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磬S缺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在趙盾的苦心安排下,郤缺在趙盾死后自然順利地接任了“中軍將”一職,他在執(zhí)政方面從此無人阻擋,亦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然而,郤缺卻在人事安排上作了一些調(diào)整:“廢胥克,使趙朔佐下軍”。
胥克是胥臣的孫子,而趙朔是趙盾的兒子。胥臣、趙盾二位可以說是郤缺仕途前期、后期最重要的人物,亦可以稱此二人是郤缺的“恩人”。
那么,郤缺提拔趙朔,就是可以理解的行為了。因為此舉正是郤缺在回報趙盾的重用之恩,趙朔也由此名列“六卿”之中。換言之,郤缺的行為乃是人之常情。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郤缺竟然把胥克“拿掉”了——他用趙朔頂替了胥克的職位。
既然趙氏與胥氏,都是郤缺的恩人,那他如此置換,其中道理何在?
這必須要從胥克的父親——胥甲被放逐的事情開始講起。
秦國為了報“令狐之戰(zhàn)”的一箭之仇,派兵攻打晉國。秦、晉兩軍對峙于河曲。
由于秦軍深入晉地補(bǔ)給不易,所以晉國意圖以“持久戰(zhàn)”拖垮秦軍,結(jié)果此計被士季識破,秦國將計就計,引誘趙穿出戰(zhàn)。晉國趙穿果然中計,趙盾為救趙穿而率全軍出征。然而,秦、晉兩軍并未正式交鋒,就因各自的原因,皆收兵了。
秦軍當(dāng)夜前來罵陣,臾駢看破秦軍即將渡河返回秦國的企圖,于是向趙盾獻(xiàn)計:如果趁秦軍渡河之際全軍突襲,必能使秦軍死傷慘重。不料趙穿與胥甲,卻認(rèn)為此時出征等同于將戰(zhàn)死沙場和受傷的將士們拋棄,因此,他們就想提前出兵,意欲將秦軍逼入險境。在他二人眼中,如此一來,即使晉軍得勝,也不用背負(fù)“不仁不義”的罪名。于是二人率軍在營門前大聲喧嘩,阻止晉軍前進(jìn),使得晉國原本必勝的偷襲行動最終告吹。
如此說來,趙穿和胥甲,可謂是晉國在“河曲之戰(zhàn)”中失利的罪魁禍?zhǔn)?。然而,二人最后的下場卻大相徑庭?!蹲髠鳌罚骸皶x人討不用命者,放胥甲父于衛(wèi)”,胥甲正因如此才獲罪出逃至衛(wèi)國。反觀趙穿,他在戰(zhàn)爭中的罪過遠(yuǎn)遠(yuǎn)不止一項,為何他卻毫發(fā)無損呢?
因為趙穿身兼趙盾親人和晉靈公女婿。擁有“尊貴”雙重身份的趙穿,與僅僅任職“下軍佐”的胥甲相比,二人的結(jié)局不同實屬必然。
《左傳》中記載胥甲出逃,所用的字是“放”。由此可以推論,胥甲卷入晉國內(nèi)部斗爭的幾率是相當(dāng)高的,并且他不幸地成為了輸家,雖然罪不至死,但被國內(nèi)的勝利者逼迫,最終逃往衛(wèi)國。
那么,胥甲是“下軍佐”,又是趙盾的黨羽,究竟是哪位勝利者,竟然能逼得胥甲出逃?此人極有可能是晉靈公。因為晉國君臣之間的斗爭,早在晉文公作“三軍”開始,就沒有停止過。不僅如此,晉靈公對貴族的仇怨,絕對是晉國國君“之最”——趙盾當(dāng)初曾將晉靈公排除在其他晉君候選人之外,后來礙于形勢,最終妥協(xié),晉靈公成年之后必然會知曉其中原委。所以身為趙盾黨羽的胥甲,他出奔衛(wèi)國的原因,必定是他有把柄落在晉靈公手中,所以不得不逃。
胥甲出逃后,趙盾基于照顧自己舊部的心理,仍將胥甲的兒子胥克安排在了“下軍佐”的位置上。但趙盾去世后,郤缺上位成為“中軍將,卻面臨著一個棘手的問題,那就是:趙盾之子趙朔沒有六卿的職位可以安置了!
郤缺被迫做出了決定,以胥克得病為由,拿掉了他的“下軍佐”之職,并“使趙朔佐下軍”。
那么,胥克究竟得了什么病?《左傳》中赫赫兩個大字——“蠱疾”。
“蠱疾”按照今天的話來講,就是神經(jīng)錯亂之疾,可分為“食物中毒”和“鬼物所迷”兩種情況。這種病將使患者喪失神智。胥克身為手握兵權(quán)的卿士,如果神志不清,那必然無法在戰(zhàn)場指揮軍隊作戰(zhàn)。這對于晉國而言,的確是一大隱患。
那么,胥克如果是因為罹患“蠱疾”,而遭到郤缺的罷免,乍看之下倒也有情可原,但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
“蠱疾”并非不治之癥,韓厥之子韓無忌也曾得過這種病,但卻不妨礙晉悼公立韓無忌為公族大夫之長。再者說,當(dāng)郤缺得知胥克罹患“蠱疾”,大可以讓他向名醫(yī)庶氏求診,畢竟庶氏有治療成功的案例——“掌除毒蠱”。然而,郤缺并沒有這樣做,他直接拿掉了胥克,并任命趙朔頂替其職。
由此,郤缺的動機(jī)就明明白白地呈現(xiàn)于臺面之上了。雖然郤缺能夠以“罪臣”后代的身份,順利返回晉國朝廷,皆仰賴于胥克的祖父胥臣,但這與趙盾屢次提拔重用郤缺的行為相比,胥臣的恩澤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郤缺以胥克罹患“蠱疾”為由剝奪其職,雖然保住了胥克的顏面,但總得來說,其手法仍是十分草率與粗糙的,也難怪胥氏后人從此怨恨郤氏家族。
郤缺此舉,可謂是埋下了“三郤滅亡”的隱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512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