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運動到最后為什么清朝還是難逃亡國的命運,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就外部而言,自工業(yè)革命以來,西方國家掀起了殖民戰(zhàn)爭的狂潮,特別是工業(yè)革命后的英國,為在全球范圍內打造自己的日不落帝國的殖民體系,亞洲自然而然成為了英國殖民擴張的目標,英國在成功地占領印度后將下一個目標瞄準了中國。
1840年,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發(fā)動了對中國的殖民戰(zhàn)爭。
在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中,清兵的慘敗引起了清廷內部士大夫的反思。他們開始意識到:清朝與西方之間的確存在著巨大的差距。于是,在慈禧的授意下,以張之洞、左宗棠、曾國潘等朝廷重臣的領導下,大清朝開展了一場向西方學習軍事科學技術和工業(yè)生產技術的洋務運動。
在洋務運動初期,大清朝建立了一批以學習西方軍事技術為主要目的的現(xiàn)代化軍事工廠。到了洋務運動后期,由于資金匱乏,張之洞等人則開辦了中國近代民用工廠來籌備資金。而這場運動的核心思想則是“師夷制夷,中體西用”。
準確的來說,中西方之間的交流并沒有完全停止,即便是在閉關鎖國的明、清時期,依然有大量的外來文化涌入中國。最終,在戊戌變法以及列強侵略的影響下,國人才逐漸開始摒棄自己的優(yōu)越姿態(tài),以謙遜平和的心態(tài)去學習、去吸收西方的先進技術和思想文化。
而在維新變法之前,洋務運動這場封建統(tǒng)治者的自救運動中,士大夫階層里,也有許多人逐漸接觸西方的思想,甚至,吸收、運用了西方思想,末代宰相張之洞便是其中的一員。盡管,張之洞是一位傳統(tǒng)的中國儒生,也是晚清重要朝臣之一,但是,他不像許多士大夫那樣迂腐。
張之洞認為:要想實現(xiàn)自強求富,不僅要向西方軍事學習,更要學習西方的政治體系。在他看來,政治體系就包括:史志、官制、學制、法律等,甚至,還包括農政、礦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等這些關系國計民生的內容。
而這些,都是他在主持洋務運動的過程中,逐漸細化出的思想認知,并逐漸成為了清末的主流思想。在張之洞的推動了下,清末開始對老舊的法律體系進行改革。梁啟超就曾經說道:“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边@雖是梁啟超的個人言論,但卻成為了當時的至理名言。
此外,在這場運動中,洋務派的大臣們還做了一件今天看來有點自掘墳墓的事情——興辦新式學堂。
洋務派創(chuàng)辦了一大批新式學堂,這其中就包括:京師同文館、福州船政學堂、北洋水師學堂等等。并且,在清政府的資助下,大批學童開始遠赴重洋,前往西方學習。最終,這些新式學堂也為洋務運動培養(yǎng)了大量的技術性人才,如:修建京張鐵路的詹天佑等。
這些學堂不僅教授學生們一些軍事技術,而且,還在年輕的學生中傳播一些先進的西方文化以啟發(fā)他們。然而,在接下來的十年里,正是從這些學校出來的年輕人,在洋務運動的影響下,在朝廷與學校的創(chuàng)始人對峙,并在報紙上進行筆伐辯論。
他們不斷否定先人的舊觀念,開創(chuàng)了近代中國救亡圖存的另一條道路——維新改革,也就是后來的維新變法運動。
這些年輕人成為了洋務派口中的新黨,后人更習慣稱他們?yōu)椤熬S新派”,盡管在洋務運動時期的清朝官員認為,它只是為了讓中國在技術層面趕上西方。1984年,北洋水師的全軍覆沒則揭示了這一場聲勢浩大的洋務運動的最終結果,它標志著歷時30余年的洋務運動失敗。
但不可否認,這一場的洋務運動,對后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洋務運動不僅是一場單純的學習西方軍事科學技術的運動,夾雜在這場運動中的西方思想文化,也給當時的人們開啟了一扇通向外界的窗戶。在它的影響下,更是催生了中國早期的民族資本階級。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把洋務運動,看成是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一場失敗的政治運動。
對我們來說,現(xiàn)在的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在那個封建時代,人們看齊西方國家的意愿越發(fā)強烈,中國人開始意識到,這個古老的國家已經落后于其他國家太多了!
可以說,在學習西方思想文化的過程中,洋務運動明顯要比以后的一系列運動更為謹慎。盡管,這是因為士大夫階層本身的局限性所致,但是,張之洞等人強調:“西方的思想應該適應中國自身的文化”,這一點,這對我們今天仍然具有著非凡的借鑒意義!
洋務運動在客觀上刺激中國資本主義發(fā)展,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輸入,但是,它始終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今天,我們在評價前人一系列的思想觀點和各種運動時,不僅需要考慮到當時的歷史背景,還要考慮到前人為了我們的今天做出的努力。
參考資料:
【《鴉片戰(zhàn)爭》、《洋務運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09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