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砬宄斓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乾隆五十一年(1786),十一月,臺灣林爽文起義,清軍水陸兩路提督進臺平叛亂,這場起義持續(xù)了好幾年,一開始由于清廷的輕視,出師不利,后來乾隆不得不調(diào)陜甘總督??蛋惨浴皻J差協(xié)辦大學士”的身份,統(tǒng)領(lǐng)湖廣、四川、廣西、貴州等省6萬余軍隊登臺作戰(zhàn),耗費千萬兩白銀方才徹底平定。
清廷在這場民亂中,第一次聽到了“天地會”這個秘密組織。
事實上,在民亂發(fā)生的第二個月,也就是乾隆五十一年十二月,起義軍副元帥楊振國便被俘獲,從他的口中,天地會浮出水面。
“聽得嚴煙說及天地會根源,是廣東有個姓洪的和尚,叫洪二房,同一個姓朱德一起。洪二房和尚居住后溪鳳花亭,不知叫什么名字,也不知住在哪里?”
隨著楊振國的交代,清廷拉來了全國范圍內(nèi)持續(xù)數(shù)年的追捕天地會行動。
乾隆嚴諭兩廣總督查辦。在嘉應(yīng)州海陽縣,還真查到有洪和尚和姓朱德兩個人,只不過,經(jīng)過審訊,發(fā)現(xiàn)這兩人并非天地會眾,也沒有不法行跡,而那個傳說中的“鳳花亭”也毫無下落。而這倆倒霉蛋,最終也被發(fā)配伊犁為奴。
1787年正月,兩廣總督孫士毅奏報,在饒平縣拿獲了許阿協(xié)、賴阿思、林阿俊等天地會會犯。許阿協(xié)供認自己是被賴阿邊勾引入會,賴告訴他頭人姓名為“洪李桃”,還傳了他兩首詩,其中有兩句“木立斗世知天下,順天行道合和同”。
據(jù)許阿協(xié)說,“木立斗世”是隱語,木字指順治十八年,立字指康熙六十一年,斗字指雍正十三年,世字指的是天地會成立的乾隆三十二年。
到了二月,孫士毅再次奏報,拿獲了一名新會犯林功裕,供出賴阿德、洪李桃,朱紅德等七人,這些人都是福建天地會會眾。
于是,清廷的辦案方向轉(zhuǎn)向了福建。乾隆甚至大膽猜測,楊振國所供的后溪鳳花亭洪二和尚和朱姓之人,會不會便是洪李桃和朱洪德?
后來,楊振國供出來的第一個到臺灣發(fā)展天地會的嚴煙被捕,押到北京后在刑部吐露了更多天地會秘密。他自己是在乾隆四十七年被陳彪勸入會內(nèi),天地會的根由、暗號都是陳彪所告知。他聽陳彪說,此會年代久遠,朱姓叫朱鼎元,李姓實不知名字。陳彪曾教他兩句口語:“三姓結(jié)萬李桃紅,九龍生天李朱洪?!睋?jù)他說,朱姓李姓在四川,萬和尚在廣東。
作為要犯,嚴煙的供詞很受重視,他為追查案件提供了兩條線索。,乾隆一方面讓閩越追查陳彪、陳丕和張破臉狗等他供認的要犯,一面令四川總督在省內(nèi)嚴密查辦。
案情進展很快,張破臉狗很快被抓捕,供認來自廣東的趙明德、陳丕、陳棟在他家賭博,被趙勸入天地會。之后,陳丕被關(guān)東馴服圖薩布所抓,查明此人籍貫是護肩漳浦縣,三十三年與張破臉狗同入天地會,拜提喜和尚為師。
據(jù)陳丕說,師傅提喜在漳浦高溪鄉(xiāng)觀音亭,他還供出陳彪住在平和縣,趙明德也在漳浦云霄城北門內(nèi)倉邊巷。
提喜——陳彪——嚴煙——林爽文,這樣一條傳會線索便完整了。提喜成了天地會最重要的會犯。乾隆下旨讓??蛋参璞鬃カ@僧人提喜。??蛋埠芸炀妥サ搅岁惐牒蜕诵辛x。在漳浦被抓的行義供認,他的師傅提喜是他的親生父親,提喜“因乳名洪,排行第二,故多稱洪二和尚,已于四十四年身故?!碧嵯不钪臅r候,教他三指訣。不過,行義說,那只是用來誆騙銀錢。陳彪則堅稱,并不曉得天地會是洪二和尚傳自何人。
最終,清廷找到了提喜的墓地,開棺驗了尸骨,這樁持續(xù)數(shù)年的案子才算了結(jié)。
在乾隆五十四年六月十二日以前,閩浙總督伍拉納與福建馴服徐嗣曾多次提審行義和陳彪,最終,天地會這個秘密組織才得以顯露大致輪廓。
