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馬皇后不死朱棣能造反成功嗎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孝慈高皇后馬氏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結(jié)發(fā)妻子,滁陽王郭子興的養(yǎng)女。馬皇后賢良淑德識大體,她與朱元璋患難與共感情極深,成為朱元璋逐鹿天下創(chuàng)建帝業(yè)的重要助手。馬皇后病逝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壽享51歲,我們現(xiàn)在假設(shè)馬皇后活到了建文年間,而朱棣又起兵造反了,那他造反能不能成功呢?
馬皇后是大戶人家出生,自幼聰明伶俐,能詩會畫,貫古通今。她的父親馬公為躲避仇殺亡命他鄉(xiāng),臨走前把馬氏托付給生死之交郭子興,后郭子興又把馬氏許配給愛將朱元璋,兩人婚后感情篤深,馬氏跟隨朱元璋一路南征北戰(zhàn),精心輔佐朱元璋成就萬世基業(yè),馬氏不僅是朱元璋的賢內(nèi)助,更是他的重要政治幫手。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嚴禁后宮干政,遏制外戚勢力,但馬皇后卻經(jīng)常能參與機要并直言勸諫。胡惟庸謀反罪牽連到開國元勛,太子朱標的老師宋濂,朱元璋想要殺他,馬皇后極力為宋濂求情,最后朱元璋只將他免死發(fā)配。
馬皇后有母儀天下之范,深得天下臣民的尊敬而愛戴,由于長期隨朱元璋出生入死南征北戰(zhàn),馬皇后對政務(wù)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她主張以“寬柔”治天下,對朱元璋的“嚴猛治國”經(jīng)常進行言語上的勸止,可以說馬皇后很早就參與了政務(wù),是具備一定政治水平的。但是她的水平,又遠非能和一代女皇武則天可比。正如《明史》對她的評價:后仁慈有智鑒,好書史。后勤于內(nèi)治,暇則講求古訓(xùn)。母儀天下,慈德昭彰。馬皇后的尊號“孝慈皇后”也是著重突出她的“慈”,但是在風云詭異,政治形勢無比險惡的明初,她的“慈”反而會壞了大事。
馬皇后的長子懿文太子朱標、太孫建文帝朱允炆皆是性格柔弱仁慈之人,建文帝有意削藩,以遏制日益坐大的藩王叔叔,但是他削藩畏手畏腳,先易后難,敲山震虎結(jié)果導(dǎo)致燕王朱棣奮起反抗,從北平起兵,以“傾君側(cè)”的旗號靖難起兵,我們假設(shè)馬皇后后在建文帝削藩之時還在世,那朱棣造反還能成功嗎?
馬皇后生于1332年,那么到了建文元年(1399年)她也67歲了,武則天這個年齡還沒建立大周呢。因此,馬皇后在精力上應(yīng)該不存在問題。由于朱允炆是以皇太孫的身份繼承帝王,馬皇后自然要被尊為“太皇太后”,以她執(zhí)掌后宮三十余年的權(quán)利,及在洪武時期經(jīng)常干政,應(yīng)該說政治影響力依然很大,況且她母儀天下,為天下臣民所愛戴,可以說,人心是向著馬皇后的,朱棣造反,本身就是名不正言不順,因此,從一開始的形式來看,不管是輿論還是政治風向,其實都是向朝廷一邊倒的。
建文帝數(shù)次用人不當,以曹國公李文忠主持討逆,50萬大軍硬是沒有攻下幾萬人把守的北平,朱棣兵進應(yīng)天,又是李文忠和谷王穗開了金川門投降。若馬皇后來坐鎮(zhèn)中樞,以她幾十年的看人識人,必會在選人上倍加小心謹慎,朝廷對待燕王的謀逆之舉,只要堅決給予消滅,朱棣幾乎是不可能一路從北平打到應(yīng)天的,馬皇后雖沒有什么軍事能力,政治手腕也一般,但是她的存在,本身就說明了朱棣起兵是叛逆之舉,馬皇后只要居中指揮調(diào)度得當,朱棣造反必敗無疑。
