,易唐為周。自己登上了皇帝大位,定都洛陽,稱“神都”,建立“武周”。
雖然,武則天在女性做皇帝這事情上,在中國歷代封建王朝以來算是破天荒的一次,但是,畢竟她的“周”仍然是皇位嫡傳的封建世襲制,并不是如現(xiàn)當代資本主義的選舉制度產生出的如:撒切爾、特蕾莎梅這樣的女首腦,再加之,其本人也深受封建文化的影響,所以,她遇到了一個難以繞過去的大問題:她這個女皇一旦歸西了,皇位由誰來繼承呢?
而這個問題又引發(fā)了另一個讓她超級矛盾的問題:如果,將傳位給李姓的人也就是自個的兒子,那么,自己之前的努力豈不是白費了,這大好江山以后還是李唐王朝的,等于自個繞了個大圓圈又回到原點了。那么,不傳位給李姓的人,傳位給自己武姓娘家人,如:深受自己喜歡、信賴的侄子們,武承嗣、武三思等,這樣在姓氏上就是順理成章了。
對此想法,宰相狄仁杰等人就勸諫武則天說:“姑姑侄子的關系和母親兒子的關系比起來,誰更親?而且,陛下您百年之后,要想進入太廟享受后人的血食祭司和叩拜,也只有自己親生兒子、孫子們會去這樣做!”對于這個“血食”,古人則認為:人死后成為鬼魂,要想不挨餓有東西吃,只有自個親生的兒子以及子孫們,在選定的日子拿出食物來祭拜才行。
所以,武則天若是傳位給了自個的兒子,就不會有這樣的后顧之憂。而她如果傳位給自個的侄子呢?你只是人家姑媽,怎么會讓你進武家人的太廟呢?狄仁杰等人勸諫的這個問題,在當時的封建社會,是平常老百姓都明白的道理,作為一國之主的武則天就更是深知了。為此,武則天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對策”。
這個對策就是:表面上,皇帝的位子還是讓李姓來做,而實權,則由她武姓家人來掌控,也就是唐史中的“李武政權”。
她采取的措施有以下這些:
首先,繼續(xù)加固武姓親戚們的實權和地位,把侄子武承嗣、武三思分別封為魏王和梁王,并將其十二個堂侄子都封為郡王,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的權勢位于各個郡王之首。甚至,武承嗣、武三思兩人先后都坐過宰相,武家人牢牢的把控住中央權力中心。
其次,把安置在外地的兒子李顯召回立為皇太子,皇嗣李旦封為相王,這就明確有了皇位繼承人的問題。
再者,讓李姓和武姓兩家大肆政治聯(lián)姻,如:武崇訓娶了李顯之女安樂公主,武延基娶了李顯另外一個女兒永泰公主等等。
最后,為了讓李姓和武姓兩家表里如一的融在一起,讓自個的兩個兒子和侄子們當眾發(fā)誓合作到永遠。
本來,在武則天的精心組織下的李武政權,其中央政治生態(tài)還算平和,但是,到了武則天晚年的時候,卻崛起了一股新的勢力,似乎要打破這祥和的局面了。這就是武則天的兩位面首(男性式的嬪妃),以張昌宗、張易之兄弟為核心的勢力。
本來,女皇有面首倒也沒啥,但是,這兩兄弟可就不那么簡單了。
首先,他兩本就出身于當時社會還非常看重的“世族”,乃是高宗朝宰相張行成的后人,整個家族在社會上很有威望。
其次,圍繞依附在他二人身邊的不少人,都是朝廷大臣,甚至,如:蘇味道、房融、韋承慶、楊再思、李迥秀、李嶠、韋嗣立等人,還都曾經(jīng)做過宰相之位。所以,有如此實力的一伙人如果想發(fā)展壯大,必然會與當時李武政權的政治勢力發(fā)生碰撞。
如:在大足元年(公元701年),李武政權的幾位人物:永泰公主、武延基兩口子和邵王李重潤,三人私下議論張昌宗、張易之兄弟,最終,被二張得知后,他們便立即向武則天告狀,女皇大怒令三人自殺謝罪!
長安三年(公元703年)這兩兄弟又誣告太平公主所愛——朝廷大臣高戩,并把他流放到邊遠的廣東地區(qū)。張氏兄弟的這種針對行為,讓當時的第一大派李武政權的人豈能夠容忍?在此背景之下,有李武政權強大的實力支持,到了神龍元年的時候,由宰相張柬之挑頭發(fā)起政變。
他們殺死了張氏兄弟,逼得武則天將皇位傳于太子李顯,武則天自己則被打入冷宮,取消了武周的帝號,改稱為“則天大圣皇后”,李唐王朝復辟成功!
