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古代女子結(jié)婚時為何只要一只大雁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現(xiàn)在男女一到談婚論嫁的年齡,避不開的一個問題就是“彩禮”。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這彩禮也像蓋高樓似的拔地而起。網(wǎng)上有人編了個段子:爺爺娶奶奶時,要了家里半斗米;爸爸娶媽媽時,要了家里半頭牛;我娶老婆時,要了家人半條命。這個比喻可以說是很形象生動了。父母為了孩子的婚禮幾乎是花光了半輩子的積蓄。更有甚者,還要舉外債,婚后打工還錢。
但是,在原始部落時期,女子卻不要金,不要銀,只要一只大雁。這又是何緣故呢?
在遠古時期,如果男女雙方達成了結(jié)婚的意向,那么男方就需要向女方提供一些東西來證明自己的心意。那時候金銀的開采量不多,大部分人也不需要。待嫁的女子覺得最好的彩禮就是心上人親手捉到的活雁。她們認為:大雁是候鳥,來去有時,最是守信的生物。如果能有大雁做彩禮,那男子對她的感情必定是矢志不渝。這樣他們才能夠白頭偕老。當(dāng)然,如果男方家庭富裕,再送一件鹿皮給女方做皮草,那女方也是很高興的。
等到了周朝以后,婚禮的那一整套完整習(xí)俗才算是徹底定了下來。首先要找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然后再問問女子的名字和生辰八字。接著找個算命的算算二人八字合不合,要是合的話就可以安排人去送聘禮了。周朝時的聘禮是五卷緇帛,也就是有五匹布你就可以娶媳婦兒了。下完聘禮,雙方挑個良辰吉日就可以完婚了。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普通百姓間娶親彩禮依舊很低。只不過對聘禮的布匹有了具體要求。如士大夫娶妻時,需要黑中帶紅和紅黃相融的兩種布料。因為在古人看來,這兩種布,一種代表天,一種代表地。有天地的祝福,婚姻才能長久。
等到了漢朝時,彩禮變得相當(dāng)繁重。不僅需要金錢,還要古時的大雁、布匹。再加上羊、粳米、白酒等,大概共有三十多樣。也是從這時開始,金錢在彩禮中變得重要起來。到唐朝時,因為民族融合的原因,彩禮又不那么重要了。不過大雁還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實在沒有,也可用雞鴨等家禽代替。
宋朝是一個奇怪的朝代??赡苋藗兌急容^有錢吧,所以對錢看的不重,彩禮變成了茶葉為主。明清時,彩禮又變回了金錢至上的狀態(tài),而大雁也被人們所漸漸的拋棄了。
在知否中,盛家大姑娘盛華蘭,接到了婆家的聘禮,一對大雁。盛華蘭收下這對活雁就代表著同意了這門婚事,大雁代表著夫妻和睦,彼此守信,彼此忠貞。在古代的時候,婆家向娘家下聘禮,求婚的時候會送一對活雁,代表著婆家對女方家的重視,兩家門第相當(dāng),所以袁家來盛家下聘,場面非常隆重。
大雁是非常長情的鳥類,秋天大雁就會南飛,符合大雁的生活特點,春去秋來,大雁總是這樣反復(fù)的遷徙,從不嫌麻煩。因此,古人常用大雁來代表忠貞的愛情,婆家去女方家下聘就會帶著一對活雁。在劇中這對大雁是盛華蘭未來的夫君給她捉到的,所以這對大雁就是對彼此感情的一種美好預(yù)示。在袁家來下聘的時候,盛家還差點丟了這對活雁,因為林小娘的兒子和顧廷燁比投壺,險些輸?shù)袅诉@對聘禮。
