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銅鏡”是怎么樣的?古代的“銅鏡”成像清晰嗎?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南北朝的《木蘭辭》中有這樣一句詩——“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
說起鏡子大家都不陌生
想必大家看過不少電視劇
由此大部分人認為古代的銅鏡十分昏黃模糊不清楚
上圖_ 古代的銅鏡 (正反兩面)
上圖_ 古代的銅鏡 (正反兩面)
上圖_ 古代的銅鏡 (正反兩面)
現(xiàn)代大家習以為常的玻璃鏡于1835年由德國化學(xué)家將硝酸銀和還原劑混合后涂到透明玻璃的一面而發(fā)明,1929年
而在中國古代
唐代詩人們也多次提到鏡子,“曉鏡但愁云鬢改
玻璃鏡非常清晰,但是我國古代的銅鏡也并非模糊不清
上圖_ 唐代銅鏡 已氧化
上圖_ 唐代銅鏡 已氧化
我們先來看一下銅鏡的制作流程
。古人將銅
、鐵、硅、鋁及一些不常見的金屬比如錫、鉛、鋅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放在熔爐中進行熔化,成為金屬汁后澆入事先準備好的模具中,待凝固變冷后,就成了銅鏡的雛形。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的銅鏡大多為圓形
從模具中拿出初品后
上圖_ 明朝五子登科銅鏡
上圖_ 明朝五子登科銅鏡
在中國現(xiàn)在的某些地方還存在一些名為“倒鍋匠(根據(jù)音譯
《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中曾提到銅鏡表面工藝的制法
,“明鏡之始下型,朦然未見形容,及其粉以玄錫,摩以白旎,鬢眉微豪可得察之”,這句話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明鏡剛從模子里出來的時候,也朦朦朧朧照不出容貌身影來,但等到用玄錫擦拭,白氈磨亮后,人的鬢發(fā)、眉毛、毫發(fā)都能照的清清楚楚了。這段文字的原意是學(xué)習于人如同玄錫如鏡,鏡要亮要看玄錫,人同樣離不開學(xué)習。從這段話中我們不僅可以窺探到古人提亮銅鏡的方法
,還可以推測出古代銅鏡成像度很清晰,畢竟鬢發(fā)眉毛都能照的清清楚楚,這是電視劇中昏黃的銅鏡做不到的。上圖_ 宋遼時期的 雙魚銅鏡 (已氧化)
上圖_ 宋遼時期的 雙魚銅鏡 (已氧化)
至于磨鏡的玄錫到底為何物,文獻中并沒有給出十分明確的記載
,我們可以推測,玄錫為黑色的錫質(zhì)物,很有可能是汞與錫的混合物。銅鏡在古代可以稱之為奢侈品
上圖_ 戰(zhàn)國雙獸面紋銅鏡
商周時期青銅器的使用已非常廣泛,后來方士在煉丹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各種重金屬
,用在青銅器中,逐漸演變成銅鏡。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冶煉技術(shù)受限,銅制品價格昂貴,銅鏡只有王宮貴族能夠使用,隨著時代的變遷,冶煉技術(shù)得到發(fā)展,銅制品不再稀缺,銅鏡成為普通百姓也能用得起的生活品。最初的銅鏡放在鏡架或者鏡臺上
,后來人們?yōu)榱耸褂梅奖悖阢~鏡后面加上一個可以系繩的鈕眼,這樣銅鏡可以外出攜帶,再到后來有了帶手柄的銅鏡,與現(xiàn)代玻璃鏡的一些造型十分相似,看過老版《紅樓夢》的應(yīng)該會記得王熙鳳那面殺人銅鏡“風月鑒”,造型已經(jīng)十分奇巧。上圖_ 女史箴圖 局部
上圖_ 女史箴圖 局部
陜西歷史博物館中收藏有許多十分精美的銅鏡
,背面花紋線條流暢、豐富多彩,具有很高的美學(xué)價值以及歷史研究價值。在陜西周原博物館中,有工作人員根據(jù)書中的古法制成的銅鏡,清晰度可比擬現(xiàn)代鏡。小小一面銅鏡在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中如滄海一粟,卻也反映了歷史進程中我國冶煉技術(shù)
《女史箴圖》中女子對鏡梳妝的空白地方題有這樣一句話:
人咸知修其容
希望我們在每天照鏡子的時候,不僅修飾自己的容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11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
!"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