鄙人認為馬皇后是否活著,與朱棣是否造反沒有必然關(guān)系,其具體分析如下:
1、削藩觸利,朱棣起兵
朱元璋為了鞏固政權(quán),和劉邦一樣,不得不各地重鎮(zhèn)委托給自己的子侄,大行分封。這埋下了,日后出現(xiàn)諸王割據(jù)的隱患。伴隨著明帝國的發(fā)展,人們逐漸安居樂業(yè),而諸藩卻變成了阻礙軍政統(tǒng)一的阻礙,故此削藩勢在必然。
這也就是說朱棣作為藩王,他的利益,面臨直接的威脅,加上其性格剛毅,戎馬半生,硬抗中央也就在所難免了。而在從朱棣成功后,依舊強推削藩之策,替朱允炆完成歷史任務(wù),就可以看出馬皇后是否在這時去世,對于削藩的大局無關(guān)緊要;對刺激朱棣起兵反抗,無關(guān)緊要。
2、軍事地主,為利而戰(zhàn)
另外,朱棣領(lǐng)銜的軍事地主們,因為戰(zhàn)爭而獲得利益,就像日后關(guān)寧鐵騎的軍頭一樣。擁兵自重的這些人,只有通過作戰(zhàn),才可以為自己從朝廷謀得好的前程和財富,一旦削藩開始,他們的前程和利益就受到直接的威脅。所以削藩的背景下,即便朱棣不決定是否起兵靖難。其他的燕地軍頭也不會饒過朱棣的猶豫不決。
以此邏輯,馬皇后是否變成馬太皇后,對于這些軍頭說沒有多少實際意義。如果朱棣不干,就另擇他人。為了利益趕鴨子上架有什么不可以?
3、賢人政治、不改歷史
最后,歷史的發(fā)展不已個人意志而改變,猜想馬皇后對朱棣叔侄,好言相勸,或許還可以避免那場權(quán)力內(nèi)訌,可是中央與地方的利益矛盾的無法調(diào)和狀態(tài)下,沒有一場你死我活的靖難之役,又如何找到新的平衡點。所以賢人政治,就是人們一廂情愿的想法了。
如果馬皇后還活著的話,朱棣也許還會造反,但是憑借馬皇后在民間的威望,朱棣也不會那么師出有名了。而且建文帝朱允炆也可能不會實行削藩制度。
說起明朝的馬皇后,很多人都對她比較了解,她是整個歷史上為數(shù)不多的賢德皇后,她的一生充滿了傳奇的色彩,而后世對她的評價也都非常的高,今天我們就說一下,如果馬皇后還活著的話,朱棣還敢造反嗎。
第一,馬皇后的威望。
馬皇后雖然是一個女子,但她卻是這個世界上唯一能夠讓朱元璋信服的人,朱元璋誰的話都不聽,但唯獨對他這個妻子不一樣,想當初朱元璋大開殺戒,誅殺功臣,甚至還要殺了自己的親侄子,這個時候都是因為馬皇后的勸阻,朱元璋才沒有趕盡殺絕,但是馬皇后死的太早了,以至于后來朱元璋變得越來越極端,而再也沒有一個人像馬皇后那樣,能夠勸服朱元璋。
第二,馬皇后在的話,朱棣沒有造反的理由。
我們知道朱棣之所以會造反,就是因為建文帝朱允炆實行了削藩,后來朱棣打著?清君側(cè)?的名義發(fā)動了靖難之役,可是如果試想一下,馬皇后要是沒有死的話,支持建文帝朱允炆,這種情況下,也許建文帝朱允炆就不會發(fā)動靖難之役,叔侄相殘,而朱棣也就不會有借口發(fā)起兵變,畢竟如果有馬皇后的存在,朱棣的?清君側(cè)?就站不住腳了。
第三,就算馬皇后在,也許朱棣還會造反。
馬皇后雖然是一個女子,可是她在民間的威望,還有在朝廷里的地位都是能夠震懾的住這些人的,也許有馬皇后的存在,改變不了朱允炆的政治能力,也改變不了他們叔侄之間的矛盾,也許朱棣還是會造反,但是自古以來造反都是要有一個合理依據(jù)的,不要這樣才會有人支持他,才會師出有名,但是如果馬皇后在,也許朱棣還會成功,但不會那么順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10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秦皇宮有什么奇珍異寶劉邦都不忍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