袁家是侯爺家,盛家是書香門第,兩家是旗鼓相當(dāng),故人聯(lián)姻是很講門第關(guān)系的。當(dāng)時盛華蘭養(yǎng)在盛老太太房中,琴棋書畫樣樣通,盛華蘭知書達理,對兄弟姐妹照顧得特別周到,待人處事頗有些盛老太太當(dāng)年的樣子。所以,盛華蘭的名聲在外,很多人都來求婚,最后決定選中了袁家,也算是他家撿到寶貝了,日后盛華蘭成了他家的當(dāng)家女主,也是幫了婆家很多忙。盛家的女兒知書達理,盛纮進朝廷為官,盛老太太也是出身名門,所以兩家門當(dāng)戶對,袁家也是送來活雁給當(dāng)聘禮,這是對盛家的重視。古人對迎婚嫁娶非常重視禮儀,所以這次袁家下聘也是非常隆重的,看盛家也是認真對待的。
古時候,下聘禮給大雁非常重要,對于女子來說這是比金銀財寶更重要的東西。華蘭嫁得好,這也是盛家的榮耀。
五十年代爺爺娶奶奶只用了本斗米,七十年代爸爸娶媽媽只用了半頭豬,可是輪到咱們結(jié)婚,卻差點要了爹娘的半條命啊,現(xiàn)在結(jié)婚,不僅買車子、買房子,還要給上數(shù)十萬的聘禮錢,如果能夠穿越回到古代,這娶媳婦會不會更容易些呢?那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塊吐槽一下看古人結(jié)婚都用什么聘禮。
聘禮這種習(xí)俗可以追溯到原始部落時期,男女雙方達成婚約之后,男方為了表示誠意,會提供一部分資產(chǎn)給女方,也有預(yù)約的意思;只不過那個時候的聘禮和金錢可沒有一點關(guān)系,而是一只活雁,因為大雁是候鳥,來去有時,從無失信,象征著男女雙方信守不渝;當(dāng)然,如果您是土豪的話,也可以在聘禮中加上一張鹿皮,到時候你的媳婦就能穿著洋氣的皮草出嫁了。
到了周朝,《周禮》規(guī)定男女結(jié)婚要行六禮,就是要先提親,然后才能問女孩名字,再算算你倆八字合不合,接下來就是下聘禮了,再挑個良辰吉日,最后才是結(jié)婚,此時的聘禮是五卷緇帛,緇帛就是絲綢織品的意思,用五匹布就能娶個媳婦;如果能重來,我真想回到周朝啊。
戰(zhàn)國時期,雖然金錢已經(jīng)廣泛使用了,但是娶媳婦依舊是件很便宜的事情;這個時候的聘禮,仍然只是象征意義的布匹,只不過對布匹有了具體的要求,《儀禮?士昏禮》記載,士大夫娶媳婦要用黑中帶紅的布和紅黃兩色相融的布,哎呦我去,這不就是蛋炒飯的顏色嘛,嘿嘿?因為這兩種顏色,一個代表天,一個代表地,是華夏民族最尊敬的顏色,看來在金錢之外,古人更看中的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到了漢朝,聘禮就復(fù)雜起來了,除了遠古時期就有的大雁,周朝時期的布匹,還有羊、粳米、清酒、白酒等三十樣?xùn)|西,最重要的是,這個時候起,金錢已經(jīng)成為聘禮的重要組成部分了,沒有錢,估計你還真娶不到媳婦。
到了唐朝,由于與少數(shù)民族的融合,聘禮被看的不那么重要了;從漢朝的三十樣?xùn)|西,減少到了九樣,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時候大雁變成了特別重要的東西,從提親開始,每一次去女方家里都得帶一只大雁,如果大雁不好捉,換成雞、鵝什么的代替也行。
宋朝的聘禮比較特殊,以茶葉為主,《品茶錄》記載:種茶葉一定會長出茶葉子,但是如果將茶葉移植,茶葉就不會產(chǎn)茶子了,因此用茶葉作為聘禮,希望是新婦能夠從一而終。
明清時候的聘禮仍然是以金錢為主。到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新中國剛剛成立,家家都沒什么錢,娶媳婦基本不用什么聘禮,兩個鋪蓋卷卷一塊就叫結(jié)婚了。七十年代起,開始講究三大樣,就是手表 自行車 縫紉機而現(xiàn)在呢,沒有車子 房子 票子,誰家姑娘會跟你呢?
