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小伙伴們都看過古裝電視劇,那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記得這樣一幕,那就是古代官員大臣在上朝的時候手里都會拿著一個板子,在上朝的時候還總是盯著板子看,而且不同的大臣拿的板子還不一樣,那這個板子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下。
其實這個板子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叫做芴板(wù bǎn),又稱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時的工具,五品官以上執(zhí)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員執(zhí)竹木做的笏,從清朝開始芴板這種儀式就被廢除了,這也是我們看有的古裝電視劇中古代官員沒有手持芴板的原因。
大臣們上朝時手持芴板,首先是記錄大臣們想要上奏的事情,古代皇宮制度、守衛(wèi)都很森嚴,大臣們進入皇宮是不能帶其他物品的,所以大臣們可以把想要上奏的事情簡單地記錄在芴板上,相當于現(xiàn)在備忘錄之類的東西。
其次就是記錄皇帝下達的旨意,有的時候皇帝說的內(nèi)容也挺多的,要是記不下來難免會遺忘其中的一些事情,如果真的遺忘了皇帝下達的事情,那后果可想而知;另外就是禮儀作用了,在古代皇帝絕對是地位最高最尊貴的那一個,所以朝堂上的大臣絕對不可以隨便地挺直腰板直視皇帝的尊榮,而這時芴板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最后就是不同的芴板可以體現(xiàn)出大臣們的級別,從唐朝時期開始,五品以上的官員用的是象牙制成的芴板,六品及六品以下的官員是竹子或木頭做的芴板,不僅材質(zhì)不同,級別不同的官員所用的芴板的形狀也會有所不一樣,在明代之后就沒有那么嚴格的等級之分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03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