這次宮廷政變的本來目的,本只是為了清君側(清除掉女皇身邊的張氏兄弟及其黨人),而趕武則天下臺,只是張柬之為了貪功而所為。因為,當時武則天已是遲暮的老婦且已患重病,唯一的危險因素張氏兄弟集團一倒臺,武則天賓天之后,太子李顯自然會坐上皇位,否則,李姓家族則容易背負逼死生母的罵名且被武姓勢力所猜忌。
所以,張柬之這種行為很快引起李武政權勢力的不安,更是擔心他會成為權相,成為新的勢力,威脅李武政權的統(tǒng)治,很快,張柬之等人被罷相,且被貶到邊遠地帶一一殺害了。
我們夜以繼日,加班加點,才勉強糊口,這種日子什么時候是個頭?想出人頭地,多跟歷史上的前輩們取取經(jīng),通通氣,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拿武則天來說吧,在她身上就可以學到很多至今依然受用的品質。
所以說歷史嘛,還是需要品鑒一下,看看武則天到底有什么高招吧。
上位法則一:先要學會忍辱負重,機遇來自災難。她從14歲進宮后,坐了12年的冷宮,后又被打發(fā)到了感業(yè)寺出家,這簡直就是大禍臨頭,因為感業(yè)寺的尼姑都是在此虛度余生的。況且,她已經(jīng)26歲了,不年輕了。她最美好的青春都在掖庭的永巷里面度過,但她放棄了嗎?沒有。
上位法則二:不要在上級面前表現(xiàn)出自己很強勢。這個代表事件是因為一匹馬,就是獅子驄,很可能就是因為這件事讓李世民覺得這個女人太可怕,不敢要,所以武則天說錯了一句話,毀了自己的前半生。
上位法則三: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機會,看上去不是機會的機會或許是一個更大的機會。李世民病了,武則天找機會跟李治建立感情,管它什么倫理綱常,武則天的邏輯是只要有機會我就抓住不放,看來這時候快步入而立之年的武則天腦子已經(jīng)不那么單純了。
上位法則四:干掉潛在的競爭對手。不管是王皇后還是蕭淑妃,在武則天面前走不過三個回合,不過無論她們倆走幾個回合都無所謂,把對手干掉,蛋糕就是你一個人的了。值得一提的是武則天這個時候的年齡在30歲左右,剛好是職場的人生??纯慈思以诼殘鲈趺窗雅懦惣焊傻糜新曈猩?,大家也學學。
上位法則五:適時來場工作宴秀秀肌肉亮亮劍。工作中嘛,請上下級吃飯很正常,但不能光顧著吃。學學武則天,家里擺個鴻門宴,邀請外甥女魏國夫人、哥哥武惟良和武懷運來家里吃飯,說著笑著先把情敵魏國夫人毒殺,再讓哥哥武惟良和武懷運背黑鍋,一石二鳥,分分鐘搞定。
上位法則六:六親不認的時候,你就無敵了。看看武則天那幾個兒子女兒,都沒有什么好下場,兒子們一個個像排排坐吃果果一樣等著被貶被流放,其實就是告訴他們:想動我的奶酪,絕對不行。溫馨提示:此招慎用。
上位法則七:上位成功后,把之前沒享受過的統(tǒng)統(tǒng)補回來。年紀一大把了,終于當上皇帝了。青春已不在,怎么辦?看看人家武則天,通過海選把自己的青春找回來,派倆代表叫什么張易之啦,張昌宗啦??傊业奈磥聿皇菈?,當皇帝就是這么任性。
她的一生,手持權杖,頭戴珠皇,腳踩尸骨,躺臥龍床,當龍椅上還透著未散去的血腥,映著血色殘陽下的天邊浮云,回顧自己偉大的一生:嗯,我做了很多女人想做而又做不到的事情,我尼瑪太偉大了。
武則天作為一代女皇,篡奪了李唐江山仿姬周克殷建立了武周王朝,建國十五年倒行逆施民怨沸騰,人心思唐已成大勢所趨,終于在宰相張柬之等人的密謀下推翻了武周統(tǒng)治,大快人心。其實歷史上一直以來對武周王朝的統(tǒng)治是不認同的,負面評價大于正面評價,消極因素大于積極因素。因此武則天臨終也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頗有懺悔,墓碑上連個字都不敢刻。這并非因為她是個女人所以歷史學家都重男輕女,對她的成績選擇性無視,如果真是重男輕女的話,為何會有那么多的優(yōu)秀女子被千古傳誦,至有巾幗不讓須眉的古訓。只能說武則天搞得太糟了,想說點好話實在沒詞啊。
第一,武則天上位的不擇手段。武則天本為李世民才人,由于和李治有感情,加上李治想用她扳倒長孫無忌,所以她成了李治的皇后,幫李治處理政務。為了順利當上皇后,她不惜扼死自己的親生女兒。李治患有頭風病,國家事務全權委托給她,她于是有了篡唐自立的野心,先后把自己的兒子們一個個殺死或者廢黜,李弘被毒死,李賢被勒令自殺,李旦和李顯為何會成為懦弱無能的抑郁癥患者,看見皇位如避瘟疫,都是被她折磨所致,并非天性如此。至于王皇后和蕭淑妃的悲慘遭遇,只是武則天陰狠毒辣的冰山一角而已。
