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成吉思汗前的蒙古到底是什么樣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在鐵木真統(tǒng)一高原之前,還真不能稱呼高原各部落為蒙古各部。
廣義的蒙古人和狹義的蒙古人
如今提起蒙古,就是指全體蒙古人,比如元朝末期的伯顔,提起他會這樣介紹,說伯顔是蒙古蔑兒乞部人;說起元朝中期的拜住,會說蒙古札剌亦兒人拜住;說起蒙古時期的博爾術,會說他是阿魯剌惕部人,無論是蔑兒乞還是札剌亦兒,還是阿魯剌惕,統(tǒng)統(tǒng)都是蒙古人,這就是廣義上的蒙古人。
既然有廣義的蒙古人,自然就有狹義的蒙古人,狹義的蒙古人就是鐵木真統(tǒng)一高原之前了,在合不勒汗的時代,說合不勒汗是全體蒙古人的合罕,可不能理解他就是廣義上的蒙古人的合罕,當時所說的全體蒙古人就是指狹義的蒙古人,只是指迭兒列勤蒙古一部分和尼倫蒙古一部分。
鐵木真統(tǒng)一之前的蒙古高原分了四類,分別是黑塔塔兒、白塔塔兒、野塔塔兒以及突厥化的部族。
黑塔塔兒就是指合不勒汗時代所稱呼的全體蒙古人,包含了迭兒列勤蒙古和尼倫蒙古。
迭兒列勤蒙古是尼倫蒙古的遠親,血緣已經(jīng)很稀薄,形成各自的姓氏和習俗,比較知名的就是兀良合惕、許慎、弘吉剌、亦乞列思、斡勒忽納兀惕、燕只斤、豁羅剌思等等。
在此處某再糾正一點,很多人都把月倫太后部族斡勒忽納兀惕歸納到弘吉剌,百度百科都這么寫,某只能說,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斡勒忽納兀惕不是弘吉剌!斡勒忽納兀惕不是弘吉剌!斡勒忽納兀惕不是弘吉剌!
如果把斡勒忽納兀惕歸納到弘吉剌,說月倫是弘吉剌人,那是不是孛禿的亦乞列思部也可以稱弘吉剌,孛禿就是弘吉剌人啊?為什么史料都沒有把昌王孛禿說成弘吉剌人?既然孛禿都不是弘吉剌人,憑什么說月倫是弘吉剌人呢?
尼倫蒙古就是阿蘭老祖母丈夫死后生的三個兒子的后裔,比較知名的有合塔斤部、撒勒只兒惕部、巴林部、巴魯剌思部、兀魯特部、別速惕部、泰赤烏部、阿魯剌惕部、主兒勤部等等等。
白塔塔兒都有各自的姓氏名稱,在鐵木真統(tǒng)一之前他們都不稱蒙古人,比較知名的就是塔塔兒、蔑兒乞、札剌亦兒等等。
野塔塔兒就是森林部落靠漁獵為生的斡亦剌、巴拉忽等等。
突厥化的部族就是指乃蠻、克烈、汪古等,他們都各自有各自的語言、習俗信仰、君主,文化程度相對比蒙古高端。
統(tǒng)一前各部落的親緣關系
尼倫蒙古之間的血緣關系是最近的,都是始祖孛端察兒的子侄后裔。
迭兒列勤蒙古是尼倫的遠親,一直是蒙古部的通婚對象,比如合不勒汗的妻子是弘吉剌部人,也速該的妻子是斡勒忽納兀惕部人。
白塔塔兒和野塔塔兒以及乃蠻克烈汪古等部,和鐵木真的蒙古部毫無關系。
【木華黎劇照】
統(tǒng)一后各部落關系
鐵木真在建立政權的過程中,先后和歸順他的弘吉剌、亦乞列思、汪古、亦乞列思、斡亦剌等部落相約為世代聯(lián)姻。
特別是弘吉剌、亦乞列思、斡亦剌、許慎等部落,還是雙向聯(lián)姻,就是說他們的家族不但迎娶公主,還嫁女兒到汗庭,他們的家族既是駙馬家族,還是后妃家族。
例如:亦乞列思部的孛禿,蒙古第八十七位功臣。尚元太祖妹帖木倫公主,主薨,又尚太祖女火臣別吉公主。
弘吉剌部的蠻子臺,他是斡羅陳和帖木兒的弟弟。先尚嫂子囊家真公主,囊家真是忽必烈的女兒,先嫁斡羅陳,在斡羅陳死后嫁其弟帖木兒,帖木兒死后再嫁其弟蠻子臺。公主薨后,蠻子臺又尚裕宗真金之女喃哥不剌公主,也就是囊家真公主的侄女。
其他例如汪古、亦都護家族、阿兒思闌汗家族就是單純的單向聯(lián)姻,只是迎娶汗庭的公主,并沒有嫁女到皇室。
通過聯(lián)姻,這些比較知名的大部落緊密的團結在皇室周圍,捍衛(wèi)汗庭。
就是這樣。
蒙古帝國(1206-1635年)
蒙古帝國簡介
人類歷史上版圖最大的國家,不是羅馬帝國,不是大英帝國,也不是俄羅斯帝國,而是蒙古英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
成吉思汗及其后繼者在50多的時間里,以總數(shù)不到40萬人的軍隊,先后滅亡70多個國家,征服720多個民族,消滅各國軍隊人數(shù)超過千萬,征服各民族人口數(shù)目達六億,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版圖最大的國家---蒙古帝國。其穩(wěn)定時期版圖面積超過3500萬平方千米,版圖最大時期面積超過4500萬平方千米,占當時整個人類世界的五分之四還多.而現(xiàn)在整個亞洲的陸地面積(包括所有島嶼)不過4400萬.
蒙古帝國與元朝,是容易被許多中國人混淆的、既相互聯(lián)系、又有所區(qū)別的兩個概念。元朝是中國的疆域,不包括蒙古帝國其它的四大汗國。
13世紀伊始,在南宋與金朝的戰(zhàn)爭之中,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蒙古人的力量借機壯大。公元1206年,鐵木真陸續(xù)統(tǒng)一蒙古各部后,被推舉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統(tǒng)領的政權實體就是一個軍事奴隸制國家,它當時的疆域東起大興安嶺,西至阿爾泰山,南起大沙漠,北抵貝加爾湖。蒙古汗國的建立,是蒙古人真正意義上的軍事擴張的開始,此后蒙古不斷向外擴張。
1209年~1218年,蒙古人先后征服高昌回鶻與西遼,為其打開了挺進中亞與歐洲的門戶;接著便是蒙古人的三次大規(guī)模的西征戰(zhàn)爭。三次西征奠定了這個世界性帝國的大部分版圖,將現(xiàn)在的俄羅斯與歐洲大部、地中海東岸、兩河流域、波斯與印度西北皆收入勢力范圍。
這些帝國的版圖上,成吉思汗的兒孫統(tǒng)治著四大汗國。早期的四大汗國雖然是附屬于蒙古大汗的“諸侯”,然而后來它們其實只是軍事征服下的聯(lián)合體,各自獨立發(fā)展成為幾個不相統(tǒng)屬的國家。
而元朝是蒙古人在征服中原及擊敗南宋后建立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元朝的第一個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也是蒙古大汗的繼承者,并且基本上與上述汗國保持著友好的關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038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