在漢朝的聘禮相對來說是比較多的,據(jù)相關(guān)歷史記載,漢朝的聘禮多達三十樣,里面包括了黃金,布匹等各種東西,而且在漢朝是門第觀念比較強烈的,等級越高,那么女方要求的聘禮就越高,所以說在漢朝娶媳婦相對而言是比較費錢的,不是說有個小吏因為俸祿不高,一輩子都沒攢到聘禮,最后還是在別人的幫助下湊夠聘禮的。
所以說如果有人想要穿越到漢朝去娶個媳婦的話,還是要掂量掂量自己的身價,畢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拿得出來的,不過每個朝代都不一樣,也不是每個朝代都要這么多的聘禮,而且每個朝代的民風(fēng)也不太一樣,所以具體多少聘禮也沒有特定標準的。
話說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xiàn)代,似乎每戶女子在出嫁之前都會要求對方送上聘禮,這已經(jīng)是約定俗成的事情了,而且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進步,生活的改善,對于聘禮的數(shù)目也是越來越多了,這無疑是給社會上的男性帶來了一定的壓力,不知道如今社會會不會也有攢了一輩子也沒有湊夠聘禮的男性。
其實在個人看來,聘禮的多少只是一個數(shù)字而已,或者說是一種表達方式而已,沒必要在這上面計較,此前看過一些新聞?wù)f是有很多的情侶因為聘禮之事無法達成共識就選擇了分手,說實話這讓我很是震驚,多年的感情竟然敵不過所謂的物質(zhì)?;蛟S有人會說,這是婚前必要的一道坎,但是個人以為,會影響愛情的從來都不是物質(zhì)上面的因素。
這是遠古時期的習(xí)俗,因為大雁是候鳥,人們覺得大雁代表的是情深義重。其實在很多的詩句中,大雁是有著自己特殊的意涵的,比如雙宿雙棲、情深義重、矢志不渝、白頭偕老的意思。簡單來說,大雁是用來表白的禮物。因為在遠古時期,金銀的開采量少,使用的也少。情侶之間往往是送一些實物。大雁被他們當(dāng)做了一種定情信物。
眾所周知,大雁是候鳥。候鳥的特點是寒冷的季節(jié)會去南方過冬,到了春季又會重新回來。古人覺得這樣的習(xí)性代表的是大雁的忠誠。古人就是有這樣的喜好,喜歡給各種各樣的動物或者植物賦予一些特殊的意涵。給大雁賦予誠信的意涵,一點也不需要意外。就連古人作詩也喜歡利用大雁這個意象,來表達愛情或者離愁悲歡。
而遠古時期的人們表達往往更加直接。女子與男子之間決定定親后,女子會要求男子準備一只大雁。這只大雁需要是男子親手抓到的,以表示對自己的誠意。其實這樣的要求,也是女子在考驗?zāi)凶拥恼嫘摹?/strong>如果連一只大雁都不肯為情人抓,那就是沒有誠意,女子是不會答應(yīng)與他成婚的。
后來隨著朝代的變更,禮金往往不僅僅是一頭大雁,變得豐富多樣。比如布匹、酒、米、家畜、金錢等。越到后面的朝代,對大雁的要求就越少,往往禮金是金錢珠寶綢緞之類的貴重物品。而且因為大雁的意涵逐漸被人遺忘,很多人都會選擇金銀珠寶作為彩禮,甚至?xí)眉仪萏娲笱恪?strong>總的來說,大雁是遠古時期男女婚嫁的定情之物,而隨著朝代的變化,越少富裕的朝代,彩禮的要求越是昂貴,大雁逐漸被淘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04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