第二,武則天統(tǒng)治的殘酷無道。武則天為了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排斥忠良打擊異己,先后任用來俊臣周興索元禮侯思止丘神?薜瓤嶗簦?俁寺拗?錈負踅?釤譜謔抑锫敬?。?恢炅?奈薰脊僭泵裰諍沃雇蚯?。就?懷莆?湓蛺焯?說牡胰式芏疾畹惚幻鹱澹?銥骼系椅?嘶?槎愎?一劫。大肆任用親族,武三思武承嗣武懿宗等人不學無術,薛懷義張易之張昌宗等人無賴橫行,武懿宗和契丹人打仗,契丹人還沒來,他就騎著豬跑了,連騎馬都顧不上。整個武周朝堂,幾無正人。雖然后來出現(xiàn)了姚崇宋?等大唐賢相,那也是李隆基撥亂反正之后的結果,姚宋二人在武周時期并無佳政,只是活了下來而已。
第三,武則天生活的荒淫糜爛。武則天當了皇帝,群臣紛紛上表舉薦男妃,甚至在朝堂之上大夸自己舉薦之人“陽道偉岸”,成為千古笑談。這在皇帝選妃時都是應該避諱的話題,這活兒還是后宮干的,根本不會拿到朝堂上說出這種穢語。但是武則天絲毫不以為恥。宋之問向她毛遂自薦,她還津津樂道的跟身邊大臣說,小宋啥都好,只是有口臭我忍不了。薛懷義就是太平公主試用完之后舉薦給她的?;实廴琮R后主隋煬帝等人生活荒淫糜爛需要批評,武則天生活荒淫糜爛居然被選擇性無視,就連史學大家陳寅恪先生都認為武則天選妃是很正常的事??烧w正常,有這么正常的嗎。
那武則天的倒行逆施胡作非為為何沒有導致天下大亂,因為李世民和李治父子五十多年不是白干的。李世民開創(chuàng)了貞觀盛世,李治是非常合格的守成之君,人民休養(yǎng)生息五十多年,承平太久,雖然武周王朝胡作非為了十幾年,但是民生不至于大困,更有英主李隆基開創(chuàng)了開元盛世,大唐方才復興。如果李隆基也是一個無道昏君,繼續(xù)像武則天一樣倒行逆施,李唐王朝根本延續(xù)不了三百年。
被逼退位,最后病死了。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居住在迎仙宮臥床不起,只有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侍側。宰相張柬之、崔玄暐與大臣敬暉、桓彥范、袁恕己等,交結禁軍統(tǒng)領李多祚,佯稱二張謀反。
于是發(fā)動政變,率禁軍五百余人,沖入宮中,殺死二張,隨即包圍武則天所寢集仙殿,要求武則天退位。
武則天被迫禪讓帝位與太子李顯,隨后徙居上陽宮(洛陽禁苑之東)。李顯上武則天尊號為“則天大圣皇帝”,武周一朝結束。二月,唐朝復辟,百官、旗幟、服色、文字等皆復舊制,復稱神都為東都。
神龍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則天在上陽宮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歲。
遺詔省去帝號,稱”則天大圣皇后“,并赦免王皇后、蕭淑妃二族以及褚遂良、韓瑗、柳奭三人的親屬。 神龍二年(706年)五月,與高宗合葬乾陵。
擴展資料:
武則天退位后又活了一段時間的,神龍政變,殺二張,立新君,則天退位稱太上皇,不久去世,去帝號,立無字碑,與高宗合葬。
武則天退位后依然備受尊崇,每逢節(jié)日,中宗必率群臣至宮門跪拜。
她是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武家的榮耀也沒有失去,武氏一族幾乎沒有受到打壓,武三思,甚至數(shù)年后的武惠妃,都榮寵不斷,武則天在整個唐朝是被唐人和李家都承認和尊重的皇帝。
在她臨死前,她的兒子在大臣的擁護下發(fā)動了政變,迫使她只能退位,被迫退位的她發(fā)現(xiàn)所有人都背叛自己,喜愛的人被殺死,自己的兒女都怨恨自己。
一生所追求的權勢被迫放棄甚是凄涼,退位后從宮城搬到了洛陽城西南的上陽宮,82歲的高齡,虛弱的身體,失落的心情孤寂的老年,導致郁郁而終。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武則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03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