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的大型陵墓后,一般都是將工匠全部封在里面,工匠是怎么逃出來的呢?
其實,大多數(shù)情況并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因為修建大型陵墓的時候,從人數(shù)上來說,由于工程量都特別浩大,召集的工匠和民工也很多;從時間上來說,工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通常需要花費很長時間,這樣的話,參與的人數(shù)就多了。
比如說修建秦始皇的陵墓,在秦始皇十三歲登基的時候就在修,前前后后修了將近四十年,參與工程的民工多達上百萬,如果要把這些人都殺了,那我倒是懷疑,修這座陵墓到底是為了葬秦始皇,還是為了葬這些民工。
當然,還是有很多統(tǒng)治者出于各種各樣的目的,在最后都會讓那些最核心的工匠陪葬,原因就是,這些人是知道陵墓位置和入口的,萬一這些人跑了,過不久,自己的陵墓就被這些工匠給挖了。
當然,殺掉大部分工匠是不現(xiàn)實的,有高明的統(tǒng)治者,都會將陵墓修好幾期,負責前期的工匠修完后就可以回家了,只有最后封門的那幾個工匠有點危險,因為他們可能了解整個陵墓的結(jié)構(gòu),遇到不靠譜的統(tǒng)治者,或許就沒命了,傳說秦二世就把修建秦皇陵的最后一批工匠給處理了。
當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古代的工匠也不是吃干飯的,古代的工匠都是“祖?zhèn)鞯氖炙嚒保坏韧谄胀ɡ习傩?,只要你出生的時候是工匠,那你就世代都是工匠,尤其給人修過皇陵的,自然是知道給人封口的人,是很難逃出來的,如果有士兵看著,把你殺了,那也是沒辦法的事,但是要是把工匠都封陵墓里面的話,估計他們也會事先在里面留個口,然后逃出生天。
當然,我認為利用殺工匠來封口這件事,都是秦朝建立前的那些統(tǒng)治者干的低級手段,真正到秦國建立之后,在強大的國家權(quán)力面前,守護陵墓的不能依靠藏匿,只能依靠國家的權(quán)威,比如在漢朝時期,漢朝沒亡的時候,誰敢盜墓啊!
然后看漢朝墓基本開一個,都是金縷玉衣啥的,花式炫富,因為不怕盜,所以陪葬品都特別多,漢朝倒閉之后,從東漢末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盜墓盛行,在盜墓小說中,摸金校尉將曹操看作盜墓鼻祖,就是因為,那個時候就已經(jīng)有了盜墓國家隊。
要說防盜工作做得好,還是元朝的統(tǒng)治者。早在元代,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揮劍征戰(zhàn)四方,締造了我國歷史上領土最大的時代。
但是按照蒙古人的習俗,喪葬禮儀是由駱駝馱著逝去的人的靈柩,帶著駱駝的孩子走到山上,挖坑將靈柩放入坑內(nèi),用土埋上靈柩,再由人騎馬用馬蹄將突出的土踏平,看起來沒有陵墓,當然,駱駝的孩子會在駱駝的眼前被殺掉,和靈柩一同埋入土中,駱駝是個很會記路的動物,日后當人要找回當時的陵墓地點,帶著駱駝在山上行走,當駱駝跪下哭泣時,那個地方就是陵墓的所在地。
利用這種方式埋葬的話,一般來說陵墓很難被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08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