查明天地會起源于提喜,他的俗家姓名鄭開,僧名提喜,又號洪二和尚。在給乾隆的奏折中,伍拉納說這個洪二和尚邊是天地會眾口中的萬和尚,天地會所謂的“結(jié)萬”,便是指結(jié)交萬河而上,因為在漳浦土話中,“萬”和“洪”是同音。
至于天地會的創(chuàng)會元老們,朱、李、桃中只出現(xiàn)過李少敏一人,其中朱鼎元、桃元及馬九龍和尚,提喜傳法時只說他們是遠省會法術(shù)的人。
出生于福建漳浦的僧人提喜,最初在本村(高塘)寅錢寺出家,后來才到高溪觀音亭為僧。乾隆二十六年,他以結(jié)拜兄弟的方式,在高溪觀音亭創(chuàng)立秘密組織,并以“人生以天地為本”之義,取名天地會。
他創(chuàng)造了三指訣,大指指天、小指指地,直伸中指按于心口,接煙遞茶都用三指這個暗號,會內(nèi)之任一見便知是自己人,又用五點二十一隱指洪字。
這大致就是清廷檔案中記載的“天地會”之來源。
天地會真的有,紅花會沒有
陳近南也是真的有,陳家洛是小說人物
不過真實的天地會和陳近南也不是電視上那樣的
天地會基本上就是樓上說的情況
陳近南真名陳永華(西元一六三四~一六八○年),字復(fù)甫,明福建同安人。父鼎原籍龍溪,天啟舉人,宋理學家陳淳族裔。鄭成功克同安,鼎任教諭。永歷二年(一**八)城陷,自縊明倫堂。永華僧服葬父,遂籍同安。永華退居廈門,入儲賢館。偶參大議,未膺實職,蓋成功儲其材以遺世子鄭經(jīng)者也。成功卒,經(jīng)襲,永華遂大用,任諮議參軍,拜左都御史,兼勇衛(wèi)。丈武雙負,信專任篤。
十七年(一六六三),入臺灣,光大成功屯田舊規(guī),親赴南北勸農(nóng)。進而改進民宅,易茅以瓦。樹柵治街,禁賭勵勤。請建孔廟,創(chuàng)設(shè)國學,教之養(yǎng)之,世多賢士。發(fā)展貿(mào)易,物價以平。蒸然之治,乃不讓於內(nèi)地。民敬且懷,吏服盡職。
逮二十八年(一六七四),鄭經(jīng)西征,表請永華為東寧總制,留守臺灣,轉(zhuǎn)粟餽餉,戢兵撫民,五、六年間,軍無乏絕。三十四年(一六八○)春,謝兵柄。七月卒東寧,葬天興州果毅後古潭。妻洪氏,名淑貞,子夢煒、夢球,并著史志
天地會產(chǎn)生的社會根源是清朝康、乾年間,漳州地區(qū)已存在著大量破產(chǎn)的農(nóng)民和鹽民,似起源于明末清初,因為天地會受道教影響極大,無可挽回,乃欲以民族主義之根苗流傳后代,清勢已盛,而明朝之忠烈亦死亡殆盡,二三遺老:乾隆年間,兩廣總督孫士毅根據(jù)天地會會員許阿蘇供詞,認為天地會起自乾隆三十二年,乾隆皇帝亦深信之,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由漳浦縣洪二和尚首倡:天地會的形成有一個很久遠的過程。建國以來,有些學者根據(jù)新發(fā)現(xiàn)的史料,在上諭里說。蕭一山在《天地會起源考》一文中,此人在乾隆年間已被清政府找到了下落,見大勢已去:《西魯序》直到嘉慶十六年還未定型,它和后來人常見的抄本有很大的差別。謂天地會起于雍正末年,固然不錯;又因它以“反清復(fù)明”為宗旨、天地會起源于康熙年間。這一說法是英人威廉·斯丹頓在所著《三合會》一書中明確提出的。其主要根據(jù)是天地會秘密文件中有關(guān)于康熙年間少林寺僧征西魯?shù)膫髡f。傳說的大意是:“天地會名色,起自三十二年,少林寺被肖廷焚毀,寺僧大多慘死,也都沿用了此說,故對內(nèi)又稱為“洪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0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